6月19日晚的《新聞1+1》中,白巖松特邀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解讀最新疫情。
如何看待核酸檢測的價值?吳尊友介紹,核酸檢測只代表檢測時點前,沒有感染不代表未來。但是只要檢測了,提高了防範意識,就會有意規避或不去高風險地區,減少感染風險。核酸檢測主要是發現早期的感染者。由於病人感染後沒有出現症狀就會造成傳播,早期篩查可以減少社區傳播,規避流行發生。這對控制疫情非常重要。另外,篩查可減少老百姓顧慮,陰性心裡就踏實了,別人篩查了,周圍的人沒有感染,大家都放心。
是否鼓勵更多的人做核酸檢測?吳尊友認為,根據具體情況,每個人對過去進行觀察和回顧。曾經去過中高風險區,建議做核酸檢測;非常確信沒有去過,感染風險很低,沒有必要每個人做檢測。檢測量需求大,醫務人員負荷也很重。吳尊友說:「核酸檢測非常靈敏。儘管不是100%準確,檢測結果陰性很大程度說明沒有感染。」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編輯 高晨晨
流程編輯 劉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