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與Canalys的三季度數據均顯示,當季華為的國內手機出貨量降幅超過了15%,這在近年來極為罕見。11月17日華為宣布,在產業技術要素不可持續獲得的艱難時刻,正式出售年出貨量已超7000萬部的網際網路手機品牌——榮耀。
此次出售將使得今後榮耀獲得高通與聯發科兩大晶片巨頭供貨的希望驟增。此前高通已經披露,已經獲批部分產品對華為出售,但暫時還不包括5G晶片。而在榮耀獨立後,其獲得高通與聯發科5G晶片供應的可能正在直線上升。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今後華為與榮耀將會繼續兄弟抱團打天下,還是會漸行漸遠成為競爭關係?
對此華為方面向記者回應稱,對於交割後的榮耀,華為不再佔有任何股份,也不再參與經營管理與決策。換言之,二者今後已不再存有隸屬關係,成為了徹底獨立的兩個市場主體。
一片浩瀚無垠的沙漠,但遠方的藍天清晰可見,在榮耀英文標誌HONOR的背景下,是一個努力跨越奮進的年輕身影。11月17日榮耀總裁趙明的頭像和朋友圈背景圖,似乎也預示了他和榮耀人此時的心境,只有跨過新的阻礙奮力向前,才能衝出流沙的圍困收穫藍天與希望。
對於這次榮耀出售的情況,趙明保持沉默。他對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表示,「在目前這個時間點,我還不便評論此事。」
華為方面稱,在產業技術要素不可持續獲得、消費者業務受到巨大壓力的艱難時刻,為讓榮耀渠道和供應商能夠得以延續,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最終決定整體出售榮耀業務資產,收購方為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記者注意到,這次共有30餘家榮耀代理商、經銷商聯合發起了本次收購,這也是榮耀相關產業鏈發起的一場自救行為。
縱觀這30餘家榮耀代理商、經銷商,其中既包括了深圳市資本運營集團有限公司等國有資本,也有蘇寧易購等電商企業,還有天音通信、山東怡華通信等通信企業。對於此前盛傳的收購方神州數碼,則並未現身其中。
目前對於收購的價格,有關各方並未透露。不過有業內消息稱,其價格或為400億美元左右。
榮耀品牌誕生於2013年,始終面向年輕人群體。相對於華為的中高端價位,榮耀始終堅持中低端價位,七年間已發展成為年出貨量超7000萬部的網際網路手機品牌。
對於榮耀的消費者、渠道、供應商、合作夥伴及員工的付出、愛護與支持,華為當日也公開表達了謝意,並祝福獨立後的榮耀與股東、合作夥伴和員工一道,踏上新榮耀之路,持續為消費者創造價值,創造一個屬於年輕人的智慧新世界。
牽一髮而動全身,對於手機產業來說,榮耀的獨立,也將帶來一場「蝴蝶效應」。11月12日雷軍剛剛提出,小米手機銷量重返全球前三隻是開始,然而榮耀的獨立,或將對小米的發展帶來一定衝擊。
業界分析,榮耀為了重新站穩腳跟,必將採取更靈活的市場策略,推出更豐富的產品。對於榮耀與小米這對老對手來說,更激烈的競爭已近在眼前。
圖片來源:華為、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