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家裡的孩子都比較少,所以這唯一的孩子幾乎就是家裡的寶貝,被捧在手心裡,被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過度的寵愛,嬌生慣養的。由於家長什麼都捨不得讓孩子做,時間長了之後,孩子就養成了很多的不良習慣。
女兒上幼兒園,一個月就被勸退,老師的話讓媽媽很慚愧
寶媽趙女士,有個女兒3歲了,十分的嬌慣。為了讓女兒從小接受好的教育,給女兒找了一個很好的私立幼兒園,每個月要花費5000元以上。但是女兒上幼兒園才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就被勸退,趙女士很生氣,直接去幼兒園找老師理論,質問老師自己花了這麼多錢讓孩子上幼兒園,為什麼要勸退。
老師就跟趙女士解釋說,寶寶在幼兒園中什麼都不能自理,處處都需要照顧,但是其他的小朋友基本上沒有這樣的。寶寶自己不會吃飯,老師要親自喂,不會穿衣服,老師要親自給穿,這些都可以幫忙,也可以教。但是寶寶不知道去廁所,真的讓人太頭疼了,每次大小便都要在褲子裡解決,每次都教給寶寶,想上廁所的時候要提前說話,但是寶寶從來都不說,非要拉到褲子裡才告訴老師,幾天這樣還可以理解,但是一直都是這樣,老師真的也會煩,光處理一個孩子都處理不過來。而且,老師強調:「上了幼兒園之後,孩子就進入到一個社交圈子了,需要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不然到哪裡都會不招人待見,也容易被人欺負,哪個幼兒園也不願要這樣的。」
趙女士本來覺得,這些都不是事,因為寶寶在家裡都是這樣的,做家長的都給做了,上幼兒園花了錢,老師就應該多幫幫忙。但是聽到老師的話,真心的覺得慚愧,是自己太慣著孩子了!
雖然,現在孩子少,父母都寵著,但是一定要掌握好一個度,還是要讓孩子在不同的階段培養不同的能力,因為父母不可能一直在孩子身邊。
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要提前學會這些
1、讓寶寶能融入集體
上幼兒園之後就要到一個集體中了,寶寶突然去這樣一個環境可能會不適應,所以在幼兒園之前就要提前讓孩子適應,經常帶寶寶去遊樂場等,多和其他的小朋友玩耍,融入集體,為上幼兒園做好鋪墊。
2、寶寶生活能自理
寶寶3歲後,就要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了,包括吃飯、穿衣服,上廁所等,寶媽要提前教會寶寶,不能總是一直替寶寶做,這樣寶寶永遠也長不大,總是依賴別人。
3、會表達自己的意願
寶寶脫離了父母之後,一定要會表達自己的意願,因為不像在家裡,家長比較了解,知道寶寶的反應,就知道寶寶想幹什麼。去了幼兒園,老師只能根據寶寶的表達來幫助寶寶,所以寶寶要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比如想喝水、想上廁所等,這樣老師也能更好照顧寶寶。
所以,各位寶媽們,千萬不要太溺愛孩子,孩子每個成長的階段都有不同的任務,寶媽要提前讓寶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