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話叫:"一句話說到別人笑,一句話說到別人跳"。從古至今,會說話都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在很多人眼裡,高情商的表現就是會說話,這個能力也是我們在當今社會中最需要的。
"禍從口出"這個成語不是沒有道理,有很多人就是因為說話給自己招來了禍患。所謂"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父母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高情商,別讓孩子被他們的"童言無忌"害了。
014歲女孩因為一句問候語被幼兒園勸退
鄰居張姐最近愁眉苦臉,任誰都能看出是遇到了什麼難題。前兩天碰巧在電梯裡遇到,詢問她發生了什麼事,聽完後我真是哭笑不得。
她女兒今年9月份去了小區附近的幼兒園上學,孩子適應能力挺好的,送到學校沒有大哭大鬧,張姐剛開始還特別高興。
不料前兩天發生了一件大事,張姐前腳剛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後腳就接到班主任老師的電話,讓她把孩子接回家,甚至有勸退的意思。
張姐連忙去幼兒園看是怎麼回事,老師告訴她以後才知道,自家女兒從第一天上幼兒園就會每天早上對其他小朋友進行"問候",說:"爸爸媽媽把我們送到幼兒園,是因為他們不要我們了!"
對孩子來說,家長就是一片天。聽到爸爸媽媽不要自己了,肯定會覺得非常恐慌。這種情緒迅速在班內蔓延,教室裡哭聲一片。老師都覺得頭疼,直言"再這麼下去,我都想辭職了!"
老師當然是不能辭職的,引發這件事的"罪魁禍首"就是張姐的女兒。張姐和老師都不明白一個4歲的孩子為什麼會說出這種話,最後張姐只能把孩子領回家,保證一定會教育好了再來上學。
看完這個故事,可能很多朋友會覺得這孩子沒教養。其實4歲的孩子處於語言敏感期,不知道自己說出的這句話到底有什麼含義,可能只是恰好從某個地方聽到,然後就順口說了。這孩子的行為犯不上是"沒教養",但低情商是跑不了的。
孩子情商低,說話難聽,其他人聽了很不好受
對普通人來說,智商的差距並沒有很大,真正影響人生的是情商。有些家長在生活中忽略了情商的重要性,直到孩子步入社會後,才發現低情商給自家孩子帶來了多大的問題。
02經常說以下這幾句話的孩子,可以算低情商:
看到媽媽新買的衣服,就說"這件衣服太醜了,老媽你這麼胖,穿著實在是太難看了!"在飯桌上吃飯的時候,抱怨"今天的飯也太難吃了,我一點都不喜歡吃,這是誰做的?"同學考了第一,在背後說"她就是運氣好,我也能考第一!"
03培養孩子的情商,從不要隨便說話開始
孩子說錯話後及時批評孩子說話總是很難聽,可能是因為在第一次說錯話之後,家長沒有意識到不良後果,從來不批評,所以久而久之才讓孩子養成了這樣的習慣。
以後當孩子說了難聽的話就要立刻制止。讓他學會換位思考,想想自己聽到這種話是什麼感覺。
家長注意自己平時說話規範有的孩子說話難聽,可能是因為平時父母說話就不中聽,孩子聽多了自然學得有模有樣。如果發現自家孩子有這種不良傾向,家長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平時就不注意言行。
總而言之,孩子的問題反映出的都是大人的教育問題。"沒有熊孩子,只有熊家長",父母要及時糾正孩子成長中的不良行為,從小培養孩子的高情商!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