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女孩因「打招呼」太獨特,被園方勸退,老師:她來了別人走了
生活中人們常說童言無忌,很多孩子經常會在家長不注意的時候講出一些不禮貌的話,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們總是笑一笑就過去了。但是有時候家長們對這種情況沒有及時加以制止,很有可能會讓孩子不禮貌的話語傷害到其他人的感受。小女孩丹丹還因此被幼兒園勸退了。
丹丹平時是個活潑可愛的4歲小女孩,家裡人都對她疼愛有加,平時也很受老師的歡迎。但是自從丹丹轉學上了個新的幼兒園,孩子身邊的朋友似乎越來越少了。這讓丹丹的媽媽感到非常疑惑。沒多久後,丹丹竟然直接被幼兒園辭退了。
一收到幼兒園的退學通知,丹丹媽媽趕緊往幼兒園跑,想詢問老師丹丹被開除的原因是什麼。原來丹丹被開除竟然是因為&34;的方式太獨特。丹丹原本就比幼兒園裡其他小朋友要大一些,因為丹丹媽媽擔心丹丹升學會跟不上,就讓她重新讀了小小班,因此丹丹在幼兒園裡說話很有威懾力。
每天早上丹丹一到學校,就對著園裡的所有小朋友大喊:&34;這句話一出來小朋友們就全哭了,甚至很多小朋友不願意再來幼兒園。對此園方經過慎重思考,決定將丹丹辭退。老師也無奈表示:丹丹她來了,別人就走了。
生活中像丹丹這樣不懂說話的藝術的小朋友還有很多,而家長們常常以&34;為理由一筆帶過,沒有及時幫助孩子改正,才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不會講話,最終導致孩子在人際交往方面出現問題。所以家長們應該及時引起重視,教會孩子禮貌交流。
1、 教會孩子什麼是禮貌
很多孩子其實並不知道自己做了不禮貌的行為、講了不禮貌的話,家長們應該從小就教會孩子什麼是禮貌、什麼是不禮貌。比如告訴孩子拿別人東西的時候先經過別人的同意是禮貌的,但直接強搶別人的東西就是不禮貌的。
家長還應該讓孩子知道禮貌的重要性,告訴孩子禮貌可以給別人帶來更多快樂,也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受歡迎。
2、 從小事中引導
家長一味地跟孩子灌輸禮貌的概念,很多孩子一時之間沒有辦法很好地理解和記住。家長可以口頭教育和現實引導相結合。比如在公交車上看到有人給老人讓座,家長可以及時借用這件事告訴孩子,學會謙讓、尊重他人就是禮貌的表現,並鼓勵孩子向這樣的做法學習。
3、 情景模擬
對於很多孩子來說,並沒有很好地鍛鍊自己禮貌行為的機會,以至於真的重要場合來臨之時,很多孩子不知道儘可能讓自己表現得禮貌。家長們在現實生活中,可以針對性地為孩子模擬交際情景,指導孩子用不同的表現應對不同的交際場合。
家裡來客人的時候,家長們也可以把主動權交給孩子,鼓勵孩子做一個&34;,請孩子主動去招待客人,多給孩子一些鍛鍊的機會,孩子才能真的學會與他人禮貌交流。
4、 家長做好示範
很多家長在責怪孩子不懂禮貌的同時,往往沒發現其實是因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禮貌的行為影響了孩子,讓孩子也變得不禮貌。家長要讓孩子變得禮貌,就要從自己做起,為孩子做好示範。
平時家長在與他人交流時,尤其是在和孩子講話時,要儘可能多地運用一些禮貌用語,並鼓勵孩子和自己一起用禮貌用語交流。
沒有人會不喜歡禮貌的孩子,一個禮貌的孩子,可以帶給別人更好的心情與感受,同時禮貌也可以讓孩子獲得更多的幸福感。希望家長們引起重視,做好示範,幫助孩子學會禮貌交流。
每天分享育兒身邊事,想了解更多的育兒知識,可以關注我@悠悠媽咪日記,為您答疑解惑!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