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家長該怎麼陪神獸度過?

2020-08-28 北京新學道臨川國際部

什麼是青春期?

青春期是人格成長最關鍵的時期,是矛盾爆發的集中期,也面臨中考高考兩個人生最關鍵的時期。但同時青春期也是父母修補六歲之前孩子性格缺陷的最後一個關鍵期。在這個階段,親子之間不正確的溝通,矛盾的加深,會加深孩子青春期情緒的大爆發。由於家庭親子溝通的不同,所以青春期的問題類型主要有以下兩種:正常孩子的問題時期、問題孩子的爆發時期。孩子在成長的三次變化:2—3(第一反抗期),9歲(9歲之變),11—12(第二反抗期)。這些所謂的叛逆期,於正常孩子而言就是飛速的成長期,而對於問題孩子而言,卻是各種問題的集中爆發期。


為什麼同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叛逆的方式不一樣呢?

這和家庭教育有著很大的關係,也正是這種原因,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大致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正常孩子的特殊時期。對於這種孩子只要家長正確了解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做事方法就會讓孩子平穩地度過這個時期。

另一類是問題孩子的爆發時期。這類孩子其實是一個潛伏的爆發期,是積攢情緒導致,每個孩子的成長都具有階段性,所以如果在前面階段孩子的情感出現了問題就很容易在這個階段暴露出來,這個時候這類孩子的家長就要注意了,要及時改變家庭的教養環境和教養方式,爭取最後一次影響孩子的方式,如果有需要要諮詢專業人士。

父母需要知道孩子青春期的三件事

1.孩子的叛逆實在告訴你他長大了;

2.叛逆意味著孩子因獨立而需要和父母剝離;

3.其實孩子反抗的不是父母,而是父母手中的控制權,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而應該讓他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何應對孩子的叛逆?

1.調整心態,坦然面對孩子青春期的變化;

2.做個放風箏的父母(有限的給予孩子一定的空間和選擇權,做有底線的寬鬆陪伴);

3.做個陪練的父母(在選擇中培養孩子的判斷力)

4.做個有克制力的父母(用你的平和換取孩子的成長,控制自己的情緒,做到不怒自威);

5.做個善於自省的父母

父母的親密關係

如果把家庭環境比作一個樹,那麼家是樹根,孩子是果實,果實的成長需要我們從樹根處澆水施肥。有這麼一句話:學校教育不如家庭教育重要,親子教育不如親子關係重要,親子關係不如親密關係重要,夫妻之間的親密關係是整個家庭教育的基礎,一個溫暖平和的家庭會孕育出一個舒展的孩子,讓他在以後的成長中會有安全感,待人平和,不易激怒。作為家長當孩子出現青春期問題的時候應該反省自己的夫妻關係。

青春期問題確實是令許多家長頭疼的問題,處理不恰當有可能會使家庭矛盾激化,家庭的環境氛圍確實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我在成長過程中就有不淺的體驗。也希望更多的家庭能夠多多關注到家庭關係的重要性,讓孩子們都能在充滿愛與陽光的環境中自由成長。


相關焦點

  • 這6類家長,很難讓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度過青春期的4個辦法!
    父母想要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想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請不要做這6類家長:一、不擅溝通的父母電影《葉問4》中一個場景:葉問的兒子葉正,因母親早逝,缺失了母親的關心葉問在美國期間,與會館總會女兒萬若男的來往中,漸漸明白了孩子的心思,也明白了自己作為家長不該左右孩子的人生決定,更應該支持孩子。兒子葉正在得知父親生病與苦心之後,也理解了父親,最終兩人和解。
  • 「神獸」提前出籠!延長的寒假該如何度過?
    近期是各級各類學校陸續進入期末的時間,然而不少地方出現新冠肺炎疫情,疫情防控面臨著考驗,因此出現疫情的地區,學校寒假應該怎麼放成為家長們關心的焦點。在北京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表示:北京中小學寒假放假時間提前。
  • 叛逆、早熟、做事太出格,青春期的孩子,我該如何管教你?
    如果沒有正確引導,青春期孩子內心那顆狂躁的心,可能就會自我放逐,從而出現很多問題:厭學、早戀、打架、叛逆、敏感……這讓很多家長焦躁不已:青春期的孩子該怎麼管?感情變化無常青春期的孩子感情變化非常明顯,可能前一刻他還在多愁善感,後一刻又開始喜怒無常。青春期的孩子感情細膩而敏感,遇到很多事情他們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但又不想問家長,所以會表現的非常易變。
  • 可怕的2歲,孩子究竟怎麼了?家長該怎麼陪TA度過?
    兩歲的孩子,你到底怎麼了?《可怕的兩歲》作者約翰.羅斯蒙德提出一些異於主流的育兒觀點:不要妄想一邊當孩子的家長,一邊當孩子的朋友;不要企圖和孩子講道理。以上原則適用於一歲半至三歲孩童。他的部分觀點,我表示贊同,比如剛列舉的這些(刪減了一部分我並不是很認同的話。)。
  • 對待叛逆期的「小神獸」家長該如何「對症下藥」
    說起孩子「叛逆期」,家長一定不會陌生。在面對自己家那位處於青春叛逆期的「神獸」時,往往讓很多家長「頭痛不已」,卻又無可奈何。青春期的孩子,就像奔騰的野馬,家長把握不了方向,根本不知道孩子下一秒會給自己怎樣的
  • 快來看看「神獸」們是怎麼度過「超短暑假」的吧
    2020年的暑假已經開始了,孩子們固然開心,但是卻讓家長們有點措手不及在經歷了史上最長寒假之後,「神獸」們在學校沒呆多久就又迎來了最短暑假。如何在這個縮水的暑假裡安排好孩子們的學習生活,還要履行好對孩子安全監護的責任,這都是父母們頭疼的問題。
  • 如何陪伴孩子度過青春期
    本報訊(記者 陳璐)如何看待孩子進入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出現心理危機時該如何應對;父母需要具備哪些心理常識?……昨日,中華街道關工委、文安社區關工委邀請中國父母成長研究院院長、家庭教育認識論創始人範津以「青春期的危機幹預」為主題,開展家庭教育專題講座。
  • 神獸歸來,家長該準備點什麼?
    你家的神獸也快歸來了吧,你為他們做了什麼準備?細細算來,兒子到大學讀書,已經整整兩個月了。小學、初中他沒有離開過家,高中雖說是在市裡,可他媽媽一直陪讀了三年,我也是幾乎每個周未都去陪他,常常見面。高中畢業後,10月17日,我將他送到北京,回來後就再也沒有見過他,偶爾視頻一下,可畢竟沒有看到真人,感覺不那麼真實。
  • 父母該如何陪伴孩子度過青春期——柳州博學
    父母該如何陪伴孩子度過叛逆期?有很多人認為跟青春期的孩子就是一場鬥氣的過程,很多家長都會發現了,當孩子進入中學階段,孩子就不像以前自己認識的那個孩子了,變得好像與父母相隔千裡,過去無話不講的孩子突然不說話了,避免交談,放學後回到家,就一頭扎在自己的屋子裡,甚至寧願把那些心事告訴陌生的網友,也不願意與父母交流。
  • 如何幫助孩子度過青春期?
    每次出去做家長培訓,家長就會問我現在的孩子到底怎麼啦?問題怎麼這麼多,他們反饋的孩子青春期的問題大概下面幾種:不聽話,對著幹,言行過激,逆反、更容易生氣,厭學、逃學、網癮、自我封閉、違抗課堂紀律、學習障礙…家長對青春期的孩子的焦慮是最最明顯多於其他階段的
  • 《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預告:惹人煩惱的青春期
    孩子的眼淚一下就流了下來,母親這時卻冒出來一句:「你怎麼不存檔?」其實孩子想直接存在U盤,可是孩子剛插上U盤,電腦就關機了。而母親卻還在嘮叨,責怪孩子怎麼不養成存檔的習慣。孩子哭的更傷心了。曾經出版《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和《陪孩子走過高中三年》,兩本書一經出版就受到了家長的歡迎,在出版社和很多家長的呼聲中作者又出版了這本《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與其它親子教育類書籍不同的是這本書沒有滿篇的大道理,而是通過女兒的成長,來揭曉初中生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並給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
  • 初三這道坎,怎麼陪孩子一起度過?
    四、青春期的困惑和矛盾如果說初一初二是青春期問題的體現期,那麼處理不好孩子青春期問題的情況下孩子對自身感到矛盾,不知道學習的意義是什麼,也不知道應該怎麼改變。焦躁不安,又敏感易怒,任何小事都可能成為爆發的導火索。
  • 順應心理輕鬆度過青春期丨青春期孩子的自尊心還是需要小心維護的
    一條人命沒有了,作為母親,餘下的人生將如何度過,這未來漫長歲月裡蝕骨虐心的痛楚將永遠相隨,這代價也太大了。,絕對不能輕視這個階段家長和孩子溝通以及陪伴的困難程度。《順應心理,輕鬆度過青春期》就是一本很實用的、能夠緩解家長面對青春期孩子焦慮心理的實用書籍。
  • 如何幫孩子度過青春期,提高學習成績?
    所以,家長必須正確認識和了解新時代背景下青春期孩子的異常表現和行為、心理特點及矛盾狀態,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最後才有可能幫助孩子提高成績。父母要注意尊重與信任孩子,多與孩子交流感情,了解他的心理,協助孩子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充實且有意義,如果此時的家長愈加規範,他們離家長愈遠。四、 家長怎麼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
  • 青春期的孩子有哪些表現?面對孩子這些變化,家長該如何調整呢?
    現在很多家長稱孩子為神獸,把孩子開學稱之為神獸出籠。哈哈,能理解這部分家長,哄孩子確實是個勞心勞力的活。孩子小時候頂多哭哭鬧鬧,沒有太過分的情況,都還好處理。遇到青春期的孩子,有些輕微的不礙事兒。有部分青春期孩子不是簡單的哭鬧,是喜怒無常,甚至無理取鬧。這種情況就沒那麼容易處理了。
  • 孩子青春期「情竇初開」,家長堅持三步曲,避免孩子「偷吃禁果」
    除了心理變化外,青春期也是性意識覺醒期,孩子生理已經發育了,在這個階段會有一些異常的表現,但這個表現如果限於青春期,也不要大驚小怪。但青春期還有一大難題擺到了我們家長面前,那就是——早戀。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正是春心萌動的時候,很容易對異性產生好奇、愛慕、崇拜的心理,導致了早戀的發生。
  • 如何幫孩子安全度過青春期,值得家長來收藏
    青春期孩子轉變,你或許已經覺察到了孩子的變化,當孩子變得沒有從前順從,聽話;當孩子故意與你唱反調;當孩子處於變聲期而自悲,不快樂時;當孩子成績下滑......9-11歲是兒童成長的關鍵期,同時也是孩子由兒童向青春期過渡的時期。正好處在內部結構和功能完善的關鍵期。這時候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有著明顯的變化,是培養學習能力、情緒能力、意志能力和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
  • 王玉新老師說|讀懂青春期孩子,做青春期孩子的好家長
    青春期是什麼?青春期的孩子需要什麼?青春期孩子的家長應該怎麼做?2020年12月9日下午,由揚州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市婦聯指導,益智教育基金會、邗江區教育局、立智微教育主辦,廣陵區教育局、揚州市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社會事業局協辦的「2020年家庭教育年度公益講座的活動」聚焦孩子的青春期教育話題,主講嘉賓王玉新在會議中心階梯教室為200多位家長做了《讓青春之花美麗綻放——讀懂青春期孩子,做好青春期孩子的家長》的專題講座
  • 女兒月經來了該怎麼說?3招陪孩子度過青春期!
    以下建議父母用3種心情來陪伴孩子度過這段時期。1.小心,但不過度憂心當初經來報到,若有任何疑慮,建議大家先帶女兒找醫生檢查,避免自己亂買補品來吃。超聲檢查其實很簡單,只要喝水讓膀胱漲起來,就能通過彩超看到子宮和卵巢大小,以及子宮內膜的厚度。
  • 孩子有三個特徵,說明他已進入青春期,家長該怎麼幫他平穩度過?
    到了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會發現孩子身上有許多變化,再也不是以前那個順從乖巧的兒童了。行為思想都會產生變化,有時候還會跟父母吵架。青春期的孩子讓父母不適應,而孩子本身也正在努力適應自身與他人。在這種成長過渡期的轉折下,父母如何處理與孩子的關係?該怎麼做才能適應青春期的這種變化?家長們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