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出去做家長培訓,家長就會問我現在的孩子到底怎麼啦?問題怎麼這麼多,他們反饋的孩子青春期的問題大概下面幾種:不聽話,對著幹,言行過激,逆反、更容易生氣,厭學、逃學、網癮、自我封閉、違抗課堂紀律、學習障礙…
家長對青春期的孩子的焦慮是最最明顯多於其他階段的,因為這個時期孩子很容易爆發出各種問題,自傷自殺,傷害他人,甚至物質濫用,染上毒品和酒精。
一、什麼是青春期?
是兒童生長發育到成年的過渡時期,一般為12~18歲。是一個人生理心理髮育的轉折關鍵期。青春期的個體正處在生長發育高峰,性器官和性機能都迅速成熟,以及性意識的覺醒。
青春期也是自我意識和智慧知識的增長期,又是確立人生理想,訓練人格品性,是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最關鍵期。
二、青春期的心理特點:
1、強烈的自尊心。不要隨便打罵孩子和用侮辱性的詞語。
2、渴望獨立。給他一定的施展空間,尊重他的獨立性,多鼓勵獨立。
3、逆反心理。希望探索,冒險,嘗試,也經常變化無常,千萬別像小時候一樣繼續嘮叨他。
4、會幻想成為英雄人物。用來彌補現實中的不足。避免成癮。
5、同伴關係變得更加重要。交高質量的同伴朋友和避免校園欺凌。
6、性好奇和性慾的喚起。同性父母在適合的場合要跟孩子主動討論性方面的知識,進行正面引導。
三、父母應該如何應對呢?
1、有興趣。從小要培養的孩子的一兩樣的興趣愛好,這樣在他最最困難的心理時期,有一兩個可以療愈自己心理的愛好能夠幫他緩解壓力和度過難關。
2、有運動。要培養孩子一兩樣的喜歡的運動,不管是散步還是籃球和遊泳,都可以幫助孩子有一個非常好的心理宣洩渠道,同時也啟動大腦杏仁核的快樂情緒來源。
3、有關係。讓孩子參與一些社會活動,親人關係,朋友關係,還有同學關係,建立屬於自己的好朋友關係或者是閨蜜關係。這樣的多重關係和深入關係讓孩子在心理上不會孤獨,有人可以傾訴煩惱和分享快樂。
4、有能力。父母不要打擊孩子,儘管培養孩子的能力感階段是在小學階段,但是青春早期的鼓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旦他嘗試和探索成功的時候,他就會非常有成就感,對自己的認識也會不斷的提高,形成正循環。
5、重視溝通,保持好奇心,多進行共情式溝通。 感受孩子的感受,抱持和關懷。
四、哪些是不能做的事情呢?
1、忌毒舌和打罵。
2、忌過分擔心孩子。
3、忌嘮叨。
4、忌標籤。
5、忌家長言行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