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街頭浮現塗鴉藝術 成人不懂少年說有趣(圖)

2021-01-07 搜狐網

  新桂網-南國今報柳州6月26日訊 近日,柳州市中心的一些圍牆上,不斷出現類似「壁畫」的噴繪「作品」。有些人把它們當成亂寫亂畫的兒戲行為,有人誤以為它們是商家的廣告作品。但美術界人士指出,這就是在西方早已流行並廣為大眾接受的「塗鴉藝術」。

  文惠路一家專賣店緊鄰一個建築工地,不久前的一天早上,專賣店服務員開門時赫然看到,工地的灰色圍牆一夜之間變了模樣:上面冒出了五顏六色的圖案,大大的藍色英文字母「STREET」,紅色英文字母「BALL」,一隻紅色的足球凌空飛來,旁邊還有許多零星的圖案,有的光畫了一個輪廓,似乎只是草稿。服務員剛開始還以為是誰在牆上畫廣告呢,問了懂英文的人,才知道上面寫的是「街頭足球」,和周圍商店賣的東西毫無關係。

  類似的情況相繼出現在十二中、二中、連塘路等單位和街道的圍牆上。圖案以變形的英文字母為主,尺寸碩大,色彩斑斕,很容易被路過的人以為是商家請人畫的廣告宣傳畫。

  最新的一幅出現在景行路二中的圍牆上。幾個糾纏在一起的英文字母分別用紅、黃、藍等鮮豔的色彩塗抹而成,讓人難以辨認每一個字母,但從其色彩運用,線條的處理來看,頗有「專業水平」。

  一位每天在牆腳下擺攤賣金魚的阿婆瞥了一眼就搖頭:「畫的什麼鬼呀?亂七八糟的。」

  一位美術工作者介紹,這些出現在柳州街頭的繪畫就是西方早已流行的「塗鴉藝術」。大約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起,西方的青少年以及一些藝術工作者掀起了一股「塗鴉」旋風,他們在街頭用顏料塗抹出一幅幅繪畫作品,表達青春的亢奮和激情。雖然很多人經常被警察追得雞飛狗跳,但他們往往「打一槍換一個位置」,繼續自得其樂的「藝術生涯」,有的人還因創作出成熟的作品而為主流社會接受,被冠以「藝術家」的頭銜,繼續進行更加激情的「塗鴉」。

  從柳州最近出現的「塗鴉」之作來看,它們就是西方「塗鴉藝術」的翻版,無論其創作方式、主題、色彩、線條等,均可從西方同類作品中找到影子。這位美術工作者介紹,在後現代社會,這是藝術平民化的表現之一。

  一些「作品」有的還留下了自己的QQ號。記者試著在網際網路上與其聯絡,終於和其中的一位作者接上了頭。這位網名叫「晚安」的網友承認自己是「塗鴉」者之一。

  「你學過美術嗎?你比較喜歡的那幾幅在哪裡?」

  「我喜歡我的下一幅!我沒有學過美術!」

  「最近又有什麼新作品?」「昨晚作了一幅,但是還沒有完成……」

  這些街頭「作品」講究造型和色彩搭配,在五光十色的都市中似乎並不礙眼。被採訪到的成年人大多表示「看不懂」,而年輕人則普遍說很有趣,但均無過多的指責言辭。

  作者:何繼權 唐紹怡

相關焦點

  • 拉美街頭的塗鴉藝術
    然而說起拉美,映入筆者眼帘的第一幅畫面卻是街巷中拼貼畫般五顏六色、激情洋溢的塗鴉牆,它們分布於城市、鄉村的各個角落,成為窺探拉美文化一隅的彩色萬花筒。筆者曾遊歷於古巴、墨西哥、哥斯大黎加、智利和阿根廷,無論是漫步於熱帶風情濃鬱的中美洲,還是行走在安第斯山脈環繞的南美洲,塗鴉藝術都是拉美大陸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 誰說塗鴉不藝術?畫家巧妙利用樹木,畫出充滿藝術感的街頭塗鴉
    塗鴉這種藝術形式雖然只產生了短短幾十年,但實際上和其他不同的畫種一樣,塗鴉也完全稱得上是一種全新的藝術形式。藝術本身就是沒有任何規則和限制的,我們不能因為傳統繪畫有著悠久的歷史,就認為塗鴉不是藝術。今天小藝為大家帶來一組精彩的街頭塗鴉藝術作品,畫家巧妙地利用街頭的樹木,畫出了漂亮的街頭塗鴉,這些街頭塗鴉作品中的任何一幅,都充滿了強烈的藝術感,每一幅都稱得上是美妙的藝術作品。
  • 塗鴉愛好者:一幅街頭塗鴉成本數百至上千元(圖)
    然而,塗鴉本身作為一種藝術創作,是否可以在城市任意角落進行?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對城市的街頭塗鴉並無確切的標準來管理,但塗鴉的內容要健康、積極向上。  夜間橋身被塗鴉  「五一假期最後一夜北京驚現塗鴉帝。」
  • 美式街頭塗鴉藝術展《PERSUE:WET PAINT 油漆未乾》登陸上海
    因此,大街小巷颳起了這股街頭潮流旋風,使得很多品牌也紛紛開始向街頭藝術家尋求靈感。當時沒有多少塗鴉藝術家被為這類品牌進行創作,而Persue的設計賦予了新的概念性創作,被大眾接受並追捧。作為DC的藝術創始人之一的DAVE PERSUE,其塗鴉創作幫助DC潮牌塑造出了早期的視覺審美,在地下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間的架起了橋梁,打破了固有的邊界。
  • 聖保羅街頭的塗鴉藝術家
    「等我的朋友們創作結束,大家會一起在各自的作品角落籤上名字,這是我們的慣例,然後大家去喝酒慶祝一下,」白龍說。5天內,他平均每天要繪製7個小時,吃飯和休息都在工作地點。  白龍15歲開始接觸街頭塗鴉,起初只是覺得好玩,喜歡跟朋友在街頭肆意揮灑自己的創意,如今他已經成為圈內小有名氣的人物。
  • 捷克的街頭藝術 鍋碗瓢盆全是樂器 滿牆塗鴉全是教育
    當然這是需要付費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殿堂藝術,陽春白雪」吧除此之外,在布拉格我們也經常會見到「下裡巴人」的街頭藝術。你會在老城廣場、查理大橋、車站前、街角處,見到拉提琴的、彈電子鋼琴的、吹薩克斯的、畫畫的、雜耍的、行為藝術的,還有將鍋碗瓢盆、水杯當樂器演奏的,更多是在牆面、橋身、地下通道,隨處可見的塗鴉。街頭欣賞藝術是不需要花錢的,即使拍照也沒有人主動朝你要錢。
  • 塗鴉藝術如何被士紳化
    「扒竊、商店偷竊,連同那些塗汙了我們的公共和私人牆壁的街頭塗鴉,都在破壞我們的生活方式,使我們難以好好地享受生活,」時任市長埃德·科赫(Ed Koch)在紀錄片《嘻哈風暴》中說,「我認為,必須對這些行為做出反擊。」
  • 對話|塗鴉藝術家瓊萬:把街頭的能量,把塗鴉帶入美術館
    此次展覽呈現了包括瓊萬在內的八位國際塗鴉藝術家作品,在瓊萬看來,上海當代藝術館為塗鴉藝術家舉行群展代表了中國認可塗鴉藝術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存在,和過去出現過的其他藝術形式一樣,塗鴉將為未來的人們提供一條了解現在的線索,也正因如此,塗鴉作品應該在美術館中被留存下來,而不是隨著城市外觀的變化而消失。
  • 另類街頭藝術太有趣了
    街頭藝術是一種公共場所的視覺藝術,在我國的街道上見得很少,但是在國外十分流行,深受年輕人和藝術家們的喜愛。街頭塗鴉最早發源於上世紀60年代,美國紐約的一條最窮的街區布朗克斯區,那時居住在這個區域的年輕人喜歡在牆上用亂塗亂畫的方式來佔領和瓜分地盤。後來,很多畫家認為在牆上畫畫是一個很好的創意,於是城市塗鴉逐漸演變成一種藝術形式。義大利街頭藝術家亞歷克斯·欽內克最近在米蘭做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裝置藝術,吸引了眾多人的目光。
  • 塗鴉:藝術還是汙染?
    一位現代美術理論家則這樣評論塗鴉:「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塗鴉藝術的輝煌時期。它的興起,不僅是美國黑人民間藝術的宣洩,也是那個時代被壓抑的族群和階層群眾的心理宣洩。所以,從表面上看,它有很強烈的反叛色彩、發洩的傾向和隨意的風格,甚至有些反傳統、反社會的精神。」  早期的大多數塗鴉者既不是專業藝術家也不是藝術系的學生,他們多為街頭少年,在他們看來,塗鴉本身就是一種對於權威的反叛。
  • 街頭塗鴉「描花」立交橋(圖)
    等他寫好了之後大家才看清楚牆面上寫的是「我的未來」以及一個英文單詞「soul」,有些人猜測這名男子是個街頭藝術家,在街頭塗鴉是為了發洩心中的不滿。「後來有一個老大爺打110報警,但警察來了之後卻對這個男子束手無策,警察說這種事應該歸城管管理。最後男子在眾目睽睽之下拿著他的油漆桶走了。」史先生告訴記者。
  • 從火柴棍小人看街頭塗鴉(組圖)
    原標題:從火柴棍小人看街頭塗鴉(組圖)   塗鴉帶來不少社會壓力,因為塗鴉一般都在不屬於作者的平面如牆、建築物、列車車身等出現。為避免被市政管理者發現和拘捕,塗鴉作品通常帶有迅速完成的痕跡。   時至今日,塗鴉這種街頭藝術在一定程度上被賦予了認可和美譽,不然,這些作品的稱呼將會是「亂畫」或「塗汙」。
  • 西班牙一小鎮從黃賭毒轉變為塗鴉藝術之城(圖)
    西班牙馬拉加赫瑞迪亞區現在街頭滿是塗鴉西班牙馬拉加赫瑞迪亞區現在街頭滿是塗鴉【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香港《東方日報》1月29日報導,西班牙馬拉加赫瑞迪亞區昔日黃賭毒為患,當地政府從英美等地找來多名星級塗鴉藝術家,讓他們在街頭自由創作,打造文化形象吸引遊客。昔日罪惡之區如今被譽為新SOHO區,欣欣向榮。
  • 塗鴉少年的「炸街」風波
    內心裡,丁滿想學藝術,按照原本的暢想,如果讀個藝術類專科,他現在可能已經有了自己的藝術工作室。但他幾次和父母提出來學藝術,都被拒絕了。歐文即將25歲,是本地小有名氣的塗鴉手。2016年,歐文曾在百度貼吧「塗鴉吧」裡發帖,督促自己每周完成一幅大型塗鴉作品。在他書桌上留下一份設計手稿,這份用於9月12日「炸街」的手稿,經過八次修改才確認。
  • 17張裡斯本街頭塗鴉圖片,欣賞有趣的街頭藝術
    裡斯本的大街是一個到處都有塗鴉創作的開放的博物館,這些塗鴉作品變化非常快。畢卡索蜥蜴裡斯本的大街是一個露天的博物館,到處都是塗鴉,變化的速度比我們想像的要快。裡斯本的大街是一個露天的博物館,到處都是塗鴉,變化的速度比我們想像的要快。
  • 奇幻藝術之旅 波蘭最美十大街頭藝術
    【環球網綜合報導】街頭藝術風靡於各大城市的街頭巷尾,波蘭也不例外。這種藝術形式可以讓您了解到各地的風俗民情與文化,同時也給您以視覺的衝擊與享受。這些藝術家們以天馬橫空的想像力,在房屋與公寓樓的兩側創作出了各種令人驚嘆的塗鴉。下面,讓我們趕緊跟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開啟您的奇幻藝術之旅。
  • 青島將打造時尚藝術街區,讓街頭更「帶感」
    1、「撂地」進階,且看街頭藝術說起街頭藝術,北京天橋堪稱中國民間曲藝的發祥地,而天橋藝人的「撂地」傳統在經過百餘年的風雨之後,已經演變成了如今德雲社、青曲社的演藝劇場模式,然而街頭仍然是民間藝術活性的敏感指標。
  • 塗鴉挺藝術「畫布」沒選對
    昨日上午,記者跑街路過小寨十字東北角看到,本來光潔無物的牆面上不知被誰用各種顏色的塗料畫成了「大花臉」,上面的圖畫有的類似蝴蝶,有的類似老鼠,在旁邊還有一些英文字母,看起來非常藝術和抽象,但塗在乾淨平整的牆上就顯得格外的刺眼。
  • 蘇清華:兒童對藝術的探索始於到處塗鴉
    作者:寶寶知道 zyh156—蘇清華談繪本美育—就繪本的美術教育功能而言,樹立起正確的兒童美術教育理念至關重要,這就要求我們成人了解和熟悉兒童藝術探索的發展規律。今天蘇清華老師將從塗鴉這說起,揭開美術教育的神秘面紗,讓每一個不懂美術卻想對孩子進行美術教育的家長都能輕鬆讀懂,切身可用。
  • 無塗鴉不歡!這座雪梨邊上的小城市超級有藝術氛圍!
    Newtown之所以會成為人們選擇的旅遊聖地,不僅是因為這個地方那種讓人內心平靜的環境,更是因為這個地方有著很與眾不同的藝術氣息。而且不光是遊客會來到這個地方觀光,就連藝術家也都很喜歡來感受這裡濃厚的藝術氛圍。Newtown還有著很多的美食和可供購物的服裝店,來到這裡就免不了要看看這邊超有意思的塗鴉和超神奇的西瓜蛋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