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媽媽都有所體會,每次帶孩子出門孩子都會給自己惹出麻煩來,大多數是因為孩子的&34;造成的,於是孩子會在一眨眼的功夫就做出讓父母意想不到的事情。
王女士有一個4歲大的孩子,平時因為工作很忙,平時去超市都是匆匆忙忙的,所以也很少帶孩子去超市,而這天因為放假王女士就打算帶著孩子一起去超市購買一些生活必需品,再順便買點孩子愛吃的菜回家。而孩子一來到超市,看著滿目琳琅的商品,瞬間就像脫韁的野馬,拉著媽媽這裡看看,那裡瞧瞧,王女士看著孩子這麼高興,就任由孩子四處亂摸了。
孩子漸漸膽子也越來越大了,王女士在蔬菜區買菜時孩子就跑到了隔壁的水果區,王女士看著孩子也是只是四處看看,便喊了一聲&34;就低下頭挑選青菜了,可是沒多久,水果區就傳來了呼喊聲:&34;。
王女士聽到店員的聲音便連忙趕過去,看到自家孩子手中咬了一半的草莓,頓時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連忙把孩子拉到了自己的身後。而店員看到王女士便直言道:&34;
王女士聽到店員這麼說也沒有辯解,反而先向店員道歉:&34;。店員這時便得理不饒人了,指了指上面的牌子&34;說道&34;,說完便等著王女士的回覆。於是王女士想了想說道:&34;。看到周圍的人越來越多,都紛紛為王女士點讚,店員也就同意了王女士的處理方法。
隨後王女士又低下頭跟已經嚇得快哭的孩子說:超市的東西是不能拿的,都是需要付過錢才是屬於你的東西,而你這次也並不是偷東西,只是你不知道要付錢,剛剛那個阿姨也原諒你了,但你下次要記住了。
說到底孩子犯得很多錯誤都是因為孩子的認知不夠,家長們需要慢慢的告知孩子一些規則,比如去超市前就應該告訴孩子一些常識,讓孩子在生活中逐漸成長。
超市是一個比較雜亂的地方,而貨架也可以擋住孩子的視線,如果人多的時候孩子在超市亂跑,就很容易出現孩子找不到媽媽的情況,而獨自一人的孩子遇到危險的係數就會增加,比如說孩子被行人撞倒,被重物砸到等等,也避免孩子會獨自拿東西吃的情況。
父母帶孩子去超市應該看好孩子,最好是時時刻刻的牽著孩子的手,讓孩子跟在自己身邊,這樣孩子才是最為安全的。
其實很多孩子對於金錢都沒有概念,也並不知道買東西是要付錢的,特別是現在大家都用手機支付,孩子看不到付錢的流程,而給孩子買東西都是父母付的錢,所以現在很多孩子都並不知道付錢是怎麼一回事,從而會發生拿東西不給錢的情況。
父母可以讓孩子體驗一下付錢的流程,比如說算好大概的錢,然後把錢給到孩子,讓孩子去付錢,這樣孩子就可以很好的了解付錢這個概念。
我們經常可以在超市看到有孩子這裡翻翻那裡翻翻,有時候拿著東西四處跑,然後看中了另一樣東西就會把之前的東西隨手一放,其實這樣不止會給理貨員增加工作量,而如果孩子拿到貴重物品並且打壞了,那其實是得不償失的,比如說打碎了玻璃製品,紅酒等等。
教孩子一些基本的常識是父母的責任,而父母也要為孩子的不懂事負責。應提早告知孩子什麼事能做,什麼事要怎麼做,這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今日話題:你認為王女士的處理方法好嗎?又怎麼看待店員的做法呢?歡迎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