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指鹿為馬
【拼音】zhǐ lù wéi mǎ
【英語】point at a deer, call it a horse
【近義詞】混淆是非、顛倒黑白
【反義詞】循名責實、是非分明
【解釋】身:親身,親自;試:嘗試。試著親身去做觸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
【出處】《史記·秦始皇本紀》:「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
【成語故事】
秦二世時,趙高做了丞相,在朝廷裡為所欲為,陰謀篡奪皇位。趙高怕眾人不服,於是決定先來個下馬威。
有一天上朝時,趙高命人牽著一隻鹿到朝堂上,對二世說:「臣昨日得了一匹好馬,特來獻給皇帝陛下」
二世笑了,說:「丞相錯了,這是一隻鹿,頭上還長著角,怎麼說是馬呢?」
趙高回答:「這確實是一匹好馬,您若不信,不妨問問左右大臣,看他們怎麼說」
大臣有一些向來對趙高阿諛奉承,連忙回答:「丞相沒說錯,這明明是一匹好馬」也有大臣堅持真理,就說:「這明明是一頭鹿,怎麼能說是馬。」趙高從中摸了底
散朝後,凡是說鹿的大臣都被強加上各種罪名趕出朝廷,有的甚至坐牢殺頭,而說是馬的大臣卻個個加官進爵了。從此朝廷百官懼怕趙高,再也不敢說真話了。
圖片/ 網絡 視頻 /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