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拷問:面臨「指鹿為馬」時,你會怎麼說?

2020-12-19 騰訊網

「指鹿為馬」的成語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說的是趙高獻給秦二世一隻鹿,說:「臣得了一匹好馬,特來獻給陛下。」

秦二世說:「這分明是一頭鹿,怎麼是馬呢?」

趙高回答:「這確實是一匹好馬,您若不信,不妨問問左右大臣,看他們怎麼說。」

左右大臣有的說是馬,有的說是鹿。事後凡是說鹿的都被陷害,從此百官懼怕趙高,再也不敢說真話了。

這個故事是否真實發生過我們不做深究,我想知道的是如果你處於這種情況下,你會怎麼說?

你可能會陷入兩難境地,想說是鹿,但又怕被報復;想說是馬,又無法突破自己的良知。

好了,不糾結了,我們換一種方式,假設在這裡做一個記名投票:還是面臨以上情況,你會說馬還是鹿?

我想幾乎100%的人都會投票是鹿,而不是馬,為什麼?

兩個原因:1、因為是記名投票,如果投馬的話,你怕被大家認為你是虛偽的人、懦弱的人。2、被報復的危險已經解除,你可以遵從自己的良知來回答。

好,我們接下來再來一個例子,看你如何選擇,如下圖。

左邊是一條直線X,右邊是三條直線A、B、C,你的任務是判斷三條直線中哪一條與直線X的長度最接近?

這個判斷對你來說應該很容易,對吧?很明顯,直線B是正確答案。

好,我們換一個場景,你和4個人在一個房間裡一起看這張圖,其他4個人先選,他們都選擇了A,你作為第5個人會選擇什麼?這就是著名的「阿希實驗」。半個世紀前,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所羅門.阿希進行了12輪這樣的測試,發現第5個人跟從選A的比例達到了35%。之後「阿希實驗」被無數次的重複,結果幾乎與阿希的結論完全一致。

這兩個例子說明了什麼?從眾!

什麼是從眾?從眾就是受到來自他人或者群體的真實的或者想像的壓力,一個人的行為或意見發生了改變。

那為什麼會出現從眾呢?主要3個原因:1、想要自己正確;2、逃避懲罰 ; 3、獲得認同

1、想要自己正確

人人都有想讓自己保持正確的欲望。當他人的行為有可能使我們懷疑自己最初的判斷是錯誤時,就可能出現從眾,阿希實驗就是如此。另外,對於不確定的事情,我們也會從眾。比如到了一條美食街,你不確定哪家好吃時,就會觀察哪家人多或打開大眾點評看看大家怎麼說。

2、逃避懲罰

當可能面臨懲罰、拒絕、嘲笑、孤立、損失甚至危險時,我們也會從眾,"指鹿為馬"中附和說馬的大臣們就是如此。這些年報導的多起歹徒當街行兇,圍觀群眾無人上前制止,說的也是如此。不用在道德層面譴責他們,因為這是人自我保護的一種本性。換一個不這麼危險的場景,公司領導在給全體員工開會講話時,出現了多個語誤和數據引用錯誤,你會指出嗎?還是跟隨其他人一起默然。

3、獲得認同

當可以獲得認可、認同、喜愛或獎勵時,我們也會從眾。如:當公司組織團建和聚餐時,你可能對此並不敢興趣,但往往也會參加,就是為了獲得認同。當你到一個陌生的語言環境工作生活時,你會更有動力學習當地語言,不僅是為了交流,也是為了獲得當地人的認同。

從眾是人類幾十萬年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本能,它可以讓個體獲得更大的生存和發展機率,所以無論在」指鹿為馬」中你如何選擇都無可指責,因為這是為了保護自己。但目前從眾有被越來越多人利用的趨勢,如商家門口僱人排隊造成搶購假象,網絡水軍帶節奏,網絡直播數據造假、股市莊家買空賣空等等。為了不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從眾裹挾或欺騙你,我們需要了解從眾背後的心理運行原理,以便面臨下一次從眾選擇時,能做出更好的判斷。

相關焦點

  • 面臨「指鹿為馬」時,你會怎麼說?
    趙高回答:「這確實是一匹好馬,您若不信,不妨問問左右大臣,看他們怎麼說。」左右大臣有的說是馬,有的說是鹿。事後凡是說鹿的都被陷害,從此百官懼怕趙高,再也不敢說真話了。這個故事是否真實發生過我們不做深究,我想知道的是如果你處於這種情況下,你會怎麼說?
  • 「網際網路+」時代,對你學「用英語怎麼說?」的拷問!
    「網際網路+」時代,對你學「用英語怎麼說?」的拷問!「我的牛排太老了」可不是「My steak is too old」!需要拷問的是你怎樣把英語「牛排太老了」從my steak is too old說到I overcooked my steak?
  • 今日成語-指鹿為馬
    【成語】指鹿為馬 【拼音】zhǐ lù wéi mǎ 【英語】point at a deer, call 【成語故事】 秦二世時,趙高做了丞相,在朝廷裡為所欲為,陰謀篡奪皇位。趙高怕眾人不服,於是決定先來個下馬威。
  • 一分鐘學堂|指鹿為馬
    指鹿為馬,意思是指著鹿,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秦二世時,丞相趙高野心勃勃,日夜盤算著要篡奪皇位。趙高怕眾人不服,於是決定先來個下馬威。 一天上朝時,趙高讓人牽來一隻鹿,對秦二世說:「臣昨日得了一匹好馬,特來獻給皇帝陛下」。
  • 中國成語故事 指鹿為馬
    成語故事指鹿為馬的典故,出自於《史記·秦始皇本紀》。秦始皇死後,繼位的二世皇帝嬴胡亥暗弱而年幼,沒有治理國家的能力,便把政事交給丞相趙高。指鹿為馬心懷不軌趙高當著群臣的面,給二世皇帝獻上一隻鹿,說:「這是獻給您的一匹馬。」秦二世笑著說:「丞相你莫非搞錯了,怎麼會指著一頭鹿說是一匹馬呢?」
  • 來自心靈深處的拷問,木瓜籽能吃嗎?
    我們在吃水果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這樣問題,不知道裡面的籽能不能吃。木瓜是一種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的水果。很多花友肯定和我一樣,每次買木瓜切開木瓜的那一刻心裡就有疑問;這黑黑的木瓜籽能吃嗎?丟了好可惜呀!本期花草樂小編就為你解答這個疑問。
  • 「指鹿為馬」和甘肅馬鹿有關聯嗎?
    「指鹿為馬」和甘肅馬鹿有關聯嗎?中國歷史上有個著名的典故,指鹿為馬。《史記》中記載,秦二世時,趙高故意指著一頭鹿,硬說是馬,並讓群臣附和之。後人以此比喻那些顛倒黑白,混淆是非之行為。現代有人戲言,指鹿為馬,那鹿可能不會是普通的鹿吧,怎麼說也得長得跟馬有點相似吧。如果這樣追究,中國還真的有與馬長得相似的一種鹿,它就是甘肅馬鹿。甘肅馬鹿(cexvas elaphus kansuensis)當然不是馬,它們與馬也無近親關係。
  • 趙高指鹿為馬,用意沒那麼簡單!那是想和劉邦分王關中
    文/史小二記顛倒黑白,混淆是非,說的就是這個成語——指鹿為馬。而發明指鹿為馬的人正是著名的趙高大人。秦二世三年八月,秦皇宮殿上演了一副栩栩如生的眾生相鬧劇。好端端的鹿,你怎麼說成是馬了呢。」趙高依然持有自己的觀點——該獸是馬,而非鹿。於是,胡亥問大臣。大臣中,有人識相,迎合趙高觀點,認為是馬。也有個別勇敢的,堅持認為是鹿。當然,也有人沉默不語。事後,說鹿的人莫名其妙被陷害。指鹿為馬,說的就是混淆是非。趙高藉此試探群臣,進而加強話語權。但目的沒這麼簡單,趙高想和劉邦分王關中。
  • 革命者一旦被抓,會遭受什麼樣的拷問?看當年的日本老兵怎麼說!
    在他們英勇就義之前,會遭到什麼樣的拷問呢?看看當時的日本老兵怎麼說。經過一個多月的拷問,王耀軒沒有透露一絲情報,日本人終於失去了耐心。曾在731部隊服役的日本老兵筱冢良雄,雖然當時已經調離,但他認為:「只要『圓木』被送進731部隊,必定會用於人體實驗,慘遭殺害。」(下圖:三尾豐向王耀軒之子王亦兵謝罪)
  • 《赤狐書生》陳立農李現做客《六公主》,接受「心靈拷問」
    《六公主》電影頻道六位當家花旦藍羽、郭瑋、映玲、李丹、羅曼、巧筠組成電影頻道主播天團,首期邀請《赤狐書生》主演陳立農李現哈妮克孜到場, 與「六公主」一起品嘗「六公主私房菜」,溫情款款讓你卸下心防同時也會接受「六公主」的「心靈拷問」,說真心話,玩大冒險,各種犀利提問讓人猝不及防。
  • 具有拷問自我心靈的意識和能力,了解自己的心靈特質,你就能成功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行為除了受大腦支配外,還會受心理影響,甚至被你的心理特質所驅使。如果你具有一種拷問自我心靈的意識和能力,並且能夠真正了解自己的心理特質,那麼你就能夠成功。大雷先給你們講個發生在工地的故事吧:小鑫大學畢業後,自己找了個建築裝飾公司的工作,在工地上做實習施工員。工作的第一天,他的項目經理讓他在規定的時間內爬上32層的樓頂,把一個盒子拿給在頂層放線的陳工。
  • 新解:指鹿為馬~是非不分的趙高
    媽媽聽完後哈哈大笑說,趙高是指鹿為馬你是指角馬為鹿。小明問。趙高是誰呀?他是哪個班的啊?是我們小區的嗎?聽了小明的話後,爸爸也哈哈大笑,說趙高不是我們小區的。他不在你們學校上學,她是個歷史上的大壞蛋。大壞蛋。這個趙高做過什麼壞事啊?小明扭過頭來問。爸爸回答說。指鹿為馬就是趙高做的壞事之一,公然說假話,顛倒黑白。
  • 《心靈奇旅》05期:「日復一日」用英語怎麼說?
    本周,英大想邀請你一起觀看的電影是:《心靈奇旅》(Soul)。(文末可領資源)上一期,我們學習了關於「搞砸」的表達,考考你,以下哪個詞組表示「搞砸」:點擊查看答案:《心靈奇旅》04期:「搞砸」用英語怎麼說?往期知識回顧:《心靈奇旅》03期:「心不在焉」用英語怎麼說?
  • 初三女孩阿雪發出靈魂拷問:我拼了命的學習,為什麼還是沒考上?
    初三女孩阿雪發出靈魂拷問:我拼了命的學習,成績還是上不去?眾所周知中考只有一次機會,初三學子不比高三學子壓力小,中考如果出局,那就意味著你將錯過很多很多的機會,好的高中學校,好的大學,將來到社會上也舉步艱難。阿雪發出靈魂拷問:我拼了命的學習成績還是上不去。阿雪是一名(鎮,公辦學校)初三學子,成績在班級中遊,即將面臨中考。
  • 學成語故事,玩成語填詞——指鹿為馬的故事
    每周,牛牛君會帶著大家 學習成語故事,玩成語填詞遊戲 快來動動你的腦筋,看誰填的快! 本期故事:指鹿為馬
  • 工作生活中應該這樣應對「指鹿為馬」
    昨天偶然讀到趙高指鹿為馬的故事,故事如下: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或言鹿者。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後群臣皆畏高。
  • 趙高「指鹿為馬」,古代的鹿和馬到底有多像?
    趙高「指鹿為馬」,古代的鹿和馬到底有多像?「指鹿為馬」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趙高想要造反時,恐怕群臣不聽他的話,於是事先驗證一下。趙高獻給秦二世胡亥一頭鹿,說這是馬。胡亥說,丞相錯了,這是鹿啊。周邊的人,要麼沉默不語,要麼說是馬順從趙高。今天我們看來,將鹿說成馬,這太荒誕了。趙高想要造反,這技法也太拙劣了。畢竟,混淆鹿和馬,就好比說皇帝沒穿衣服一樣,只能是童話故事裡面的情節。
  • 團輔丨走出心靈的孤島
    「請你面朝天花板,面無表情的隨意走動……」跟隨團隊帶領者的指令,38名新犯臉朝天花板、面無表情的隨意走動著……這是2020年10月26日,自貢監獄新入監罪犯團體心理輔導的場景。此次以「走出心靈的孤島」為主題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是自貢監獄新入監罪犯人際關係系列團體心理輔導,由教育中心心理諮詢師王蔭平帶領,七監區心理諮詢師陳立新協助。
  • 讀心大師 拷問心靈
    在如此多華麗美劇湧來的道路上,有一部還沒開拍就備受期待、開播前半年就獲得第二季預定,這就是著名導演大衛·芬奇監製的《心靈獵人》。《心靈獵人》播出兩集後,豆瓣評分一度飆升至9.6,隨後又滑落至8.8,如今,10集放送完畢後,評分來到及格線——9.0。
  • 《道德經》老子的正言若反與趙高的指鹿為馬
    可是哪裡會有人回應。剛才還趾高氣揚的小夥子,這會兒已經乖乖的上了警車,接下來肯定是要接受法律的制裁。你看看,這是多麼鮮明的例子。生活中這樣的事例還少嗎?你覺得不可一世的時候,殊不知接下來就要垂頭喪氣;不微明的人,就會給自己帶來痛苦和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