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升級為主愛卡試駕2018款東風風行CM7

2020-12-14 愛卡汽車

在剛結束的上海國際車展上,東風汽車的展臺可謂是大放異彩,其中順應二胎潮流推出的7座SUV東風風行景逸X6收穫了不少關注。其實在此次上海車展上,東風風行還帶來了旗下的另一款新產品:2018款風行CM7,只是被景逸X6的光芒所淹沒。不過等一下,2017年才剛過1/3,就已經命名為2018款了?[圖/文:周尤]

接到此次試駕邀請的時候,我就產生了如上所述的疑問,也在來到柳汽的第一時間就這個問題與工作人員進行了交流,「因為在上海車展新款CM7隻是一個亮相,不是正式上市,後續的上市與銷售工作要等到下半年才能全面展開,到時候再叫2017款的意義不大,所以就直接命名為2018款了」。所以說2018款CM7還是屬於年度的小改款,其外觀設計的變化之處並不多,而像CM7採用的是類似於老款埃爾法的外觀設計,目前來說依然比較耐看,符合這類商務MPV略微中庸的外觀風格。

2018款CM7在外觀上僅改用了新設計的進氣格柵,更粗的三根鍍鉻橫向幅條取代了原有的四根幅條,同時也在車標外圍增加了U型鍍鉻裝飾;此次試駕的旗艦型配備全景影像,前攝像頭位於車標下方。

前大燈的設計與光源配置都不變,遠、近光燈為滷素光源,其中近光燈配有透鏡;下方的轉向燈與日間行車燈則保持了LED光源。

2018款CM7的車身尺寸為5150/1920/1925mm,與2016款車型保持一致,軸距3198mm;作為東風風行旗下的旗艦MPV,CM7為後排乘客配備了雙側滑動門,令上下車更加方便,不過目前還不提供電動側滑門。

可電動調節的外後視鏡上集成了轉向燈,在其底部還有服務於車身側面的全景攝像頭。

2018款CM7新增無鑰匙進入功能,一鍵開/落鎖的開關位於鑰匙孔下方。

相比於車頭改用了新設計的格柵,2018款CM7的車尾設計則沒有任何變化,整體簡潔耐看。試駕車輛在車尾配備有倒車影像,同時還有四顆泊車雷達加以輔助。

除了新增無鑰匙進入功能外,2018款CM7還對輪胎進行了升級,由原來的佳通輪胎升級為各方面表現均衡的馬牌UltraContactUC6系列輪胎,前後胎規格同為225/55R17。

看完外觀的變化,我們再將目光轉向車內。相比外觀的細微改變,2018款CM7對內飾可謂是下了不少功夫,首先是將原先的對稱式儀表臺改為非對稱的設計,同時將中控臺與前排中央扶手連成一體;其次儀表臺的材質也從原有的硬質塑料升級到了搪塑軟性材質。

除大面積的軟性材質外,2018款CM7還在中控區域採用銀色金屬裝飾以及黑色鋼琴烤漆飾板等多種元素,所以2018款CM7的內飾升級是值得肯定的,全新設計以及材質的運用令內飾氛圍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

2018款CM7還改用了全新的四輻式真皮方向盤,多功能按鍵的布局更符合多數駕駛者的操作習慣,整體手感也更加出色。試駕車輛配備的定速巡航功能由三點鐘位置的多功能按鍵操作。

2018款CM7也對車載系統進行了升級,8英寸的中控屏內置最新系統,扁平化的UI界面與智慧型手機相近,貼近時下消費者的使用習慣。此外車載系統的功能也得到了豐富,可惜手機互聯並不支持目前流行的Carplay。

2018款CM7還用電子手剎取代了傳統的機械手剎,並且新增了自動駐車功能。ESP開關也從轉向柱的左側移到了電子手剎旁邊。

以上就是2018款CM7在外觀與內飾方面的主要變化了,其中對內飾的升級是2018款CM7的重點所在,相信各位如果能夠親自體驗的話也能感受到此次東風風行在內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而自CM7上市以來,它給我留下的最深印象便是車內的超大空間,讓我們繼續往下看。

內飾變化遠多於外觀變化

2018款CM7基本延續了2016款車型的座椅配置,試駕的頂配車型(旗艦型)配備的真皮座椅寬厚舒適,且第一、第二排座椅都配備了電動調節功能。其中最值得稱讚的就是第二排的兩個航空級別商務座椅了。

試駕車輛的前排座椅均可電動調節並帶有座椅加熱功能,主副駕駛座椅的區別之處在於主駕駛座椅可電動八向調節,副駕駛座椅只有六向,不可調節座椅高度。

第二排是兩個獨立的航空級別座椅,在高配車型上可電動調節,如果需要,可將座椅調至180°放平的狀態。這也是為什麼CM7會打出「首席公務艙」的廣告語。

除了航空級別的座椅外,第二排的配置也很豐富,有獨立的空調控制面板、12V電源以及一個220V的三相電源,滿足車內乘客的商務辦公需求。

在車頂上還有一塊可翻轉的大尺寸液晶屏,主要控制車內的多媒體系統,遺憾的是該屏幕不支持觸控,需要使用遙控器來操作。

採用2+2+3布局的CM7,第三排由兩個50:50的座椅所組成,這就讓中間乘客「迷之尷尬」了,除了沒有頭枕、要坐在兩個座椅的接縫處,還需要接受靠背是兩側座椅扶手的這一事實。

後兩排車頂上的氛圍燈帶也是2018款CM7新增的配置之一,目前只有一種藍色可選。

東風風行CM7的大空間讓我印象深刻,是因為我第一次接觸到CM7就是坐在了它的第三排,那充足的腿部空間讓人出乎意料。2018款CM7也完全延續了這一優良「傳統」,而作為一款商務MPV,第二排及第三排的乘坐空間自然是消費者更加關注的地方,從實際體驗來看,CM7的後兩排完全沒有腿部空間的壓力,頭部空間也不錯。

身高176cm的體驗者坐進2018款CM7的前排,將座椅調至最低後可有四指左右的頭部空間。

第二排的頭部空間表現和前排相當,腿部空間則可在最小一拳三指到最大約四拳的距離中變換。

乘客想要進入第三排,需要從第二排座椅中間的通道穿行。

第三排的乘坐空間也很可觀,尤其是腿部空間最小也有四指多的距離,此外座椅靠背角度也可調節來提升舒適性。

然後在儲物空間方面,東風風行CM7為前、中、後三排的所有乘客都準備了充足的儲物空間。而就車內的杯架數量來看,就算7位乘客每人都有各自的飲品,也用不完所有的杯架。此外除了寬敞的乘坐空間外,得益於寬大的車身,CM7的行李裝載空間也同樣可觀。

車內唯一一個USB接口位於前排中央扶手箱內,面對如今越來越多的移動電子設備,一個USB似乎是有點少了。

即便是在第三排座椅使用的情況下,CM7的行李裝載空間也不可小覷,雖然沒有具體的容積數據,但放置5、6個登機箱完全不是問題。

CM7的第三排座椅可在將座椅靠背向後放平後,按50:50側向翻折來提升裝載空間,這樣設計的好處是增加了車內的橫向空間,而在座椅翻折後的行李廂縱深也可超過2米。

然而我還是認為2018款CM7的車內USB數量有些少,雖然第二排有12V電源,但不如直接換成USB來的實在一些,這樣也能照顧到第三排乘客的需求。

維持車內大空間/亦有提升空間

2018款CM7沿用了2016款車型的動力系統,發動機是來自瀋陽航天三菱的2.0L渦輪增壓發動機(型號4G63S4T),最大功率140kW(190Ps)/5500rpm,最大扭矩250Nm/2400-4400rpm;與發動機匹配的變速箱也還是來自採埃孚的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

來自三菱的2.0L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40kW(190Ps)/5500rpm,最大扭矩250Nm/2400-4400rpm。其動力表現和2016款車型相同。

與發動機相匹配的還是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帶有運動以及雪地模式。

在懸掛方面,2018款CM7也沒有作出改動,沿用了帶有橫向穩定杆的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掛與後五連杆螺旋彈簧非獨立懸掛。

雖然之前我沒有開過東風風行CM7,但我知道這是一款注重乘坐舒適性的大型MPV,且在這之前我也曾開過它的小兄弟風行F600以及部分競品車型,所以在試駕前我對CM7的駕駛感受有了一定的預判。而在坐進CM7的駕駛座後,首先感受到的是前排頭部空間不如後兩排來的充足,部分是因為座椅高度調節的幅度不夠充裕,同時還有2018款CM7駕駛座椅坐姿較高的因素,這就令高個子駕駛員有些尷尬了,而這也是我所接觸到的很多中國品牌車型的通病。當然此次試駕的CM7還都是試裝車,希望廠家在後期可以針對這些小問題進行優化。

在6速自動變速箱的幫助下,2.0T發動機的輸出非常平順且線性,渦輪的介入不易察覺,動力輸出沒有一個明顯的爆發點,整個提速的過程可謂是不緊不慢,所以這套成熟的動力系統非常適合用在MPV上。

2018款CM7配備的是電子助力轉向系統,方向盤的轉向力度適中,轉動過程中沒有太多的虛位,指向性不錯。此外作為一款擁有3198mm軸距的大型MPV,CM7開起來卻比較靈活,轉彎半徑並不大。

當然也有出乎我意料的地方,便是油門和制動踏板的調校更偏向日系風格,油門很輕,動力輕點就有;制動踏板的反饋力度則很重,且在踩下制動踏板的初段沒有明顯的剎車效果,這就需要駕駛者來適應。

來自採埃孚的6速自動變速箱擁有普通(ECO)、運動(PWR)和雪地(SNOW)三種模式,當然這只是變速箱三種不同的換擋邏輯,車輛的動力或懸掛表現不會因為模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在普通(ECO)模式下,6速自動變速箱會積極的在發動機轉速超過2000rpm時便完成升擋,但對需要加速超車時的降擋反應略有遲鈍。在切換到運動(PWR)模式後,換擋轉速會延後到2500rpm以上,同時對降擋的反應也要迅速不少;不過雖然變速箱在運動模式下會提升換擋的轉速,但並不會一直維持在較高的轉速來保證動力的輸出,在巡航時會回落到正常的轉速區間來保證燃油經濟性。而在雪地(SNOW)模式下,變速箱的表現與普通模式並沒有太過明顯的不同。

由於2018款CM7的發動機怠速被調高,在D擋下停車時需用力踩住剎車踏板,輕抬一些車輛便會向前闖動,仿佛要衝破剎車片的束縛一般。這時自動駐車功能就顯得尤為可貴了,打開它,這些煩惱煙消雲散。

好了好了,相信購買CM7的人更加關心的是乘坐舒適性如何,在前文中各位已經看到了CM7的第二排座椅以及空間的表現,而除了座椅本身之外,2018款CM7還在整車的NVH性能上下了很大功夫,通過對整車聲學包開發、動力傳動系統減震以及HAVC空調系統降噪,從而提升車內的靜謐性。

對於這類大型MPV,高速巡航時的風噪一直是比較棘手的問題,而在此次試駕過程中,NVH全面提升的2018款CM7在高速下的車內靜謐性確實可以得到一個高分評價。

最後要說的還有懸掛。2018款CM7的懸掛由瑞典T-engineering公司進行調校,個人感覺略為偏硬,對車輛操控及抑制車身的轉向側傾有正面幫助,而對乘坐舒適性的影響就由厚實舒適的座椅來彌補吧。

全文總結:如今東風風行已經有了菱智、風行F600和風行CM7這三款不同定位的MPV,幫助東風風行在商務MPV領域完善了低、中、高端的產品布局。目前廠家還沒有明確給出2018款CM7的售價,只是透露出其價格區間非常寬泛,向下可擠壓其他品牌的市場空間,向上也可從部分合資MPV車型中搶佔一些份額。當然完成這些目標的首要條件是要有過硬的產品品質,在此次試駕中也確實可以感受到2018款CM7的「向上精神」,相信這也是東風風行可以給出「5年10萬公裡超長質保」的底氣。

NVH提升/敬業的2.0T+6AT

相關焦點

  • 被「升艙」的舒適感 試駕2018款東風風行CM7
    但其實在自主品牌車型中,也有不少旗艦車型,新華汽車搶先試駕——2018款東風風行CM7,感受自主升級的力量。    東風風行已深耕MPV市場十餘年,通過自身的不斷進取,以當代實幹家真抓實幹的精神,打造出了一款 「實幹家專屬實用座駕」—東風風行CM7。
  • 不僅是寬大 愛卡試駕東風風行CM7 2.0T
    但寬大的空間能否給予乘客舒適的感受,與之配合的動力及底盤是否能帶給人高級的乘車質感,才是這類車款的買家實際用車過程中最關注的層面。作為自主品牌少有的大塊頭MPV,東風風行CM7(參數|詢價)能否做到大而有質?我們在氣候怡人的蘇州進行了簡單體驗。
  • 車內已經「升艙」 試駕東風風行新款CM7
    (原標題:車內已經「升艙」 試駕東風風行新款CM7)
  • ——淺談:「東風風行CM7」
    在剛剛落幕的上海車展上,東風風行帶來了新款風行CM7,該車主要對外觀、內飾進行了小幅調整,並對配置進行了升級,屬於中期小改款。在這次試駕活動中,我們著重對它的乘坐感受和這臺6AT變速箱的表現進行體驗。新款風行CM7外觀上仍延續了之前穩重大氣的風格,對於一款偏商務用途的MPV車型來說,這是很有必要的。相信大家對這個前臉並不陌生,與老款埃爾法有著一定的相似度。 風行CM7採用佳通Comfort SUV 520輪胎,輪胎規格為225/55R17,由於試駕路況較為單一,所以暫時沒發現明顯不足的地方,抓地力能夠滿足正常使用的需求。
  • 試駕丨東風風行T5L,「L」的四次方
    事實上,從兩款頂配車型的配置差異來看,我們不難發現東風風行T5L是一臺注重享受的車,畢竟東風風行T5已經足夠務實,更為實惠的價格、還算全面的配置以及高效的動力輸出完全能滿足日常家用,而東風風行T5L的出現,則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更為舒適的家用七座SUV選項,且更重要的是,它的綜合素質呈現出的是「四次方」式的升級。
  • 民大說車評:東風風行CM7全測評記錄,大空間最佳的MPV
    導語:東風風行CM7全測評記錄,大空間最佳的MPV東風風行CM7是一款MPV,大空間是毋庸置疑的,當然也是在可以對比的情況下,更能凸顯這種優勢,在配置上我們參照官方給出的數據也可以做一定的估量,今天我們來看看全測評體驗的全記錄!
  • 配置小幅提升 網易試駕新款東風風行CM7
    網易汽車5月2日報導 在剛剛結束的上海車展中東風風行發布了新款的CM7車型,這款商務MPV在配置方面有了小幅的提升並且採用了全新的內飾設計,在質感和空間方面完全可以比肩對手,接下來就看價格了。不過坐進車內就可以感覺到這款車型的提升了,內飾採用了全新的設計,層次感和質感都增強了不少,相比外觀,內飾的升級更加明顯。
  • 有望5月上市 東風風行CM7經典版消息
    有望5月上市 東風風行CM7經典版消息 CM7經典版車型有望於今年5月份正式上市銷售,其未來將推出搭載2.0T渦輪增壓發動機共計三款車型,售價區間在11-15萬元左右。
  • 東風cm7改裝航空座椅。合正車內輝煌油然而生
    東風cm7改裝航空座椅個性化的房車改裝,一方面避免了商務房車的大同小異,另一方面是它滿足了我們對個性化時尚的追求,自我生活品位的體現,這也是許多商業大佬會東風cm7改裝航空座椅,而非原型車輛的重要原因之一。
  • 風行CM7是東風風行多年研發的創新力作,商務外觀,乘坐更舒服
    風行CM7是東風風行多年研發的創新力作,商務外觀,乘坐更舒服風行CM712.69-22.99萬東風[ 風行CM7]一款實惠還有面兒的自主品牌MPV車型,主要競爭對手為大通東風風行作為東風柳汽的乘用車品牌,以商務MPV起家,在MPV領域屬於實打實的老兵。CM7作為一款比較典型的商務用MPV,早在2001年便已經上市,產品經過多次的更新換代,到現在已經是2018款了。東風風行新款CM7恰年採用了三橫幅是格柵設計,在其他細節上則未作調整。據悉這款車的NVH(噪聲、振動與聲振粗糙度)也將得到進一步優化。
  • 又大又體面的東風風行CM7,一款商用家用不犯愁的MPV!
    又大又體面的東風風行CM7,一款商用家用不犯愁的MPV !說到東風風行可能大家都不會覺得很陌生,這是一個比較久的國產品牌了,它所生產的車子口碑還是很不錯的,而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款東風風行CM7則是其生產的全新MPV車型,東風風行CM7不但塊頭比起老款的要大出許多而且還從多個方面重新進行了包裝。從而使得這款車子可以說是一重量級的角色了,下面就來帶大家從幾個方面來了解一下它。
  • 為家用而來 試駕東風風行全新景逸X5 1.6L
    【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體驗頻道】在SUV火熱的時代,東風風行景逸X5憑著全系標配車身穩定系統和1.8T發動機的動力優勢,再加以較低的售價吸引了不少的消費者。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廠家進入SUV市場,優秀的車型摩肩接踵,老款景逸的動力優勢和配置優勢漸漸失去,自然也就黯然神傷。
  • 動·領格局 東風風行CM7自動擋隆重上市
    風行CM7是自主品牌"新一代中高端多功能公商務車"的代表車型,面向15-25萬中高端公商務市場,為省市級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中大型企業為主的組織客戶設計,在形象方面大氣而不霸氣、體面而不張揚,在功能方面實用而不浮誇、舒適而不奢華。自上市以來已經出色完成東協博覽會、中國金融論壇、亞太商旅峰會等一系列高端盛會的接待重任。
  • 新款東風風行CM7上市!多項升級更商務,跌至11萬還買啥奧德賽
    作為國內老牌的MPV生產商,風行在MPV領域深耕十餘年,作為「MPV製造專家」以及「MPV普及者」,東風風行通過自身的不斷進取,以當代實幹家真抓實幹的精神,打造出了一款 「實幹家專屬實用座駕」——東風風行CM7。
  • 東風風行CM7推2款新車型 售12.69-13.39萬元
    風行CM7是東風風行旗下的一款MPV,2018款車型已於今年5月上市,先期推出的版本均匹配6AT變速箱。近日,東風風行CM7推出2款新車型,售價分別為12.69和13.39萬元。東風風行CM7手動擋車型內飾延續現款設計風格,中控臺採用了大面積的軟質材質進行打造。作為兩款入門版車型,新車取消了部分配置,包括GPS導航系統、無骨雨刷、EPB電子駐車系統等,輪胎規格換為215/65 R16。此外2.0T 手動豪華型還進一步取消車身穩定系統、後暖風、外後視鏡加熱+摺疊和定速巡航等。
  • 【圖】風行CM7新聞_風行CM7新車_汽車之家
    -11-083766043 [汽車之家 國內諜照] 日前有國內媒體曝光了一組新款東風風行景逸X5/風行CM7的諜照,新款景逸X5將採用全新的前臉設計;CM7採用全新外...閱讀全文>>
  • 東風風行CM7經典版-售11.89萬起
    東風風行在目前的產品陣營中,布局有轎車、SUV、MPV以及新能源產品,而MPV是其中最為豐富的一個產品品類,包括菱智M5、CM7等6款車型。CM7於2014年正式投放市場,定位一款中高端商務MPV,到目前已經歷過多次升級改款。
  • 東風風行-風行CM7,全身設計比例很協調,氣場非常足!
    東風風行-風行CM7,外觀近看很漂亮,遠看感覺一般啊,最滿意的就是外觀,談不上新意十足,造型是真的帥啊,開在路上回頭率槓槓的,個性很鮮明,整體外觀比較大氣東風風行-風行CM7,大氣的外觀是這一款車的亮點,外觀大氣,車子很高大,給人感覺不錯,看外形硬朗,沉穩大氣中也帶有動感,屬于越看越好看的類型
  • 詳解東風風行CM7 1.92米車寬帶來的舒適性
    國內首款自主品牌高端多功能公商務車風行CM7將車輛寬度做到了1.92米,這最大程度凸顯車內空間的優越性,最大化滿足駕乘人員的舒適性,非常適合該細分市場用戶輕鬆享受旅途的特點,讓出行更加富有樂趣。無疑,東風風行CM7的1.92米車寬為座椅加寬創造了無限可能。從下表中,我們看到,東風風行CM7的座椅寬度達到61.3釐米,相比飛機普通客艙座椅,舒適性可謂加倍提升,幾乎達到了飛機頭等艙的標準。同時,我們也看到,得益於超越同級的軸距,東風風行CM7座椅的膝部空間最大近一米。由此不難想像,翹起二郎腿時該是多麼輕鬆愜意。
  • 東風風行新車規劃 CM7自動擋/全新MPV/SUV
    [摘要]們從官方渠道獲得了一些未來東風風行新車的規劃信息,包括全新MPV、SUV等。編輯觀點:東風風行、風神近年來的車型可謂並不多,基本上都是依靠一些「元老」在維持,而東風在接下去的幾年將會推出很多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