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結束的上海國際車展上,東風汽車的展臺可謂是大放異彩,其中順應二胎潮流推出的7座SUV東風風行景逸X6收穫了不少關注。其實在此次上海車展上,東風風行還帶來了旗下的另一款新產品:2018款風行CM7,只是被景逸X6的光芒所淹沒。不過等一下,2017年才剛過1/3,就已經命名為2018款了?[圖/文:周尤]
接到此次試駕邀請的時候,我就產生了如上所述的疑問,也在來到柳汽的第一時間就這個問題與工作人員進行了交流,「因為在上海車展新款CM7隻是一個亮相,不是正式上市,後續的上市與銷售工作要等到下半年才能全面展開,到時候再叫2017款的意義不大,所以就直接命名為2018款了」。所以說2018款CM7還是屬於年度的小改款,其外觀設計的變化之處並不多,而像CM7採用的是類似於老款埃爾法的外觀設計,目前來說依然比較耐看,符合這類商務MPV略微中庸的外觀風格。
2018款CM7在外觀上僅改用了新設計的進氣格柵,更粗的三根鍍鉻橫向幅條取代了原有的四根幅條,同時也在車標外圍增加了U型鍍鉻裝飾;此次試駕的旗艦型配備全景影像,前攝像頭位於車標下方。
前大燈的設計與光源配置都不變,遠、近光燈為滷素光源,其中近光燈配有透鏡;下方的轉向燈與日間行車燈則保持了LED光源。
2018款CM7的車身尺寸為5150/1920/1925mm,與2016款車型保持一致,軸距3198mm;作為東風風行旗下的旗艦MPV,CM7為後排乘客配備了雙側滑動門,令上下車更加方便,不過目前還不提供電動側滑門。
可電動調節的外後視鏡上集成了轉向燈,在其底部還有服務於車身側面的全景攝像頭。
2018款CM7新增無鑰匙進入功能,一鍵開/落鎖的開關位於鑰匙孔下方。
相比於車頭改用了新設計的格柵,2018款CM7的車尾設計則沒有任何變化,整體簡潔耐看。試駕車輛在車尾配備有倒車影像,同時還有四顆泊車雷達加以輔助。
除了新增無鑰匙進入功能外,2018款CM7還對輪胎進行了升級,由原來的佳通輪胎升級為各方面表現均衡的馬牌UltraContactUC6系列輪胎,前後胎規格同為225/55R17。
看完外觀的變化,我們再將目光轉向車內。相比外觀的細微改變,2018款CM7對內飾可謂是下了不少功夫,首先是將原先的對稱式儀表臺改為非對稱的設計,同時將中控臺與前排中央扶手連成一體;其次儀表臺的材質也從原有的硬質塑料升級到了搪塑軟性材質。
除大面積的軟性材質外,2018款CM7還在中控區域採用銀色金屬裝飾以及黑色鋼琴烤漆飾板等多種元素,所以2018款CM7的內飾升級是值得肯定的,全新設計以及材質的運用令內飾氛圍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
2018款CM7還改用了全新的四輻式真皮方向盤,多功能按鍵的布局更符合多數駕駛者的操作習慣,整體手感也更加出色。試駕車輛配備的定速巡航功能由三點鐘位置的多功能按鍵操作。
2018款CM7也對車載系統進行了升級,8英寸的中控屏內置最新系統,扁平化的UI界面與智慧型手機相近,貼近時下消費者的使用習慣。此外車載系統的功能也得到了豐富,可惜手機互聯並不支持目前流行的Carplay。
2018款CM7還用電子手剎取代了傳統的機械手剎,並且新增了自動駐車功能。ESP開關也從轉向柱的左側移到了電子手剎旁邊。
以上就是2018款CM7在外觀與內飾方面的主要變化了,其中對內飾的升級是2018款CM7的重點所在,相信各位如果能夠親自體驗的話也能感受到此次東風風行在內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而自CM7上市以來,它給我留下的最深印象便是車內的超大空間,讓我們繼續往下看。
內飾變化遠多於外觀變化
2018款CM7基本延續了2016款車型的座椅配置,試駕的頂配車型(旗艦型)配備的真皮座椅寬厚舒適,且第一、第二排座椅都配備了電動調節功能。其中最值得稱讚的就是第二排的兩個航空級別商務座椅了。
試駕車輛的前排座椅均可電動調節並帶有座椅加熱功能,主副駕駛座椅的區別之處在於主駕駛座椅可電動八向調節,副駕駛座椅只有六向,不可調節座椅高度。
第二排是兩個獨立的航空級別座椅,在高配車型上可電動調節,如果需要,可將座椅調至180°放平的狀態。這也是為什麼CM7會打出「首席公務艙」的廣告語。
除了航空級別的座椅外,第二排的配置也很豐富,有獨立的空調控制面板、12V電源以及一個220V的三相電源,滿足車內乘客的商務辦公需求。
在車頂上還有一塊可翻轉的大尺寸液晶屏,主要控制車內的多媒體系統,遺憾的是該屏幕不支持觸控,需要使用遙控器來操作。
採用2+2+3布局的CM7,第三排由兩個50:50的座椅所組成,這就讓中間乘客「迷之尷尬」了,除了沒有頭枕、要坐在兩個座椅的接縫處,還需要接受靠背是兩側座椅扶手的這一事實。
後兩排車頂上的氛圍燈帶也是2018款CM7新增的配置之一,目前只有一種藍色可選。
東風風行CM7的大空間讓我印象深刻,是因為我第一次接觸到CM7就是坐在了它的第三排,那充足的腿部空間讓人出乎意料。2018款CM7也完全延續了這一優良「傳統」,而作為一款商務MPV,第二排及第三排的乘坐空間自然是消費者更加關注的地方,從實際體驗來看,CM7的後兩排完全沒有腿部空間的壓力,頭部空間也不錯。
身高176cm的體驗者坐進2018款CM7的前排,將座椅調至最低後可有四指左右的頭部空間。
第二排的頭部空間表現和前排相當,腿部空間則可在最小一拳三指到最大約四拳的距離中變換。
乘客想要進入第三排,需要從第二排座椅中間的通道穿行。
第三排的乘坐空間也很可觀,尤其是腿部空間最小也有四指多的距離,此外座椅靠背角度也可調節來提升舒適性。
然後在儲物空間方面,東風風行CM7為前、中、後三排的所有乘客都準備了充足的儲物空間。而就車內的杯架數量來看,就算7位乘客每人都有各自的飲品,也用不完所有的杯架。此外除了寬敞的乘坐空間外,得益於寬大的車身,CM7的行李裝載空間也同樣可觀。
車內唯一一個USB接口位於前排中央扶手箱內,面對如今越來越多的移動電子設備,一個USB似乎是有點少了。
即便是在第三排座椅使用的情況下,CM7的行李裝載空間也不可小覷,雖然沒有具體的容積數據,但放置5、6個登機箱完全不是問題。
CM7的第三排座椅可在將座椅靠背向後放平後,按50:50側向翻折來提升裝載空間,這樣設計的好處是增加了車內的橫向空間,而在座椅翻折後的行李廂縱深也可超過2米。
然而我還是認為2018款CM7的車內USB數量有些少,雖然第二排有12V電源,但不如直接換成USB來的實在一些,這樣也能照顧到第三排乘客的需求。
維持車內大空間/亦有提升空間
2018款CM7沿用了2016款車型的動力系統,發動機是來自瀋陽航天三菱的2.0L渦輪增壓發動機(型號4G63S4T),最大功率140kW(190Ps)/5500rpm,最大扭矩250Nm/2400-4400rpm;與發動機匹配的變速箱也還是來自採埃孚的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
來自三菱的2.0L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40kW(190Ps)/5500rpm,最大扭矩250Nm/2400-4400rpm。其動力表現和2016款車型相同。
與發動機相匹配的還是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帶有運動以及雪地模式。
在懸掛方面,2018款CM7也沒有作出改動,沿用了帶有橫向穩定杆的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掛與後五連杆螺旋彈簧非獨立懸掛。
雖然之前我沒有開過東風風行CM7,但我知道這是一款注重乘坐舒適性的大型MPV,且在這之前我也曾開過它的小兄弟風行F600以及部分競品車型,所以在試駕前我對CM7的駕駛感受有了一定的預判。而在坐進CM7的駕駛座後,首先感受到的是前排頭部空間不如後兩排來的充足,部分是因為座椅高度調節的幅度不夠充裕,同時還有2018款CM7駕駛座椅坐姿較高的因素,這就令高個子駕駛員有些尷尬了,而這也是我所接觸到的很多中國品牌車型的通病。當然此次試駕的CM7還都是試裝車,希望廠家在後期可以針對這些小問題進行優化。
在6速自動變速箱的幫助下,2.0T發動機的輸出非常平順且線性,渦輪的介入不易察覺,動力輸出沒有一個明顯的爆發點,整個提速的過程可謂是不緊不慢,所以這套成熟的動力系統非常適合用在MPV上。
2018款CM7配備的是電子助力轉向系統,方向盤的轉向力度適中,轉動過程中沒有太多的虛位,指向性不錯。此外作為一款擁有3198mm軸距的大型MPV,CM7開起來卻比較靈活,轉彎半徑並不大。
當然也有出乎我意料的地方,便是油門和制動踏板的調校更偏向日系風格,油門很輕,動力輕點就有;制動踏板的反饋力度則很重,且在踩下制動踏板的初段沒有明顯的剎車效果,這就需要駕駛者來適應。
來自採埃孚的6速自動變速箱擁有普通(ECO)、運動(PWR)和雪地(SNOW)三種模式,當然這只是變速箱三種不同的換擋邏輯,車輛的動力或懸掛表現不會因為模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在普通(ECO)模式下,6速自動變速箱會積極的在發動機轉速超過2000rpm時便完成升擋,但對需要加速超車時的降擋反應略有遲鈍。在切換到運動(PWR)模式後,換擋轉速會延後到2500rpm以上,同時對降擋的反應也要迅速不少;不過雖然變速箱在運動模式下會提升換擋的轉速,但並不會一直維持在較高的轉速來保證動力的輸出,在巡航時會回落到正常的轉速區間來保證燃油經濟性。而在雪地(SNOW)模式下,變速箱的表現與普通模式並沒有太過明顯的不同。
由於2018款CM7的發動機怠速被調高,在D擋下停車時需用力踩住剎車踏板,輕抬一些車輛便會向前闖動,仿佛要衝破剎車片的束縛一般。這時自動駐車功能就顯得尤為可貴了,打開它,這些煩惱煙消雲散。
好了好了,相信購買CM7的人更加關心的是乘坐舒適性如何,在前文中各位已經看到了CM7的第二排座椅以及空間的表現,而除了座椅本身之外,2018款CM7還在整車的NVH性能上下了很大功夫,通過對整車聲學包開發、動力傳動系統減震以及HAVC空調系統降噪,從而提升車內的靜謐性。
對於這類大型MPV,高速巡航時的風噪一直是比較棘手的問題,而在此次試駕過程中,NVH全面提升的2018款CM7在高速下的車內靜謐性確實可以得到一個高分評價。
最後要說的還有懸掛。2018款CM7的懸掛由瑞典T-engineering公司進行調校,個人感覺略為偏硬,對車輛操控及抑制車身的轉向側傾有正面幫助,而對乘坐舒適性的影響就由厚實舒適的座椅來彌補吧。
全文總結:如今東風風行已經有了菱智、風行F600和風行CM7這三款不同定位的MPV,幫助東風風行在商務MPV領域完善了低、中、高端的產品布局。目前廠家還沒有明確給出2018款CM7的售價,只是透露出其價格區間非常寬泛,向下可擠壓其他品牌的市場空間,向上也可從部分合資MPV車型中搶佔一些份額。當然完成這些目標的首要條件是要有過硬的產品品質,在此次試駕中也確實可以感受到2018款CM7的「向上精神」,相信這也是東風風行可以給出「5年10萬公裡超長質保」的底氣。
NVH提升/敬業的2.0T+6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