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雪的公益尋親之路

2021-02-20 寶貝回家

  手中握著尋親求助者的基本信息,拿著記滿電話號碼的本子坐在電腦前打著電話,十幾個QQ群飛快的聊著,將求助者的資料在「寶貝回家」網站發帖,在各地的 QQ工作群裡,讓志願者們反覆比對甄別求助者的信息……這樣的「工作」,51歲的夏雪已堅持了快六年。2012年初 ,夏雪走上了公益尋親之路,已陸續幫80多個失散的家庭團圓。其中年齡最大的李奶奶,已經離家76年,在夏雪和其他「寶貝回家」志願者的幫助下,終於踏上了闊別近一生的故鄉。

  在夏雪成為寶貝回家志願者的6年中,最長一段尋親路,她整整找了四年半,跨越五個省才算幫尋親者劉濤找到自己的媽媽,這個案例被央視12套《夜線》連續三天播出。

  2013年4月,夏雪接到一項任務:幫26歲的小夥子劉濤尋家。據夏雪初步了解劉濤3歲時被繼父在山東遺棄,8歲時,他又被遺棄在山西五臺山的寺廟裡。寺廟裡的師傅對劉濤很好,把他撫養到了16歲。16歲的劉濤總想著要找自己的家。在印象中,他總認為自己家是在山東濟南,於是隻身來到濟南,走上了自己的尋家路。然而,當他一下火車來到濟南時,他卻意識到自己錯了,這兒根本不是他兒時記憶中的家。在濟南舉目無親、無依無靠,劉濤開始流浪、打小工養活自己,這樣堅持了十年,他還是沒能找到記憶中的家。於是他發帖在寶貝回家網站上求助。

  夏雪接到這項任務後,感覺壓力巨大。於是,夏雪和志願者們按照劉濤的描述,幾乎把濟南大明湖邊翻了個底朝天,也沒能找到劉濤說的那個家。尋親工作一度陷入僵局。後來聯繫了五臺山的師傅,經過溝通夏雪得出結論,劉濤的家不一定在濟南,而有可能在山東或者河南的另一個城市。查找範圍擴大了,難度也加大了。不過夏雪和志願者們抽絲剝繭,逐個城市查尋,不放過一點細節……這項工作整整進行了3年多,但志願者們仍沒有放棄。最終,他們查到劉濤的家應該住在山東臨沂。經過反覆地核查確認後,夏雪終於找到了劉濤的記憶中的家和家人。但是事情比夏雪想像的還複雜,這家人只承認是孩子的養父母,從養父口中得知劉濤繼父的信息。原來劉濤的老家在陝西渭南,媽媽帶著劉濤改嫁,繼父偷偷把劉濤給賣了。於是夏雪有帶著劉濤去了陝西渭南,通過陝西渭南當地公安局的,終於找到了劉濤的親生母親。2017年12月,當劉濤在央視12套《夜線》欄目的錄製現場與自己的媽媽相見時,母子倆抱頭痛哭。前幾天,劉濤在微信中給夏雪發來了他拿著身份證的照片,並說:「我終於有身份證了,終於可以正大光明地工作、學習、坐火車了。二十多年沒有身份證、沒有家的日子終於結束了……」

  2014年,在夏雪的努力了徐州舉辦了第一次尋親大會,看著手中幾百份登記的信息,一閉上眼睛,她腦子裡就會浮現那些尋親者們急切而渴望的眼神,壓力很大。沉重的心理負擔讓夏雪幾乎每晚失眠,「我當時感覺自己再這樣長期下去就崩潰了。」夏雪說,「那時候我幾乎想到了要放棄,要逃避。」也就是在那段時間的一天清晨,夏雪的QQ裡突然收到一位剛找到親人的姑娘楊富春給她發來的一段感謝的話:「尋親路上,感謝有你……十幾年曲折而漫長的尋親路,我早已看不到希望,夢中多少次的與親人相聚、歡笑,卻終歸是夢。……夏雪阿姨叫我的第一聲『孩子』,讓我有了回家的感覺。是你不怕麻煩,一點點地尋找線索,讓我離家越來越近,終於找到了自己的親人。我是不幸的,但遇到你我又是幸運的……」 是尋親人的渴望,激發了夏雪熱情,是親人團聚的眼淚,讓夏雪在尋親志願者這條路上堅持走下去 。

  2013年8月20日,夏雪接到了一個來自山東棗莊的電話。電話中李女士告訴夏雪,她六月份在大巴車上撿到了一個十五六歲的女孩,剛撿到時女孩說自己叫林文是雲南的,現在女孩突然告訴她,自己是越南的孩子。 由於孩子說自己是越南人,夏雪想到找個越南翻譯和孩子溝通可能會很快確定孩子越南的家。於是夏雪聯繫上了在中國礦業大學的越南留學生,簡單的幾句交談,在場的所有人都失望了,孩子講的根本不是越南國語,而是邊境少數民族的語言,究竟是什麼民族不得而知。但是通過越南錢幣、歌曲等確定了林文是越南少數民族的孩子。 就在任務無法再向前推進的時候,中央電視臺《等著我》劇組伸出了援手,他們決定為孩子做一期尋親節目,2013年10月18日夏雪隨攝製組一行再一次到達山東棗莊,就在拍攝過程中,孩子又說出了被拐後的一些經歷。晚上和夏雪同居一室的孩子,聊天時突然對夏雪說:她家是拉祜人,經過核對,當地拉祜族的村民可以完全聽懂林文的話,她已經基本調查清楚了,這個叫林文的孩子可能是2008年5月從越南來到雲南金平縣者米鄉姑姑家走親戚的越南女孩白娜索,白娜索來到姑姑家的第二天就和姐姐一起失蹤了。夏雪又一次打起行囊,和《等著我》劇組一起把娜索送到了中越邊境的姑姑家。

  夏雪帶領徐州寶貝回家志願者團隊,被評為「感動徐州」十大人物。現在夏雪手中跟進了三百多個尋親的孩子,夏雪正陪著他們在找家的路上同行。只要還有孩子沒找到家,只要自己身體條件允許,夏雪決定在尋親路上一直走下去,陪著這些孤獨的孩子,讓他們回家。

相關焦點

  • 西瓜視頻聯合湖南電視臺推出公益節目《尋親記》
    西瓜視頻聯合湖南電視臺推出公益節目《尋親記》 2019-08-01《尋親記》,探索融媒體環境下,優質內容的打造之道。
  • 2016寶貝回家大型公益活動周六舉行 14名疑似貴州走失的孩子來黔尋親
    12月3日,「2016寶貝回家貴州大型公益尋親活動」將在凱裡市西出口民族文化宮舉行。活動當天,14名疑為1987年至2004年期間,貴州地區被拐或者遺失的孩子將來到現場,與疑似家庭近距離面對面交流。對於這次將要參加尋親的孩子,《百姓關注》陸續在新聞中播出他們被拐經歷以及失去孩子後尋親家庭的坎坷道路,同時宣傳公安機關的一些防拐反拐政策、措施。多數關注公益事業的人士表示,參與此次活動的恆大,早已投身到了許多社會公益事業當中,其貢獻是眾人有目共睹,作為一家民營企業,恆大已經不再局限於謀求自身發展,而是站在一個高度真正做到了「飲水思源,回報社會」。
  • 微型小說:夏雪
    此刻,夏雪忽然把手舉的很高,「老師我叫夏雪,我會彈鋼琴。」老師仔細端詳著女學生,她乾瘦的模樣閃著精明的大眼睛對她 說:「夏雪?你來給大家隨便演奏一曲吧。」夏雪起身給老師行個禮「謝謝老師。」她來到鋼琴前坐姿優美,並彈奏了一曲悠揚而動聽的《媽媽多愛我》,這是夏雪自己譜寫的這首歌詞和曲子。她彈完曲子臉上並沒有顯露傲氣和喜悅,耳邊忽然響起了全班熱烈的掌聲。
  • 臺灣尋親:陳朝位(陳文明),家鄉的親人等你團聚!
    尋親網站信息幫您尋找您的家人,您的親人,發布大量尋人信息,走失離散、被拐被賣,讓希望渺茫的尋人尋親之路,變成充滿希望的溫暖回家路。為更好地為公益事業發展做貢獻!高度重視開展尋親服務,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加強「網際網路+尋親」模式。
  • 中國棄兒的跨洋尋親之路:血緣甚至是活下去的希望
    「尋親」成為他們人生中永恆的主題。今天的故事正是關於那些被血緣牽繫又阻隔在大洋兩端的人們,是如何各自走上這條艱苦重重的尋找之路的。23 歲的安娜有著健康的小麥色肌膚,笑起來眉眼彎彎,嘴角時常展露著溫暖的笑容。她與 你在南方街頭隨時會迎面遇上的鄰家女孩並無不同,但當她開口說話時,你就能領會到她的特別。
  • 約1933年出生於客家地區約1940年被拐到馬來西亞的「溫正端」尋親
    柳兒是2014年10月份加入的【寶貝回家】尋親公益組織,作為一名普通志願者只想儘自己最大努力去幫助更多不幸的家庭重獲團圓。本號所發的每個案子均通過【寶貝回家】網站核實過,保證真實,請大家放心轉發。歡迎評論分析案情,若您對本案有線索請私信柳兒。
  • 我看了幾年的《等著我》尋親節目,說幾點自己的感受!
    《等著我》是央視一套開播的一檔公益尋親節目,它的初衷應該是為那一些因各種原因,尤其是拐賣婦女兒童而失去親人的家庭尋親,通過央視尋親團、網絡志願工作者,還有公安、公益組織等各種綜合力量,給一些有尋親需求的家庭提供幫助,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果,在協助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方面,彰顯了正能量
  • 臺灣「夏雪」新景點 仿若漸層色油桐花落地
    每年都會舉辦的客家桐花季,今年在苗慄的臺灣客家文化館邀請藝術家打造「夏雪」地景藝術節,彷佛桐花落地的夢幻場景超級美,勢必又要成為打卡新地標! 在苗慄臺灣客家文化館館外階梯打造成「夏雪」地景藝術,讓旅人可以自由走入拍照,就宛如走路桐花林繽紛落下的意象,好不夢幻。
  • 1995年06月14日出生即被遺棄在安徽省合肥市的「周恆燕」尋親
    柳兒是2014年10月份加入的【寶貝回家】尋親公益組織,作為一名普通志願者只想儘自己最大努力去幫助更多不幸的家庭重獲團圓。本號所發的每個案子均通過【寶貝回家】網站核實過,保證真實,請大家放心轉發。歡迎評論分析案情,若您對本案有線索請私信柳兒。
  • 兩男子尋親中撞臉胎記都一致 原系失散55年雙胞胎(圖)
    他從1982年開始尋親,後來迫於生計中斷了一段時間。自2004年以來,他每年都回一趟老家祭祖,同時通過各種渠道尋親,但均無果。2009年,他找到設在溫州市區松臺山的「倍思親」公益尋親組織,留下尋親檔案。2013年,瑞安塘下一戶姓潘的人家通過這個公益尋親平臺聯繫上他,雙方通過親子鑑定,遺憾的是並不吻合。
  • 「尋親達人」宣恆幫助120個家庭團聚
    來接兒子時,嚴文斌才知曉,眼前這個年紀不大的民警是有名的「尋親達人」,從茫茫人海中,梳理出了他與小輝的父子關係,更令他驚訝的是,宣恆已經義務幫助了一百多個像他這樣的家庭重新團圓。「他是好警察,是我們家的恩人。」老實巴交的嚴文斌真誠地說。宣恆接待慕名前來的尋親群眾。
  • 小瓏小川話好人|鄧雄輝:善行大愛 熱心幫助流浪人員尋親找家
    小瓏小川話好人|鄧雄輝:善行大愛 熱心幫助流浪人員尋親找家 2020-09-24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寶貝回家之萬家團圓入圍行動者聯盟2019公益盛典「年度公益項目」
    組委會經過多輪評分篩選,最終確定80個報名者入圍(每類獎項入圍20個候選),角逐年度四大公益獎項——年度十大公益人物、年度十大公益項目、年度十大公益企業、年度十大公益創意,最終獲獎者將由評委會專家打分評出,並於12月8日「行動者聯盟2019公益盛典」現場揭曉並頒獎。
  • 娛樂圈的關係戶:張一山是韓紅的侄子,「夏雪」的父親是投資商
    娛樂圈的關係戶:張一山是韓紅的侄子,「夏雪」的父親是投資商。蔣麗雯這個人大家了解嗎?小編到現在都是感覺她非常的厲害。99年的時候憑藉牽手這部劇就獲得了不少人的關注,甚至還有各種最佳的獎項。不得不說,她之前參演過的好多影視作品都獲得了極好的獎項,畢竟,在演技這方面,真的很強大呢。
  • 「黑戶」尋親者:像影子一樣活著
    國內一家公益尋親組織負責收集尋親資料的志願者劉戀(化名)統計,2017年該公益組織有160個尋親人登記沒有戶口,2018年又增加了82個。「像王永福一樣的尋親者,他們70%以上都是因為被拐賣,之後又因為種種原因被遺棄而選擇流浪,最終導致沒有戶口。」劉戀說。
  • 大眾網尋親記|女兒聲聲呼喚「媽」 母親走失兩年終與家人團聚
    直到前幾日,他們收到了救助部門打來的尋親電話,說母親找到了,12月11日,蘇鳳蘭和妹妹蘇二華以及妹夫、外甥就從即墨藍村的租住地出發了,9點在市南區珠海路派出所認親,蘇鳳蘭和家人終於與失散兩年的母親團圓。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蘇鳳蘭的老家在內蒙古自治區突泉縣寶石鎮的一個村莊,大約十年前,她來到即墨藍村鎮打工。
  • 公益之路十一年,榮獲年度十大公益人物稱號,人美心善是陳數
    公益之路十一年,榮獲年度十大公益人物稱號,人美心善是陳數在最近12月9日晚間,『行動者聯盟2018公益盛典』年度十大公益人物的稱號也是評選出來了,陳數也是榮獲該稱號,默默的公益之路十一年,默默付出不求回報。
  • 嘉興市救助管理站為流浪乞討20餘年的精神病人成功尋親溫暖團聚
    自2019年「三服務」活動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市民政局出實招、下力氣解決基層群眾,特別是流浪乞討人員的實際困難,積極指導市救助站成功幫助22名流浪乞討人員溫暖回家;其中一名離家20多年流浪在外的精神病人尋親之路尤為不易。
  • 千裡尋親數十載,半個世紀未謀面的親人在鹽城團圓
    6月29日上午,鹽城市鹽都區公安局秦南派出所幫助半個多世紀素未謀面的姐妹成功團圓,收到了當事人從上海送來「千裡尋親,真情相助」的大紅錦旗。   6月26日上午,秦南派出所值班室接到一位帶有吳儂軟語口音的老人電話,求助警方幫忙尋親。  值班民警經了解得知:老人叫王慧芳,其父親王進少年時離開秦南老家參加解放戰爭,後在上海定居並娶妻。
  • 《海底總動員2》:「話癆」多莉也尋親
    原標題:《海底總動員2》:「話癆」多莉也尋親   由迪士尼·皮克斯出品的動畫電影《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今天將全國上映。電影講的是小丑魚尼莫跟著同伴出去玩,結果被打魚的捉了去,他的父親馬林雖然膽小,但為了孩子,依然勇敢地踏上了尋找尼莫之路。馬林在途中遇到了好心的小魚多莉,在多莉的幫助下,經過重重困難,終於找到了尼莫,成為大家心目中的英雄。   《海底總動員》中最受歡迎的角色就是那條患有短暫記憶症卻又很愛嘮叨的藍藻魚多莉,她最愛問的是「我在哪?你是誰?」今天上映的《海底總動員2》講的就是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