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賣了一瓶5元錢的過期藥品,沒想到要罰這麼多,真是腸子都悔青了。」浙江寧波餘姚市黃家埠鎮一診所經營者蔡某悔恨地說。近日,餘姚市市場監管局查處了一起診所銷售過期藥品的案件,這是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以來餘姚查處的首例銷售劣藥案。
>>診所銷售過期藥 貨值僅5元
事情要從6月24月日說起。當天,一位患者來到黃家埠鎮的一家診所就診,花5元錢購買了一瓶冰硼散,用於口腔潰瘍的治療。使用一次後,他發現這瓶冰硼散已經過期了。於是,他向所在地的臨山市場監管所舉報,該所執法人員迅速出動,前往該診所檢查。在該診所藥房的柜子裡,執法人員發現了數盒冰硼散,其中有一盒白色的包裝盒已經略微泛黃;仔細一看,這盒冰硼散的生產日期為2018年3月27日,有效期至2020年2月,已經過期近4個月了。包裝盒上寫著每盒裝兩瓶,可執法人員發現盒子裡面只有一瓶。
經詢問,診所負責人蔡某承認,他確實以5元的價格將另一瓶冰硼散賣給了一位患者。蔡某表示,這盒過期的冰硼散是和今年初新購進的冰硼散放在一起的,日常檢查時誤認為是同個一批次的,最終導致了過期銷售。
小小一瓶冰硼散,貨值僅僅5元,可是代價卻不小。這起處罰也體現了新《藥品管理法》對觸碰法律紅線者實施最嚴厲處罰的特點。
根據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超過有效期的藥品屬於劣藥,醫療機構使用過期藥品按照銷售劣藥處罰,不僅要沒收違法銷售的藥品和違法所得,還要並處違法銷售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罰款,違法零售金額不足一萬元的,按一萬元計算。據了解,目前執法人員已進行立案查處,此案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此外,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明確對無證生產經營、生產銷售假藥等違法行為,罰款數額由貨值金額的2倍至5倍提高到15倍至30倍,貨值金額不足十萬元的以十萬元計,最低罰款150萬元。同時,從非法渠道購進藥品的,新法要求沒收違法購進的藥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購進藥品貨值金額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的罰款,吊銷藥品批准證明文件、藥品生產許可證、藥品經營許可證或者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貨值金額不足五萬元的,按五萬元計算。
>>這些情形視為假藥、劣藥
有關假藥、劣藥的定義,《藥品管理法》第九十八條明確:禁止生產(包括配製,下同)、銷售、使用假藥、劣藥。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假藥:
(一)藥品所含成份與國家藥品標準規定的成份不符;
(二)以非藥品冒充藥品或者以他種藥品冒充此種藥品;
(三)變質的藥品;
(四)藥品所標明的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範圍。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劣藥:
(一)藥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國家藥品標準;
(二)被汙染的藥品;
(三)未標明或者更改有效期的藥品;
(四)未註明或者更改產品批號的藥品;
(五)超過有效期的藥品;
(六)擅自添加防腐劑、輔料的藥品;
(七)其他不符合藥品標準的藥品。
此外,《國家藥監局關於嚴厲打擊製售假劣藥品醫療器械違法行為切實保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藥品醫療器械安全的通知》規定:「發現標明的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範圍的藥品、過期藥品、未標明或者更改有效期、產品批號的藥品以及其他有充分證據證明其為假藥或者劣藥的,無需送藥品檢驗機構檢驗,依法直接立案查處;涉嫌犯罪的,依法及時移送公安機關。」也就是說在《藥品管理法》第九十八條規定的假劣藥定性方面,前述五種情形可以「無需送藥品檢驗機構檢驗,依法直接立案查處」,相當於明確了「依法」提供藥品質量檢驗結論的範圍。
也就是說,《藥品管理法》第九十八條第二款第四項、第三款第三、四、五項可以不提供藥品質量檢驗結果,直接定性假藥劣藥。對於「擅自添加防腐劑、輔料的藥品」和「其他不符合藥品標準的藥品」,通知中作了更加嚴謹的要求,明確為「其他有充分證據證明其為假藥或者劣藥的」,實踐中還需要進一步就個案進行研判。
>>對此,藥店更不能掉以輕心
今年以來,已有多家藥店不重視工作細節,因為一些「小問題」被監管部門處罰。
如趙某在蓴湖經營著一家藥店,她每次都按照藥店計算機系統的提示養護藥品,但在今年6月16日,當地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依法對該店檢查時發現,其經營場所內的婦科用藥待售櫃檯處發現一盒丹莪婦康煎膏的生產日期為2017年8月4日,有效期至2020年2月3日,確為過期藥品,對此,趙某除了繳納了萬元罰金,其藥店下一年醫保審批以及企業信用等級也受到了影響。
在山東市場監管局公開曝光的一個案例中,一家藥店店堂展板發布的藥品廣告中含有與藥品說明書及藥典描述不一致的內容,並未顯著標明禁忌、不良反應,也未顯著標明「請按藥品說明書或者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違反了廣告法,被當地市監局處以罰款30000元。
北京某醫藥連鎖有限公司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了「消暑特惠-藿香正氣軟膠囊」廣告,並在廣告中使用了「店長推薦」字樣,被北京東城區市場監管局處罰5000元。
在這些案例中,當事藥店不僅受到了巨額的罰款,更重要的是,這些行政處罰記錄還可能會影響藥店的信用等級以及一些資質的評選,進而持續影響藥店未來的正常運營。
比如在浙江和山東,藥店的信用等級或風險等級都會貼到藥店的醒目位置,也就是說群眾只要過來買藥,就可以看到藥店的信用等級,從而做出是否購藥的選擇。
所以,藥店人在日常的工作中更應該重視細節,保證每一份工作做對、做到位,避免因小失大。
如果覺得本文對您有幫助,歡迎點讚、關注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