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麻辣娛投
智商稅雖然有點貶義詞,但本質上逃不脫一個消費心理,在很多情況下,很多人是咬著牙也要交智商稅。
作為「Z世代」(意指在1995-2009年間出生的人),他們又被稱為網絡世代、網際網路世代,目前已經成長為潮流與文化市場的主力軍,智商稅也到了收割的時候,比如說讓人驚喜連連的盲盒。
有盲盒愛好者一年消費幾十萬元在盲盒上,一款稀缺的盲盒在二手市場會被炒到上千元的高價,59元搖身一變賣到2999元,溢價50倍。不少玩家對盲盒甚至「成癮」,一般感嘆「一入盲盒深似海」,一般樂此不疲的「開盒有禮」,甚至各類盲盒短視頻與直播,還能帶給觀眾身臨其境的消費體驗,從而推動盲盒熱度的持續上升。
買盲盒有多能「燒錢」?據天貓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潮玩手辦的燒錢指數位列第一。這項看似簡單的收藏愛好,過去一年中在天貓上的同比增長達到近190%,客單價和消費頻次均名列前茅,成為當代年輕人最燒錢的愛好。而此前大熱的「炒鞋」,則要屈居次席。
經久不衰的「不確定性」遊戲
盲盒的玩法很簡單,外表上判斷不出盒子裡玩偶的形狀,只有購買了這個盒子,消費者才能打開來確認,而且一個系列中又有十幾個款式,有的盲盒還會推出一些隱藏款,產品復購率也因此大大提升,很多玩家為了抽到隱藏款,就會不斷地買買買。
如果對日本文化有深厚認識的人,會對此不屑,這不就是扭蛋嗎?的確,他們都是師出同源的「不確定性」遊戲。
扭蛋是日本廣大動漫愛好者最容易收藏的一類產品,無論是小孩子還是大人都難以抵擋它的魅力。由於每一個主題的扭蛋都由多個手辦組成,因此想要集齊它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龐大扭蛋機市場外,還有更為龐大的扭蛋二手交易市場。
扭蛋最大的樂趣就是消費者完全不知道滾下來的扭蛋裡裝著的是什麼,這種帶點賭博性質的消費,仿佛現在氪金手遊的抽卡,把稀有道具明碼標價地放在商店裡進行販賣,顯然無法給消費者帶來只有抽卡才能湧現的快感。當然,這也同樣是扭蛋痛苦的根源,當花費金錢無數也無法抽到自己想要的那一個,只能扒著扭蛋機望洋興嘆了。
自上世紀70年代起開始風靡日本的扭蛋機,終究沒有打開中國市場,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紐帶中的玩偶不少帶有強烈的日本文化特色,而腦洞十分清奇的日本產品,中國的消費者普遍感覺是,當做旅遊紀念品可以,想要作為收藏品就太過奇葩了。
日本文化締造的抖M女僕系列扭蛋
但這種「不確定性」遊戲所帶來的消費體驗,在國內市場空間廣闊。「80後」小時候曾痴迷消費小虎隊、小浣熊乾脆麵,只為了獲得其中的三國英雄卡或者水滸英雄卡,甚至為了收集裡面的卡片成箱購買方便麵,竟然作為一種社會現象,迫使市場監管部門叫停了食品中附贈卡片的商業行為。
再比如春節的「集五福」,也有異曲同工之處。不同於博彩性質的抽獎,這種「不確定性」遊戲的內涵更加豐富,其產品設計、收集體驗貼近消費者,還能通過交易形成自己的圈子,儼然構成了一個小型的社交群體。
對於「Z世代」們來說,消費水平、見識的增長,讓他們也有了自己的「不確定性」遊戲。盲盒文化把流行的動漫主題、IP小人結合起來,包裝更精美、話題更當下,擁有在社交媒體秀曬炫的顏值,自然價格也更高,一個盲盒50到80元不等,遠比一塊錢一袋的乾脆麵「逼格」高多了。
特色IP與新零售騷中「Z世代」癢點
為何盲盒會火?這個原因「Z世代」們最有發言權。
「之所以喜歡盲盒,除了那種花錢之前永遠不知道會獲得哪個玩偶的神秘感,更多的還是與同伴分享的喜悅,因為盲盒裡的卡通人物太可愛了!」麻辣娛投身邊有大量盲盒迷,在他們看來,扭蛋不僅製作不夠精美,而且總與某些大IP掛鈎,這讓他們嗤之以鼻,他們喜歡的是特色IP,是小眾的經典。
「如果你讓我打開盲盒前就知道它是火影、海賊王的某個人物系列,那我為什麼不直接去買類似的商品呢?而盲盒就不一樣了,Molly是唯一的,只能從盲盒裡才能獲得,而且每個系列發售周期不等人,你抽不全就只能去二手市場碰運氣了。」李燁是一位中度盲盒迷,她會收集自己喜歡的盲盒系列,偶爾也會為某個卡通玩偶犯軸。
Molly是當下最火的盲盒IP之一
泡泡瑪特的投資人周麗霞對麻辣娛投介紹,泡泡瑪特最大的成本是購買IP,因為盲盒的生命力與核心競爭力就在於開盒的一瞬間,只有把這個瞬間做到極致,才能激發消費者二次購買的欲望。
泡泡瑪特打響盲盒的首戰,就是選擇了香港知名設計師王信明(Kenny Wong)設計的Molly。在2016年時,包括Molly在內的一大批藝術家玩具,擁有一定規模的粉絲,但商業化進展緩慢,這些個小眾卻蘊含商機的市場,缺少一個大的品牌渠道商整合IP潮玩資源,做玩具零售的泡泡瑪特看準時機成為了行業的先行者。
創造盲盒文化的以泡泡瑪特和IP小站為首,他們的商業模式幾乎是「不確定遊戲」的完美複製,但在製造吸引消費者的產品同時,他們也吸收了扭蛋文化,並切合當下的年輕消費心理,打造出全新的消費場景。
李燁就明確表示,通過炫酷的無人零售機抽取盲盒,沒有店員環顧和推銷,完全憑自己意願行事,這樣的消費場景會讓她玩得更加自由與開心。甚至與創意設計的無人零售機合影,都能夠讓李燁在社交媒體上得到無數點讚。
IP小站的無人零售機設計感非常強,顏值很高,本身就作為一個特色的景點,成為消費者駐足欣賞,拍照打卡的休閒場所。IP小站還將自身系統跟一些商城會員積分、微信公號打通後,購買盲盒後換停車券、優惠券等方式可實現對商場新的引流。麻辣娛投喜歡去的一個萬達商城,便擁有這樣一臺IP小站無人零售機,每次去都會抽一個便宜的盲盒抵扣停車費。
盲盒的吸金價值超乎想像
時至今日,無人零售終端已經遍布商超、地鐵、機場、社區甚至校園等所有場景,成為深入到生活最後一公裡的零售業觸角。IP衍生品通過盲盒與之進行融合,在觸手可及的地方,讓消費者就能買到心儀的IP玩偶,通過不斷推陳出新與產品玩法翻新,盲盒的復購率極高,已經組織起一隻活躍的消費群體。
天貓2019年8月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盲盒收藏成為了硬核玩家數量增長最快的領域,單是在天貓上,就有近20萬消費者每年花費2萬餘元收集盲盒,其中購買力最強的消費者一年購買盲盒甚至耗資百萬,其中95後佔了大多數。
《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
坐擁如此巨大的消費市場,盲盒的廠家也賺得盆滿缽滿。泡泡瑪特曾於2017年2月份登陸新三板,在2019年4月份終止掛牌,在此期間,泡泡瑪特主要財務數據實現了大規模增長,銷售毛利率更是超過55%。至於摘牌原因,泡泡瑪特似乎覺得新三板的水太淺了,準備謀求港交所或赴美上市。
公開資料顯示,泡泡瑪特目前國內共有100多家直營門店,幾十家無人店以及大概300多家無人零售機,今年預計無人零售機的數量會達到600家。泡泡瑪特2017年的淨利潤為793.53萬元,2018年上半年營收為1.61億元,淨利潤達2109.85萬元,相比2017年上半年增長了1405.29%。
看到泡泡瑪特的城管,越來越多的國內商家開始湧入潮玩盲盒市場,這些商家更多的是從前單純兜售潮玩、禮品、雜貨的零售商,如19八3、酷樂潮玩、玩具反鬥城等,一方面在實體店銷售自建IP的盲盒,一方面加入無人零售機市場大軍。
從天貓盲盒銷售額來看,具有IP加持的盲盒受歡迎度更高,上遊IP價值顯著,而中遊零售方面,盲盒與無人零售天然契合,滿足了消費者對智能化、場景化消費的需求。盲盒的盈利模式清晰,以IP為核心,涉及從上遊藝術設計到中遊零售業與策展業、下遊二手交易等多個行業,目前中遊市場價值已被發掘,而下遊交易市場才剛剛起步。
「城會玩」的盲盒後市場
如果你覺得盲盒玩偶買來湊成系列後,就要放到桌架上落灰,抽到重複的玩偶要麼送人要麼到二手市場交易掉,那就太不懂得「城會玩」的內涵了。珊珊是李燁的好友,也是把她帶到盲盒坑的領路人,更是讓麻辣娛投佩服得五體投地的「手藝人」。
號稱從小手工課是第一個完成作業的珊珊,在發現某位大神發明的奶油膠盲盒玩偶手機殼後,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甚至成為了圈子裡有名氣的手工家,這使珊珊的盲盒收藏從敗家級到地主級蛻變。
每一個盲盒玩偶手機殼的創意和製作風格都不一樣,這種純手工活要耗費珊珊數小時完成,甚至因為製作效果和需要給玩偶打孔原因,還有一定機率失手報廢。因此請珊珊製作手機殼,不僅要付出費用或者她需要的玩偶,還需要自備多個原料,花費著實不菲。就這樣,珊珊的「檔期」早已排到下月了。
百變改造給盲盒玩偶打開新的市場
在淘寶搜索「奶油膠手機殼」,100+的產品展示頁,說明這並不是一個小眾的市場,這裡不僅有各種DIY工具,更提供手工定製服務。商家可以根據用戶寄送來的玩偶和需求設計圖案,製作獨一無二的手機殼產品。
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科技產物對當前「Z世代」消費群體來說,等同於書本一樣,而包一個與眾不同的個性化「書皮」,又成為了一種全新的潮流趨勢。
基於盲盒消費產生的衍生品不止手機殼,還有專門為盲盒玩偶展示的展示盒、收納櫃,以至於隨著盲盒產業的發展,改娃業務和海購業務也應運而生。
盲盒「改娃」是一種專門給玩偶換臉的職業,加裝飾、換顏色是基礎級別,玩家還可以通過「改娃」獲得一款造型獨特的玩偶。如果你從盲盒中抽到一款自己並不喜歡的「大眾貨」,只要願意花錢,就會有人幫你將其改為大部分女生喜歡的馬卡龍色或粉嫩色,換色之後美感爆表。
至於海外代購市場就更發達了,國內的盲盒雖然發展迅猛,玩法還聚焦於玩偶類,日、韓等國家已經開啟了盲盒手工創意歷程,什麼史萊姆軟泥盲盒,澆水生長盲盒等,也吸引了不少國內的潮玩愛好者。
盲盒小眾嗎?它紮根於「Z世代」人群,並且IP設計偏向於小眾與特色化,但盲盒卻又是一個市場前景廣闊的產業,因為它吸引的是擁有更強消費意願的年輕消費群體。
作為一個新興產物,盲盒對於線上、線下市場的打通、IP價值的挖掘,仍處於一個初級階段。一些「Z世代」們反映,盲盒產品設計缺乏創新性,玩法的單一已經讓他們產生了厭倦感,他們想要更新潮、更炫酷、改造可塑性更強的產品,為此而花錢,不在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