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就停不下來的盲盒,是「Z世代」樂意交的智商稅

2020-12-25 新浪財經

來源: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麻辣娛投

智商稅雖然有點貶義詞,但本質上逃不脫一個消費心理,在很多情況下,很多人是咬著牙也要交智商稅。

作為「Z世代」(意指在1995-2009年間出生的人),他們又被稱為網絡世代、網際網路世代,目前已經成長為潮流與文化市場的主力軍,智商稅也到了收割的時候,比如說讓人驚喜連連的盲盒。

有盲盒愛好者一年消費幾十萬元在盲盒上,一款稀缺的盲盒在二手市場會被炒到上千元的高價,59元搖身一變賣到2999元,溢價50倍。不少玩家對盲盒甚至「成癮」,一般感嘆「一入盲盒深似海」,一般樂此不疲的「開盒有禮」,甚至各類盲盒短視頻與直播,還能帶給觀眾身臨其境的消費體驗,從而推動盲盒熱度的持續上升。

買盲盒有多能「燒錢」?據天貓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潮玩手辦的燒錢指數位列第一。這項看似簡單的收藏愛好,過去一年中在天貓上的同比增長達到近190%,客單價和消費頻次均名列前茅,成為當代年輕人最燒錢的愛好。而此前大熱的「炒鞋」,則要屈居次席。

經久不衰的「不確定性」遊戲

盲盒的玩法很簡單,外表上判斷不出盒子裡玩偶的形狀,只有購買了這個盒子,消費者才能打開來確認,而且一個系列中又有十幾個款式,有的盲盒還會推出一些隱藏款,產品復購率也因此大大提升,很多玩家為了抽到隱藏款,就會不斷地買買買。

如果對日本文化有深厚認識的人,會對此不屑,這不就是扭蛋嗎?的確,他們都是師出同源的「不確定性」遊戲。

扭蛋是日本廣大動漫愛好者最容易收藏的一類產品,無論是小孩子還是大人都難以抵擋它的魅力。由於每一個主題的扭蛋都由多個手辦組成,因此想要集齊它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龐大扭蛋機市場外,還有更為龐大的扭蛋二手交易市場。

扭蛋最大的樂趣就是消費者完全不知道滾下來的扭蛋裡裝著的是什麼,這種帶點賭博性質的消費,仿佛現在氪金手遊的抽卡,把稀有道具明碼標價地放在商店裡進行販賣,顯然無法給消費者帶來只有抽卡才能湧現的快感。當然,這也同樣是扭蛋痛苦的根源,當花費金錢無數也無法抽到自己想要的那一個,只能扒著扭蛋機望洋興嘆了。

自上世紀70年代起開始風靡日本的扭蛋機,終究沒有打開中國市場,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紐帶中的玩偶不少帶有強烈的日本文化特色,而腦洞十分清奇的日本產品,中國的消費者普遍感覺是,當做旅遊紀念品可以,想要作為收藏品就太過奇葩了。

日本文化締造的抖M女僕系列扭蛋

但這種「不確定性」遊戲所帶來的消費體驗,在國內市場空間廣闊。「80後」小時候曾痴迷消費小虎隊、小浣熊乾脆麵,只為了獲得其中的三國英雄卡或者水滸英雄卡,甚至為了收集裡面的卡片成箱購買方便麵,竟然作為一種社會現象,迫使市場監管部門叫停了食品中附贈卡片的商業行為。

再比如春節的「集五福」,也有異曲同工之處。不同於博彩性質的抽獎,這種「不確定性」遊戲的內涵更加豐富,其產品設計、收集體驗貼近消費者,還能通過交易形成自己的圈子,儼然構成了一個小型的社交群體。

對於「Z世代」們來說,消費水平、見識的增長,讓他們也有了自己的「不確定性」遊戲。盲盒文化把流行的動漫主題、IP小人結合起來,包裝更精美、話題更當下,擁有在社交媒體秀曬炫的顏值,自然價格也更高,一個盲盒50到80元不等,遠比一塊錢一袋的乾脆麵「逼格」高多了。

特色IP與新零售騷中「Z世代」癢點

為何盲盒會火?這個原因「Z世代」們最有發言權。

「之所以喜歡盲盒,除了那種花錢之前永遠不知道會獲得哪個玩偶的神秘感,更多的還是與同伴分享的喜悅,因為盲盒裡的卡通人物太可愛了!」麻辣娛投身邊有大量盲盒迷,在他們看來,扭蛋不僅製作不夠精美,而且總與某些大IP掛鈎,這讓他們嗤之以鼻,他們喜歡的是特色IP,是小眾的經典。

「如果你讓我打開盲盒前就知道它是火影、海賊王的某個人物系列,那我為什麼不直接去買類似的商品呢?而盲盒就不一樣了,Molly是唯一的,只能從盲盒裡才能獲得,而且每個系列發售周期不等人,你抽不全就只能去二手市場碰運氣了。」李燁是一位中度盲盒迷,她會收集自己喜歡的盲盒系列,偶爾也會為某個卡通玩偶犯軸。

Molly是當下最火的盲盒IP之一

泡泡瑪特的投資人周麗霞對麻辣娛投介紹,泡泡瑪特最大的成本是購買IP,因為盲盒的生命力與核心競爭力就在於開盒的一瞬間,只有把這個瞬間做到極致,才能激發消費者二次購買的欲望。

泡泡瑪特打響盲盒的首戰,就是選擇了香港知名設計師王信明(Kenny Wong)設計的Molly。在2016年時,包括Molly在內的一大批藝術家玩具,擁有一定規模的粉絲,但商業化進展緩慢,這些個小眾卻蘊含商機的市場,缺少一個大的品牌渠道商整合IP潮玩資源,做玩具零售的泡泡瑪特看準時機成為了行業的先行者。

創造盲盒文化的以泡泡瑪特和IP小站為首,他們的商業模式幾乎是「不確定遊戲」的完美複製,但在製造吸引消費者的產品同時,他們也吸收了扭蛋文化,並切合當下的年輕消費心理,打造出全新的消費場景。

李燁就明確表示,通過炫酷的無人零售機抽取盲盒,沒有店員環顧和推銷,完全憑自己意願行事,這樣的消費場景會讓她玩得更加自由與開心。甚至與創意設計的無人零售機合影,都能夠讓李燁在社交媒體上得到無數點讚。

IP小站的無人零售機設計感非常強,顏值很高,本身就作為一個特色的景點,成為消費者駐足欣賞,拍照打卡的休閒場所。IP小站還將自身系統跟一些商城會員積分、微信公號打通後,購買盲盒後換停車券、優惠券等方式可實現對商場新的引流。麻辣娛投喜歡去的一個萬達商城,便擁有這樣一臺IP小站無人零售機,每次去都會抽一個便宜的盲盒抵扣停車費。

盲盒的吸金價值超乎想像

時至今日,無人零售終端已經遍布商超、地鐵、機場、社區甚至校園等所有場景,成為深入到生活最後一公裡的零售業觸角。IP衍生品通過盲盒與之進行融合,在觸手可及的地方,讓消費者就能買到心儀的IP玩偶,通過不斷推陳出新與產品玩法翻新,盲盒的復購率極高,已經組織起一隻活躍的消費群體。

天貓2019年8月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盲盒收藏成為了硬核玩家數量增長最快的領域,單是在天貓上,就有近20萬消費者每年花費2萬餘元收集盲盒,其中購買力最強的消費者一年購買盲盒甚至耗資百萬,其中95後佔了大多數。

《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

坐擁如此巨大的消費市場,盲盒的廠家也賺得盆滿缽滿。泡泡瑪特曾於2017年2月份登陸新三板,在2019年4月份終止掛牌,在此期間,泡泡瑪特主要財務數據實現了大規模增長,銷售毛利率更是超過55%。至於摘牌原因,泡泡瑪特似乎覺得新三板的水太淺了,準備謀求港交所或赴美上市。

公開資料顯示,泡泡瑪特目前國內共有100多家直營門店,幾十家無人店以及大概300多家無人零售機,今年預計無人零售機的數量會達到600家。泡泡瑪特2017年的淨利潤為793.53萬元,2018年上半年營收為1.61億元,淨利潤達2109.85萬元,相比2017年上半年增長了1405.29%。

看到泡泡瑪特的城管,越來越多的國內商家開始湧入潮玩盲盒市場,這些商家更多的是從前單純兜售潮玩、禮品、雜貨的零售商,如19八3、酷樂潮玩、玩具反鬥城等,一方面在實體店銷售自建IP的盲盒,一方面加入無人零售機市場大軍。

從天貓盲盒銷售額來看,具有IP加持的盲盒受歡迎度更高,上遊IP價值顯著,而中遊零售方面,盲盒與無人零售天然契合,滿足了消費者對智能化、場景化消費的需求。盲盒的盈利模式清晰,以IP為核心,涉及從上遊藝術設計到中遊零售業與策展業、下遊二手交易等多個行業,目前中遊市場價值已被發掘,而下遊交易市場才剛剛起步。

「城會玩」的盲盒後市場

如果你覺得盲盒玩偶買來湊成系列後,就要放到桌架上落灰,抽到重複的玩偶要麼送人要麼到二手市場交易掉,那就太不懂得「城會玩」的內涵了。珊珊是李燁的好友,也是把她帶到盲盒坑的領路人,更是讓麻辣娛投佩服得五體投地的「手藝人」。

號稱從小手工課是第一個完成作業的珊珊,在發現某位大神發明的奶油膠盲盒玩偶手機殼後,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甚至成為了圈子裡有名氣的手工家,這使珊珊的盲盒收藏從敗家級到地主級蛻變。

每一個盲盒玩偶手機殼的創意和製作風格都不一樣,這種純手工活要耗費珊珊數小時完成,甚至因為製作效果和需要給玩偶打孔原因,還有一定機率失手報廢。因此請珊珊製作手機殼,不僅要付出費用或者她需要的玩偶,還需要自備多個原料,花費著實不菲。就這樣,珊珊的「檔期」早已排到下月了。

百變改造給盲盒玩偶打開新的市場

在淘寶搜索「奶油膠手機殼」,100+的產品展示頁,說明這並不是一個小眾的市場,這裡不僅有各種DIY工具,更提供手工定製服務。商家可以根據用戶寄送來的玩偶和需求設計圖案,製作獨一無二的手機殼產品。

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科技產物對當前「Z世代」消費群體來說,等同於書本一樣,而包一個與眾不同的個性化「書皮」,又成為了一種全新的潮流趨勢。

基於盲盒消費產生的衍生品不止手機殼,還有專門為盲盒玩偶展示的展示盒、收納櫃,以至於隨著盲盒產業的發展,改娃業務和海購業務也應運而生。

盲盒「改娃」是一種專門給玩偶換臉的職業,加裝飾、換顏色是基礎級別,玩家還可以通過「改娃」獲得一款造型獨特的玩偶。如果你從盲盒中抽到一款自己並不喜歡的「大眾貨」,只要願意花錢,就會有人幫你將其改為大部分女生喜歡的馬卡龍色或粉嫩色,換色之後美感爆表。

至於海外代購市場就更發達了,國內的盲盒雖然發展迅猛,玩法還聚焦於玩偶類,日、韓等國家已經開啟了盲盒手工創意歷程,什麼史萊姆軟泥盲盒,澆水生長盲盒等,也吸引了不少國內的潮玩愛好者。

盲盒小眾嗎?它紮根於「Z世代」人群,並且IP設計偏向於小眾與特色化,但盲盒卻又是一個市場前景廣闊的產業,因為它吸引的是擁有更強消費意願的年輕消費群體。

作為一個新興產物,盲盒對於線上、線下市場的打通、IP價值的挖掘,仍處於一個初級階段。一些「Z世代」們反映,盲盒產品設計缺乏創新性,玩法的單一已經讓他們產生了厭倦感,他們想要更新潮、更炫酷、改造可塑性更強的產品,為此而花錢,不在乎的。

相關焦點

  • 今年收益最高的「資產」竟是盲盒,Z世代主導39倍飆升
    一些限定款盲盒被炒至上千元已經不是什麼罕見的現象,像泡泡瑪特的潘神聖誕款,原價 59 元,現在已經賣到 2350 元的高價,價格攀升了39倍。在盲盒消費、炒作熱的背後是,是數量龐大的z世代,95-05年的年輕人,他們每月可自由支配收入超過全國人均,娛樂消費、明星周邊、IP手辦和潮品服飾等成為他們的最愛。
  • 反覆購買盲盒真的是交「智商稅」嗎?專家:別盲目消費適度娛樂就好
    反覆購買盲盒真的是交「智商稅」嗎?11日,被稱為「盲盒第一股」的泡泡瑪特港股上市首日高開超100%,在引發眾人關注的同時,也有人稱,背後離不開眾多盲盒玩家貢獻的真金白銀。盲盒為何能吸引這麼多人收藏?那些玩家與盲盒又有哪些故事?反覆購買盲盒真的是交「智商稅」嗎?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採訪了數名盲盒玩家,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 「停不下來」的盲盒
    盲盒顧名思義代表著「不確定」,從外表上判斷不出盒子裡玩偶的形狀,只有購買了這個盒子,消費者才能打開來確認。盲盒在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中慢慢流行開來。天貓2019年8月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95後最「燒錢」的愛好中,潮玩手辦排名第一。同時,盲盒收藏成為硬核玩家數量增長最快的領域。 成為年輕人的潮流後,限量款盲盒被炒出了高價。
  • 慢生活|花276元4連抽,盲盒是「智商稅」嗎?聽聽玩家怎麼說
    那些玩家與盲盒又有哪些故事?反覆購買盲盒真的是交「智商稅」嗎?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採訪了數名盲盒玩家,來聽聽他們怎麼說?▲璞小姐最愛的盲盒娃娃與幸運相隨的盲盒對於年齡偏大的讀者,可能對於盲盒還不太了解。▲璞小姐最愛的盲盒娃娃2019年又被業界成為「盲盒元年」,這也是璞小姐購買盲盒最多的一年,伴隨著自己擁有的盲盒越來越多,煩惱也隨著而來。「有一次我連續開了兩個盲盒,都是已經有的造型,瞬間就感覺自己運氣很不好,就很生氣。於是又買了兩個,終於開了一個新的造型。」
  • 千億泡泡瑪特背後:盲盒「印鈔」,Z世代「傾家蕩產」
    據泡泡瑪特給出的用戶畫像顯示,58%的消費者年齡在30歲以下,其中出生於1995年至2010年間的年輕人(Z世代)佔比32%,75%的消費者是女生。盲盒、IP、年輕人,坐擁這三個備受資本關注的關鍵詞,泡泡瑪特成了「潮流文化第一股」。
  • 慢生活 | 花276元4連抽,盲盒是「智商稅」嗎?聽聽玩家怎麼說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文翰 攝影報導今(11)日,被稱為「盲盒第一股」的泡泡瑪特港股上市首日高開超100%,在引發眾人關注的同時,也有人稱,在這背後離不開眾多盲盒玩家貢獻的真金白銀。盲盒為何能吸引這麼多人收藏?那些玩家與盲盒又有哪些故事?反覆購買盲盒真的是交「智商稅」嗎?
  • 將時間和金錢花在情感消費中 Z世代捧紅了「盲盒」
    玩家華仔對當前盲盒玩法的爭議不以為意,「我覺得現在盲盒引起爭議挺正常的,畢竟是年輕人喜歡的東西,好多人不就是喜歡批判年輕人嗎?」另一位盲盒愛好者小佳也有著類似的態度。小佳接觸盲盒三年多,幾乎購買過市面上所有的主流盲盒,對當前外界對於盲盒的看法,她也並不是很在意。
  • 還沒看懂「炒鞋」又來了盲盒 Z世代的嗜好有多大市場空間?
    要聞 還沒看懂「炒鞋」又來了盲盒 Z世代的嗜好有多大市場空間?繼「炒鞋」之後,國泰君安傳媒團隊試圖通過對盲盒產業似火燎原的原因以及相關產業鏈的分析,繼續描繪對Z世代人群的整體畫像。01 一入盲盒深似海 從此錢包是路人盲盒,物如其名,就是買的時候不知道是什麼,只能買完拆開後才能「一睹芳容」的盒子。
  • 又一「智商稅」產品席捲全國,有人年賺4.5億,網友:00後長點心
    2016年,王寧將Molly娃娃用盲盒的形式帶到了消費者眼前,並且還推出了「Molly Zodiac」盲盒系列,這讓有收集癖愛好的人怎麼能拒絕得了呢。於是盲盒熱潮在一夜之間席捲了全國,這個盲盒讓諸多00後找到了樂趣,一次下注,誰也不知道盲盒中會出現什麼,這也抓住了很多人的賭徒心理。
  • 是你交的智商稅太多啦
    今天,就歡迎大家來自我檢測一下,你有沒有交過這些智商稅呢? 溫馨提醒:一歲以下的寶寶的寶寶,其實不需要吃鹽,也不需要醬油。一歲以後可以直接吃日常的調味料,量少一點即可。 有一些育兒方法大家一定要辨別清楚,因為孩子還小,無法表達;只能通過哭鬧來引起父母的注意,那些說哭聲免疫的訓練,真的可以停下來了。 在孩子沒有任何的反抗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情況下,就需要家長有思考辨別的能力!
  • 被Z世代爆買的「盲盒第一股」 泡泡瑪特2年利潤暴增280倍的故事...
    被Z世代爆買的「盲盒第一股」11月19日,記者來到位於廣州天環廣場的泡泡瑪特零售店。據統計,在10分鐘內,進店參觀、選購商品的消費者高達30人次,其中多為年輕消費者。95後的菲菲告訴時代財經,買盲盒純粹是覺得好看,為了買到喜歡的潮玩,她可以在商品陳列櫃前把各個盲盒都「搖一遍」,選擇大概率是自己喜歡的那個購買,「如果一次選不到,會一直買下去,直到買到。」出生於1990年的小萍則表示,她到潮玩店只是陪朋友逛一逛,自己並不會買,「這不就是我們小時候玩的一毛錢戳戳樂洞洞盒子遊戲嗎?
  • 知識付費的時代|你交的錢到底是學費還是智商稅
    家長們為孩子報培訓班,懂的家長會通過多方諮詢,貨比三家,研究課程,教材還有老師,最後小心翼翼地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給孩子交錢報名;不懂的家長,相信品牌的力量,盲目相信機構所謂的「前臺老師」或者」課程顧問「的建議,給孩子報班,最後往往因為不放過優惠打折,一報就報個兩三年的課程。接下來,可能出現的情況,小的是孩子會面臨不停換老師,嚴重的則是機構關門,老闆攜款跑路。。。
  • 這輩子交過最高的稅,是智商稅
    文章主題是「智商稅」,自認為智商過硬的我,聽分享的時候發現,這個稅我自己也經常交,或者看家人交,比如知乎上面熱議的2塊錢和98塊錢的維生素C,毫無作用的保健品,不靠譜的金融產品等等。我算了一下,過去1年我們交了不下5萬(還是在我創業沒收入的情況下)。 希望與你們共勉,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
  • 大一新生請注意:這5件事可能是要你交「智商稅」,請三思哦!
    因為這些學長與學姐奔你而來,就是看重了你的單純與傻的可愛啊,多半是要找你收「智商稅」來了。所以,下面曾經被收過「智商稅」的學長就帶你們去看看這些所謂的「智商稅」都有哪些項目吧!1、保暖又實惠的被子全套了解下?
  • 「智商稅」用英語怎麼說?
    我先來定義一下「智商稅」。簡單說,智商稅就是因為自己缺乏判斷力、或是智商和賣家存在差距而付出的代價。這個代價不僅是物質上的,還可以是精神上的。比如燕窩、算命和裸貸……肯定很多人會反駁,這些東西怎麼算是智商稅?它們很有效/靈驗啊!嗯,你說的都對。還有人說一隻售價幾百元的口紅,一克拉幾千元的鑽石是智商稅……這個就見仁見智了。
  • 這種智商稅還是少交為妙
    小編記得當時想吃的人都排起了長隊,面吃完了都不敢坐在那發呆,即便老闆不攆你,你也受不了窗外那些「幽怨」的眼神。然而風行一時的「泡麵小食堂」卻在短短一年內就很快消失了,一個城市裡幾十家門店先後倒閉,這究竟是為何?其實原因挺簡單的,就是因為去過的人都覺得自己交了「智商稅」。當時餐廳裡一面牆上都是各個國家的方便速食,一袋最便宜也要15元以上。
  • 盲盒福袋這種交「智商稅」的東西,我怎麼可能看得起呢?真香!
    「付錢後,你將得到一個盒子,但你不知道裡面是什麼。」盲盒跟福袋的概念,大家應該一點都不陌生,我就不再過多解釋了。如果說拆快遞的瞬間已經足夠讓人激動,那麼,拆盲盒和福袋帶來的快感簡直超級加倍。而盲盒福袋真的就完完全全看運氣了,好運爆棚又不常見,現實往往"翻車"居多。但對於喜歡未知和新鮮感的人來說,拆盲盒真的會上癮。朵爸就是一個盲盒重度上癮患者,每次我們一家去逛商場,在出發前我都要在心裡默默計劃好路線。
  • 孕期常見4種「孕婦專用」,可能在交「智商稅」,你中招了嗎?
    不過有些商家為了拓展消費群體,會在宣傳上寫著「孕婦可用」,不過孕媽媽不要看著「孕婦專用」就買了,可能是在交「智商稅」。作為過來人的糖媽,為孕媽媽做一個歸納總結,希望孕媽媽在孕期都能夠避免「踩雷」。孕期常見4種「孕婦專用」,可能是在交「智商稅」孕期漫長的十個月,孕媽媽除了在飲食上多注意之外,還要做好自身的日常護理,但是有些商品就是掛著「孕婦專用」的口號,在「掛羊頭賣狗肉」,一定要注意辨別哦!
  • 猛男花8K買量子調音水晶 試聽後發現交了智商稅
    富餘的我擔心買1塊的效果甚微,所以我買了4塊來做測試,這下效果肯定很明顯。首先播放一首母帶格式的,蔡琴唱的《被遺忘的時光》其中的片段,用ZOOM H6錄音筆記錄下來之後,將量子調音水晶放在音箱上面,播放相同的測試音頻片段(音頻對比效果可以看上方視頻的2分鐘處,戴上耳機服用效果更佳)。你們能聽出區別嗎?
  • 試聽後發現交了8000塊智商稅
    為了搞清楚這是不是騙人的玩意,我特地買了這些量子調音水晶、量子調音棉花來做測試,測試設備使用的是森海塞爾回音壁音箱,使用藍牙連接,避免線材染色問題,然後用ZOOM H6錄音筆來拾音,還原現場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