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皮+紅糖+水=天然「洗潔精」垃圾分類與減量,你可以這樣「拯救...

2020-12-20 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消息 果皮+紅糖+水=天然「洗潔精」

垃圾分類與減量,你可以這樣「拯救地球」

今年的「世界環境日」,由民間力量和慈善團體策劃的「垃圾分類和回收再利用」活動在楚河漢街進行。

來自慈濟基金會的義工們通過活潑的音樂和生動的手語帶動觀眾參與表演《一個乾淨的地球》《人人做環保》等節目,將現場觀眾帶入到輕鬆友愛的氣氛中。

專家用PPT及視頻短片講解和展示了地球環境現狀,一系列調查數據告訴現場觀眾,武漢人每兩天所使用的一次性碗筷相當於吃掉一個中山公園!而專家更揭示了一次性碗筷的真相:很多一次性碗筷是通過工業硫磺等有毒化學物品煮製而成,因此一次性碗筷不僅不環保,而且對健康有很大危害。

「日常生活中能通過哪些方式來參與改善環境呢?」專家稱,許多來源於生活方式的轉變,比如外出就餐自帶碗筷、洗菜洗衣的水用來衝廁所等。

在舞臺下設置了兩個實用展臺,義工們通過現場操作演練,教大家如何把生活中的垃圾變廢為寶。廢棄果皮、紅糖和水混合發酵,可以製成無毒無害並且對人體無任何副作用的天然除臭洗滌劑,礦泉水瓶等廢棄塑料瓶通過回收加工可以變成我們日常生活裡所需要用到的毛巾和衣服。

義工們告訴記者,這種變廢為寶的實踐在漢口的一所學校和社區內已經進行了一年有餘,慈濟基金會的義工們從臺灣學會這種實用的環保方式,並在學校和社區推廣。

每周六,社區居民帶來自家的垃圾

6月16日上午九點,記者來到漢口臺北路的桃源社區,這個許多人還在熟睡的時刻,每周六在此進行的垃圾分類試點活動已經開始,一個居民體育活動廣場早早地被音樂聲喚醒。

只見十平方米的場地四角擺著幾個展臺,一個展臺是一位社區醫生在免費為社區居民看病,一位盲人按摩師傅在給一位坐在輪椅上的婆婆揉捏身體;而一邊的展臺上擺放著果皮、紅糖、塑料瓶等物,簡漢華婆婆正在現場示範如何將果皮製成天然酵素。中心的空地上,二十餘位居民在義工們的帶領下,隨著音樂跳著別致的手語舞蹈。一旁的空地上,紙盒子、塑料瓶等垃圾無章法地堆放著。

活動現場氣氛輕鬆活潑、義工們熱情友愛,不斷有路過的居民加入手語舞蹈,或是帶來自己的垃圾。

半年多以來,每個星期六的上午九點,這裡都會出現這樣的場景。慈濟會的義工江華告訴記者,去年10月份,他們開始在桃源社區進行垃圾分類回收和利用試點,同時還包括手語表演、免費義診和按摩、義務資助關愛睏難居民、探望養老院等慈善活動。

「很少有人主動將垃圾進行分類」

在義工張輝看來,垃圾分類的理念大家都知道,但是出於各種原因,很少有人會主動將垃圾進行分類,「很多人缺乏堅持」,而慈濟會義工們與一般環保宣傳者們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們身體力行地為旁人做出了示範和長久的帶動。

除了向居民宣傳垃圾分類和環保理念,他們還定期教大家如何進行分類,以及如何對垃圾進行開發再利用。

初進社區時,義工們通過居委會和樓長告訴社區居民,他們將於每周六在此進行垃圾分類和回收的活動,並且風雨無阻。最初,參與的社區居民並不多,義工們把自己家裡的垃圾進行分類回收,拿到社區廣場進行分類和回收再利用。

江華說,半年多後,參與的人漸漸多了,每周固定參加活動的居民人數在增加。社區裡的張伯伯六十多了,他是最早參加慈濟垃圾分類活動的居民,他認為這些回收垃圾賣的錢可以通過慈濟總會,幫助世界各地受難的同胞,很有意義,「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愛護地球,地球末日可能就不會到來」。

社區裡的許多居民已經養成了在家進行垃圾分類的習慣,並且定期會將自己家裡的垃圾帶到活動現場,而用果皮製作天然酵素的實驗已經受到許多居民歡迎,每次現場演示實驗過程時,都會有居民拿著紙筆記錄下製作過程,以便回到家中自己製作。

當問起這種活動對別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時,江華表示他也說不清楚,「我們目前的想法是,先不說對別人有沒有用,至少我們自己堅持了」。但是,江華仍然希望,即使以後義工們轉到另一個社區去做活動,桃源社區的居民仍然能夠堅持垃圾分類和回收利用,「畢竟垃圾分類,最重要是堅持」。

在臺灣,廢紙可以分為八類回收

在廣場的一角,堆放著居民們經過初步分類的可回收利用的垃圾—紙、玻璃、塑料瓶、鐵、布料等,他們將在這裡進行進一步的分類。四個大的塑料筐裡分別裝塑料瓶、鋁罐、鐵器和玻璃,社區居民將自己帶來的垃圾分門別類地放入筐內,只見各種飲料瓶迅速堆滿塑料筐,鐵器筐裡有鐵鍋、剪刀等物、鋁罐筐裡裝滿了各種易拉罐。

一位小朋友拿著一個旺旺牛奶的空瓶,不確定該放入鋁罐框還是鐵器框;另一位小朋友帶著手套,把鋁罐框裡的鋁罐一個個捏癟,不時用腳使力,他說,捏癟了後,鋁罐不那麼佔地方,而且不容易跑;還有一位老爺爺則在篩撿塑料瓶,把瓶子內的水倒掉。

廢紙是數量最多的,也是最需要進行更詳細分類的垃圾,硬紙殼、白紙、報紙、印刷紙等都需要分別進行整理回收。只見各人把紙盒拆開,報紙鋪好,堆放整齊後用尼龍繩捆綁的整整齊齊。

江華解釋,由於每一種紙的製成材料不同,回收後再利用的用途也不一樣,賣的價錢也不同,舉例說,白紙木漿的成分比較高,是紙張中回收價錢最高的一種;而紙殼紙則有更多的蘆葦成分,報紙則是所有紙張中價錢最低的。

白紙回收後,可以和其他紙漿混合製成紙殼或是報紙,紙殼紙也可以再製成報紙,而報紙回收後只能製成報紙,「比較好的紙回收後能製成稍微差一些的紙」。

江華說,其實他們所進行的這種分類還不是最嚴格的,在臺灣,廢紙可以分為八類進行回收。即使是白紙,也可以分為有字的部分和空白的部分,「臺灣有五千多個這樣的回收站,每個回收站配有專人進行垃圾分類,一般都是老人和殘疾人,他們會用剪刀把白紙的印刷部分和空白部分剪開,再分開回收」。在義工張輝看來,這種垃圾分類不需要特別的技能,普通人都可以做,只需要時間以及一點細心,而且,尤其適合老人和殘疾人。

經過分類和整理的垃圾瞬間職責分明、條理清晰,小區裡負責收垃圾的周師傅固定每周會來回收垃圾,「每周都可以賣大幾十到一百之間,今天比較好,賣了兩百多」,江華說,賣的錢將作為慈濟會的善款用來捐助給需要的人。

「垃圾如果不經過整理,根本沒人會收,即使收了價錢也很低」,張輝說,當你堅持做垃圾分類,自己的生活也會更有條理。

將垃圾「變廢為寶」

DIY

用果皮製成多用洗潔精

一堆果皮菜渣、一袋紅糖和幾大瓶飄著果香的棕色或黑色液體,誰也想不到,這三者之間有什麼聯繫。環保義工告訴記者,這種棕色液體由廢棄的果皮菜渣加紅糖兌水發酵而成,是具有眾多功能的天然清潔劑。

而這樣的天然清潔劑可當空氣清新劑、洗衣劑、汽車保養劑、衣物柔軟劑、洗頭洗澡劑、驅蚊劑,可用來洗廁所、可充當有機肥料……舉例來說,如果將液體倒兩瓶蓋到菜盆內,讓果菜浸泡約30分鐘就可清除農藥殘留,當洗潔精用即可去汙除垢,而且無汙染等等。慈濟基金會的義工稱,果皮、紅糖和水組合,經發酵形成酵母菌,這種酵母菌具有殺菌、去汙的作用,漢口的一家素食菜館就是用這種天然清潔劑。

實驗材料:紅糖,水,蘋果皮、梨子皮、橙子皮、橘子皮、香蕉皮等各種果皮

製作步驟:

1.準備好紅糖,把果皮洗淨切碎。

2.將紅糖、果皮、水按照1:3:10的比例混合放入塑料瓶中發酵,也就是1兩紅糖,3兩果皮,1斤自來水。

3.放置在陰涼乾燥處3個月,第一個月每天需打開瓶蓋放氣,幾秒鐘即可,三個月後一瓶天然的酵素製作而成。

注意:紅糖、果皮、水的比例,以及發酵時間一定要掌握好,否則會影響洗滌劑的效果;由於發酵時會產生氧氣,因此只能用塑料瓶,玻璃瓶容易炸裂,且塑料瓶需留出十分之一左右的空間。

一個廢棄的塑料瓶,經過清洗、絞碎、拉絲成線,可以成為一件普通的白色T恤,在漢街的「垃圾分類與回收」活動現場,環保義工如此介紹。把不同的塑料瓶按顏色分類,可以拉出不同顏色線,織出不同顏色的衣服。

比如,現在市場多見透明塑料瓶、綠茶飲料的綠色塑料瓶、脈動的藍色塑料瓶,就可以把這些塑料瓶按顏色分類,經過專業的機器分開加工,進而織成不同顏色的衣服,「12個寶特瓶就可以織成一件普通的短袖T恤」。慈濟基金會的義工介紹,臺灣有專門進行此類生產的工廠,但大陸地區目前尚沒有引進這種專業機器。

12個塑料瓶織成一件環保衣

實驗

實驗材料:廢棄塑料瓶、專業機器

製作步驟:

1.將廢棄塑料瓶洗淨後全部剪成指甲殼大小;

2.然後有專業的機器將塑料搖成大小均勻的小顆粒;

3.專業機器將小顆粒拉絲成線,而後紡織機就可以紡織出各式衣物了。

注意:塑料瓶需要拆掉瓶蓋,並根據顏色進行分類回收。

在家裡自己動手製作各種香味、各種形狀的香皂,已經成了時下流行的一種生活方式。而運用家裡抽油煙機中的廢棄油,炒菜的剩油等,經過氫氧化鈉、糖和麵粉的混合,就可以製成天然有機素皂的方式很多人卻是第一次知道。

慈濟會的義工介紹,把廢棄的油收集起來製成實用的香皂,既環保又實用,製作過程中,還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加入不同味道的香精,使素皂具有不同香味。義工介紹,我們平時所用的香皂中含有豬油成份,而這種有機香皂沒有豬油成分,也被稱為素皂。

地溝油變身「有機素皂」

實驗

實驗材料:氫氧化鈉、水、廢油、白糖、麵粉、香精、模具

製作步驟:

1.將廢油收集起來,按照按比例在塑料桶中依次放入水、廢油和氫氧化鈉,用筷子進行攪拌,氫氧化鈉、水和油的比例為0.8∶1∶3;

2.再添加適量的白糖、麵粉和香水,繼續用筷子不停地攪拌;

3.幾分鐘後,待這些混合物慢慢融合後倒入模具,放在太陽下晾曬,半個月後可凝固成素皂。

注意:氫氧化鈉在任何一家化學品門店都可以買到,需要特別提醒的是,氫氧化鈉有強烈的腐蝕性,會腐蝕玻璃,所以要選用塑料瓶進行試驗和保存;接觸氫氧化鈉時要帶手套,不要讓皮膚和眼睛碰到。

本報記者 謝方 實習生 趙德娟 採寫

漢口桃源社區,居民正在進行垃圾分類。本報記者 原麗陽 實習生 常紀東 攝

責編:ZB

相關焦點

  • 垃圾發酵可替代洗潔精?原來是「酵素」在起作用
    李姝陽 攝  星辰在線—長沙新聞網4月22日訊(記者 李姝陽)你知道嗎?生活中丟棄不要的垃圾如菜葉、果皮等,其實大有用處。將它們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少量的黑糖放置發酵,就能製成環保酵素,可以代替洗潔精把碗洗乾淨。記者了解到,一個環保酵素推廣計劃正在長沙民間悄然興起。
  • 果皮菜葉可變身洗潔精 教你如何做環保酵素
    原標題:果皮菜葉可變身洗潔精 教你如何做環保酵素   教你如何做環保酵素  方法:用10份水,加1份紅糖,加3份廚餘垃圾,大約填滿容器的80%,關緊瓶口發酵3個月。第一個月需每日稍微打開瓶口卸放氣體。
  • 果皮變清潔酵素 線下設「垃圾銀行」 成都垃圾分類成新「時尚」
    垃圾分類標語封面新聞記者 秦怡 攝影報導「沒想到果皮也能變清潔酵素。」今年6月,成都郫都區紅旗社區垃圾分類志願者朱培源第一次嘗試了自己做清潔劑,把吃過的果皮切碎剁碎,混入紅糖,加上清水。發酵後的產物可以發揮清潔作用,「用來清潔廚房和廁所,效果很好。原來清潔劑自己也可以做。」7月5日,成都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在官網發布《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草案)》(以下簡稱《草案》),開始徵求修改意見。根據《草案》,在成都違反規定個人或被罰50至200元,徵集意見的截至日期為2019年8月10日。在成都,垃圾分類逐漸成為一種「新時尚」。
  • 廚房垃圾做成環保「洗潔精」
    廚房垃圾,被列為除工業汙染外的人類第二大汙染源,人類有沒有一種簡單易行的辦法,將這一汙染源變廢為寶?荊州一家庭主婦雷虹,通過「克隆」泰國樂素昆博士的「酵素」技術,成功將廚房垃圾變成了寶物。
  • 洗潔精的主要種類,洗潔精的分類有哪些?
    摘要:洗潔精的分類有哪些?洗潔精為日常清潔用品,時常使用確保居家衛生,避免病菌傳染。洗潔精可以按家用、洗滌方式、材質來進行分類,材質分類主要有液體洗潔精和粉體洗潔精。下面介紹洗潔精的主要種類。,待其溶解後緩緩加入直鏈烷基苯磺酸,攪拌中和pH到7-8,在溫度60-70下加入表面活性劑AES、AEO9、6501,溶解後加入其餘助劑,澄清透明後加適量香精,補足去離子水即可。
  • 垃圾分類新時尚 幼兒園果皮變酵素化身「環保基地」
    桐鄉宣傳提供中新網嘉興7月12日電(見習記者 劉方齊 實習生 李典)「幼兒園小朋友每天吃完水果餐後的果皮該如何處理?」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浙江省桐鄉市鳳鳴幼兒園園長李愛芳。最終,她選擇了一種一舉兩得的方式——用果皮垃圾做環保酵素。
  • 七星湘城社區開展「光碟行動」助推垃圾減量
    為倡導居民養成愛惜糧食、健康文明生活的好習慣,提高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意識,促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深化垃圾分類引領低碳生活新時尚的內涵,嘉興市南湖區七星街道湘城社區婦聯、組織餐飲行業經營者、垃圾源頭減量達人、巾幗志願者、退役軍人家屬
  • 環保酵素讓廚餘垃圾變廢為寶
    活動現場,來自長沙縣城管局的專家詳細介紹了垃圾分類的背景、分類方法與構建體系,以及長沙縣目前的實踐情況,從講政策、講法律的角度,說明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隨後,來自長沙市的公益團隊對如何將廚餘垃圾中的植物部分製作成環保酵素,變廢為寶進行了講解,並進行現場演示。 什麼是環保酵素呢?
  • 湘城社區自製環保酵素,開展「光碟行動」助推生活垃圾源頭減量
    為倡導居民養成愛惜糧食、健康文明生活的好習慣,提高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意識,促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深化垃圾分類引領低碳生活新時尚的內涵,七星街道湘城社區婦聯、組織餐飲行業經營者、垃圾源頭減量達人、巾幗志願者、退役軍人家屬、困難婦女開展自製環保酵素活動。
  • 長沙縣:製作環保酵素 讓廚餘垃圾變廢為寶
    活動現場,來自長沙縣城管局的專家詳細介紹了垃圾分類的背景、分類方法與構建體系,以及長沙縣目前的實踐情況,從講政策、講法律的角度,說明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隨後,來自長沙市的公益團隊對如何將廚餘垃圾中的植物部分製作成環保酵素,變廢為寶進行了講解,並進行現場演示。什麼是環保酵素呢?
  • "菜葉果皮+紅糖"可制清潔液 黃浦首推變廢為寶活動
    東方網4月20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將家中廢棄的菜葉或切削水果後的果皮加入一定比例的紅糖和水,三個月後可以將其發酵為酵素,酵素與清洗液(包括洗潔精、洗衣液、沐浴露、洗髮水)及水兌換,可以製做成清洗液,這樣製成的清洗液不但具有原有的洗潔功能,還可以"吃掉"日常生活中的垃圾。
  • 深圳大浪居民收集菜葉果皮 一起製造環保酵素
    原標題:居民收集菜葉果皮 一起製造環保酵素   6月2日,深圳大浪「樂和石凹」建設推出「垃圾減量」新動作,專治農貿市場生鮮垃圾。大浪石凹酵素工坊正式開工,發動社區居民收集菜葉果皮,一起製造環保酵素,讓社區「垃圾減量」。   據介紹,目前石凹酵素工坊主要製作環保酵素。
  • 什麼牌子洗潔精最安全?天然之選更放心
    每天要花不少做飯時間在廚房裡忙碌著,從洗菜到完成美味食物,忙忙碌碌後還要刷鍋洗碗,洗潔精是每天接觸使用的必備品。洗潔精除了除汙能力,安全問題也很重要。什麼牌子洗潔精最安全?你真的有好好挑選嗎?要知道,農藥和洗滌劑殘留,化學添加劑刺激傷手,這些都可能在危害著家人的健康。
  • 垃圾分類與減量知識題庫
    垃圾分類與減量知識題庫一、單項選擇題(100題)1.城市生活垃圾從哪裡來?6.可以燃燒的生活垃圾包括:A.廢塑料橡膠 B.廢舊木頭 C.不適宜回收的廢紙D.玻璃7.垃圾減量貫穿於哪幾個階段?
  • 農民叫它「肥皂樹」,搓一搓果皮就有泡沫,是免費的「洗潔精」
    農民叫它「肥皂樹」,搓一搓果皮就有泡沫,是免費的「洗潔精」在我國長江以南的農村,有一種常見樹,它的果實能當「清潔劑」使用,農民叫它「肥皂樹」。它的果皮很肥厚,形狀像桂圓,用水搓果皮能產生豐富的泡沫,可以用來洗鍋碗瓢盆、洗頭髮、洗手、洗衣服等等,比皂莢樹的果實還好用,自古以來就是人們常用的清潔劑。肥皂樹的學名比較繞口,叫無患子樹,四川人叫它油患子,海南人叫苦患樹,指的都是同一種樹。
  • 這果皮是天然防曬霜,女人常吃皮膚白嫩氣色好,可惜總被人當垃圾
    夏天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季節,愛呢,是可以穿很多漂亮的衣服,展示一下身材,恨呢,是大太陽又毒又辣,帶有強烈的紫外線,只要稍微不注意就會曬黑、曬傷。今天營養師大喬教大家吃一種抗紫抵外線的食物,讓大家白到發光。這果皮是天然防曬霜,女人常吃皮膚白嫩氣色好,可惜總被人當垃圾。
  • 果皮製成酵素用來洗頭、洗衣服 你見過嗎?
    本報訊(記者餘丹夏)昨日上午,記者在江岸區四唯街袁家社區看到,該社區居民將果皮製成酵素,用來洗頭髮、洗衣、做清潔、淨化空氣,方法簡單又環保。76歲的蔡樹生奶奶是袁家社區老居民,以前她習慣用洗潔精洗碗,用洗衣粉洗衣物,久而久之,手變粗糙了,還容易起皮,發癢。
  • 鄭婆婆20年沒買過洗潔精
    利用橘子皮、菠蘿皮等廚餘垃圾製作環保酵素,用小蘇打、檸檬酸製作「廁所清潔炸彈」……家中所需的清潔用品她都「承包」了。近20年來,沒有買過洗衣液、洗潔精等家用清潔液,鄭寶玉把從母親那學到的環保習慣延續至今,並同時影響著三個女兒。
  • 快別用洗潔精了,用它來做清潔劑,這效果絕對讓你意想不到
    居家生活,總是免不了有髒盤子髒碗,這個時候我們往往就要用到洗潔精。但是,市面上的洗潔精價格昂貴又傷手,不太適合長期使用,好,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個全天然的去汙高手,它就是橘子皮。首先我們要將橘子果皮的白色部分切掉近三分之一,然後進行切塊,之後放入密封罐中,倒入清水和食用鹼,密封后等待一周左右,這樣子就製成我們的橘子皮洗潔精了,這種洗潔精效果極佳,擁有很好的去汙去油的功能,很適合我們居家使用。
  • 沒有洗潔精就不能洗碗了嗎?教你4個小妙招,洗得乾淨不傷手
    吃飯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非常基本的,我們每天都需要吃飯吃完飯之後清洗碗筷是肯定的,現在很多人在清洗碗筷的時候都會用到洗潔精,因為這樣才可以將碗筷清洗的更加乾淨,可是用洗潔精來清洗碗筷的話需要清潔很多次,而且洗潔精對手部的傷害比較大,所以很多明白的家庭他們都不會選擇用洗潔精來洗碗,而是選擇另外的東西來取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