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翻了今日頭條、知乎、豆瓣的用戶協議 發現了這些秘密

2020-12-11 中國經營網

有的時候輿論真的很奇怪,大家能對和自己毫無關聯的翟欣欣窮追猛打,卻又對海底撈糟糕的廚房表現出極大寬容度。

比如說這次的微博條款事件,大家對微博條款的質疑迅速化解為對微博公關得力的褒獎——微博很快修改了條款並作出了解釋和回應,雖然我覺得這是某種層面的公關手段轉移視線——但其實從本質上說,從開始到結束,可能很多人對於條款裡的細則和內容並不了解。

微博的條款洋洋灑灑寫了很多,其中最關鍵的核心點,其實就是「微博用戶在微博平臺上發布的一切內容,微博都將享有獨家發布平臺權益,用戶只能在微博上獨家展示,未經微博書面允許,用戶不得自行授權第三方直接或者間接引用任何內容。」

簡單來說,你只要在微博上發了東西,版權就不歸你了。

微博上有段子手說,你在微博發個照片,這個照片版權就歸微博了。

條款意味著用戶和平臺之間的契約,這在用戶註冊帳號時,勾選「我同意」時就已經生效,而每個內容平臺對於生產者的約束和保護力度也並不相同,但99%的人,其實不會仔細閱讀冗長的條款,更鮮有對條款的內容,提出質疑。

微博條款事件其實也讓我們對用戶條款以及著作版權這件事引起了重視,事實上,除了微博之外,網際網路上有大量的平臺,他們之間和用戶的條款,以及對著作權的保護又是怎樣的呢?其實我們很多時候都不清楚。

為此,我們翻閱了網際網路上幾個比較著名的平臺,比如知乎、豆瓣、今日頭條以及大眾點評,來看看他們對用戶生產內容又是怎樣定義和保護的。

豆瓣:既然是角落,何必在乎版權?

作為中國文青第一集中地,豆瓣不論是電影還是讀書以及小組,即便是在現在依然保持很高的活躍度,而豆瓣本身「我們的精神角落」的定位,使其在商業和文藝中捕捉到合適的尺度和定位。

我們來看看豆瓣的條款是怎麼寫的。


用戶在豆瓣上傳或發布的內容,用戶應保證其為著作權人或已取得合法授權,並且該內容不會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權益,用戶同意授予豆瓣所有上述內容在全球範圍內的免費、不可撤銷的、無期限限制的、可再許可或轉讓的非獨家使用權許可,據該許可豆瓣將有權以展示、推廣及其他不為我法律所禁止的方式使用前述內容。

這段話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用戶生產的內容歸你,但平臺享有非獨家的版權的使用權(比如轉載、推廣之類的)。

豆瓣也代表了絕大多數平臺的做法, 版權歸你,但我有使用權,如果涉及到商業收益,那麼分成怎麼分,咱們具體談。但用戶在豆瓣上發表的內容,還是有基本保障的。

有人會問,如果發現自己的內容被侵權了怎麼辦?豆瓣也給出了答案。


若您認為您的作品的著作權遭到侵害或您的智慧財產權被侵犯,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規定,您需及時向豆瓣聯繫並提供詳實的舉證材料。或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下載《要求刪除或斷開連結侵權網絡內容的通知》(下稱「刪除通知」)的示範格式,如果您不明白「刪除通知」的內容,請登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查看《要求刪除或斷開連結侵權網絡內容的通知》填寫說明。

相對來說,豆瓣對用戶版權保護還是比較落後的,一旦發現你的內容被侵權,要麼自己手動去國家版權局下載材料,要麼告訴豆瓣,但平臺對用戶版權保護的力度來看,還是比較鬆散的。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其實到了版權局填資料這個階段,就會自動放棄了。

說的也是,文藝青年的事,能叫抄襲嗎?

時光網:文章是你的也是我的

時光網的條款很有意思,他規定了著作權是作者和平臺共同享有的。

相關焦點

  • 我們翻了今日頭條、知乎、豆瓣的用戶協議,發現了這些秘密
    其實我們很多時候都不清楚。為此,我們翻閱了網際網路上幾個比較著名的平臺,比如知乎、豆瓣、今日頭條以及大眾點評,來看看他們對用戶生產內容又是怎樣定義和保護的。豆瓣:既然是角落,何必在乎版權?作為中國文青第一集中地,豆瓣不論是電影還是讀書以及小組,即便是在現在依然保持很高的活躍度,而豆瓣本身「我們的精神角落」的定位,使其在商業和文藝中捕捉到合適的尺度和定位。
  • 知乎,你還不趕緊謝謝今日頭條
    事實上,知乎上很多的認證答主也持有類似觀點,對於今日頭條直接用給錢的協議挖走這批大V,他們的普遍態度是「非常歡迎今日頭條這樣做。」、「知乎終於可以清淨一些了。」同時我們相信,用戶在知乎平臺上所收穫的,不僅是經濟上的收益,更是在知乎認真、專業、友善的社區氛圍中,通過分享知識所獲得的尊重、樂趣和新機會。而與此同時,有不少曾經在知乎上「打拼」過的自媒體人也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著對知乎官方的不滿。
  • 知乎拿出的誠意不夠,但頭條掏出的支票就能買來大V?
    一位知乎大 V 的公開發言揭開了這個在行業內部並不算秘密的秘密,今日頭條,確切的說,是今日頭條旗下的悟空問答正在籤下知乎頭部的大 V ,籤約報酬豐厚。實際上,早在去年,當悟空問答還是頭條下面一個模塊的時候,他們就曾以每月一萬十五個回答的報價向知乎的大V拋出橄欖枝。
  • 頭條巨資挖走300個知乎大V,但這對知乎來說不算什麼
    文/羅超  今天,名為「惡魔奶爸」的用戶表示:  「今日頭條今年一口氣籤約了300多個知乎大V,剛把我也籤了,而且是給錢的,年收入比普通白領高,籤完後不能再發知乎,相對於獨家協議了。」
  • 知乎「讀讀日報」對陣今日頭條,閱讀的人機對戰時代開始了?
    讀讀日報是什麼呢?最簡單的說,就是一個個人的剪報專欄,你可以在其中編輯你自己的一份自己的主題日報,繼而圍繞該日報定位的主題推薦網際網路上值得閱讀的內容連結,不限任何形式和來源。這些連結可以是來自網站或微信的文章、蝦米或網易雲音樂的歌曲、甚或A站B站的視頻、大眾點評的餐廳等。
  • 知乎版「推特」的前世今生:它是豆瓣、飯否?還是微博和朋友圈?
    在新版知乎 App 底部欄目中,單獨的「想法」入口赫然出現,其核心特色就是整個模塊的主題基本上都是用戶發布的短內容,包括文字、圖片、短視頻以及文章連結;而在這些內容的下方,我們清晰地看到了那個熟悉的、淵源於Twitter
  • 豆瓣沒有老闆,知乎沒有精英
    然而,知識付費的大潮來是來了,知乎卻未能實現完美進擊,正要乘風破浪,船上的「水手」不見了。2017年3月,300多位知乎大V轉投今日頭條旗下平臺悟空問答懷抱,其中,知乎大V「惡魔奶爸」公開表示,「是給錢的,年收入比普通白領高。」
  • 微博、頭條還有知乎的三國殺
    還是曾經作為《新華字典》例句出現的那碗雞湯說得動聽:「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1直到今天,Jack Dorsey存放在其個人Flickr相冊裡的這張產品原型手稿都經常被媒體翻揀出來,用以緬懷Twitter曾經擁有的偉大使命。
  • 頭條籤大V,惡魔奶爸懟知乎,是內容入口的話語權之爭
    雖然表面上今日頭條是一個流量入口,但真正的入口則是在工具之後的海量內容,唯有這些內容才能賦予頭條連接商業的能力。因此,我們必須重新看到內容本身的進化,內容與用戶連接的主要方式無外乎關係鏈為紐帶。而今日頭條的算法推薦則向所有人證明了,通過算法為紐帶的方式,可以更為高效的連接內容。因此,頭條籤約MC天佑、300位知乎大V,都無需懷疑其戰略方向。
  • 今日頭條-用算法計算世界
    為什麼叫「今日頭條」,拆分出去的問答為什麼叫「悟空問答」,汽車欄目為什麼改成「懂車帝」,據說都是測試後的結果:選擇的用戶更多。今日頭條的系統能夠做到,每天有上百個 A/B Test 同時在線運轉。二、Go Big or Go Home豆瓣早期做移動產品時,將原有 PC 的功能進行分割為多個 App。
  • 昨日騰訊和今日頭條互相起訴;中移動 eSIM 業務啟動;哈羅單車獲...
    昨日一天種種奇怪,騰訊和今日頭條互相起訴騰訊起訴今日頭條系,索賠 1 元並要求在自有平臺進行全量推送公開道歉。騰訊同時宣布將暫停與今日頭條和抖音的合作,比如騰訊在對方投放廣告暫停、騰訊應用寶下架今日頭條系產品等。後續測試發現,iOS 版今日頭條的資訊「分享到朋友圈」按鈕已失效,抖音也無法正常分享。張一鳴「光速」回應騰訊起訴:昨天一天種種奇怪,靜候更多風暴。
  • 今日頭條的最大隱患:BAT不允許網際網路有這麼牛X的存在
    拿版權問題當突破口的圍剿不會成功在今日頭條之前,內容江湖上,新聞資訊以及原創產出、分發的入口,幾乎由騰訊為首的四大傳統門戶把持,微博、知乎、豆瓣等小門小戶趁機而起,尋得一方立足之地後也逐步加入了主流抗爭,不過基本上是各守家門、相安無事。
  • 淘寶要變成今日頭條、微博和知乎
    如果你覺得這還不夠內容、不夠媒體,可以點入首頁的「淘寶頭條」,裡面簡直就是一個「今日頭條」,還能自由編輯和添加頻道。除了今日頭條之外,淘寶還搭載了一個微博,第二個界面「微淘」。還記得你剛剛看的那篇種草清單嗎,是由進駐了淘寶平臺的內容創作者(淘寶達人)撰寫,喜歡他的文章你可以關注他,喜歡哪家店你也可以關注——你所關注的帳號動態,都會在「微淘」展示。
  • 繼今日頭條、微博後 知乎封禁"暴走漫畫"相關帳號
    繼今日頭條、新浪微博宣布封禁「暴走漫畫」相關帳號後,5月17日晚,網絡問答社區「知乎」官方帳號「知乎小管家」發布文章《貫徹英烈保護法規,履行平臺管理責任》,針對這一輿論熱點,介紹知乎所採取的相關行動。  上述文章稱,「昨晚,我們發現知名自媒體帳號@暴走漫畫,在其他內容平臺發布了涉嫌侵害英烈名譽、導向錯誤的違規內容。
  • 被「遺忘」的今日頭條?
    仍是廣告腹地顯然,今日頭條已經不再是字節跳動用戶增長的來源,但它的重要性並沒有減弱。它正承擔起為字節探索新收入模式的責任。雖然字節跳動大有多線出擊的勢頭,但這仍然是一家極度依賴廣告收入的公司。據路透社報導,2020年字節跳動在國內的廣告收入有望達到1800億人民幣左右。
  • 淺析今日頭條產品矩陣
    相信不少人都會回答:「今日頭條是個性化推薦新聞的客戶端。」自2012年8月上線以來,用戶像自來水一樣源源不斷,一躍成為國民應用,小BAT之一,成為最能佔領GDT(國民總時間)的應用之一。這些年,今日頭條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推出了不少家喻戶曉的新產品,不僅僅是之前的那個個性化推薦新聞客戶端了。
  • 保守的豆瓣和求變的知乎
    然而,當我們深入探究就會發現:兩家公司在內核上其實有非常多的區別。本質上,他們是兩類不同的公司。同樣,如果問書評我們大概率也會得到相同的答案。豆瓣的每一次改版都會有無數用戶撕心裂肺地罵,「反對阿北獨裁」小組中的討論從來都沒有停歇過,但罵歸罵,罵完繼續在豆瓣裡點標記、發動態、看影評、逛小組。
  • 今日頭條:人人都可以來,離開時也不會留戀
    此前,今日頭條重金挖角知乎300大V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6月上線的悟空問答是由原有「頭條問答」板塊升級再推出的獨立問答平臺,在今日頭條帶動下,平臺上的問題和回答通過智能算法得以在網絡上高效分發,和知乎基於個性化推薦的內容匹配異曲同工。雖然模式相似,但二者的定位可以說是相反的兩個方向,一個高大上,一個接地氣,用戶群體全然不同。
  • 賈躍亭姐弟掏空樂視:錢全抽走了;今日頭條給知乎挖牆角,雙方回應...
    昨日知乎大V「惡魔奶爸」的朋友圈截圖引發熱議,截圖中惡魔奶爸稱:「今日頭條今年一口氣籤了300多個知乎大V,剛把我也籤了,而且是給錢的,年收入比普通白領高。籤完以後所有內容不可以再發知乎。優質的內容創作者被搶完了,所以知乎的質量每況愈下。對此知乎官方回應稱:「有價值的知識分享,是無法簡單粗暴地用批量生產的方式實現的,也無法批量計價。」今日頭條悟空問答也給出回應:「籤約答主不止300人,但從未禁止任何人在其他平臺發布內容。」
  • 淘寶加碼內容,要變成今日頭條、微博和知乎?
    如果你覺得這還不夠內容、不夠媒體,可以點入首頁的「淘寶頭條」,裡面簡直就是一個「今日頭條」,還能自由編輯和添加頻道。除了今日頭條之外,淘寶還搭載了一個微博,第二個界面「微淘」。如果細心點,你甚至會發現淘寶版的微信公眾平臺,藏在了消息列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