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加碼內容,要變成今日頭條、微博和知乎?

2020-12-22 36kr

《零售老闆內參》撰稿:盧曉明

「一打開淘寶,我又要開始逛了。」

你大概根本沒打算買東西,甚至到最後你也什麼都沒買,可你卻能在淘寶上逛好幾個小時。淘寶正在想盡辦法延長你逛的時間。

打開今天的手機淘寶,絞盡腦汁會想,你也許會記起,曾幾何時,淘寶的界面還不是這樣的。如今的淘寶,與其說像一個電商平臺,似乎更像一個媒體平臺。

媒體平臺還是電商平臺

打開淘寶首頁,內容展示呈現欄目化,形態是信息卡片,像一個個新聞頻道:「精選好物」、「時尚大咖」、「買遍全球」、「實惠好貨」、「我淘我家」、「潮流酷玩」等,分別代表著推薦、中高端潮牌、海淘頻道、著重性價比、日常用品頻道、年輕人頻道等。

淘寶首頁

繼續下拉,是淘寶直播、生活研究所、每日好店,最後才是猜你喜歡。

淘寶首頁

點入上面卡片中的任意一個欄目,比如「必買清單」,最上面又是兩個「高顏值餐具」和「零食」的內容推薦。淘寶似乎並不急著讓你下單,反而用無數充滿濾鏡感的精美圖片在你心裡種草,直到最後你進了清單詳情,閱讀著這篇由某自媒體撰寫的文章之後,購買連結才潤物細無聲低出現在你面前,而你已經不知道期待這個連結多久了(終於可以下手!)。

再比如「豆蔻少女」,這原來是「生活研究所」頻道下的一個欄目,最上面的大神優選,進入之後,又會給你推薦幾位女裝或者美妝達人,就像媒體平臺的專欄作者。

如果你覺得這還不夠內容、不夠媒體,可以點入首頁的「淘寶頭條」,裡面簡直就是一個「今日頭條」,還能自由編輯和添加頻道。

除了今日頭條之外,淘寶還搭載了一個微博,第二個界面「微淘」。還記得你剛剛看的那篇種草清單嗎,是由進駐了淘寶平臺的內容創作者(淘寶達人)撰寫,喜歡他的文章你可以關注他,喜歡哪家店你也可以關注——你所關注的帳號動態,都會在「微淘」展示。

帳號不一定要發產品連結或者買家秀,短視頻產品評測、教學視頻、門店經營直播,甚至是偶爾發幾條雞湯,也是可以的,反正淘寶達人和商家愛咋運營咋運營。

比如我關注的某鞋類旗艦店,就經常喜歡發雞湯、段子、甚至是看起來完全無關的文藝書評……

不好意思,忍不住又刷了十幾分鐘,還能不能讓人好好寫稿了!這不是就是淘寶版的微博嗎?

淘寶還有問答社區「知乎」,裡面有基於話題的「圓桌」,提問還可以邀請知乎大V——不,淘寶大V——給你回答。

如果細心點,你甚至會發現淘寶版的微信公眾平臺,藏在了消息列表中。

當淘寶還是一個電商平臺時,它的界面也許是這樣的——讓我們來借電商界的清流京東的界面回應一下,雖說也未敢錯過內容化的浪潮,最起碼也保留了一個叫「分類」的子頁面,淘寶卻是下了血本要改頭換面,除了購物車按鈕還在告訴你它是一個電商之外,看其他你以為這是個「消費者指南」。

左圖是淘寶APP中二級界面「天貓」,右圖是京東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淘寶已經成為了一個集今日頭條、微博、知乎,甚至是微信公號的內容平臺。稍有不同的是,這裡的內容,不是讓你買買買,就是讓你走上買買買的路上——俗稱種草。

淘寶自己,都公開說出了類似「淘寶已不是電商平臺,而是無線時代最大的消費類媒體平臺,也同時是最大消費類社區」這樣的話。

像運營公號般運營淘寶店

這個消費類媒體平臺,也像內容平臺一般砸錢扶持創作者。

2015年年底,淘寶公布2016年的內容化策略,嘗試建立內容生態,除了自己平臺上已經推出的淘寶頭條、社區、愛逛街、有好貨、達人淘、微淘等專注於商品推薦分享的UGC和PGC內容外,還打算與微博、優酷土豆等淘系平臺合作。將在未來三年給這些內容合作方分成20億元。

燒錢的速度比阿里設想的還要狠,淘寶業務平臺部內容社區總監唐宋透露,才過去一年,就已經用了預算中的三分之二。

淘寶內容化的策略實施時間大約兩年,但改頭換面的深入程度和速度,也是恍如隔世。

昨天的淘寶內容創作者大會上,淘寶還給內容創作者發布了一些工具。包括,將上線新的內容創作平臺,升級商家和內容創作者的服務交易平臺「阿里V任務」。

在全新上線的內容創作平臺內,會實時監控全網流行趨勢,為作者提供靈感來源。新推出的內容數據分析系統,將幫助內容創作者評估內容價值、創作收益,同時支持分析粉絲畫像和互動行為。目的是希望作者可以藉此提高粉絲運營能力。

此前,淘寶的內容策略,更像是以商品為中心發展多種形式的導購內容,推出了淘寶頭條、微淘、直播等功能;最近,淘寶則是圍繞內容構建消費場景,希望商家更加強調內容社區和粉絲運營,短視頻成了重點發力的媒介形態。

淘寶表示,要用智能化和內容化的方法來扶持有品質、有特色(有故事可講)、有多元化運營能力的商家和內容創作者,未來會對商家分層,優先扶持優質商家。

內容創作者也有類似分層,淘寶希望在2017年孵化出超過1000名年收入超過百萬的內容創作者,內容覆蓋人群也希望從女性等大盤用戶,縱向滲透到服務中高端消費者和男性人群。——長尾分發加上扶持計劃,今日頭條和微博的幽魂有沒有縈繞在你的腦海中。

換言之,淘寶希望商家(本身也是內容創作者),用運營公號地方運營一家淘寶店。

不買東西也上淘寶

從用戶的角度來說,就是要讓用戶「不買東西也上淘寶」;讓商家「不賣東西也上淘寶做廣告」。

阿里從GMV至上到重視用戶活躍度和使用時長的轉變,36氪分析過,內容化運營意在增強用戶粘性。

不同於京東,淘寶的盈利模式,本身就媒體屬性非常明顯——不是賺取價差,而是賣廣告、競價排名,他也不會從商家的盈利中抽傭。GMV最終目的終究是證明在淘寶平臺上賣廣告的價值,就像報紙的發行量。

淘寶和天貓做的流量生意,就像人流密集的商圈,在這裡打戶外廣告,既能獲得曝光、轉化率也高。其中,淘寶的競價排名就像百度,天花板是消費者的搜索query次數,也就是用戶想從淘寶這裡買東西的次數;內容化戰略的盈利邏輯,就像Facebook的信息流廣告,天花板是用戶的使用時長。

既然電商用戶增長已日趨瓶頸,渠道紅利已經過去,花大把錢競價排前並不划算,消費者挑選產品的重點已經從原來的單純關注性價比到產品質量,用戶大概種草之後,看了很久,才決定買哪家。

原來簡單的價格+規格,只有商家一對多的產品展示形式,已經無法滿足用戶,用戶需要更多信息做商業決策。因而,淘寶想成為用戶做消費決策的內容平臺,成為品牌商營銷和培養粉絲的運營平臺。

優質的第三方信息就成了吸引用戶的膠水,尤其是在內容電商和原生廣告爆發式增長的這幾年,內容創作者就這樣搶了新時代的廣告公司文案策劃和段子手的生意。垂直自媒體的出現,讓這個年代做個廣告,都要先成為KOL——KOL說一句,抵過硬廣說一萬句。

營銷方法之一,便是讓自己的品牌勾搭上KOL,收割一大批粉絲。喏,淘寶將專門設立創作號、品牌號、商家號和媒體號,提供不同的服務,品牌可以對接創作者,做品牌內容採買與內容合作。

相關焦點

  • 淘寶要變成今日頭條、微博和知乎
    如果你覺得這還不夠內容、不夠媒體,可以點入首頁的「淘寶頭條」,裡面簡直就是一個「今日頭條」,還能自由編輯和添加頻道。除了今日頭條之外,淘寶還搭載了一個微博,第二個界面「微淘」。還記得你剛剛看的那篇種草清單嗎,是由進駐了淘寶平臺的內容創作者(淘寶達人)撰寫,喜歡他的文章你可以關注他,喜歡哪家店你也可以關注——你所關注的帳號動態,都會在「微淘」展示。
  • 微博、頭條還有知乎的三國殺
    如果時間可以退回幾年,新浪微博一定會在決定戰略投資今日頭條這件養虎為患的事情上更為謹慎的三思後行,因為前者向後者提供的不止是擴張需要的資本,還有極為關鍵的內容接口,今日頭條的早期用戶大多記得,在使用新浪微博的帳號授權使用之後,系統都會提示一定的等待時間,用來讀取和分析用戶的興趣偏好。
  • 繼今日頭條、微博後 知乎封禁"暴走漫畫"相關帳號
    繼今日頭條、新浪微博宣布封禁「暴走漫畫」相關帳號後,5月17日晚,網絡問答社區「知乎」官方帳號「知乎小管家」發布文章《貫徹英烈保護法規,履行平臺管理責任》,針對這一輿論熱點,介紹知乎所採取的相關行動。  上述文章稱,「昨晚,我們發現知名自媒體帳號@暴走漫畫,在其他內容平臺發布了涉嫌侵害英烈名譽、導向錯誤的違規內容。
  • 知乎,你還不趕緊謝謝今日頭條
    本文作者:李賡這兩天,一位名叫「惡魔奶爸」的「知乎大V」火了,他在與今日頭條旗下的「悟空問答」籤好相關內容協議之後,發布了一條內容如下的朋友圈:今日頭條今年一口氣籤了300多個知乎大V,剛把我也籤了,而且是給錢的,年收入比普通白領高。籤完以後所有內容不可以再發知乎。
  • 我們翻了今日頭條、知乎、豆瓣的用戶協議,發現了這些秘密
    為此,我們翻閱了網際網路上幾個比較著名的平臺,比如知乎、豆瓣、今日頭條以及大眾點評,來看看他們對用戶生產內容又是怎樣定義和保護的。豆瓣:既然是角落,何必在乎版權?作為中國文青第一集中地,豆瓣不論是電影還是讀書以及小組,即便是在現在依然保持很高的活躍度,而豆瓣本身「我們的精神角落」的定位,使其在商業和文藝中捕捉到合適的尺度和定位。
  • 知乎版「推特」的前世今生:它是豆瓣、飯否?還是微博和朋友圈?
    淘寶、京東做購物問答,每次你買了一個東西不久,系統都會彈送給你新買家的問題諮詢通知;垂直的內容平臺在做問答,像足球社區懂球帝的問答質量已經有奪走知乎在足球領域知名度的趨勢;最典型的還是資訊平臺,今日頭條做了悟空問答,騰訊新聞嵌入自己的企鵝問答,百度的 Feed 流戰略也剛要發力問答——注意,我還沒有說去年分答開啟的一波結合付費問答潮流。
  • 今日頭條:要想做好社交,就不能太智能
    我曾在鈦媒體文章《今日頭條:新行業公敵》中提到過:今日頭條的戰術取向是能用錢解決的,堅決用錢。無論是8月份一口氣籤約300多個知乎大V,還是2000萬挖角天佑,抑或是此次頭條號大會上宣布明年拿出10億來補貼悟空問答,都在佐證今日頭條簡單粗暴的「內容收購機制」。然而,此次頭條從智能分發向智能社交,從「給錢」到「給粉」的戰略轉型,說明了在內容生產領域,金錢並不是萬能的。
  • 頭條巨資挖走300個知乎大V,但這對知乎來說不算什麼
    文/羅超  今天,名為「惡魔奶爸」的用戶表示:  「今日頭條今年一口氣籤約了300多個知乎大V,剛把我也籤了,而且是給錢的,年收入比普通白領高,籤完後不能再發知乎,相對於獨家協議了。」
  • 知乎拿出的誠意不夠,但頭條掏出的支票就能買來大V?
    36氪獨家獲取的籤約合同也顯示,頭條和知乎大V籤署的協議並非外界宣傳中的獨家壟斷,確切點說,他們只壟斷內容,不壟斷答主。在悟空問答發過的內容,不能發到別的平臺,包括知乎、百度知道、果殼、簡書、騰訊新聞、天天快報、網易新聞、新浪新聞、搜狐新聞、一點資訊,違約的話要交20%的款項做違約金;當然,籤約的答主也不能再悟空上推廣自己的微信公眾號。
  • 知乎「讀讀日報」對陣今日頭條,閱讀的人機對戰時代開始了?
    新用戶下載之後,按 「發現」 可以找到熱門的的推薦日報,選擇其中一個日報可以看到裡面的推薦內容、粉絲數目,主編信息等等。安卓用戶按一下「+」號,就可以建立自己的日報了,然後在自己的日報裡,可以增加新的連結和撰寫推薦語,下面選擇你的日報即可,除此之外還有熱門文章,信息和評論,這個功能大部分類似APP都有,就不用說了。
  • 頭條籤大V,惡魔奶爸懟知乎,是內容入口的話語權之爭
    頭條獨家籤下300位知乎大V,引發行業軒然大波,而不久之後爆出這條消息的當事人「惡魔奶爸」又在其公眾號發文《我就是那個被挖走的「知乎大V」惡魔奶爸,我有話要說》,繼續怒懟知乎。這裡我有一些思考。1當前階段,我想已經很少有人會懷疑「內容就是入口」這件事。
  • 知乎上線新功能「想法」,要抄微博的後路還是革自己的命?
    不是要抄微博或者頭條的後路我看到一些媒體評論說知乎此舉是要做第二個微博,形式上看是這樣的。最近一年,碎片化信息流大受歡迎,微博之後,今日頭條上線「微頭條」功能,想要成為第二個微博。有意思的是,微博和今日頭條也都上線了問答功能,與知乎形成一定的競爭,知乎上線信息流功能,看上去是有反攻之意。
  • 三百大V上演《出知乎記》,但頭條能帶領他們找到流著奶和蜜的未來嗎
    300大v轉身籤約今日頭條,而等待他們的是期望中的奶和蜜嗎?  8月29日下午,微博認證用戶「老雅痞」在微博上轉發疑似知乎大V「惡魔奶爸」的朋友圈截圖。截圖中「惡魔奶爸」稱:「今日頭條今年一口氣籤了300多個知乎大V,剛把我也籤了,而且是給錢的,年收入比普通白領高。籤完以後所有內容不可以再發知乎。優質的內容創作者被搶完了,所以知乎的質量每況愈下。」  此事一出,網民們立馬炸開了鍋。
  • 今日頭條幹什麼都會成功的慣性能不能延續?
    跳出資訊範疇,頭條基於自己邏輯要做的各種新內容產品也都是一出世就面臨強勁的競爭對手,從秒拍、快手、musical.ly ,再到如今的微博以及知乎,都是直接的正面交鋒,短視頻這塊,頭條後來居上打了競爭對手一個措手不及,但像微頭條、悟空問答這些更細分的項目一啟動就被對手快速盯上了,微博之前快速封掉頭條內容接口即是明證。
  • 虎牙鬥魚合併;今日頭條起訴今日油條商標侵權|一周資訊
    2、今日頭條起訴今日油條商標侵權,後者還申請註冊餅多多、快手抓餅等商標近日,一家名為「今日油條」的店鋪火爆網絡,由於該店鋪裝修、logo與今日頭條極度相似,所以今日頭條將該店鋪背後公司告上法庭。(36氪微博)3、今日油條公開信致歉:立志做好早餐店,為環衛工人提供3元早點套餐近日,爆紅網絡的早餐店今日油條因涉嫌侵權、榜大牌被今日頭條起訴。據了解,今日油條餐飲門店裝修風格與標牌設計與今日頭條的logo極度相似。18日上午,該早餐店作出回應表示,將以今日頭條為榜樣,立志做好早餐店,為環衛工人提供「豆漿+油條+茶葉蛋」的3元早點套餐。
  • 微博豆瓣頭條小紅書
    001森哥微博商學院002百微商學院新浪微博seo排名課程003勝子微博引流2.0001頭條付費專欄實戰訓練營(原價699)002有叔零基礎玩轉頭條號實戰訓練課003弘丹28天頭條寫作變現訓練營【更新中】005手把手教你做賺錢的頭條號007狼叔今日頭條課程1.0008狼叔今日頭條課程2.0009狼叔今日頭條課程4.0簡書app精準引流詳解001M
  • 今日頭條:人人都可以來,離開時也不會留戀
    此前,今日頭條重金挖角知乎300大V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6月上線的悟空問答是由原有「頭條問答」板塊升級再推出的獨立問答平臺,在今日頭條帶動下,平臺上的問題和回答通過智能算法得以在網絡上高效分發,和知乎基於個性化推薦的內容匹配異曲同工。雖然模式相似,但二者的定位可以說是相反的兩個方向,一個高大上,一個接地氣,用戶群體全然不同。
  • 今日頭條的「一橫一豎」,像極了「內容萬物店」?
    2012的頭條是一個標準的新聞App,2014年的頭條號又像在複製公眾號的輝煌,2017年的問答和微頭條被視為另一個知乎和微博,今年上線搜索被認為是對標百度。外界最大的誤讀在於,頭條豐富內部產品生態並不是出於競爭思維,小富即安成為下一個百度、知乎、微博沒有意義。
  • 淺析今日頭條產品矩陣
    當然還有像一點諮詢、好奇心日報、新浪微博等。和BAT相比,頭條有何優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四點:內容源:推薦引擎再精準,沒有內容也就是一把上鏽的槍。4.內容社交-微頭條下面來聊聊微頭條——這個被看做可能彎道超車微博的產品,它和微博的內容特徵、產品設計很像,如下圖:
  • 今日頭條的最大隱患:BAT不允許網際網路有這麼牛X的存在
    而今日頭條現在的處境,與金庸《倚天屠龍記》中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時頗為相似,網際網路公司能享受到這種極端待遇的少之又少。今日頭條也像極了明教。四處點火、侵蝕別家地盤,前腳剛剛挖了知乎的牆角,後腳就逼得新浪不惜激起「民憤」,明知錯誤也還一意孤行的強行截斷抓取內容的所有入口。可以說,知乎、微博、快手以及各大內容平臺對今日頭條早已巴不得除之而後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