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全球一體化的過程中,在中國,少兒美育近幾年受到全社會的重視和關注。美育是欣賞美、感知美、創造美的過程,社會美育、學校美育、家庭美育是美育的三大組成部分,其中社會美育是讓美育面向大眾的時代需求。
博物館作為社會美育實施的重要場所,其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的特點,尤其適合少年兒童「浸潤式」的學習。博物館美育顛覆了我們過去「參觀-聆聽-接受」的教育模式,更強調體驗、感知、參與。
作為在北京英園所舉辦的中英文化交流的重要活動中的一個小部分,此次展覽和相關論壇所展示的普通小朋友和特殊小朋友的作品均為藝術公益項目,所有作品都將展示美育對兒童們的思想培育和公眾審美方面的社會價值和重要意義。
2020年8月18日上午10:30-11:30在北京坊英園The British House一樓,《美育青少年》特別舉辦了一場《博物館美育公益論壇》,邀請了四位美育理論及實踐的專家共同探討博物館美育的現狀與困境,在論壇現場嘉賓還與參觀展覽的家長和小藝術家們進行了互動交流。
嘉賓介紹:
小米-愛因思心理創始人,WABC藝途學院藝術療愈培訓顧問
崔林娜-艾米孤獨症基金會發起人
朱夢恬-星心牧歌創始人
劉婧姝-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公共教育部專員
鄭芊芊-美育時代課程負責人、博物館美育資深專家
華林-英園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美育論壇發起人
謝慕-資深媒體人,《青少年美育》總編輯,全國多個少兒美術展覽評委,原雅昌藝術網總編,美育論壇發起人
指導單位:中國民族文化藝術基金會少兒美育文化發展專項基金
特別鳴謝:北京市體育基金會、艾米孤獨症基金、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北京美育時代科技有限公司、英園The British House、《美育青少年》自媒體平臺、星心牧歌
論壇嘉賓們探討了三個主要的問題:
一、中國社會美育的現狀;
二、博物館公共教育對促進普通兒童及特殊兒童成長的現狀與困難;
三、藝術博物館的美育前景與發展空間。
小米 愛因思心理創始人 WABC藝途學院藝術療愈培訓顧問
一、藝術療愈和普通美術教育有本質區別
小米老師作為藝術療愈領域的探索者、踐行者,跟現場來賓較為深入的探討了視覺藝術療愈對服務特殊兒童群體及普通大眾的價值。藝術療愈通過非語言的藝術方式 ,通過視覺藝術的形式如繪畫、雕塑、手工等,讓藝術更貼近人的情感。
藝術療愈惠及大眾,但藝術療愈和普通美術教育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藝術療愈更多的是提供一種安全、接納的環境,它不關注藝術表現的技法,更注重個人的內心表達;它重過程,不評判作品的美與醜、對與錯,試圖通過作品來感受創作者的反思與思想的延伸。
小米老師在此次論壇中還與大家分享了很多自閉症兒童的藝術作品,我們看到了在藝術的陪伴下,通過藝術的療愈,這些兒童開始越來越勇敢的表達自己。
鄭芊芊 美育時代課程負責人 博物館美育資深專家
二、未來博物館美育課具有實驗性、當代性、開放性、教育性
美育時代課程負責人鄭芊芊老師從博物館美育課程的策劃、實踐以及對博物館美育對促進兒童成長價值的角度,與來賓進行分享。兒童在博物館的美育課中可以培養審美、增加藝術經驗、形成立體化的思維模式、建立規則意識。
在博物館美育課的實踐中,兒童對藝術的即刻反饋才是最值得我們關注的。最後鄭芊芊老師還表達了關於對未來博物館美育課程定位的思考,即課程應具備的四種屬性:實驗性、當代性、開放性、教育性。
當代藝術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單純的動手操作的美術課,也不是學習藝術理論、技法的造型課,而是以「人」作為主體,透過藝術行為與活動,範圍涵蓋生活全領域、刺激人與環境的溝通與對話,探索人與生存環境層層關係的思考過程。
劉婧姝 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公共教育部負責人
三、美術館通過「在藝術現場」啟發孩子認識藝術的更多可能性
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公教部劉婧姝老師跟來賓分享了基於美術館的展覽進行的兒童藝術課程的開發。
美術館強調通過「在藝術現場」的美育課啟發孩子認識藝術的更多可能性。同時,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還積極探索公教活動的更多維度,例如不以展覽為依託的傳統節日及中國非遺項目的公教課,使美術館的公共美育職能發揮到最大化。
美術館是一個更專業的、更能沉浸體驗藝術的場所。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希望能與更多特殊兒童教育機構展開長期的合作,以提升場館的社會美育價值。
在此次活動過程中,中國民族文化藝術基金會少兒美育文化發展專項基金與MeWater萌之源礦泉水達成了關於捐助支持特殊兒童的美育事業的意向協議,雙方代表在現場籤署了相關的備忘錄。
論壇現場圖片
參與單位介紹:
中國民族文化藝術基金會少兒美育文化發展專項基金
中國民族文化藝術基金會成立於1988年,是由文化部主管、民政部註冊的全國公蔡型非營利組織。中國民基會成立20年來,在國家有關領導和各級政府的關懷下,在海內外愛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為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復興、為發展公益慈善事業,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和努力。
北京市體育基金會
北京市體育基金會成立於1984年,屬於公募基金會,體育慈善組織。2017年開始設立艾米孤獨症基金,以著力打造『讓體育打開孤獨的世界』為特色,通過組織各類相適宜的體育運動項目,幫助孤獨症兒童改善體能調整身體的協調性,從而促進主動融入社會的能力。並積極探索多元的方式、方法為孤獨症人群搭建通往社會的橋。
英園The British House
英園是在中國首個集成英國最佳傳承和創新品牌的英式生活體驗O2O平臺,集近百種英國傳承與新銳品牌、文化項目交流、英式餐飲美食和教育培訓顧問等各方服務。英園位於北京天安門南側約1000平米的旗艦店是一個充滿英國情調的社交空間,目的地式消費概念,選購英國皇家御準品牌,享用正宗英國下午茶,通過多樣的活動,如時裝秀、研討會和文化藝術展覽,全面享受有文化特質的休閒生活,零售新浪潮,線上線下結合情景化銷售,多數品牌為首次進入中國的優秀英國品牌,從食品到晚禮服,旗艦店二層為中國首家哈羅德下午茶室,提供原汁原味的下午茶和家庭式的美味西餐。
愛因思心理
愛因思心理成立於2015年,擁有專業的心理健康、藝術療愈師資團隊,旨在為家庭、學校、社區、企業、醫院等不同領域的成員提供專業的心理健康和成長賦能的定製化服務。讓更多的人經由自我覺察、有效溝通、思考學習而實現更為豐盈愉悅的成長。
星心牧歌
星心牧歌是一個針對全年齡層心智障礙人群的機構。機構結合農場的天然優勢及農療的相關知識,以農場療愈為基本產品形態,推出覆蓋特殊人群全生命周期的農場體驗課程,親子營地,讓該類人群享受大自然的積極療愈;獲得農業相關技能的培訓,提供庇護性就業,減少特殊人群在主流環境中所遭受的歧視;為家長們提供喘息服務,減輕特殊人群家庭的經濟及精神壓力。通過系列活動,星心牧歌建立了一個集專業性、影響力和落地性的農場療愈服務生態體系,在這個安全並且可預測的生態體系中,特殊人群獲得了來自自然的積極療愈,學會了農業技能,家長們得到了喘息,大眾更加了解和接納這類人群;這裡沒有「特殊」,沒有「標準」,只有獨一無二閃閃發光的個體,在大自然中,獲得適合自己的生活體驗。
論壇回放:
https://www.yizhibo.com/l/6Xb6fbt1zosfdDME.html
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青少年美育
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