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和國慶假期臨近,許多旅行者都計劃好了美妙的東南亞之旅。然而還未出行,泰國、寮國等地登革熱疫情的消息就接踵而來。
尤其是頗受中國旅行者青睞的泰國。截至9月上旬,泰國今年已發現登革熱病例5萬多例,其中69人死亡;首都曼谷也已報告近5900例登革熱病例,其中5人死亡。
圖:記者探訪曼谷登革熱重災區 來自《央視財經》
對即將前往泰國的旅行者而言,登革熱疫情難免會令人感到緊張。登革熱究竟是什麼?它的嚴重性如何?旅行者又該做些什麼來預防?
致死率低的常見傳染病
簡單說,登革熱(dengue fever)是登革熱病毒引起,由伊蚊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
這種傳染病並不罕見,作為一種長期存在的熱帶病,它在非洲、美洲、東地中海地區、東南亞等地區都有發生,在我國廣東、雲南、福建、廣西、浙江等地也有案例,全球約有40%的人有感染風險。
其實,大多數被感染者都不知道自己被感染了,因為登革熱感染後僅有部分人發病,登革病毒感染者80%都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很多人只是感覺自己患了感冒。
圖:記者探訪曼谷登革熱重災區 來自《央視財經》
而今年的泰國、寮國等疫病流行區的死亡人數並沒有比往年高,並不是登革熱大規模爆發的情況,所以不必過於擔心。
沒有特效藥的惡魔
但是!不要掉以輕心,以為登革熱就和普通感冒一樣。雖然只有5%的登革熱病毒感染者有嚴重症狀,但如果不幸感染了重症登革熱,就有很可能因血漿滲漏、積液、呼吸窘迫、嚴重出血或器官損傷導致重症疾病,甚至死亡。更可怕的是——目前全世界都沒有針對登革熱的特效藥,疫苗預防也還處於研究階段。
所以,一旦有以下症狀,就要引起注意啦!登革熱的發病很急,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會出現39°C以上高燒不退,肌肉、眼眶、骨髓及關節痛,噁心嘔吐,極度疲乏等症狀。
但如果你在發熱時,還伴有大面積曬傷般潮紅色皮疹,以及鼻血、牙齦出血、皮下出血、尿血、嘔吐物帶血等各處出血症狀,就要小心了,也許是中了登革熱的招。
不過更要提高警惕的是,從被感染的蚊子叮咬後到真正發病,還會有4-10天潛伏期,切勿掉以輕心。
tips:退燒需警惕
重症登革熱可能會在症狀出現3-7天後會在溫度下降(38°C)的同時出現一些預警跡象,包括:嚴重腹痛、持續嘔吐、呼吸急促、牙齦出血、全身乏力、煩躁不安、嘔吐物帶血。
隨後24-48小時為治療關鍵階段,患者可能死亡,需要進行適當醫護處理以避免併發症和死亡風險。
不要心存僥倖,以為自己身強力壯就不會有事。事實上不管大人小孩、男性女性,都會感染登革熱。但嬰幼兒、女性、和身高體重較大的人,更容易感染重症登革熱。
萬一感染登革熱要早就醫早治療,儘可能減少疾病加重的機會,避免出現死亡。
防蚊就可防病
登革熱疫情需要我們嚴肅去對待,但也不必太過緊張。了解清楚病毒的傳播機制,做好預防措施,你依然能收穫一段安全又愉快的旅程。
登革熱是蚊子吸食被感染人血液後,再通過叮咬傳染給其他人的疾病。所以斬斷傳播中間鏈上的蚊子,是預防重點。
蚊子的種類多種多樣,最容易傳播登革熱的是埃及伊蚊、白紋伊蚊,也就是俗稱的花斑蚊。因為他們更喜歡在人造水容器中產卵,生活在人類附近,以人而不是其它脊椎動物為食,就像天然病毒傳播者。
圖:埃及伊蚊 來自Wikipedia
防治蚊子要切記:遠離水邊和陰暗潮溼之地。埃及伊蚊容易產卵的地方是室內容器積水處,如室內儲水器,雨汙積水處,家裡花瓶,魚缸裡等等。它們還喜歡停留在懸掛的衣服上及牆面陰暗處。
在室外,它們多棲息在花草叢、灌木叢、空房、建築工地、廢舊輪胎等地,特別是工地內部積水和陰暗雜物堆放處。伊蚊一般活動範圍為100米內,最長可達400米。所以遠離這些區域,可以少受很多蚊蟲侵擾。
圖:來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作為政府和當地人,清空、清潔各類積水處,在室內外儲水器蓋上蓋子,讓蚊子無法產卵,並使用適當的殺蟲劑,是預防登革熱的根本。
旅行者防蚊指南
作為旅行者,我們可以做到以下幾點,盡最大可能防蚊防病:
1、黎明和黃昏為伊蚊活動高峰,但白紋伊蚊白天也對人的攻擊性強,而且多次吸血。所以白天和早晚是預防重點。
2、在登革熱流行區,應穿著長袖衣服和長褲(最好是淺色),使儘可能多的身體部位得到覆蓋。
3、使用驅蚊液(最有效的是DEET),如果同時塗抹防曬霜,則一定要保證先塗完防曬霜後再施用驅蚊劑。
4、避免在樹蔭、草叢、涼亭、積水邊等戶外陰暗潮溼處逗留,在室內要使用紗窗、蚊帳、蚊香等。
5、選擇通過管道供水的住宿設施,垃圾及時清理,同時保證住宿設施附帶有合格的窗戶、門帘等防護設施,防止蚊子進入。
6、所處地區發生疫情時,儘量不要劇烈運動,避免身體分泌過多乳酸吸引蚊子。
7、疑似出現登革熱症狀時,避免使用布洛芬和阿司匹林,因為它們可能會加重出血風險,可以使用物理降溫,或泰諾、撲熱西諾。有不適請及時就醫。
而在外旅行時防蚊,不僅是為了預防登革熱,也是為了防止由蚊子傳播的瘧疾、寨卡病毒、基孔肯雅熱、流行性乙型腦炎、黃熱病、絲蟲病等80多種傳染病。
身在泰國以及即將前往泰國的旅行者,應密切關注當地疫情,加強衛生防護和應急準備,如有發燒等登革熱疑似症狀請及時就醫。
(來源:窮遊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