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接診數例登革熱患者 你還要去泰國旅遊嗎

2020-12-25 健康界

據悉,今年泰國又爆發登革熱疫情,迄今為止已有2萬多人感染,死亡21例。

近期,瑞金醫院感染科連續收治了3例泰國旅遊回來後出現高熱、皮疹、肌肉酸痛伴血小板、白細胞減少的病人。據了解,最近接診的泰國歸來的登革熱病例較往年似有增多趨勢。

目前正值泰國雨季,每年的7-9月是登革熱發病的高峰期,即將赴泰旅行的小夥伴們要注意了,謹防旅行傳染病!

登革熱的前世今生

登革熱的病原體是和寨卡病毒、乙腦病毒同屬於黃病毒科黃病毒屬的登革病毒,其共同的特點是通過節肢動物(主要是蚊子)傳播。

登革熱,英文為dengue fever,是登革病毒通過伊蚊(又稱斑紋)叮咬人體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人類最早的登革熱記錄可追溯到我國晉朝時期,當時古書中有記載其為「水毒」。

「登革」的名稱來自於西班牙文「Dengue」音譯,意為裝腔作勢,寓意本病在急性期因關節疼痛行走時有扭捏作態之味。由於表現為嚴重的關節痛和骨痛,在西方曾被稱為關節熱、斷骨熱。直至1869年倫敦皇家內科學院將此病定名為登革熱,一直沿用至今。

登革熱病毒的流行地區

由於登革病毒只通過伊蚊(主要為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叮咬傳播,因此流行範圍與伊蚊的生長環境密切相關。東南亞,我國的南方部分省份(包括廣東、福建和港澳臺等)都是流行區。

關於登革熱,你需要知道的一些基本知識

01潛伏期是多久?接觸到會不會被感染?

從被帶病毒蚊咬中起,一周左右,不超過兩周便會出現症狀。接觸是不會傳染的,但是要是被同一隻帶病毒蚊叮咬,就會被傳染。

02一般感染什麼年齡段?會多次感染嗎?

登革熱的易感人群基本無年齡段區分,感染過一次後,仍會再度感染。

03典型登革熱的基本症狀?

從某個方面來說可以是感冒的進階版,除了普通的感冒症狀外,還會出現劇烈的頭痛、肌肉酸痛、骨骼也會疼痛。

不僅如此,患者還會出現「酒醉貌」(即三紅徵,臉紅、頸紅、胸口皮膚發紅)。白細胞和血小板也會減少,這兩個症狀在感冒中很少出現,且不像登革熱維持時間長。

登革熱專家訪談

您是否處於2周這個時間窗內呢?要知道從症狀上是無法診斷登革熱的。如果懷疑,請至最近的有傳染病專科的醫院驗血檢查。一旦診斷,必須即刻防蚊隔離,防止傳播。

自發病之日起隔離五天。一般來說不會有後遺症的,不必太過擔心。

不一定的。首先叮咬你的蚊子不一定是帶病毒蚊;其次,即便真的感染了病毒,也很有可能不發病,或症狀很輕自己沒察覺,這種情況醫學上稱為隱性感染。實際上大部分被感染者都是隱性感染,真正發病的只是一小部分。

由於目前登革熱尚無疫苗,只能從防護上入手。最好的防蚊方法是撐蚊帳、穿長袖長褲,其次是蚊香、防蚊液、殺蟲劑、滅蚊燈等。有條件的話儘量住有空調的酒店,及時清理居住地附近的積水,減少在野外蚊蟲聚集地逗留的時間。

上海地區的蚊子主要有庫蚊、按蚊和白紋伊蚊三種。前兩種一般晚上騷擾人,但不傳播登革熱病毒;而第三種就是我們俗稱的花蚊子,體型較大,有黑白相間的花紋,多在白天活動,是可以攜帶和傳播登革熱病毒的,所以有這個風險和可能性。但由於目前本地感染病例數極少,暫時還未造成流行,因此勿需恐慌。

暑期是外出旅遊的旺季,前往泰國等東南亞地區需要注意防範,預防登革熱感染,一旦出現發熱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或傳播給他人。

原標題:瑞金醫院接診數例登革熱患者,醫生提醒泰國旅遊防範技能!

相關焦點

  • 東南亞正值登革熱高發期 出行遊客要注意防蚊
    近期,記者從廣州市衛健委了解到,東南亞是廣州市登革熱疫情的主要輸入地,今年東南亞登革熱疫情的高發,也導致廣州市登革熱輸入病例數均明顯高於去年同期。截至7月30日,全市已報告登革熱輸入病例數143例,比去年同期多3倍,佔目前全市報告病例數的七成。為了避免出遊感染登革熱並在回到廣州後造成本地傳播,居民近期到東南亞旅遊,出發前、行程中、返穗後都應該做足預防措施。
  • 指南|泰國登革熱疫情流行 我們還能去旅行嗎
    然而還未出行,泰國、寮國等地登革熱疫情的消息就接踵而來。尤其是頗受中國旅行者青睞的泰國。截至9月上旬,泰國今年已發現登革熱病例5萬多例,其中69人死亡;首都曼谷也已報告近5900例登革熱病例,其中5人死亡。
  • 泰國全力滅蚊防控登革熱
    新華社曼谷9月20日電(陳家寶)泰國公共衛生部發言人奧帕19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泰國衛生部門加緊在鄉村、民居等地進行滅蚊行動防控登革熱。今年以來,未發現有赴泰遊客死於登革熱,建議遊客做好防蚊工作,不必恐慌。
  • 浙江杭州出現104例登革熱病例 32名患者經治療康復
    浙江杭州出現104例登革熱病例 32名患者經治療康復 原標題: 病例具體分布為:杭州市拱墅區46例,下城區29例,西湖區13例,上城區13例,濱江區2例,餘杭區1例。目前已有32名患者經治療康復。據悉,登革熱是夏秋季常見的蚊媒疾病,通過蚊子叮咬傳播人,人與人之間不會發生傳染。當前處於蚊子密度最高時節,防蚊滅蚊是預防登革熱的關鍵。
  • 深一醫院近3個月接診50多例橫紋肌溶解症患者
    「吃宵夜嗎?」「吃什麼?」「小龍蝦?」「走!」。相信這是深圳許多上班族在結束一天疲憊工作後的宵夜選擇。小龍蝦固然美味,但一不小心就可能吃進醫院。 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南山醫院)獲悉,自7月以來,該院急診科就接診了50多例「橫紋肌溶解症」患者,皆因食用小龍蝦引起。
  • 天台縣人民醫院今年已接診9例
    我的作案手法很隱秘,往往讓你以為是普通的蚊蟲叮咬,結果是無緣無故發熱,沒有及時來醫院治療的話,就很可能會危及你的生命健康……這不,說了那麼多,你們知道,我是誰嗎?於是徐阿婆在一群慌得不行的家人陪同下來到了天台縣人民醫院就診。「你身上這個傷痕怎麼回事?」感染科主任陳英俊細細打量徐阿婆身上鼓起的一個疙瘩。「哦,這個啊,這幾天天氣好,我們在山上採茶,估計啊是被蚊子咬的。
  • 重慶出現50餘例登革熱 ,不要怕!重醫大附二院傳染病專家說:這只是...
    ,但卻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大約一周時間會逐漸康復,被帶毒蚊子叮咬後,只有部分人發病,其中大多數是輕症病人,不需要特殊處理,對症降溫補液即可,並且登革熱重症死亡率較低,大約一萬人中發生一例。截至8月10日,菲律賓今年發現的登革熱病例數突破了20萬例,882人因此而死亡。不僅是國外,國內多地區也遭遇了疫情,相關數據顯示:截至8月29日,香港今年共錄得134宗登革熱個案,較去年同期增多,主要從泰國、馬來西亞和柬埔寨傳入;根據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的資訊,截至7月31日,廣東今年共錄得796宗個案,較去年同期(121宗)明顯上升。
  • 溫州3市民去柬埔寨旅遊 遭蚊子叮咬後感染登革熱
    昨天,記者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 溫州有3名去柬埔寨旅遊的市民,在當地被蚊蟲叮咬後感染登革熱,回國後出現發熱、皮疹等症狀,好在經過對症治療目前已痊癒。阿敏等人嚇得趕緊上醫院檢查。經查,三人均感染了登革熱,而且在發病前,三人在柬埔寨都遭遇過蚊子叮咬。經過住院治療,三人不僅退了燒,身上的皮疹也消退了不少。「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並不會傳染,只要做好防蚊滅蚊工作,一旦發現早期症狀儘早治療,自限性都很好,無需過度驚慌。」
  • 張文宏:上海已出現9例登革熱,我們該如何預防?-虎嗅網
    有數據顯示,全球每年大約有3.9億例登革熱感染病例,出現臨床症狀的病例數大約為9600萬。另一項研究顯示,全球共有128個國家和地區、39億人面臨感染登革熱的風險。什麼是登革熱?為何能威脅39億人的健康?今天,庫叔分享一篇張文宏醫生的科普文章。
  • 截至7月底,浙江報告登革熱291例
    形勢解讀2019年以來,我省每個月均有登革熱病例報告,特別是6月份以來報告的病例數急劇增高,其中7月份全省報告登革熱病例數超過100例;全省每個地市均有病例報告,特別是杭州、寧波、溫州、台州、金華等對外交流頻繁的地區報告病例數較多
  • 小兩口泰國度蜜月感染「致命病毒」 妻子竟多器官衰竭身亡!
    每年的8月至10月是登革熱高發季節。目前,東南亞各國登革熱疫情嚴重,其中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和泰國發病案例均超過5萬例,柬埔寨和斯裡蘭卡超過3萬例,新加坡8419例。8月1日,記者從廣州市衛健委了解到,東南亞是廣州市登革熱疫情的主要輸入地,今年東南亞登革熱疫情的高發,也導致廣州市登革熱輸入病例數均明顯高於去年同期。
  • 滅蚊是預防登革熱的根本措施
    登革熱一周即能好轉,不會人傳人。滅蚊防蚊是預防登革熱最根本的措施,而預防的最佳方法就是清除積水。  9月4日,衛生部下發通知,要求全國各地加強登革熱疫情防控工作。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科教授吳昊在接受《生命時報》記者採訪時說,北京暴發登革熱疫情的機率不大,市民無須恐慌。  今年以來,我國部分省份陸續發生多起登革熱疫情。
  • 已超2萬例!新加坡遭遇史上最嚴重登革熱疫情
    現在,當地又迎來了史上最嚴重的登革熱疫情,截至目前,新加坡感染登革熱的病例已經超過20600例,給經濟復甦進一步添加阻礙。每年的5月份到9月份為登革熱高發期。一般不會致命,但出現嚴重併發症時可導致死亡。去年全年,新加坡總計出現20例登革熱死亡病例,但截至上周,新加坡今年的登革熱死亡病例已經達到19例。據新加坡環境局官網數據,新加坡已經連續七周報告登革熱感染病例超過1000例,且有不斷上升態勢。
  • 【緊急】樟樹、新幹兩地現登革熱疫情!確診641例!如何防範趕緊看!
    登革熱疫情!樟樹、新幹確診641例!前日,江西省衛生健康委通報:近期,我省樟樹市、新幹縣先後發生了登革熱疫情。截至9月5日12時,兩地累計報告登革熱診斷病例641例,痊癒出院392例。其中,樟樹市登革熱診斷病例598例,痊癒出院390例;新幹縣登革熱診斷病例43例,痊癒出院2例。兩地均無重症、死亡病例。根據流行病學調查,該疫情系由東南亞地區旅遊歸鄉人員感染登革病毒輸入引發。疫情發生後,兩地及時啟動應急響應機制,做好患者治療,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強化防蚊滅蚊等防控措施。
  • 廣東進入登革熱本地流行季 外出旅遊做好防蚊措施
    外出旅遊防蚊蟲,防病意識要跟上。準備前往有登革熱疫情地區(廣東省發生本地疫情地區以及境外東南亞和南美等地區)的外出旅行者,應做好防蚊措施,如穿淺色長袖衣褲,使用含有避蚊胺成分的驅蚊劑等。在登革熱流行區旅行結束後15天內,如出現發熱、皮膚潮紅、肌肉、骨骼疼痛等症狀時,應儘早就醫治療,並向醫生說明旅行史及同行人員健康狀況。
  • 泰國登革熱疫情蔓延:已有2.5萬餘人被確診
    中新社·華輿訊 據泰國星暹日報報導7月12日,據泰國siamrath新聞報導,泰國疾病控制廳廳長Suwanchai醫師表示,根據疾控廳的數據顯示,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8日,全國共發現了25708例登革熱確診病例,15例死亡,發現確診患者人數最多的年齡段為15-24歲,其次是10-14歲的患者和25-34歲的患者。
  • 當心「叮」上你!廣西報告5例登革熱病例,這種蚊子是主要傳播途徑
    據了解,岑溪市人民政府於9月10日發布公告稱,截至當日13時,今年該市共報告登革熱確診病例5例(5例均為9月6日~10日報告),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Ⅳ級響應。
  • 泰國登革熱疫情嚴重 曼谷轄區逾1500人被感染
    來源:中國新聞網資料圖:當地時間2019年2月6日,泰國曼谷,穿著護士服裝的機器人在Mongkutwattana綜合醫院運輸文件。中新網5月15日電據泰國《世界日報》報導,泰國曼谷衛生局局長查汶表示,今年1月6日至4月27日期間,曼谷轄區內累計已發現1550名登革熱患者,且有1人因此喪命,其中,5-14歲的患者佔比最大。查汶透露,2019年前4個月,泰國感染登革熱的患者高達18000人,死者是2018年同期的2倍多。
  • 國慶出遊 注意防範登革熱
    近期,國際登革熱疫情持續上升,尤其以東南亞地區今年的登革熱來勢格外兇猛,其中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家的病例數大幅超過去年同期,且絲毫沒有減緩跡象。臨床特點為起病急驟,首發症狀為高熱,伴畏寒,24小時內體溫可高達40℃;同時伴有頭痛,全身肌肉、骨及關節劇烈酸痛,部分患者還表現為極度乏力、皮疹、出血、淋巴結腫大、白細胞計數減少、血小板下降等情況。
  • 大醫院人滿為患 省衛生廳:社區醫院可接診流感患者
    杭州人看感冒,為什麼一定要去擠大醫院呢?日前,省衛生廳發文通知,為緩解大醫院門診壓力,基層醫療機構也可接診流感患者。  >>>現狀  大醫院,發熱患者減少但仍擁擠  昨天下午1點,杭州市一醫院下午門診還沒開始,兒科候診區已經坐滿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