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可以分為很多階段,從出生到嬰兒時期,從上學到上班,從退休到去世,這些概念對於成年人來說容易理解,但是怎麼能讓孩子們也能對此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呢?
英國的暢銷書作家瑪麗·霍夫曼的這本《生命之旅》是一個很不錯的切入點。
本書把人的一生分為16大主題:
1、生命的起源
2、嬰兒時期
3、學步
4、睡覺
5、飲食
6、保持健康
7、上廁所
8、學說話
9、上學
10、青春期
11、上班
12、人生伴侶
13、中年
14、老年
15、去世
16、生命的延續
針對每一個主題,本書都用儘可能簡潔的語言和風趣的圖畫,給小讀者傳遞儘可能多的信息,甚至還引入了一個小夥伴——一隻貓——來陪伴小朋友一起踏上這神奇的《生命之旅》。
關於生命的起源,我想很多家長都免不了面對孩子這樣的「靈魂提問」:我從哪裡來?
這個時候很多家長出於尷尬或者其它什麼原因,總會支支吾吾地給孩子一個令他們困惑的答案:
有的孩子會震驚的聽說自己是垃圾堆裡撿來的,有的孩子則會一臉疑惑地接受超市賣小孩的故事,也有的孩子會成為「白鸛送子」傳說流傳中的一環……
面對這個問題,家長們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就偏偏不願給孩子們講述「媽媽肚子裡的小房子」這樣簡單的事實。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真誠的角度:
生命來自受精卵,這並不是難以啟齒的知識,你可以給孩子們講動物的寶寶出生的故事,然後自然而然的過渡到人類。
除了自然孕育,還有試管嬰兒,這都沒什麼奇怪的,重要的是讓孩子懂得,「我們一開始都很渺小,後來,我們成了龐然大物」。
那麼,具體的過程是怎麼樣的呢?別急,這就是後面15個階段所要講述的內容。
首先,自然而然會過渡到「嬰兒」時期,受精卵會在媽媽的肚子裡待上大約九個月,孩子們看到圖中的大肚子阿姨,應該會聯想到小區裡的孕婦們,再看到書上的小孩們,可能還會會心一笑:自己小的時候也是這麼個「熊樣」,或者,這不就是自己的弟弟妹妹的真實寫照嘛!
稍微大一些的小孩可能還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要上學呢?
我們都知道上學很重要,但是如何讓孩子能接受這樣的「重要性」呢?
除了「幫你找到工作」這種對孩子來說「遙不可及」的理由,「教你認識世界」可能會更有價值,「在學習過程中結交到朋友」這樣的理由可能會更加溫馨。
而且,「能夠上學讀書,是一件幸運的事」,因為很多地方的孩子「並沒有這樣的機會」。
除了出生,還有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就是去世,一個人離開了這個世界,去了哪裡呢?
這本書也很真誠地和孩子們探討了「死亡」這件神秘的事情,所有的生物都會去世,包括人,也包括小動物,這是人類不得不面臨的問題。
但是同樣是死亡,人和人之間是不一樣的,有的是因為衰老,有的是因為事故,也有的是因為重病。
但死亡並不是一切的湮滅,因為:「雖然有的人已經去世很久了,但我們還記得他們。」
經歷了「死亡」的思考,本書還為孩子們揭示了生命是如何得以延續的,通過一代又一代的後人,我們生命的故事將長久地流傳下去。
無論貧窮還是富有,結婚還是單身,每個人都有每個人活著的價值,最重要的是,要活在當下,要享受這一珍貴的「生命之旅」。
《生命之旅》在一種溫馨和幽默的氛圍中,帶著小讀者「走過」人生的各個階段,有條件的家長還可以以此為契機,在某個階段中給孩子分享你對於這個階段的認識,也可以和孩子共同探討人生的價值,說不定還能獲得孩子的真實想法,有利於後續調整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和角度。
當然,這本書中的很多內容對家長也是一種啟示,關於人生,關於伴侶,關於衰老,關於生活,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何嘗又不是在反思自己呢?
「人生就是活在當下,好好享受每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