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是孩子人生的重要階段,父母學會正確陪伴,孩子受益良多

2020-11-02 飯飯媽媽育兒

文丨飯飯媽

親子陪伴在家庭教育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個孩子能不能夠健康的成長,和親子陪伴的效率有著比較直接的關係。

尤其是孩子到了小學階段的時候,因為孩子的生活環境突然發生了較大的轉變,孩子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的成長問題,這時候就非常需要家長的陪伴,以寬慰孩子的心靈,以幫助孩子解惑,以糾正孩子的錯誤等等。

但是,不幸的是,很多家長都沒有意識到小學階段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轉折點,都沒有意識到小學階段,孩子可能會出現很多成長方面的問題。

加上一般孩子處於小學階段的時候,家長正好處於事業的高峰期,往往工作比較忙,這就導致家長們在親子陪伴這方面做得不夠好,疏於和孩子進行交流,疏於對孩子進行陪伴,疏於與孩子一起互動等等。

而在這種缺乏親子陪伴的情況下,孩子的成長非常有可能出現偏差,或是無法得到良性成長,導致孩子出現一些負面的心理、負面的性格、不正確的認知和錯誤的觀念等等。

而同樣因為缺乏親子陪伴,家長也就無法及時的獲悉孩子的成長變化,不可能及時的發現孩子成長道路上所存在的問題,繼而無法及時的幹預和糾正孩子的負面變化。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最容易受到哪些影響呢?

孩子缺乏陪伴會有什麼影響?

1)性格或將暴躁偏激

孩子的性格將會變得偏激,或暴躁,或抑鬱。因為孩子在生活中遇到問題的時候,無法得到家長及時的關注和幫助,哪些問題將會對孩子造成長久的困惑。

孩子無法有效而正確的調劑自己的心理狀態,無法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等等,就可能會導致孩子性格發生變化,逐漸的變得偏激,甚至因此還做出一些過激行為。比如離家出走、輕生、頻繁使用暴力等等。

2)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孩子在得不到家長陪伴的時候,將可能會產生自卑感。因為孩子會感到家長對自己的一種冷漠,自己得不到關心等等,孩子的心理將會變得敏感,變得不敢去面對一些事情。

並且孩子可能會懷疑自己,懷疑自己做得不夠好,懷疑自己能力不到位,懷疑自己是不是確實很笨等等。

3)親子關係無法維護

這是非常自然的一種情況,當孩子和家長缺乏交流的時候,親子之間的關係必然會逐漸的疏遠。這其實就和與人交際一樣,長時間沒有交集,自然關係會變得寡淡。

4)家庭責任感不強

親子關係的寡淡,讓孩子感受不到應有的家庭溫暖,感受不到家庭應有的幸福感,在孩子的意識中,家庭意識就會變得比較薄弱,從而導致孩子的家庭責任感不強,甚至沒有家庭的概念。

這一點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不僅僅會在孩子小時候有所影響,在孩子長大成家之後,同樣還會面臨這種問題的困擾,影響家庭的和睦。

家長應該如何陪伴孩子?

那麼,在小學階段,家長應該如何陪伴孩子,才能夠受益良多呢?

①保證充足的時間投入

小學期間,孩子所遇到成長問題是比較多的,並且自身的生理變化、心理變化都是比較頻繁的,所以家長要儘可能的保證較多的時間投入,這樣才能夠給予孩子足夠的成長支持,才能夠讓孩子擁有足夠的安全感,從而專心發展自己。

②注意情感的真實展現

家長陪伴孩子,是一種心與心的交流,而不是一種形式主義。現在很多的家長可能是受到社會或工作的影響,自欺欺人地覺得自己陪伴孩子就好,而不對孩子表露真心,只是敷衍,這是達不到效果的。

家長是否真誠,孩子是能夠感受到的,如果你沒有真誠待孩子,那還不如不進行陪伴,假情假意甚至會起到反作用。

③認真傾聽孩子的話

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家長要認識到,自己並不是整個行為的主角,所以如果交流的過程中,孩子在表達自己的意見或是敘述一些事情,就算是家長覺得再無聊,也要認真的傾聽。因為,孩子的任何話語中,都可能會表露出孩子的價值觀、是非觀、知識儲備、認知等等,家長要學會傾聽,才能夠發現孩子在成長遇到的隱性問題。

說了這麼多,可能很多父母還是不懂得該如何去陪伴孩子,那麼這裡建議家長可以去看一下《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這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于敏老師,是一位擁有20年教齡的資深老師,她對於孩子的學習、教育和心理方面有獨特的認識和見解。

而且她認為孩子小學六年是他們成長的關鍵期,也是黃金期,在這個階段裡,如果孩子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個性品質,那麼將對今後的人生造成深遠的影響。

小學六年,孩子在每一年的成長變化都有所不同,所以,父母要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指導和教育,才能起到明顯的作用。

而這本書裡就詳細地為家長們介紹了,孩子每個階段的重點養育方法,以及配合大量的經典案例,向父母闡述教育的方法,還給出大量實用的指導建議,幫助家長解決教育的困惑,給與家長最大的助力。

這本書可以說是一本非常專業的家教指導書,是家長必備的育兒"好幫手",如果你是小學生的父母,那麼不妨看看這本書。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下單

相關焦點

  • 小學二年級數學題難倒全家,小學階段培養好這些習慣孩子終身受益
    在那個晚上幫我姐解答了「難題」之後,我忽然意識到如果孩子繼續這樣應付作業,大人也不能找到正確的方法幫助和引導孩子,更大的難題還在後頭。小學階段,是學習的初始階段,是孩子打好基礎的關鍵時期,也是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學習方法的關鍵時期。
  • 鄉村醫生6個孩子5個是博士,父親經驗分享:抓好小學階段是重點
    ——培根一、童年時期的陪伴家庭教育不只有學習,家長的陪伴和愛對孩子來說更重要。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不僅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更有利於創造出適合學習的環境。陪伴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父母認為提供優越的物質條件,送孩子上輔導班等就是贏在了起跑線。
  • 小學階段,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真的太重要了
    孩子天生就對錢感興趣,而小學和初中階段是孩子價值觀形成和發展階段,孩子只有形成了正確的金錢觀,他們才有能力扛起自己的人生,也才能有本事為自己的未來買單。而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是我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如何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
  • 如何培養小學階段的孩子?媽媽分享這幾個方法,讓孩子成長更優秀
    (二)上小學後小學階段是孩子學習生涯中很重要的階段,如果小學階段能夠幫助孩子養成好的習慣,那麼在進入初中和高中以後,父母在孩子的學習和成長上也能省心很多。在這六年,我是這樣做的,看看是否適合你?①讓孩子養成認真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兒子上一年級開始,我要求他每天放學回來,要第一時間,認真完成作業。作業完成後,他就可以支配自己的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 小學階段,培養孩子習慣比關注孩子成績重要千百倍
    好的習慣,孩子受益終生!父母必須明白:小學階段,培養孩子習慣比關注孩子學習成績重要千百倍。小學階段,家長們應該重點培養孩子的以下習慣:1.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 2.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 3.獨立閱讀及思考的習慣。這些學習習慣的養成比你單純關注孩子成績更重要。
  • 小學階段,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習慣,不要忽視孩子的黃金六年
    小學階段是孩子為學之初,孩子學習成績和能力的高低可以說取決於小學六年養成的習慣,很多高中生的好習慣都是在小學期間的黃金六年養成的。父母做好科學陪伴,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至關重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孩子學得輕鬆,走得更遠。
  • 小學階段陪伴孩子,關鍵在於陪伴孩子寫作業的方法,成績高低立顯
    大家都知道小學階段很重要,需要養成好習慣,家長最好是親力親為,做好陪伴。在陪伴孩子的成長時光裡,陪伴孩子寫作業可以說是重中之重,孩子學習成績的高低和家長陪伴質量的高低有很大關係。說起陪孩子寫作業,可是說到了家長的痛處。
  • 如何養育好一個孩子?孩子成長的兩個重要階段,父母要把握好
    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特點。中國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說過:人的一生,有兩個階段非常重要,在這兩個階段中,父母需要精心的陪伴和養育。第一個階段,父母需要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讓孩子對你建立依戀關係。
  • 孩子的人生成長分三個重要階段
    一個孩子的人生成長分三個重要階段:第一階段是孩子學會獨立行走,不再需要父母的攙扶;第二階段是脫離父母去獨自求學,這時的孩子擺脫對父母的依賴感越強,其融入外部教育環境的自律、自愛與自學的成長能力越大,反之,如果父母從小給予孩子過多的保護、溺愛和遷就,那份植入骨髓的依賴感就開始影響孩子的心智,他們對外部環境的約束是屬於明聽暗不從,偽裝學習和敷衍成長就是這類型孩子個性的最大特徵;
  • 小學階段最重要的5件事,媽媽一定要教會孩子!受益一生
    小學,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承前啟後的關鍵階段。那麼,從6歲到12歲的這段小學時光裡,除了學習,還有哪些重要的事呢?◆ ◆ ◆第一件重要的事:聊天孩子放學回家後,父母要問問孩子在學校裡發生了什麼,和孩子聊聊天。
  • 孩子一生最重要的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是黃金期,父母不要缺席了
    孩子成這三個階段,再苦再難父母一定不要缺席,否則對孩子成長來說,將是一生的憾事。階段一:0~3歲情感撫養對於很多媽媽來說,養一個孩子不僅要付出女性最美好幾年時光,還有付出夜以繼日的辛勞。但不必過於焦慮,媽媽愛的付出和陪伴一定是有收穫。
  • 小學裡重要的3個階段,父母應好好把握,為孩子的發展打好地基
    學習能力包括專注力、閱讀能力、算數能力、自覺寫作業的能力等等,發現問題應該及時進行專業幹預,這是讓孩子在小學階段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所需要做的努力。幼小銜接的一年級一年級是幼小銜接的階段,從幼兒園到小學,學習環境和教學方法的改變,可能會讓孩子感覺並不適應,感覺很束縛。這個階段最需要父母陪伴和科學耐心的引導,如果父母做不到這些,很可能會使孩子難以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喪失自主學習的興趣。
  • 孩子的五個重要心理成長階段,你知道嗎?
    人的一生中會經歷很多階段,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到成年也會有幾個人生中幾個重要的心理成長階段,相信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都能有好的培養教育和正確的心理思想,那麼我們知道有哪幾個重要階段嗎?該怎樣去做?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 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的(附初中階段正確陪伴方法)
    教育孩子,不應該抱有太強的功利心。陪伴孩子,也不能只為了讓他考出好成績。陪伴是個很複雜的概念,父母陪在孩子身邊,更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在想什麼,需要什麼,害怕什麼。
  • 孩子叛逆期是階段性的,了解孩子幾個叛逆階段,教育也就從容了
    家長不如來了解一下孩子這幾個叛逆的階段,在孩子叛逆的時期加以正確引導,能夠更好地幫助孩子順利度過每個階段,青春期對於家長來說就顯得不那麼難管了,教育自然變得從容。大概在孩子三歲左右,家長發現原本乖巧懂事的孩子突然變得脾氣暴躁,不少孩子在這個年齡段,稍有不順心之事,便會撒潑打滾,哭鬧不已。這就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來臨的徵兆,這是孩子長大必經的一個時期。家長不用因孩子鬧脾氣而動怒,這個階段的孩子最為需要的便是家長耐心的陪伴。
  • 小學階段,為學之初,如何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
    有時和許多學習成績好的學霸家長聊天,問孩子成績優秀的原因是什麼?發現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小學階段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也有一些在高中階段成績突飛猛進的學生,雖然學習成績比較拔尖,但是家長仍然有些惋惜孩子有些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沒有形成。
  • 警惕小學「三年級」現象,二升三的重要階段,家長要正確教育孩子
    警惕小學「三年級」現象,二升三的重要階段,家長要正確教育孩子二年級,孩子能考90多分甚至滿分,怎麼到了三年級就總考70、80分了呢?而且,孩子從三年級開始還變得更讓人費心:壞習慣增多了、膽敢和大人頂嘴了……,其實就是因為「三年級是道坎,更是分水嶺。」各位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幫助孩子渡過難關。
  • 父親,是你決定了孩子初、高中階段能否過好
    我們都知道,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言傳身教對孩子的一生有著重要的影響!但大部分人不知道,隨著孩子的成長,需要的母性之愛呈遞減趨勢,父性之愛呈遞增趨勢。中學階段是孩子成長的浪漫階段的結束和精確階段的開始;是由母愛為主向父愛為主的過渡期。這一時期,母性之愛可適當減少,父性之愛應適當增加。
  • 孩子小學階段家長該如何跟孩子溝通呢?
    溝通方法:此階段孩子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從可塑性強轉向逐漸定型的重要過渡階段,逐步適應了小學生活,也形成了一定的行為習慣,我們要對其不良行為進行及時糾正,培養學習興趣。要多鼓勵肯定孩子,隨時注意孩子心態的變化,學習上還是要注重習慣的培養和基礎知識的把握。
  • 孩子在小學階段最重要的16件事
    小學,是孩子成長中一個承前啟後的關鍵階段,而在孩子6-12歲這段成長的時光裡,除了學習,還有哪些更重要的事兒呢?能夠陪伴孩子長大,和孩子和他一起探討未來,探詢自己想要什麼,為什麼?該如何做?能夠給到孩子建議或提示。這個導師可以是父母,可以是老師,也可以是家庭裡的一個成員,也可以是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