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為學之初,如何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

2020-08-24 胡蘿蔔媽媽育兒說

有時和許多學習成績好的學霸家長聊天,問孩子成績優秀的原因是什麼?發現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小學階段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也有一些在高中階段成績突飛猛進的學生,雖然學習成績比較拔尖,但是家長仍然有些惋惜孩子有些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沒有形成。

小學階段是一個人為學之初,這個階段的學習習慣與方法直接影響到孩子將來的學習,小學和幼兒園有著很大的不同,幼兒園階段對於學習的態度比較寬鬆,到了小學階段,家長的神經就開始緊張起來,不由自主地對孩子的成績上了心。

如何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


1、讓孩子樹立遠大理想

從小樹立孩子的理想,有個大致的職業傾向,每個孩子的興趣不同,今後想從事的職業不同。告訴孩子要想實現自己的理想,就必須要努力讀書,強化孩子的學習動機描繪孩子的美好未來,激勵孩子前行。


2、掌握好的學習方法

好的學習方法不只是靠老師傳授,小學階段家長要擔負起這個責任,在家學習尤其重要。一個孩子的家長從小學三年級一直陪伴孩子做作業,到四年級開始放手,孩子養成自律嚴格的好習慣。

說起好的學習方法有很多,滲透到點點滴滴,比如說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多練筆,堅持寫日記;讓孩子複述當天學習內容,答題時儘快知道正確答案,重視培養孩子的計算能力等等。


3、創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

家長成為孩子的學習榜樣,孩子學習家長也不要看電視、刷手機,拿起書本來和孩子一起學習。和孩子聊聊工作中的事,用自己工作上的成績激勵孩子,一起比賽,看誰取得更好的成績。


4、掌握必備的生活技能

一個人要想成功,不只是成績好,擁有高智商,更重要的是要有情商和財商,教會孩子掌握必備的生活技能,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助人為樂,別人也樂於幫助自己,人緣好,成功的機率高。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遵守時間,做點兒力所能及的家務,鼓勵孩子發展一門業餘愛好特長,學會合理使用零花錢和壓歲錢,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幫助孩子和同學建立真誠的友誼。


5、學會迎戰困難

培養孩子解決問題、戰勝困難的能力,如果孩子之間發生了糾紛,讓孩子自己處理,培養孩子的自立意識和競爭心理,這種爭強好勝的心理是有益的。輸了,體會到羞辱感,會讓孩子想辦法如何戰勝對手。

學習成績也是如此,競爭無處不在,不同別人比也要同自己比,碰到學習上的難題或者瓶頸,想辦法突破,更上一層樓,不用輸,保持積極樂觀上進的心態,孩子會處於一個上升的趨勢。



6、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

把孩子當作獨立的人,孩子是你的又不是你的孩子,對待孩子不居高臨下,以家長的威嚴壓制孩子。孩子學習是為自己學,而不是為父母長面子,孩子有獨立意識,才能自立自強,減少對父母的依賴心理。

正如紀伯倫的詩《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中所寫的那樣: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如果您想更多地了解,可以看看這本書《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小學六年決定孩子一生,幫助孩子走好啟蒙與啟航階段,揭示小學生成長的秘密。

1—3年級,幫孩子打好教育基礎,教學更簡單;4—6年級,重視孩子的生理、心理動蕩期;升級階段,積極備戰,做孩子的堅強後盾。







這本書原價35元,現在活動價格29.9元,陪好孩子走過小學六年,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點擊下方可下單!


歡迎關注胡蘿蔔媽媽育兒說,70後倆娃媽媽,大孩子小寶寶的育兒知識盡在這裡,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相關焦點

  • 陪孩子走過小學6年(三)
    一、認識很多新的人 和初入幼兒園相比,孩子升入一年級,有非常大的改變和不同,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得以增強,他們的記憶力和理解力都變得更強,對於人際關係的把握也比幼兒園階段有了本質的飛躍和進步。 在於人交往的過程中,孩子也會獲得成長,因為人與人的交往要進行溝通,而溝通恰恰可以傳遞很多的消息,也讓孩子通過他人的講述更加深入地了解這個世界。
  • 如何培養小學階段的孩子?媽媽分享這幾個方法,讓孩子成長更優秀
    我曾經聽李玫瑾教授說過,孩子12歲之前,這是孩子一生當中最為關鍵的時期,因為在這段時期,孩子的性格、學習習慣、生活習慣都會養成,而家長應把握好這個黃金階段做好培養。我也是把握好時間,盡所能培養孩子。那麼,我是如何培養孩子的呢?我分享一下我的培養經驗,供大家參考。(一)上小學前①親子閱讀,培養閱讀興趣兒子一歲左右,我開始和他堅持親子閱讀,每天保持10-20分鐘。
  • 陪孩子走過小學6年(二)
    從幼兒園到小學,可以說是孩子學習生涯的第一個轉折點,畢竟幼兒園是以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為主,而小學則是以學習和提升為主。為此,從幼兒園到小學,孩子需要經過一定的適應階段,只有在父母的幫助下孩子才能順利適應,對於孩子在整個小學階段的成長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五件不起眼「小事」,蘊含家長的「大智慧」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孩子讀書12年中,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其中小學的時間就佔了孩子一半的學生生涯。小學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重要起點,這6年裡孩子的性格、習慣、學習等各方面都面臨著未知的變化。許多家長心慌,如何面對孩子上小學?如何讓孩子好好學習?如何讓孩子勞逸結合……一些列問題接踵而來。家長有這樣的心態再正常不過,其實在面對小學生的教育時,往往不起眼的「小事」,蘊含著「大智慧」,能起到不錯的效果。
  • 陪孩子走過小學6年(六)
    現代社會,人際關係已經成為重要的人脈資源,孩子能否與人和諧相處,甚至關係到孩子的前途,所以父母要努力提升孩子的情商,讓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擁️更加豐富的人脈資源。具體而言,首先要讓孩子明白情緒是什麼,也要讓孩子學會感知自己的情緒,這樣孩子才能控制好情緒;其次,要讓孩子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孩子才能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二、讓孩子落落大方,不卑不亢。 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性格塑造是很難的,父母必須對孩子投入更多的愛與關注,更要從有利於孩子成長的角度出發,引導孩子,不斷地糾正孩子的偏差,最終孩子才能身心健康。
  •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3
    小學階段培養孩子的品德甚至比讓孩子學習知識更重要。今天的內容就來分享書中的小學階段孩子要培養的另外一個重要方面——品德。本篇接上一部分,是我讀《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這本書的讀書筆記第二部分。講述作者對於讓孩子玩的看法!本書的作者劉稱蓮是一位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心理諮詢師,也是中國青少年研究會父母大講堂的講師。
  • 如何順利地《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這本書給了我們答案
    對於大部分家長來說,孩子的小學階段是最容易讓家長們感到困惑、焦慮、甚至是無所適從的階段。我們不知道要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如何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如何處理並維護好親子關係,如何分配好學習和玩的時間,如何塑造孩子的優秀品格,如何培養閱讀習慣等等。最近讀了《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這本書,讓我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作為小學生家長的焦慮和擔憂。
  • 小學二年級數學題難倒全家,小學階段培養好這些習慣孩子終身受益
    在這裡不得不提《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這本書,我同事推薦給我,我姐同時被我和學校老師推薦,被廣大家長認可的一本小學家庭教育指導書。它是由擁有二十年教學經驗的于敏老師,結合自身經驗,總結大量案例編寫而成,為家長提供接地氣、可實踐的小學階段家庭教育指導方案。
  • 小學階段,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習慣,不要忽視孩子的黃金六年
    小學階段是孩子為學之初,孩子學習成績和能力的高低可以說取決於小學六年養成的習慣,很多高中生的好習慣都是在小學期間的黃金六年養成的。父母做好科學陪伴,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至關重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孩子學得輕鬆,走得更遠。
  • 小學階段是孩子人生的重要階段,父母學會正確陪伴,孩子受益良多
    文丨飯飯媽親子陪伴在家庭教育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個孩子能不能夠健康的成長,和親子陪伴的效率有著比較直接的關係。尤其是孩子到了小學階段的時候,因為孩子的生活環境突然發生了較大的轉變,孩子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的成長問題,這時候就非常需要家長的陪伴,以寬慰孩子的心靈,以幫助孩子解惑,以糾正孩子的錯誤等等。
  • 小學階段陪伴孩子,關鍵在於陪伴孩子寫作業的方法,成績高低立顯
    大家都知道小學階段很重要,需要養成好習慣,家長最好是親力親為,做好陪伴。在陪伴孩子的成長時光裡,陪伴孩子寫作業可以說是重中之重,孩子學習成績的高低和家長陪伴質量的高低有很大關係。說起陪孩子寫作業,可是說到了家長的痛處。
  • 班主任:小學階段,請逼孩子養成這3大好習慣
    班主任:小學階段,請逼孩子養成這4大好習慣很慶幸,孩子遇到了一位特別負責任的班主任,用老師的話說就是:「補課不如補習慣!我女兒已經上大學了,所以我有大把的時間監督輔導孩子的作業,小學階段,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遠比成績重要,讓孩子養成一些好的習慣,以後不論在生活還是學習上都會輕鬆很多,也希望家長們積極的配合。」
  • 如何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6年陪讀爸爸經驗分享,值得借鑑
    最近留意到了一名育兒博主,他是一個有六年陪讀經歷的父親,他的閨女現在在讀初一,她最開始的考試成績排在年段第238名(整個年段790人),在最近的一次期中考試中,閨女考進了年級前155名,排名整整前進了83名。這位陪讀爸爸說,他給孩子定的目標是,初二下學期進到年級前30名,初三一年穩定住,如此一來考入重點中學就沒有問題了。
  • 雙胎胞學霸考上清華北大,如何利用好小學階段,父親說出教育心得
    一、孩子成長的三個年齡階段李玫瑾教授曾說:「六歲之前,父母的嘮叨和話語都是黃金。十二歲之後,父母的話就是垃圾。」7-12歲的小學階段,如何避免父母的話,從黃金變成垃圾呢?6-12歲裡,孩子成長的關鍵,就在幼兒園到小學的這個階段。
  • 陳美玲送3個兒子進斯坦福,小學階段,陪孩子的重要習慣堅持6年
    她喜歡陪伴孩子學習,坦言是在享受樂趣,而非是迫不得已的任務,尤其在孩子的小學階段陪伴時間最長。小學階段,陪孩子的重要習慣堅持6年在孩子的小學階段,她陪孩子寫作業,一堅持就是6年。她認為:作業與分數直接掛鈎,想要考試成績好,必須要好好學習、拿出實力來。
  • 小學三年級是道坎兒,不努力,會毀了孩子整個小學階段!
    孩子上初中後,成績明顯下降。小學可以排在班裡的前十名,但現在只能排在前30名或40名,成為中下遊。事實上,這種情況並不是一個例子。只要你願意努力學習,即使死記硬背也能取得好成績。然而,進入初中後,需要孩子真正動腦的邏輯知識便會逐漸增加。在小學,孩子的壞習慣,會被表象成績所掩埋。
  • 雙胞胎學霸考上清華北大,成為學霸並非偶然,小學階段最關鍵
    ,他們在小學階段的奠基是極其重要的。《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1-3年級孩子剛進入小學,他們其實總是喜歡模仿周圍其他人。在這個階段,爸爸媽媽更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幫助孩子打好教育基礎,讓孩子明白如何去學習?如何讓自己學習成績逐步提高?如何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本書就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 讀書|該不該讓孩子玩?怎麼讓孩子玩?《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2
    現在很多孩子不愛學習也不快樂,覺得沒有什麼玩的時間,開始情緒低落甚至是厭學。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麼應該怎麼做呢?那麼家長該不該讓孩子玩呢?又該讓孩子怎麼玩呢?本篇接上一部分,是我讀《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這本書的讀書筆記第二部分。講述作者對於讓孩子玩的看法!
  • 陪孩子走過小學6年(一)
    小學六年,在低年級階段,是孩子個性的形成期;而到了高年級階段,孩子處於青春初期,也是性格的矯正期。 父母不要小覷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孩子面前,父母要堅持成長,才能給孩子起到更好的言傳身教作用。 在小學六年的時間裡,如果父母能夠耐心地引導孩子養成習慣,也引導孩子的個性健康發展,那麼孩子的成長就會變得更加順利,未來也會有更好的人生成就。
  • 小初銜接話成長 ——閩侯縣實驗小學六年段班親會掠影
    3月30日晚六點半,閩侯縣實驗小學六年段「小初銜接話成長」班親會在一片溫馨和諧的氣氛中有序地開展著……    所謂班親會,顧名思義,即班級親子活動,邀請了家長與孩子共同參加。旨在家長、孩子、教師三者面對面溝通,暢談小升初面臨的問題,力求在敞開心扉之餘尋求最佳解決問題的方式,更好地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與傳統家長會相比,本次「班親會」新意滿滿,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