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和許多學習成績好的學霸家長聊天,問孩子成績優秀的原因是什麼?發現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小學階段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也有一些在高中階段成績突飛猛進的學生,雖然學習成績比較拔尖,但是家長仍然有些惋惜孩子有些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沒有形成。
小學階段是一個人為學之初,這個階段的學習習慣與方法直接影響到孩子將來的學習,小學和幼兒園有著很大的不同,幼兒園階段對於學習的態度比較寬鬆,到了小學階段,家長的神經就開始緊張起來,不由自主地對孩子的成績上了心。
1、讓孩子樹立遠大理想
從小樹立孩子的理想,有個大致的職業傾向,每個孩子的興趣不同,今後想從事的職業不同。告訴孩子要想實現自己的理想,就必須要努力讀書,強化孩子的學習動機,描繪孩子的美好未來,激勵孩子前行。
2、掌握好的學習方法
好的學習方法不只是靠老師傳授,小學階段家長要擔負起這個責任,在家學習尤其重要。一個孩子的家長從小學三年級一直陪伴孩子做作業,到四年級開始放手,孩子養成自律嚴格的好習慣。
說起好的學習方法有很多,滲透到點點滴滴,比如說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多練筆,堅持寫日記;讓孩子複述當天學習內容,答題時儘快知道正確答案,重視培養孩子的計算能力等等。
3、創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
家長成為孩子的學習榜樣,孩子學習家長也不要看電視、刷手機,拿起書本來和孩子一起學習。和孩子聊聊工作中的事,用自己工作上的成績激勵孩子,一起比賽,看誰取得更好的成績。
4、掌握必備的生活技能
一個人要想成功,不只是成績好,擁有高智商,更重要的是要有情商和財商,教會孩子掌握必備的生活技能,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助人為樂,別人也樂於幫助自己,人緣好,成功的機率高。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遵守時間,做點兒力所能及的家務,鼓勵孩子發展一門業餘愛好特長,學會合理使用零花錢和壓歲錢,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幫助孩子和同學建立真誠的友誼。
5、學會迎戰困難
培養孩子解決問題、戰勝困難的能力,如果孩子之間發生了糾紛,讓孩子自己處理,培養孩子的自立意識和競爭心理,這種爭強好勝的心理是有益的。輸了,體會到羞辱感,會讓孩子想辦法如何戰勝對手。
學習成績也是如此,競爭無處不在,不同別人比也要同自己比,碰到學習上的難題或者瓶頸,想辦法突破,更上一層樓,不用輸,保持積極樂觀上進的心態,孩子會處於一個上升的趨勢。
6、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
把孩子當作獨立的人,孩子是你的又不是你的孩子,對待孩子不居高臨下,以家長的威嚴壓制孩子。孩子學習是為自己學,而不是為父母長面子,孩子有獨立意識,才能自立自強,減少對父母的依賴心理。
正如紀伯倫的詩《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中所寫的那樣: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如果您想更多地了解,可以看看這本書《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小學六年決定孩子一生,幫助孩子走好啟蒙與啟航階段,揭示小學生成長的秘密。
1—3年級,幫孩子打好教育基礎,教學更簡單;4—6年級,重視孩子的生理、心理動蕩期;升級階段,積極備戰,做孩子的堅強後盾。
這本書原價35元,現在活動價格29.9元,陪好孩子走過小學六年,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點擊下方可下單!
歡迎關注胡蘿蔔媽媽育兒說,70後倆娃媽媽,大孩子小寶寶的育兒知識盡在這裡,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