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如果只有才能,沒有品德就像人這個字少了一點,無法站立。
小學階段培養孩子的品德甚至比讓孩子學習知識更重要。今天的內容就來分享書中的小學階段孩子要培養的另外一個重要方面——品德。
本篇接上一部分,是我讀《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這本書的讀書筆記第二部分。講述作者對於讓孩子玩的看法!
本書的作者劉稱蓮是一位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心理諮詢師,也是中國青少年研究會父母大講堂的講師。她一直十分重視家庭教育,始終堅持素質教育和快樂教育,她也用她的家庭教育方法,培養出一位素質全面,心態陽光的優秀女兒。2011年,她的女兒參加高考,同時收到香港大學與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相信很多父母都很羨慕,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如此優秀。那麼我們繼續分享書中的觀點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
1、要培養的品德就是孝順
中國人常常說百善孝為先。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尊重,不孝順,那麼走出這個家庭,她有如何能夠與人為善的?
在孩子小學的時候,家長們要特別注重培養她孝順這個品德。劉稱蓮的女兒有個男同學,她從小就跟自己的姥姥姥爺生活在一起。姥爺生活不能自理,但是男孩兒的爸爸媽媽非常孝順,當姥爺照顧的無微不至。男孩兒從小耳濡目染,稍微長大一點兒以後呢,男孩兒的爸爸媽媽出差了,她就能獨立的去照顧姥爺了。可見的孝敬這個品質也是靠父母的言傳身教而來的。父母要以身作則,教會孩子什麼是孝順。
2、是要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在孩子走向社會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衝突的時候,總要面臨跟她人合作的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都要從小習得,如說一個交警爸爸冒著大雨大雪見這不僅僅是為了保住飯碗,更多的人是發自內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而這些品德,我們可以在生活中自然而然的傳達給自己的孩子。
3、要讓孩子學會勤儉節約
雖然我們現在的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了,吃喝穿用也都不愁。但是,勤儉節約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品德,將孩子勤儉節約並不是教孩子摳門兒,而是培養孩子對金錢的概念。是孩子理財觀念的基礎。讓孩子從小對自己使用的東西多少錢花費了,父母多少心血,有一個具體的概念。此外呢,在處理家庭的閒置物品的時候啊,家長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就比如說可以和孩子一起把不用的東西打包捐獻給需要的人們。要讓孩子了解到,即使是用舊了的東西也有它的價值,合理利用可以避免浪費。
4、孩子要學會獨立
孩子遲早有一天要離開父母自己生活,讓她們早一點擁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就等於為她們今後的生活安裝上擁有飛翔能力的翅膀。
日常生活當中的家長要有意識的主動的給她們提供動手的機會。這樣孩子才能逐漸的長大。孩子的品德從她小的時候就應該培養起來,就像樹苗在幼小的時候沒有被扶正,那麼長大了也一定是歪的。父母若想要孩子成為一個正直,獨立,有責任心的人,必須在小學階段就培養孩子的品德,而不是一味的只抓學習。這樣呢才能保證她們成為一個德才兼備的人。
到了小學高年級的孩子已經就到了青春叛逆期,這個階段的孩子非常容易和父母對著幹。喜歡用自己幼稚的眼光和思維方式去做一些自認為很酷的事情。就比方說學習大人抽菸喝酒,認為這就是成熟的表現,又或者呢講究兄弟義氣打架鬥毆。
所以父母要時時刻刻的做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那如何既給孩子指導,又不刻意影響她的人生呢?
1、首先啊,父母要從孩子生活的指導者轉變為孩子的陪伴者和引導者。
孩子終歸是要獨立面對人生路,就像是學習走路哈,我們適當的鬆開手,孩子才能走穩。只有家長從小放手給孩子鍛鍊的機會,孩子才能獨立自信,成為有責任感的人。
在劉稱蓮女兒五年級的時候,她和鄰居孩子的媽媽就決定啊,讓兩個一起上舞蹈課的小姑娘結伴獨立回家。結果呢,那個周六,劉稱蓮的女兒和鄰居家的孩子比以往回來的時間遲了半個小時。兩位媽媽急的呀,像熱鍋上的螞蟻到處尋找。就在媽媽們快走到門口的時候,發現這兩位姑娘有說有笑的往家走著呢。劉稱蓮事後回想啊,原來都是大人多慮了,她自己小的時候生活在農村,每天要步行好幾公裡去別的村子上課。從來沒有大人管過她們現在的孩子呢,和她們當年一樣都有巨大的潛能。她們完全可以照顧好自己,她們並不比我的脆弱,其實呢,是我們比我們的父母脆弱。
所以呢,我們要學會放手,讓她們自己去探索自己的路。
如果是發現自己家的孩子有早戀等等特殊情況,父母也不必過分擔心。不妨的靜靜的觀察一段時間,男女交往有的時候呢,也有助於她們性別認知的健全。讓孩子從小樹立起健康交友的觀念。家長們要做的就是一定要告訴孩子男女之間交往的界限。讓孩子們在這個範圍內交往接觸。
2、其次呢,就是要給孩子選擇的權利。
劉稱蓮和她的先生都來自農村。從小沒有受過音樂薰陶,因此她們就想讓女兒多學點兒音樂。但是女兒卻並不喜歡,她喜歡運動、繪畫劉稱蓮並沒有逼迫女兒學習音樂,而是尊重她自己的選擇。
有一天呢,女兒對她說,老媽幫我請個聲樂老師教我唱歌吧。下次和同學去KTV的時候,我也想露兩嗓子。所以父母大可不必威逼利誘,孩子有需求的時候,自己自然就會去學習了。很多時候父母會不自覺地希望通過孩子來實現自己小時候未完成的夢想。而並沒有考慮孩子是否喜歡,小學生雖然年齡小,但是她們也有選擇的權利,家長應該讓孩子自己去做決定,而不是給一個現成的答案。
在學習上啊,父母也要適當放手,不要在孩子學習的時候啊,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上空,時時刻刻的盯在旁邊看著這樣的過度關心就容易造成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心理。
3、優秀的溝通方式
和孩子溝通的方式也是非常重要。如果方法錯了你對孩子的關愛再多,這些關愛的也不可能傳達到她們身上。
有些話呢,父母出於各種原因不好意思和孩子當面溝通,同樣的孩子有些話呢,也不敢和父母說,如果長期缺乏傳遞的樞紐,那麼時間長了,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隔閡就會加深。
劉稱蓮介紹了一個她們家使用的方法:
她們家用家庭郵筒和家庭BBS(論壇)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一家人有任何的心結或者想法,都可以通過寫信或者留言的方式告訴對方。對方的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回復,一來二去大家都能夠保持心平氣和的狀態,又避免了當面說的尷尬,是非常值得推廣的。
小節:
所以說要想與家裡的小學生和諧相處,父母首先要轉變心態。對於孩子的生活不應該過度幹涉,適當給予孩子成長的空間。一些難以啟齒的話題,比方說早戀呀性教育啊,又或者是家庭矛盾之後的溝通。父母們可以考慮採用留言本兒的方式,間接的與孩子溝通。避免直接交流的尷尬和二次爭吵。
1、在小學階段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原理提高學習成績更為重要。
2、日常生活當中呢,我們可以給小學生多留一些玩耍的時間。讓她們在玩耍中獲得知識和技能,在玩耍中找到自己的興趣點。而興趣永遠是最好的導師。
3、在學習方面呢,父母要注意從小培養孩子的多元智能。開發她們對語言,數字,邏輯,藝術等多方面的敏感度。
4、不容忽視的還有小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作為家長務必以身作則培養孩子的孝敬心責任心面對剛剛步入青春期的小學高年級孩子,家長們切莫驚慌。不妨遠觀孩子的動態,給她們適度的空間,要相信啊,孩子都是有自我修復功能的。在適當的時候再出現教給孩子一些可供參考的解決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項。
【本文由 原創,盜版必究。8年學生課後管理經驗,林笑笑大魔王的飼料官,願意和大家分享教育與教育行業經營相關經驗和心得,歡迎關注,和您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