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C媽學堂
在很多家長的眼中,大人的主要任務就是好好工作,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來支撐這個家庭,讓每個家庭成員都能夠幸福的生活。
而孩子的主要任務,則是好好學習,掌握全面的科學知識,獲得良好的成績,考上名牌學校。
原本家長們的這種觀點並沒有什麼不對,但是有些家長卻將學習任務當成了孩子的唯一任務,這就不對了。
因為對於孩子來說,主要的任務並不僅僅是學習這一項,身體的健康發育,個人習慣的培養等等,都是重要的任務,這些任務之間本身就是平等的,不存在孰重孰輕的說法,甚至有些時候,孩子們的習慣培養相比成績來說會更重要一點。
那麼,孩子在小學時期,都應該養成什麼樣的好習慣呢? 抓住小學黃金六年就抓住了關鍵。
孩子在剛上一年級的時候,本身初次接受正式的知識教育,所以家長不必對孩子要求過嚴,孩子在學習上,能夠養成一個正確的讀書寫字的姿勢,能夠按時完成作業,以及適當閱讀的習慣就很好了。
在生活方面,孩子應該做到早睡早起,按時吃飯,懂得愛護物品,能夠自己穿衣、穿鞋等,做到飯前便後要洗手,早晚刷牙。與人交流方面,要懂得友好相處,以及避免和陌生的大人說話。
在禮貌方面,要懂得向別人打招呼,主動向長輩問好,在公共場合要遵守秩序,維護個人衛生。
到了二年級,孩子已經開始適應學校的生活了,並且一年級的時候,一些基本的好習慣已經養成,現在就需要孩子掌握一些進階的習慣了。
在學習方面,應該讓孩子養成預習的習慣,這對學習效率有很大的幫助。同時,還要讓孩子養成獨立完成作業、遵守課堂紀律以及學會主動閱讀的習慣。
而生活方面,要讓孩子掌握一定的自理能力,從心理上不過分依賴家長,懂得一定的節約知識,比如隨手關水龍頭等等。
由於現在孩子已經二年級了,所以再遇到一年級小朋友的時候,也得讓孩子學會不欺凌弱小。
三年級的時候,孩子可以說已經完全適應學校生活,本身的基本知識儲備,以及對社會的認識等等,也比較完善了,這時候就需要讓孩子養成一些責任性習慣了,就比如說要尊重父母、孝順父母等等,並且要承擔一定的家務,學會洗一些簡單的衣服等等。
在學習方面,也要養成整潔乾淨的習慣,並且養成善於思考的習慣,從而能夠讓孩子進一步的學好知識。
四年級的孩子,個人能力提升較大,主觀性較強,思想比較活躍,可能會出現比較盲目的自信等。
所以,這階段的孩子,要養成一種客觀看待事物的習慣,並且需要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熟悉公共秩序,知道什麼是文明等等。
在學習上,要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並且懂得複習學過的知識,這樣才會讓學習成績更加的牢靠。
小學五年級的孩子,家長可以拓寬孩子看書的習慣,這時候的孩子已經可以看一些較為高層的文學作品以及科普類作品了,同時因為孩子已經長大不少。
所以,要孩子養成一些良好的社會習慣,比如不要去網吧、酒吧,不要打架等等。
在學習上,也要讓孩子延續以前的好習慣,並且養成一種對知識產生獨立見解的習慣,這樣的話,孩子才能夠真正的了解知識,才會去更好的探索知識。
六年級,是孩子小學的最後一年,處於這個階段的孩子,主要養成的習慣就是持之以恆,維護自身的好習慣,學會進行自我剖析,學會取長補短,能夠主動的採用其他方式來彌補自身的不足等等。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這本書是一套專注於孩子小學六年成長發展的書,是為小學生家長量身定做的家教指導書。
它通過豐富的經典案例,向家長們展現了很多關於孩子好習慣養成的技巧,而且裡面闡述了很多關於好習慣培養重要性的內容,充分的證明了習慣對於孩子成長影響是非常大的。
並且給家長提供了一些幫助孩子培養好習慣的方式和建議,是家長在家教環節中的一大助力,幫助家長一步步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一路過關斬將披荊斬棘成為更好的自己。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原價49.9元,現在活動價只需29.9元,一頓飯錢,讓孩子養成終身受益的好習慣,簡直太划算了,[文末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