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最重要的5件事,媽媽一定要教會孩子!受益一生

2020-09-05 桃李創天下

小學,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承前啟後的關鍵階段。那麼,從6歲到12歲的這段小學時光裡,除了學習,還有哪些重要的事呢?

◆ ◆ ◆

第一件重要的事:聊天

孩子放學回家後,父母要問問孩子在學校裡發生了什麼,和孩子聊聊天。有的爸爸媽媽下班回到家後,往往是醉心於手機,或是繼續未完的工作,很少和孩子溝通。即使溝通,也主要是詢問一些學習情況,關注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卻很少關注孩子的精神狀態和內心世界。

有句話說得好:你問孩子什麼問題,其實反映出了你自己的生活狀態;你傳達給孩子什麼信息,孩子將來就成為什麼樣的人!

有些話,無形之中傳遞的都是滿滿的負能量,儘量不要說,比如:「今天有沒有人欺負你?」「老師兇不兇?」之類的話。這樣的話題看似是關心孩子,其實會在無意中會給孩子很強的暗示:上學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一旦接受了這樣的設定,孩子難免就會對學校心生畏懼和厭倦,感到不快樂。

父母要多說這些正向引導的話:「今天學校裡有什麼有趣的事情嗎」「你覺得自己今天哪件事做得特別好」「你今天交了新朋友了嗎」……

這樣的正向引導,會讓孩子感覺上學是一件美好快樂的事情,自然也就喜歡上學。同時,孩子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思考問題的方向、評價他人的角度也都會是積極正面的。

◆ ◆ ◆

第二件重要的事:安全教育

每一位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在真善美的環境中長大,但是,現實社會的安全隱患有很多。12歲以前的孩子,還缺少對危險的辨識能力,所以,父母對孩子的安全教育必不可缺。

人的行為70%以上都是習慣行為。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比如不許玩火、水、電,遠離尖銳物品,遵守交通規則,不要吃陌生人的零食等。對於這些觀念,家長要不厭其煩地向孩子灌輸,讓他們意識到養成良好安全習慣的重要性。

此外,12歲前的孩子對外界事物的認知,主要是通過模仿來完成的。家長一定要注意,你們的安全意識和謹小慎微的安全習慣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家長還要幫助孩子遠離不健康不安全的模仿,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為其挑選一下合適的動畫片、影視劇觀看,遠離暴力、血腥的片段。

◆ ◆ ◆

第三件重要的事:閱讀

讀書並不一定能保證孩子有出息,但是有出息的孩子肯定都是愛讀書的。

小學階段的閱讀水平決定了孩子高年級以後的學習能力。

99%在高年級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強,邏輯思維、表達能力突出的學生,在小學都有廣泛的閱讀時間。相反,那些只熟習課本和教輔、沒有閱讀習慣的學生,往往會感到學習困難,視野窄,思路不夠開展。

而且,要想學好數理化,閱讀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方法,特別是讀一些歷史、地理、自然科學類的書。多讀書的孩子思維活躍清晰,視野也開闊,到了初中會更有優勢。

讀書是世界上回報率最高的事情。孩子在今天所讀過的書,都會藏在他的臉上,他的心裡,以及未來的生活裡。毫無刻意,就能輕而易舉地在他的生命裡發出光芒。

◆ ◆ ◆

第四件重要的事:興趣

培養孩子的興趣非常重要,而且越早開始越好。無論做什麼事情,學習也好,閱讀也好,都是有了興趣之後也會有繼續的動力,沒有興趣就完了。

這個興趣,既包括學習興趣,也包括學習之外的興趣。

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多觀察孩子的興趣,並給予正確的引導和鼓勵,不要隨意批評孩子的興趣。在培養孩子興趣時,要給孩子發言權,尊重他們的想法,傾聽他們的聲音,讓他們自己做出選擇,而不是代替他們做決定。

如果孩子對某個愛好感到厭倦了,不要責罵他,也不要強迫他繼續下去。父母有責任讓孩子接觸到不同的東西,讓他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東西。

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能夠增加家長和孩子共同度過美好的時光的機會,這是非常值得付出的。而且孩子的興趣越廣泛,就越不容易陷入不良的活動。

◆ ◆ ◆

第五件重要的事:品格培養

如果沒有道德支撐,一個孩子成績再好,也不會走很遠。品格不僅影響著孩子的現在,更決定著孩子的未來。它比所謂的財富、知識、以及其他都重要。

品格不好的話,天資再高,知識再多,又有誰敢用呢?又有誰願意真心實意地和他在一起呢?

小學階段,孩子的所看所為是其培養優秀品格的基石。從小,我們就要培養孩子誠實守信、艱苦奮鬥、感恩謙虛、善良寬容的品格,讓孩子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堅定地走好每一步。

人人都喜歡與品格美好的人交往,持有美好品格的人如同持有一張通行證,可以暢通無阻地行走於社會。

小編堅信,無論我們的孩子將來做什麼,只要具備優秀的品格,孩子們的生活就一定會平安,快樂,幸福。

相關焦點

  • 孩子在小學階段最重要的16件事
    小學,是孩子成長中一個承前啟後的關鍵階段,而在孩子6-12歲這段成長的時光裡,除了學習,還有哪些更重要的事兒呢?,也是最重要的。體育使父母和孩子有了更多非學習類話題,會增進親子溝通,因此可以說,體育就是快樂的源泉,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這件事包含了兩層含義:①孩子需要有喜歡看的體育項目,不一定他能做世界上有一項東西,讓你不花錢又心情特別愉悅的,就是體育。
  • 孩子在小學階段最重要的16件事,比成績還重要
    小學,是孩子成長中一個承前啟後的關鍵階段,而在孩子6-12歲這段成長的時光裡,除了學習,還有哪些更重要的事兒呢?1、有一個可以被接納的環境從心理需求角度來說,安全感的滿足與歸屬感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需要,也是最重要的。
  • 女兒第一次「生理期」,媽媽該教會女兒這3件事,女兒受用一生
    導讀:女兒第一次「生理期」,媽媽該教會女兒這3件事,女兒受用一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女兒第一次「生理期」,媽媽該教會女兒這3件事,女兒受用一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想要孩子智商高,父母一定要教會孩子這四件事?
    想要孩子智商情商高,在忙碌的家長在教育板塊都不允許缺席,我們必須教會三件事,擁有4顆心!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慢慢的長大,而忙碌的父母總是沒有時間,但不成想,孩子的教育是完全沒有辦法進行彌補的,稍微有點忽略,將會付出更大的精力和代價來糾正。高智商的孩子擁有這4顆心,會讓他終身受益,感恩一生!!
  • 教會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穩
    導讀:教會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穩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教會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穩!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鄉村醫生6個孩子5個是博士,父親經驗分享:抓好小學階段是重點
    沒有一生下來就註定成為天才,也沒有一個孩子註定一生碌碌無為。一切取決於後天環境,取決於後天的培養和教育。」蔡笑晚,年輕時是一名鄉村醫生,家庭貧寒,卻將6個孩子培養為5個博士,一個碩士。妥妥一家子學霸。而是像朋友一樣關心他們,不能居高臨下,這樣不僅孩子不會跟你說真心話,長大後也更容易變叛逆。父母放下架子,學會做孩子的朋友,不讓孩子產生一種父母高高在上的感覺,孩子也會更加的尊敬你,親近你,也願意說出自己的心裡話,家庭教育的效果會更好。而且這件事一定要從小開始,長大了孩子習慣養成,很難改變。
  • 李玫瑾:家有男孩,6歲前一定要教會孩子四種能力,孩子一生受益
    同時兒童心理學中將0~6歲視為孩子「自我意識」萌發的關鍵階段,這個階段的寶寶會出現「媽媽,我想」到「媽媽,我認為」,這種「他我這個時期的孩子更願意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辦事。  如果父母能夠抓住這個階段,採取正確的教育引導方式,循循善誘,因勢利導,將會幫助孩子在認識形成的初期,培養正確的認識和受用一生的好性格。  可父母如果沒抓住了6歲這個黃金期,以後再想補救就難上加難,尤其是那些天性調皮的男孩,一旦錯過更是難以挽回。
  • 孩子一生最重要的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是黃金期,父母不要缺席了
    後來得知,這與她小時候,被媽媽放在奶奶家寄養有關。小時三四歲,最依賴需要父母的時候,被放在奶奶家養,從小缺乏安全感。即便是27歲,小時候那幾年經歷依舊記憶深刻。阿德勒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孩子成這三個階段,再苦再難父母一定不要缺席,否則對孩子成長來說,將是一生的憾事。
  • 《重要的「性」》:那些孩子應該知道,影響孩子一生的「羞羞」事
    在這個時期裡,孩子會有許多許多的第一次。在這個充滿探索的成長期,父母的教養方式非常重要。而父母對於性教育的態度也為後續的教育奠定了基調。一個開放而健康的態度,甚至會影響孩子如何看待自己。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我是誰」這個問題的答案。從孩子出生起,我們便會告訴他(她),你是誰,你是爸爸媽媽的兒子(女兒),你與別人有什麼不同。
  • 18歲前,父母一定要捨得讓孩子,做這三件能讓他受益一生的事
    不管什麼關係,什麼人,什麼事,都是有有效期的,父母和孩子的有效期,最多在孩子18歲前。所以18歲前,父母一定要捨得讓孩子,做這三件能讓他受益一生的事。一,去兼職。兼職不僅能鍛鍊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和適應能力,還有語言能力外。更能讓孩子了解金錢,懂得理財,測試能力,提升自信,獨立自主,擁有最簡單的價值觀。
  • 女兒第一次來月經,媽媽一定要說這幾句話,關乎孩子一生
    這時,作為媽媽的我們就要及時引導,給予孩子正確的生理衛生知識教育。一個有遠見的媽媽會和孩子說這幾句話,孩子將受益終身。其次,我們也要告訴孩子月經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每個女孩都會有月經,每個女孩都會經歷。媽媽也和你一樣,每個月有月經。
  • 學前階段,比學習更重要的是這三件事,家長必讀
    每天朋友圈裡都有各種曬娃的,曬吃曬可愛的就不說了,還有著這麼一群媽媽在曬孩子識字、背古詩…很是讓人羨慕。但是我想說,不是不贊同孩子識字、背詩,過早的學習這些真的毫無意義,硬生生的死記硬背反而會使孩子對學習產生厭惡。為什麼幼兒園裡不提倡提前教育,這都是有科學依據的。其實,幼兒階段有三件事比學習更重要。
  • 教會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穩
    教會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穩
  • 父母最該教會孩子的3件事
    父母希望孩子一生健康快樂,但是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很多困難。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教會孩子在面對挫折時如何保持樂觀,如何在困難面前學會堅強。樂觀是一種能力。一種需要從小就培養的能力。在《教出樂觀的孩子》一書中講述了學習樂觀的四個技能。
  • 【教子方】孩子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這8件事媽媽一定要知道
    整個小學以及學前階段,孩子的性格、行為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也是孩子情商培養的黃金階段,抓住這段時間,就能為孩子未來20幾年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八項情商:獨立性包括獨立的意識、獨立的行為,也就是說:1.孩子要能夠獨立思考一些問題並自己拿主意;2.孩子能承擔起自己分內的家務、料理自己的生活。
  • 小學階段給孩子報再多的補習班,都不如踏踏實實做好這3件事
    現在的家長都打著「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教育方式,認為孩子只有從小接受知識,未來才能夠更有出息。什麼是孩子的起跑線?經過了我的查詢,得出的結論就是讓孩子幼兒園和小學階段多學知識,多培養興趣愛好,打好基礎。但是,孩子這些都做好了,真的就能贏在起跑線上了嗎?
  • 「早期教育」是怎樣影響孩子一生的?| 做4 件事 陪伴孩子一生
    「家庭早期教育」做4件事,陪伴孩子一生您知道嗎?這次和大家分享三個問題:1、早期教育的三個階段?2、孩子的長遠成長區間?3、理解奠定孩子一生的階段性成長過程。4、家庭「早期教育「是怎樣影響孩子一生的?做4件事!
  • 父母每天再累,也要督促孩子睡前做到這3件事!孩子會一生受益
    在輔導孩子寫完作業之後,就想刷一會手機,好好休息一下。但是即使父母再累,在孩子睡前這段時間,家長也應該督促孩子做到3件事,不要偷懶,也不要心疼孩子,這3件事一旦堅持下來,會讓孩子的一生都受益。第一件事:整理好內務大多數孩子7、8點鐘就進入夢鄉了,有些是因為自己困了,有些是因為父母的強制要求。總之是一到時間就上床。
  • 優秀家長注意:教會孩子4件事,他將來一定會感激你
    孩子未來的人生到底會是什麼樣?其實很大程度決定在父母的身上,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父母一定要教會孩子下面這四件事,孩子將來一定會感激你。孩子孤獨的時候,書籍來陪伴他;孩子困惑的時候,書籍來引導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對於父母來說,無論教會孩子多少知識,多少生活技能,都不如教會他自主學習的本領。這是他可以享用終生的隱形財富,也是你最富裕的資產。就如畢淑敏所說——讓孩子愛上閱讀,必將成為你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投資。
  •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
    孩子處於這個階段時,家長要特別關注這個問題。到這個階段不要這樣了。告訴孩子,你現在長大了,有一些事要自己做,需要幫助時你就說話,你如果不說的話,我不管,你要自己管自己。而家長則要暗中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只是表面上開始放手。2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同事一樣尊重對待有的女孩子也是這樣。有一個單親媽媽看女孩子日記,結果孩子離家出走,媽媽很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