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醫生6個孩子5個是博士,父親經驗分享:抓好小學階段是重點

2020-10-03 可可媽媽日記

孩子出生後就像一張白紙,任由父母在上面作畫塗彩,你想讓他成為什麼,就努力在上面畫什麼,塗什麼。

卡爾.威特: 「孩子的天賦生下來是千差萬別的,有的孩子多一點,有的孩子少一點。沒有一生下來就註定成為天才,也沒有一個孩子註定一生碌碌無為。一切取決於後天環境,取決於後天的培養和教育。」

蔡笑晚,年輕時是一名鄉村醫生,家庭貧寒,卻將6個孩子培養為5個博士,一個碩士。妥妥一家子學霸。

魯豫尊稱他為「博士老爹」崔永元向他請教育兒方法。他說抓好小學階段,培養好習慣是關鍵。

一個人在孩童時期能否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將直接決定他長大能否成就自己。因為小孩在0-12歲之間大部分時間跟家人形影不離。而這個階段正好是孩子智商、情商、性格和心理各方面發展的關鍵時期。

跟現在用金錢堆積出來的「學霸」不同。他們是實實在在用腦力和方法鑄就的真學霸。

愛因斯坦曾說:「我們一來到世間,社會就在我們面前樹立起了一個巨大的問號,你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我從來不把安逸和享樂看作是生活的目的本身。」

如果出身就貧窮,而你還怨天尤人,放棄努力,那你的一生還靠什麼改變?

教育是最好的投資

儘管家庭不富裕,文化程度不高,但是我們知道「教育是最好的投資」。讓孩子努力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學習不一定百分百改變命運,但是不學習可能連改變命運的機會都沒有。

小學習慣影響未來,一個好習慣讓你受益終生。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應該通過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種好習慣。

——培根

一、童年時期的陪伴

家庭教育不只有學習,家長的陪伴和愛對孩子來說更重要。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不僅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更有利於創造出適合學習的環境。

陪伴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父母認為提供優越的物質條件,送孩子上輔導班等就是贏在了起跑線。其實在孩子童年時期,家庭心理環境對孩子的影響遠遠大於家庭物質環境,一個物質貧窮的家庭裡只要有家人間關切的愛和溫馨的環境,孩子就會在幸福的笑聲中快樂成長,而他也會在學習和成長中更加努力。

二、平等對待孩子

孩子小時候不要用利用家長的權威命令孩子、逼迫孩子。而是像朋友一樣關心他們,不能居高臨下,這樣不僅孩子不會跟你說真心話,長大後也更容易變叛逆。

父母放下架子,學會做孩子的朋友,不讓孩子產生一種父母高高在上的感覺,孩子也會更加的尊敬你,親近你,也願意說出自己的心裡話,家庭教育的效果會更好。而且這件事一定要從小開始,長大了孩子習慣養成,很難改變。

三、感恩教育不可少

感恩教育一定是從小開始,感恩是幸福和成功的來源,人應該持之以恆地懷有這種感情。

孩子對父母心懷感恩之情,會更加體諒父母工作的艱辛和生活的不易,會主動做家務,會更加珍惜學習的機會。孩子對老師懷有感恩之情,會上課認真聽講,課後及時複習,取得好成績。從小養成感恩好習慣,無論對學習還是未來人生都很有幫助。

蔡笑晚說,這是他在孩子12歲以前一直堅持的教育原則。只要你在孩子小學階段做好了這幾件事,你的孩子一定是優秀的,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做人上。

調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幾乎所有的學霸家庭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非常注重孩子小學階段的習慣培養。

人的一生中所用到的90%以上的基礎知識,在小學階段就已經學過並掌握了;人的性格形成在小學階段已經完成了90%;人的大腦開發在小學階段已經完成了90%;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小學階段已經基本定型。

更重要的是,如果孩子在小學階段基礎不紮實,會對之後的學習產生極大影響。

所以父母要做的是在小學階段對孩子進行習慣的培養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是一本父母必備的育兒書籍。強調了小學階段的重要性和習慣對孩子未來學習及生活的重大影響。

小學階段不僅要打好紮實的學習基本功,也要練就好品格、習慣的童子功。因為一旦養成了未來會很受益。

一、學習上

強調了小學階段的重要性,重點培養學習習慣。把親子關係、人生觀、思維習慣以及父母存在的教育誤區一一羅列。

同時對一至六年級孩子身心發育特點和培養重點分章節一一進行了介紹。

比如一年級鼓勵孩子適應新環境,消除「恐懼心理」

二年級激發孩子學習興趣,培養專注力

三年級改掉平時寫作業「磨蹭習慣」,提高學習效率。讓孩子輕鬆快樂學習,提出了一系列改進方法。解決了家長輔導作業難的問題。四至六年級針對不同發展特點有改進方法。

二、品格、能力修養

除了學習,小學階段還是品格、人生觀、能力養成的重要階段。教會孩子懂禮貌、感恩、樂於助人、負責任全方面培養孩子清晰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而不是只注重學習,讓孩子在有愛的環境下健康快樂成長。

三、假期

假期是很多父母容易忽視的,假期可以有很多方法可以讓孩子過得充實有趣。

教會孩子遠離危險保護自己、合理制定計劃,充實度過假期,增加社會實踐鍛鍊自己的能力等等。

總之,小學階段是人生中非常關鍵的一個階段,不止是孩子,父母也要跟孩子一起成長。本書是擁有20年教齡的一線教師編寫。一本書全方位介紹了孩子成長的各種煩惱和培養重點。原價35元,頭條開學價29.9元,一本可以用整整6年的書籍。文末可下單。

願我們都能陪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做智慧父母。

相關焦點

  • 農村一家6個娃5個博士,1個碩士,父親談心得:要狠抓孩子小學階段的...
    有一位名叫蔡笑晚的鄉村醫生,家境貧寒,卻將6個孩子培養成才,1個碩士,5個博士。 崔永元向他求教家教的「寶典」、主持人魯豫在節目中叫他「博士老爹」、哈佛教授也向他學習教育經驗!!
  • 鄉村醫生6個孩子5個博士,魯豫稱「博士老爹」,教育觀令人欽佩
    鄉村醫生6個孩子5個博士,魯豫稱「博士老爹」,教育觀令人欽佩 在如今時代,「學歷」對年輕人來說就是一個衡量標準,學歷越高在新時代才能爬得越高,如今如果一個人沒有學歷的話,是很難獲得成功的。雖然很多人說大學生已不再吃香,可是,如果沒用學歷加持,如何才能完成個人「起步」呢?
  • 浙江鄉村醫生6個孩子,把5個培養成博士,育兒秘籍卻只有24個字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一共6個孩子,把其中5個培養成博士,1個培養成碩士。這樣的教育履歷,可以說是光輝耀眼了吧。 不過,培養出如此多優秀子女的人,並不是什麼名人,而是一個普通的父親。
  • 一個家庭走出5個博士,父親暢談教子方法:學霸從小學開始培養
    學霸是可以後天培養出來的,一位鄉村醫生爸爸,一口氣培養了6個學霸。浙江瑞安的鄉村醫生蔡笑晚,有6個孩子,5個是博士,1個是碩士。他被魯豫稱為「博士老爹」,上了央視節目《謝謝了,我的家》,被敬一丹採訪,暢談自己的教子方法。
  • 6個孩子5個博士,父親僅是名鄉村醫生,他的育兒觀值得學習
    在浙江曾有一個鄉村醫生,家裡的六個孩子,他培養出來了5個博士,雖然我們說如今的本科已經爛大街了,但是博士依然還是少見的,因為最後能成功畢業的並不多,他能一口氣培養五個出來,是有什麼訣竅嗎?這位來自浙江的鄉村醫生名叫蔡笑晚,1941年出生,他本人自幼也十分喜歡讀書,並且成績非常好,快高考的時候,因為家庭成分的原因,他被學校除名,哪怕參加了高考,最後也是落榜,後來他的求學路一直十分坎坷,又碰上艱難的時代變更,在家中遭遇了突然的變故後
  • 《我的事業是父親》:6個娃5個博士,這位父親的育兒經火了
    蔡笑晚本來是一名村醫,自己也沒有什麼特別高的文化,但是他的育兒觀非常好,一共生了6個孩子,其中5個都是博士,另外一個也是碩士,可以說他的孩子個個都是精英。孩子的成功並不是偶然,與蔡笑晚的育兒觀有密切的關係,蔡笑晚曾經透露,自己教育孩子的秘訣只有24個字,那就是「早期教育、從小立志、培養自學、先學做人、快樂教育、愛與溝通」。
  • 他被稱為「博士老爹」,6個孩子5個博士,總結24字教育經驗
    但是,有這麼一個人,居然把自己六個孩子中的五個都培養成了博士,他就是被稱為"博士老爹"的蔡笑晚。在介紹蔡笑晚之前,讓我們先來說一說"別人家的孩子"。蔡笑晚共有六個孩子,五個兒子一個女兒。大兒子,二兒子三兒子四兒子和小女兒都就讀於美國的大學,並且以博士學位畢業結業。唯一一個留在國內上大學的小兒子也是畢業於中科大的碩士。
  • 鄉村「赤腳大夫」的6個孩子5個博士,育兒秘訣只有24字,值得學習
    鄉村「赤腳大夫」6個孩子5個博士,育兒秘訣只有24字,值得學習這位爸爸名叫蔡笑晚,是浙江瑞安的一個小村落的村醫,他自己沒有上過大學,但6個孩子中,有5個是博士,1個是碩士,都成為了「別人家的孩子」。大兒子名叫蔡天文,康奈爾大學博士畢業生。
  • 浙江鄉村醫生6個孩子5個博士,他的育兒觀只有24字,值得父母借鑑
    他家中的六個孩子,培養了五個博士,一個碩士,六個孩子成為別人家長眼中的精英,這一成就父親蔡笑晚功不可沒。然而在那個「讀書無用論」盛行的年代裡,他以卓越的眼光和精心的教導將孩子送上了成才之路。他也被大眾譽為「教子魔術師」。蔡笑晚教育孩子的秘訣便是這6個要點、24個大字:早教教育、從小立志、培養自學、先學做人、快樂教育、愛和多溝通。
  • 6個孩子5個博士1個碩士,父親育兒心得:要狠抓小學階段的教育
    5個博士和一個碩士,就連主持人魯豫都尊稱他為「博士老爹」,眾多名人也都紛紛向他求教,因此他的家庭也被評選為「全國最美家庭」!,而家長的正確引導才是孩子走向成功的關鍵,想要孩子越來越優秀,就要狠抓小學階段的教育!」
  • 6個子女5個哈佛1個耶魯,媽媽坦言:狠抓小學階段是重中之重
    ,現在我們帶一兩個孩子已經心力交瘁,更何況是6個呢?所以等她孩子上小學後,她更是到了崩潰的邊緣,不無誇張的說,她比我們現在每一個家長都要難得多。但是,經過幾年的努力和探索,她交上了一個完美的答卷:她將6個資質普通的子女,全部培養成成才,其中5個是哈佛大學博士,1個是耶魯大學博士。
  • 鄉村醫生6個娃5個博士,他的育兒觀只有24字,卻值得所有父母借鑑
    孩子是否平凡,歸根結底在於父母的教育,世界上沒有「笨小孩」,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都說父母是孩子出生後的第一任老師,所以父母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他是一位鄉村醫生,也是一位偉大的父親,6個孩子5個博士,另外一個是碩士。
  • 浙江鄉村醫生6個孩子5個博士,他的育兒觀只有24字,值得父母學習
    這位&34;,培養出5個博士,他的教育方式值得父母們學習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相信各位父母都有這一種期盼。但是,並不是所有子女都能滿足父母的這種期盼。很多孩子就是平平無奇,沒有太多出色的亮點。那麼,孩子們的平凡,僅是因為他們自己不努力造成的結果嗎?
  • 6個孩子,5博士1碩士,父親暢談育兒方法:關鍵在早期教育
    文|凝媽作為父母,哪個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成才。但在育兒路上又深感迷茫,自己的孩子總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於是把責任推到先天優勢上,認為學霸是天生的。其實學霸是後天培養出來的,一位鄉村醫生爸爸,一口氣培養了6個學霸。
  • 鄉村醫生蔡笑晚:用4個方法,把6個孩子全部送進世界頂級名校
    ——蔡笑晚最近看了幾期蔡笑晚的訪談,對這位「博士老爹」由衷的欽佩,他的育兒理念也給了我很多的啟發與思考。蔡笑晚22歲的時候,父親突然離世。作為長子,他不得不忍痛中斷杭大的學業,挑起家庭的重擔,成為了一名鄉村醫生。
  • 村醫6個孩子5個博士!教育理念只有24字,魯豫曾向其請教「秘方」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浙江鄉村醫生的故事,蔡笑晚家中共有6個孩子,他依靠自己的能力培養出5個博士、1個碩士,最後6個孩子都成為了精英人物,蔡笑晚的6個孩子有多厲害?老大蔡天文畢業於康奈爾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2008年曾獲得了「考普斯總統獎」。
  • 6個子女裡5個博士1個碩士,說到這位父親的育兒經,只有短短6個字
    在他的身上,我們能清楚地看到,「父親」對於一個男人、一個孩子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 他叫蔡笑晚,用自己的遠見和膽識,培養6個子女走上成材之路,令無數人嘆服。 他的6個子女中,有5位博士、1位碩士,他也因此被人們稱為「人才魔術師」。那麼,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 農醫父親培養出5個博士1個碩士,育兒經驗寫成書,現如今過得怎樣
    ,從小注重孩子的教育,並且教會他做人,品質是成功的關鍵,只有好的品質做事情才會認真、用心,蔡笑晚有六個孩子,其中有五個成為了博士,蔡笑晚用實際行動告訴了大家,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讓人意想不到的是,1962年蔡笑晚的父親去世了,家庭需要維持,並且家裡面也沒有多餘的錢來供蔡笑晚讀完大學,蔡笑晚沒有辦法只能選擇退學,回到村裡當一名醫生、沒多久蔡笑晚就成家了,妻子懷孕了,蔡笑晚就想著將孩子培養成才,把自己的夢想放在孩子身上,一直延續下去。
  • 6個孩子5個博士!這位小診所父親教育的辦法竟是這樣!
    有一位特殊的父親叫蔡天晚,前段時間被邀請上了央視的欄目,原因就是,他將自己的6個孩子全都培養成了高等人才:5個博士1個碩士 談起自己的成功經驗,一個平凡的診所醫生父親,蔡天晚就覺得一定要抓緊早教時期,重視孩子的思維培養!
  • 「硬核媽媽」走紅,6個孩子全是博士:最重要是抓住這個學習階段
    在韓國,有一位"硬核媽媽"——全惠星,將自己的6個孩子培養成為了耶魯大學或是哈佛大學的博士。全惠星也因此成為了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的模範。——小學階段。小學時期的孩子就是性格剛剛開始形成的關鍵階段,如果在這個階段家長沒有注意引導他們形成好的性格,在孩子的長大的時候,他們的性格就會出現一定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