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管家說:如何應對寶寶吐奶?看這一篇就夠了

2020-09-21 寶寶管家

寶寶吐奶在月齡較小的寶寶中,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隨著寶寶慢慢長大,一般到6-8個月大時,吐奶就會自然緩解。

其實,只要寶寶精神良好,嘔吐後還會繼續吃奶,體重也是正常增長狀態的話,各位寶爸寶媽們是不需要太擔心的。因為,這只是一種生理性的原因導致的,並不是寶寶身體機能出現異常。

一、寶寶吐奶的原因

1.生理性原因

剛出生不久的寶寶,胃腸發育並不完善。寶寶的胃呈水平狀態,且入口比較鬆弛,當胃裡的食物過多時,吃進去的乳汁就會反流出來,出現溢乳現象。


不過,這種生理性的溢奶現象一般在寶寶4-6月齡後會逐漸緩解。


和大人相比,寶寶的喉頭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寶寶含乳頭的方式比較笨拙。如果寶媽們的餵奶姿勢不恰當,或是寶寶吃奶很急,就會導致寶寶們在吃奶時,把空氣一同吸入胃部,那麼當寶寶打嗝或是晃動身體時,很容易把吃進去的奶吐出來。

2.病理性原因

如果寶寶頻繁或大量吐奶,那麼代表寶寶可能有過敏、腸絞痛、腸脹氣或其他消化道疾病。最常見的三種會引起寶寶吐奶的疾病有:

(1)胃食管反流

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胃食管反流,絕大多數屬於生理性狀況,大多出現在小嬰兒餵奶後發生的暫時反流或是嬰幼兒的功能性反流(或稱易發性嘔吐),不會引起病理性的損害。

也有少數寶寶的胃食管反流是病理性的,大多是因為反流較重或持續反流,損傷了食管黏膜,從而引發炎症。

這種情況下的寶寶,一般表現為睡眠不安、容易激怒、餵奶困難甚至拒絕餵奶。

(2)幽門梗阻

幽門是整個消化道中最為狹窄的部位,正常情況下,幽門的直徑大約為1.5cm,很容易發生梗阻。因為幽門梗阻產生障礙,胃裡的食物就不能順利進入腸道,於是在胃裡大量滯留,導致胃壁肌層肥厚、胃腔擴大及胃黏膜層的炎症、水腫及糜爛。

這種情況的寶寶,通常會頻繁、大量嘔吐,出現嚴重的營養不良、低蛋白血症及貧血,並有嚴重脫水、低鉀及鹼中毒等水、電解質紊亂等現象。

(3)腸梗阻

腸管內(外)的病變引起腸內容物通過障礙,稱之為腸梗阻。

這種情況的寶寶,會出現腹疼、嘔吐、肛門停止排便排氣,腹脹等症狀。

(4)顱內出血

如果寶寶經常出現噴射性嘔吐,並伴有精神差、發熱、抽搐等症狀,那麼可能患了顱內感染(顱壓過高所致),需要及時送往醫院診斷治療。

二、如何判斷生理和病理吐奶

1.生理性吐奶

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寶寶剛剛吃完奶的時候。

吐出的奶量比較少,偶爾會有量多的時候,但是寶寶沒有任何不適的現象,對生長發育也不會有多大影響。

2.病理性吐奶

這種情況選,寶寶會用力將奶噴出。吐奶量比較多,嘔吐物的顏色也不正常,呈棕色、綠色、黃色等。

寶寶吐完之後,也會表現出明顯的不舒服,這就需要及時帶寶寶看醫生。

三、如何減少寶寶吐奶

1.避免吃太飽

如果寶寶吃的太飽,胃裡乳液太滿,就很容易產生吐奶現象。還最造成寶寶過度餵養,造成寶寶肥胖。

如果是奶瓶餵養,可以嘗試嘗試減少15-30毫升的奶,看看吐奶現象有沒有改善。

給寶寶餵奶時,一定要少量、多次餵養,減少寶寶胃部所承受的壓力。

2.避免吃太快

寶媽可以用剪刀手控制奶頭流速,,避免寶寶吃的太快,寶寶吃完奶後豎起來拍嗝豎抱一會兒

儘量讓寶寶含住大部分乳暈或奶充滿整個奶嘴,避免寶寶吸入大量空氣。

3.多拍嗝

嬰兒非常需要拍嗝,打嗝可以排出多餘的氣體,讓寶寶更舒服,也能緩解吐奶。無論是母乳還是奶粉餵養,一定要多拍嗝,吃奶過程中就要拍,吃完也要拍!

4.不要擠壓肚子

你可能會發現,給寶寶換個紙尿褲,他就吐奶了,是因為抬起他的臀部時,擠壓到了肚子。同時,如果抱的姿勢不合適、寶寶處於蜷縮的姿勢等,也容易引起吐奶。所以,請確保寶寶的肚子處於放鬆的狀態。

5.避免吃完就平躺

如果你的寶寶很頻繁的吐奶,建議在餵奶後豎抱或斜躺至少15分鐘後才改為平躺,這樣可以減少奶液反流。

6.餵奶後不要立即玩樂

剛吃完奶應該讓寶寶休息一會兒,不應該與寶寶玩樂、逗笑,如果寶寶笑的太多,或是踢腿踢太多,都很容易吐奶。

7.不宜過早添加輔食

因為6個月內的寶寶消化系統發育還未完善,過早添加輔食會增添不必要的負擔,已經添加的,也應該由少到多,由稀到稠,逐漸適應,避免引起消化不良。

8.少吃易產氣的食物

母乳媽媽的飲食,直接影響了寶寶的腸胃健康。所以母乳餵養的媽媽要少吃易產氣的食物,如豆類、捲心菜、西蘭花、紅薯、甜食,以及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

9.關於奶瓶

很多時候寶寶喝著喝著奶就涼了,喝了過涼的奶粉,會引起嘔吐、腹瀉等情況,暖奶器、奶瓶保溫套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奶瓶開孔要適中,如果開孔過小,寶寶在用力吸吮時,就會導致空氣與奶水被一起吸進去;如果開孔過大,寶寶來不及吞咽,易被奶水嗆著而引起劇烈的咳嗽。

10.更換特殊配方奶粉

如果你的寶寶乳糖不耐受,喝奶後就會出現吐奶、厭奶、大便酸臭、泡沫便、脹氣、屁多等乳糖不耐受症狀。

奶粉餵養的寶寶,需要更換無乳糖奶粉,母乳餵養的寶寶,需要在餵奶前服用乳糖酶。

相關焦點

  • 寶寶吐奶如何正確應對
    很多新生兒父母在細節問題上會不知所措,比如碰到孩子吐奶的情況,這該如何正確處理呢?如果說僅僅是吐奶的話,其實是可以說是無害的,但是,我們要注意分別吐奶和嘔吐的區別,有的時候吐奶或多或少,有的時候就吐那麼一點點,有的時候可能會吐的比較多,但是寶寶甚至自己都沒有什麼感覺,它會很自然的,毫無徵兆的就會吐出一口來,這個時候其實寶寶是不痛苦的,但是,如果寶寶是嘔吐的話,只要學會鑑別就不會那麼擔心了,吐了再吃就可以了。
  • 如何應對寶寶吐奶,寶媽分享有效的實戰經驗
    你們家的寶寶吐奶嗎?小年糕從月子裡就一直有吐奶的困擾,都說喝奶後一定要拍奶嗝,我們照著網上的說法很耐心很用心的去學習拍奶嗝,但是小年糕還是一直吐奶,有時候甚至像噴泉一樣噴出來,看的我甚是緊張。前段時間我閨蜜送了我一本崔玉濤老師的書,裡面有一章專門講怎樣應對寶寶吐奶,我嘗試著按照書裡的方法做了幾天,真的是蠻有效果的。下面我總結下崔老師所說的預防吐奶的方法分享給大家:適當減少餵養量,控制餵養及間隔時間。
  • 如何應對寶寶吐奶?
    什麼是生理性吐奶?為什麼會發生?如何避免餵養不當導致的生理性吐奶?病理性吐奶如何識別?寶寶吐奶幾乎是每個新手媽媽都會遇到的事。第一次看到寶寶吐奶,媽媽總會很擔心,甚至不知所措。親愛的新媽媽,先別慌!新生寶寶吐奶其實是很常見的,主要是因為他們此時消化系統發育還未成熟。媽媽需要做的,首先是分清這是餵養不當引起的(生理性吐奶),還是寶寶生病引起的(病理性吐奶),然後再給予合適的護理方法。
  • 寶寶吐奶別著急,學會這幾招,輕鬆應對!
    寶寶吐奶別著急,學會這幾招,輕鬆應對!當了媽媽之後,孩子的一舉一動,媽媽都看在眼裡,尤其是剛出生的新生兒寶寶,最常見的情況是什麼呢?就是寶寶吐奶,不管是母乳還是喝奶粉都避免不了,這個時候很多的新手媽媽,非常的慌亂,著急,不知道如何辦。
  • 寶寶經常吐奶,是寶寶生病了麼?這些關於寶寶吐奶的事寶媽要知道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如何餵養寶寶,才不會讓寶寶經常吐奶呢?這些方法寶媽要知道帶過娃的寶媽,應該都曾遇到過寶寶吐奶的問題,寶寶偶爾吐奶,可能還算是正常現象,但是寶寶經常吐奶的話,就需要引起重視了,不然可能影響寶寶健康發育。為了寶寶更好地健康發育,寶寶吐奶的原因,我們要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和解決寶寶吐奶問題。
  • 寶寶經常吐奶,是寶寶生病了麼?這些關於寶寶吐奶的事寶媽要知道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如何餵養寶寶,才不會讓寶寶經常吐奶呢?為了寶寶更好地健康發育,寶寶吐奶的原因,我們要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和解決寶寶吐奶問題。如何判斷寶寶是病理性吐奶,還是生理性吐奶呢可能有些寶媽由於經驗不足,對於寶寶吐奶是否正常,無法判斷。其實只需要把握這麼一個原則就行。那就是看寶寶吐奶後的精神狀態。
  • 寶寶吐奶別再只是拍背了!掌握這5點,輕鬆應對寶寶吐奶
    寶寶又吐奶了!」「媽!寶寶又吐奶了!怎麼辦?」相信這是很多新手媽媽剛開始帶寶寶時常說的幾句話,有時候寶寶吐奶從鼻孔裡出來更是讓媽媽們膽戰心驚,那麼為什麼寶寶會吐奶呢?吐奶的話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另外,由於寶寶食管肌肉的張力比較低,賁門比較鬆弛,關閉不緊,所以很容易被食物破門而出,導致吐奶。 這些生理性的吐奶,等寶寶再長大一點後,胃垂向下、腸道蠕動的神經調節功能和內分泌胃酸及蛋白分解酶的功能漸漸增強,才不會吐奶。
  • 如何預防寶寶吐奶?這6點你做到了嗎?
    寶寶一旦吐奶,擔心的就是爸爸媽媽。前一篇文章已經提過,吐奶不可怕,主要看是生理性吐奶還是病理性。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主要分享,如何預防寶寶吐奶。6招預防寶寶吐奶1. 餵完奶不可立即平躺當媽媽餵完寶寶,不要馬上把寶寶平放在床上,可以先豎抱或斜躺15分鐘,以減少奶液反流。2.
  • 寶寶吐奶怎麼辦?知道這些讓你從容應對
    伴隨著嘹亮的哭聲,寶寶呱呱落地,一個小生命就這樣來到了人世間。寶媽寶爸在享受初為人父人母的喜悅的同時也充滿了未知的挑戰。就拿最基礎的餵奶來說,經常會遇到寶寶突發吐奶的情況,讓他們緊張不已。其實,寶爸寶媽不用過於擔心,知道這幾點讓你輕鬆應對!寶寶為什麼會吐奶?
  • 寶寶管家說:寶寶吐奶怎麼辦?餵奶姿勢做對了嗎
    嬰兒吐奶現象較為普遍,因為嬰兒的胃處於水平位置,體積較小,與食道相連的賁門較寬,閉合效果差,與小腸相連的幽門較緊,嬰兒在吃奶時經常吸入空氣,容易將牛奶倒入口腔,造成吐奶。當母親第一次看到嬰兒吐奶時,她可能會非常擔心和不知所措。
  • 寶寶為什麼會吐奶?寶寶吐奶怎麼辦?這8招輕鬆應對
    面對寶寶吐奶很多寶媽都不注意,認為吐奶很正常不會出什麼事的,然而事實正好相反,帶您了解真相:為什麼寶寶會吐奶?吐奶基本是每個寶寶必經的階段,一般不會有嚴重的問題出現,只要寶寶體重保持增長,沒出現不舒服的情況不必擔心,食管和胃之間有一個閥門,這個閥門發育需要一段時間,在沒有發育完全之前就會產生吐奶
  • 誰說寶寶吐奶是正常現象?有寶寶因反覆吐奶引發肺炎的,不可大意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寶寶吐奶和溢奶是有區別的,不可一概而論,不然寶寶很受傷對於新生兒寶寶,或多或少,都是可能出現吐奶現象的,可能大家對於寶寶吐奶,都不會怎麼在意,認為寶寶吐奶很普遍,是正常現象。殊不知,這是寶媽的理解誤區。因為吐奶和溢奶是有區別的,你知道麼?
  • 應對寶寶吐奶,我是這樣做的!
    作者:寶寶知道 葡萄麻麻玥作為一個新晉的新手媽媽,寶寶吐奶我再熟悉不過了,因為我家寶寶就是從出生一直吐到3月份,才比較好一點,不過真正不吐奶,因該是6月份的時候。新生兒之所以比較容易吐奶,是因為寶寶的的胃在解部位上呈橫位,所以當寶寶喝完奶後,胃的上部呈橫位,下部為奶,易造成胃位壓力,所以就容易吐奶,所以要想減輕吐奶症狀,可以從減輕胃部壓力開始,也就是我們可以通過拍隔,來輕輕胃部壓力。
  • 如何緩解寶寶吐奶?寶寶吐奶的原因有哪些
    寶寶吐奶,對於寶媽來說應該很熟悉,第一寶寶吐奶寶媽肯定不知道該怎麼辦?寶寶這樣吐會不會影響健康?經歷過第一次寶寶吐奶後,寶媽就知道怎麼回事了,不會再像第一次手忙腳亂了,那麼寶寶為什麼會吐奶呢?寶寶吐奶該怎麼辦?如何緩解寶寶吐奶?下面我就來看看關於寶寶吐奶的哪些事?
  • 應對寶寶腹瀉的方法 看這一篇
    >應對寶寶腹瀉的方法 看這一篇2016-12-01 11:07:13出處:其他作者:快樂媽咪一、應對寶寶腹瀉的常見誤區  腹瀉就用抗生素?那可治不了病毒!  很多父母以為腹瀉時就該禁食,這樣可以減輕腸胃負擔,其實寶寶腹瀉時丟失了大量水分和無機鹽,禁食會加重腸蠕動使腹瀉加重,甚至影響孩子的營養吸收和發育,所以寶寶腹瀉,要繼續給孩子餵食。  治療腹瀉=止瀉就行?你誤會了!  有些家長擔心孩子腹瀉早晨身體虛弱,會急忙想辦法立即止瀉,這可就誤會大了!
  • 寶寶頻繁吐奶!其中「隱情」這樣應對才有效
    在嬰兒期,尤其是在生後前幾個月裡,這一圈肌肉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時,導致胃內容物容易往上返。部分寶寶因為返流出現吐奶,而有部分寶寶雖有返流,但是並不吐出來,只是媽媽們注意到哺乳後寶寶有吞咽的聲音或動作,或者感覺寶寶噎著的感覺。這些寶寶通常不會因為返流而感到痛苦,所以不會哭鬧,而且生長發育也正常,不會出現體重不增或降低的問題。
  • 如何減少寶寶吐奶?
    對於新媽媽來說,剛開始看寶寶吐奶 難免會感覺「害怕」,會擔心是不是寶寶生病了?要不要帶寶寶去醫院啊等,其實寶寶吐奶是比較常見的症狀,尤其是新生兒,可以說是很常見的生理現象。溢奶和吐奶是一樣的嗎?其實,平常所說的溢奶就是吐奶,是指寶寶吃奶後,如果平躺在床上,奶就會從口角流出,甚至把剛吃下去的奶全部吐出。但是餵奶後,如果豎抱一會,吐奶就會明顯減少,醫學上把這種吐奶,稱為溢奶。
  • 寶寶管家說:寶寶補鈣吃什麼?看這一篇就夠了
    很多寶爸寶媽想要給寶寶補鈣,但是又不知道如何食補,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補鈣的食物吧1、奶製品100克牛奶中大約有104毫克的鈣質,是成人和寶寶最好補充鈣質的最佳自然食物。其中還含有多種蛋白質、胺基酸、乳酸、微量元素及維生素,使得牛奶裡的鈣質更容易被寶寶吸收,且對寶寶各方面的身體發育都有很多好處。注意:一周歲以下的寶寶建議不要喝。
  • 寶寶吐奶時千萬別做這個動作!否則會害死寶寶的…
    有的寶寶反應比較小只是溢奶,這是由生理性溢奶引起的。有的寶寶則反應比較大吐奶量比較大,這是由病理性吐奶引起的。■ 生理性溢奶寶寶溢奶量少,沒有明顯不適,沒有痛苦的表情則為生理性溢奶。溢奶後不影響食慾,可以正常吃奶玩耍。
  • 優卡丹|如何應對寶寶受涼吐奶的實用辦法
    新生的寶寶對周圍環境還不太適應,而且新生的寶寶處於一種比較敏感的狀態,有可能就會不小心受涼,感冒等等。那麼今天優卡丹小編想在這裡說說,如果嬰兒受涼後,引起一些不適的症狀怎麼辦?寶寶受涼之後,引起吐奶,家長應該怎麼麼辦呢?優卡丹教您一些實用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