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聘教授制度:核心在於人才的競爭與公平

2020-12-11 清華大學新聞網

長聘教授制度:核心在於人才的競爭與公平

來源:《中國科學報》2017-10-23  韓天琪


前不久,清華大學首次舉辦了長聘教授聘任儀式。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所致賀詞中說:「世間上百年名校無非育人,天下第一等職業還是教書。祝賀大家在清華大學以長聘教授的身份從事第一等職業。」

關於長聘教授,2014年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批准《清華大學綜合改革方案》和《北京大學綜合改革方案》實施。其中,為了建設一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兩校均提出實施「預聘—長聘」制度。作為一項高校教師的選聘制度,類似的制度在發達國家已經有了成熟的經驗。對於我國來說,「預聘—長聘」制度該如何實施?

「預聘—長聘」制度激發創新活力

「預聘—長聘制度借鑑了國際上,特別是美國的一些經驗。」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副研究員楊國梁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美國,新任大學教師入職之後有五六年時間的考察期。「這期間由學校提供一定的支持,保證新任大學教師有一定獨立啟動科研的條件,在考察期結束之後,通過考核的新任教師即進入長聘序列,無固定期限的合同,這是美國大學的通行做法。」

楊國梁說,從效果來說,這項制度可以充分激發年輕人的創新活力。「這項制度通過5~6年的時間考察年輕人有沒有足夠的能力去達到比較高的標準。給了年輕人獨立做科研的條件,能夠充分發揮青年教師的創新潛能。」除此之外,制度將一段較長時間作為考察期,可以保證年輕人不受短期考核的壓力和幹擾,潛心去鑽研一些重大問題,爭取做一些原創性比較強的成果。「這也是這項制度的優勢所在。如果沒有這項制度,考核評價太過頻繁,確實容易導致大家更急功近利。」

「預聘—長聘制度的好處就是不給教授們很大的考核壓力,給他們充分的研究和教學的空間。這項制度之所以在一些發達國家得到實現,而且越來越多的國家和高校在向這個方向發展,應當說有自己的可取之處。」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範先佐強調。

關鍵在於具體實施辦法

楊國梁坦言,相對我國來說,預聘—長聘制度的執行還在於具體的做法。「清華大學作了這方面的嘗試,但形成一個廣泛長效機制的做法還有待明確。從預聘到長聘的考核機制涉及到評價問題,這是這項制度中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美國大學這項職能的履行者是教授會。國外的知名科學家和教授是基於自己的學術信譽和聲譽來進行同行評議的,相對較客觀。國內如果想履行好此項制度還是要將著重點放在如何提高評價的公平和公正上面,如果在這方面可以有相關的制度保證,對於年輕人的評判會比較公平。」

「國外對長聘教授也有一些激勵的方式,即使拿到長聘教授之後,教授們『捧上了鐵飯碗』,學校也會有很多激勵的方式激勵這些人持續作貢獻。」楊國梁說。

不過,在這項制度實行的範圍上,楊國梁認為應區別對待科研機構和大學。「以美國能源部下屬的國家實驗室為例,其行政人員按照公務員管理,科研人員一部分按照公務員管理,一部分是合同制人員。與大學不同的是,科研機構可能不太適合預聘—長聘制度。」

這種區別與大學和科研院所的定位是有關的。「大學的三個職能是培養人才、前沿探索和服務社會。」楊國梁解釋到,大學的研究更偏向基礎一些,帶有很強的探索性和風險性,更適合採用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去自由探索。而國立科研機構往往研究的目標性很強,考核方式也是目標完成度,「從性質上來說更偏向應用研究,目標導向更強一些。」大學和科研院所的定位與研究性質的不同也導致了其人員管理和評價方式的區別,「基礎研究適合更寬鬆一點的環境。」

如何與世界一流高校定位接軌

「預聘—長聘制度更加適合世界一流高校的定位。」楊國梁認為,大學需要一批堅持科學精神、堅持真理的人,「科學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需要有一部分人存在於水平比較高的大學。如果沒有長聘制度來保證,這些人的學術自由就會受到方方面面的影響。」

不過,楊國梁和範先佐都認為,這項制度不適合普遍地在各個高校推行。「在頂尖高校,水平比較高的科研人員拿到長聘資格之後更有可能有學術上的追求,對我國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是有積極意義的。從試點的角度來講,可以選擇一些水平較高的大學。」楊國梁建議。

範先佐則認為,這項制度雖然在發達國家有了成熟的經驗,但「我國各個高校的情況不一樣,不能採取一刀切的方式。清華和北大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高校正在試行這項制度,但在其他高校實行的效果有待考察」。範先佐認為,清華和北大等頂尖高校比地方院校對頂尖人才有更強的吸引力。而在很多普通高校,目前採取的人才聘任制度是「非升即走」,「比如副教授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升不了正教授就要離開。這種方式可以促進人才流動,合理配置人才資源」。

「教授受聘於一流大學,一流大學對其是有要求的,科研、教學和社會服務就要達到學校長聘教授的要求。這種競爭性體現了預聘—長聘制度的競爭和公平性。另外,也有助於人才的合理流動,不能在一流高校取得長聘教授資格的大學教師們可以流動到其他高校或者企業等等。」範先佐說。

編輯:徐靜

相關焦點

  • 科學網—高校推行長聘制度的戰略和風險
    其間,由學校提供一定的支持,保證新任大學教師有一定獨立啟動科研的條件,在考察期結束之後,通過考核的新任教師即進入長聘序列,享有無固定期限的聘任合同。 長聘教授制度主要有五個基本特點。首先,長聘制度與高級職務晉升或聘任直接掛鈎。第二,長聘制與短期合同制相對,非長聘教師與學校體現為一種短期合同關係,其教學或科研表現只決定其短期合同的延續,學校不會作出長期聘任的承諾。
  • 延攬頂尖人才 打造一流師資 清華大學長聘教授聘任儀式舉行-清華...
    在學生藝術團民樂隊演奏曲目《姑蘇行》的悠揚旋律中,清華大學長聘教授聘任儀式隆重舉行,清華大學講席教授、冠名(副)教授聘任儀式同期舉行。校長邱勇,副校長、教務長楊斌,副校長鄭力,校長助理、副教務長彭剛等出席會議,與新聘任的長聘教授、講席教授、冠名(副)教授及其家人齊聚一堂,共享喜悅。
  • 協和醫學院「準聘長聘」,重塑教研體系
    而任何一個學科的發展,都離不開人才的引領和支持。近日,協和醫學院舉行準聘長聘教職證書頒授儀式,79名教師從校領導手中接過聘書,正式取得準聘長聘教職。此次協和醫學院在其所有醫學學科中開展準聘長聘教職聘任,在我國醫學院校中尚屬首次,旨在推進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成為我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和人才培養的核心基地。
  • 清華大學完成準聘長聘制度改革
    清華大學完成準聘長聘制度改革來源:人民網 2016-10-17 趙婀娜 張潤芝  清華大學日前完成教研系列教師崗位準聘長聘制度改革,「清華大學長聘教授講壇」同時設立,並於日前開講。  2010年,清華大學於百年校慶之際,在部分試點院系率先啟動人事制度改革。
  • 清華大學全面實施講席教授、冠名教授制度,引進高層次人才
    據清華大學介紹,講席教授、冠名(副)教授制度旨在通過多樣化的經費來源,激勵各學科高層次人才,創新人才引進機制,推進頂尖人才隊伍建設,打造一流師資隊伍。目前清華大學已籌措講席教授基金,分別設立「人文講席教授」和「基礎科學講席教授」,並鼓勵院系通過籌措基金的方式設立講席教授和冠名(副)教授。
  • 清華大學鼓勵長聘教授任新生班主任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從清華大學獲悉,在最新出爐的2017級本科新生班主任名單中,長聘正教授30人,長聘副教授10人。其中,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7人。    清華大學副教務長、教務處處長彭剛表示,長聘教授往往在教學、科研以及人生閱歷上有更深厚的積累和經驗,班主任是離學生最近的老師,教授們的言傳身教對於學生的成長成才十分有益。
  • 「縣管校聘」的4項重大改革,有人反對,但件件關乎教育公平
    同濟大學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高校智庫同濟大學教育現代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張端鴻指出:教師「縣管校聘」, 核心是保障人才合理有序流動。全體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和教師全部由縣級政府統一管理,在一定聘期內會被強制交流到縣轄區範圍內任何一所義務教育學校。
  • 這所高校79名教師取得準聘長聘教職!為何聘用製備受「青睞」
    準聘長聘教職包括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三個層級。教授為長聘崗位,副教授可為長聘崗位,也可為準聘崗位,助理教授為準聘崗位。 此次北京協和醫學院聘任教授、長聘副教授、準聘副教授和助理教授等4類教職,涉及臨床醫學、基礎醫學、生物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和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等6個一級學科。
  • 高校教授不再「一評定終身」、這類人才可納事業編!這個省再發力
    長聘崗位一般設置在教授崗位,屬於終身教職;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2019年發布的「關於印發《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師職務聘任管理辦法》的通知」,明確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職稱和崗位聘任均實行聘期制,期滿進行考核,強調高等學校教師職務聘任應遵循「按需設崗、科學評價、公平公正、以用為本、能上能下」的原則。
  • 清華大學全面實施講席教授、冠名教授制度—新聞—科學網
    據清華大學介紹,講席教授、冠名(副)教授制度旨在通過多樣化的經費來源,激勵各學科高層次人才,創新人才引進機制,推進頂尖人才隊伍建設,打造一流師資隊伍。目前清華大學已籌措講席教授基金,分別設立「人文講席教授」和「基礎科學講席教授」,並鼓勵院系通過籌措基金的方式設立講席教授和冠名(副)教授。
  • 清華鼓勵長聘教授擔任新生班主任
    清華鼓勵長聘教授擔任新生班主任清華新聞網8月23日電(記者 高原)8月23日,近38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2017級新生來到清華大學報到,開啟人生嶄新的旅程。迎接他們的不僅是陽光燦爛的面龐、優美整潔的校園,還有一系列暖心的入學教育活動。
  • 清華大學舉行首次長聘教授聘任儀式
    清華大學舉行首次長聘教授聘任儀式 2017年09月11日 13:56 來源:清華新聞網 作者:李婧 字號 內容摘要:9月8日 ,清華大學在校史館舉行首次長聘教授聘任儀式。
  • 如何理解公平競爭審查制度
    2016年6月14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在市場體系建設中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意見》(國發〔2016〕34號),要求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以規範政府有關行為,防止出臺排除、限制競爭的政策措施,逐步清理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1、為什麼要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
  • 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 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涼山州召開公平競爭...
    12月8日,州公平競爭審查工作聯席會議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24家成員單位、部分縣(市)市場監管局等60餘人參加了會議。省市場監管局應邀到會指導,並對公平競爭審查相關業務知識進行了培訓。會上,通報了近兩年來全州公平競爭審查工作開展情況,審議通過了州公平競爭審查聯席會議辦公室起草的《涼山州公平競爭審查工作第三方評估方案(暫行)》和《涼山州公平競爭審查工作方案》。州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州聯席會議召集人盧立武作了重要講話。
  • 清華首聘講席教授,三人獲聘,首位人文講席教授專攻清華簡
    2019年4月,清華大學公布新的講席教授、冠名(副)教授管理辦法,4月24日晚,清華大學舉行講席教授、冠名(副)教授聘任儀式,這標誌著清華開始全面實施講席教授、冠名(副)教授制度。2018年,為進一步推進人才隊伍建設,提升人才培養和學術科研水平,清華決定全面推進全職講席教授、冠名教授制度,在校內外聘任全職講席教授,並通過冠名講席教授、冠名教授兩種形式予以支持。清華校方表示,啟動講席教授、冠名(副)教授制度,旨在通過多樣化的經費來源,激勵各學科高層次人才,創新人才引進機制,推進頂尖人才隊伍建設,打造一流師資隊伍。
  • 縣管校聘、績效工資、職稱制度,事關教師切身權益
    事關教師的三大改革,即縣管校聘、工資制度、職稱制度三項改革,有的正在進行,有的還在醞釀中,對於老師都很重要。其核心在於公平,目的在於激發教師積極性,提升工作質量與效率。一、縣管校聘是一次重大人事制度改革。名校、窗口校、示範校,聚集了一大批優秀老師、優秀學生,也創造了超高的升學率,拉高了學區房價格。
  • 中國人民大學再聘7位一級教授
    一級崗位教授的評選是人民大學在人文社科領域率先改革、先試先行的典型範例,是人民大學區別於其他高校、研究機構獨特的制度優勢,是激勵和引導教師在學術科研和教學工作中追求卓越的重要舉措。  教授一級崗位聘用工作,是學校賦予傑出學者的崇高榮譽,旨在激勵受聘者不斷去增大它的價值。
  • 古代公平的人才選拔,選官制度已不能支撐,科舉制度應運而生
    在當代社會,最公平的改變人生的辦法就是高考,它可以不問出身,不問家室,不限制年齡,容貌等任何外物影響。讓人通過努力獲得更想要的人生。而在古代,也有像高考一樣的考試,可以讓寒門弟子通過才學成就自我,那就是延續了一千四百年的科舉考試。
  • 科技競爭關乎國運,我們決不能輸,其成敗在於環境與制度
    現代社會,科技的競爭乃是國運的競爭,更關乎國家民族的偉大復興。當今世界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實質就是科技的競爭,而科技競爭的本質是人才的競爭。中國近十年大學畢業生將近7200萬,近十年出國留學生將近490萬 ,而歸國留學生達到370萬。
  • 清華40名長聘教授擔任新生班主任
    強化立德樹人使命感 指導新生全面成長清華40名長聘教授擔任新生班主任來源:《中國教育報》2017-09-02 趙秀紅開學季,近38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2017級新生在清華大學開啟人生新的旅程。迎接他們的不僅是優美的校園,還有一系列暖心的入學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