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區全面推動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逐步實現「多規合一」工作布局

2020-12-25 瀟湘晨報

自2019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自然資源部提出逐步建立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工作要求以來,自治區確定阿勒泰地區、哈巴河縣分別作為地(州、市)級和縣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試點之一,按照先行先試的原則,地區全面展開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目前,在地區自然資源局和編制團隊的通力合作下已形成縣(市)級初步規劃方案及「雙評價」「雙評估」專題初步成果。

夯實「國土三調"基礎數據,保障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強調在三調成果基礎上,摸清底圖底數,總用地規模、可新增用地數量、永久基本農田調整等核心指標。三調以來,地區認真按照「毫不動搖、寸步不讓、虛報嚴懲、講清原因」的十六字要求,地區全程參與到自治區開展的三調集中攻堅會戰,首次採用優於1米遙感衛星影像判讀地類,運用『網際網路+』、無人機舉證、國土調查雲等新技術、新方法開展調查工作,提高內業數據判讀準確率及工作效率。實現「四同步」即:內業矢量化、外業調查舉證、質量監理、成果審核同步壓茬開展,保障調查成果真實、準確。目前,已形成三調初始成果和資料庫,提交至國務院三調辦,並將縣、市級「三調」不同時點的土地利用狀況統一更新至2019年12月31日調查標準時點。

以「優化產業布局」為特色,逐步繪製地區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阿勒泰積極落實國家和自治區發展戰略,立足地區自然資源本底,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以旅遊業為主體,牽動一產、託舉二產」的發展思路,初步確定構建以旅遊發展為引擎,農業資源為基礎,以絲綢之路經濟帶北通道的開方門戶,建立以國家生態轉型示範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總體目標的開發保護格局。

以「村莊規劃」實用性為標準,深化細化總體規劃。村莊規劃作為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鄉村地區的詳細規劃,是開展土空間開發保護活動、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核發鄉村建設項目規劃許可、進行各項建設的法定依據。在村莊規劃編制過程中,地區自然資源局把準規劃方向,立足農牧民群眾對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迫切需要,建立以地區局指導、縣(市)局主抓的規劃編制工作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定期督導、隨機抽查、及時調度,加快村莊規劃編制進度。通過對全地區509個行政村進行全面的調查摸底和梳理工作,2019年,編制完成了85個示範村的村莊規劃;2020年,完成了146個村莊規劃修編招標工作,其中105個村已初步完成規劃成果,等待審查實施。規劃編制過程中,突出地域特色的空間環境,突出歷史文化和鄉村風貌特色,防止鄉村建設「千村一面」,確保了規劃的先進性和科學性。

以「多規合一」為基礎,優化審批服務改革。按照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的要求,以「多規合一」為基礎推進規劃用地「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一是規範審批事項,精簡審批環節。將新增建設用地報批材料有原先的17項核減至10項,用地預審與選址申請材料由原先的15項核減至9項;將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意見合併辦理;將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用地批准書合併辦理,審批時限由原先的20個工作日壓縮至15個工作日。二是建立統一信息數據平臺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原則,搭建阿勒泰地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監管系統和縣(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以推進審批管理信息與投資項目在線監管信息互聯互通,確保做到審批過程、審批結果實時傳送,實現統一受理、並聯審批、實時流轉、跟蹤督辦。三是實現一窗受理綜合服務。拓展政務大廳功能,整合地、縣(市)分散設立的服務窗口,設立了統一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綜合服務窗口,實行「一份辦事指南,一張申請表單,一套申報材料,完成多項審批」的運作模式,形成一套項目審批配套制度,規範審批行為,確保了審批環節無縫銜接,審批流程高效有序運行。

【來源:新疆阿勒泰地區行政公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多規合一 我市確立「三級三類四體系」國土空間規劃總體框架
    2019年5月9日,黨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的18號文件明確提出,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對各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作用,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部署。
  • 隆陽區先行開展20個「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規試點編制
    「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是新時期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加強村莊建設管控的有效手段,是鄉村地區國土空間規劃傳導最後一公裡的重要保障。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將推進「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試點編製作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關於鄉村振興和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戰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全區範圍內擇優選取20個村(社區)作為試點開展編制工作,計劃2021年前編制完成,以點帶面做示範,為下一步全區各鄉鎮編制村莊規劃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範本。
  • 浦江縣「多規合一」規劃編制工作匯報會召開
    浦江縣「多規合一」規劃編制工作匯報會召開
  • 我國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基本形成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王立彬)以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管護修復為目標,我國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基本形成。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17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說,十三五時期,我國生態保護修復法律制度加快完善,完成森林法、海洋環境保護法、防沙治沙法、土地管理法等修訂;加快推進礦產、草原、自然保護地、野生動物保護、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空間規劃及長江、黃河保護等修法立法;出臺關於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自然保護地體系、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
  • 自然資源部:我國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基本形成
    以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管護修復為目標,我國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基本形成。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17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說,十三五時期,我國生態保護修復法律制度加快完善,完成森林法、海洋環境保護法、防沙治沙法、土地管理法等修訂;加快推進礦產、草原、自然保護地、野生動物保護、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空間規劃及長江、黃河保護等修法立法;出臺關於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自然保護地體系、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
  • 趙毅: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思考與實踐 | 學術季
    報告人 | 趙毅江蘇省城鎮與鄉村規劃設計院副院長,研究員級高級城市規劃師村莊規划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自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立以來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本報告的主要內容為對於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的思考,結合近期的規劃實踐和村莊規劃指南的編制工作,從背景要求、理解認知和框架重點三個方面展開介紹。
  • 國土空間規劃「多規合一」上海探索城市空間高質量發展
    新法堅持土地公有制不動搖,堅持農民利益不受損,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在充分總結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做出了多項重大突破,包括破除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進入市場的法律障礙、改革土地徵收制度、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為「多規合一」改革預留法律空間、將基本農田提升為永久基本農田、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土地審批權限、土地督察制度正式入法等。
  • 新時期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用途難點問題暨大數據技術在空間規劃中...
    各有關單位:   2019年 1月 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的《關於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是黨中央作出重大決策部署。要求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標誌著我國國土空間開發思路和開發模式的重大轉變,是國家區域調控理念和調控方式的重大創新,對推動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意義。隨著自然資源部「三定」方案的正式出臺,建立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成為自然資源部的21項職能之一。
  • 五河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9-2035年)編制工作方案
    縣城總體規劃」、「多規合一」    優化城鄉體系布局。合理確定縣域城鎮體系以及城鄉居民點體系結構,明確城鄉一體化發展,推動城市優質公共服務向鄉村地區延伸;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制定全縣村莊分類發展指引和空間管控要求。
  • 2021年底前海南將完成「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19日消息(記者 譚琦 通訊員 尹建軍)12月18日,海南全省村莊規劃工作現場會在儋州召開,部署推動全省村莊規劃編制工作。記者從會上獲悉,目前海南全省「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並要求各市縣確保在2021年底前實現全省「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應編盡編。
  • 高質量推進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
    國土空間規劃,是桐鄉未來發展戰略實施的基礎。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是指導各鎮國土空間發展、優化國土空間格局的基礎性工程,關係到全市未來15年的長遠發展。12月3日至5日,桐鄉市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專題對接會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召開。市委副書記、市長於會遊,副市長徐剛出席會議。
  • 自然資源部《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指南》
    自然資源部權威發文《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指南》為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落實《自然資源部關於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通知》(自然資發〔2019〕87號)規範市縣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
  • 深耕細作 加大協同 推動市「多規合一」系統應用再升級
    為進一步加大我市「多規合一」業務協同系統應用,以數位化推動空間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升級,12月21日,市局空間規劃處牽頭,組織局有關業務處室和單位圍繞「多規合一」系統應用再升級進行了專題研究。會上,大家對「多規合一」系統當前應用成效、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
  • 邯山區召開國土空間規劃工作推進會
    11月1日,邯山區召開國土空間規劃工作推進會。區級領導靳祿兵、劉海川、郝桐、李響、段國強、韓衛東出席會議,政府辦、規劃分局、國土分局、住建局、農業農村局主要負責同志,各鄉街主要負責同志,邯鄲工業園區、邯山經濟開發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 新鄉市政府出臺意見,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
    》(豫自然資發〔2019〕47號),全面提升我市國土空間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現代化水平,加快建立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基礎、以統一用途管制為手段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實現「一張藍圖幹到底」,確保我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順利進行,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 國土空間規劃城鎮空間格局_2020年國土空間規劃城鎮空間格局資料...
    內容簡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城鎮開發邊界的劃定傳導研究——以天津為例 摘要:自然資源部下發的《關於做好市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的指導意見
  • 全國7大區域14家規劃院集結 共話國土空間規劃與治理創新升級
    今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勝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戰的達標之年。2020年對於國土空間規劃同樣意義重大。從2018年中共中央發布《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明確「多規合一」;到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明確頂層設計;再到2020年9月印發《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指南(試行)》,我國正在逐步建立「多規合一」的規劃編制審批、實施監督、法規政策和技術標準體系。
  • 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2018年工作總結和2019年工作計劃
    (二)高點定位,城市能級實現顯著提升。過去一年,我委牢牢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海洋強國等戰略機遇,堅持抓大事、謀大局,充分發揮核心引擎作用,城市綜合競爭力和發展能級全面提升。創新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對標世界一流,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水平,推行重點區域總設計師負責制,印發實施前海蛇口片區及大小南山周邊地區綜合規劃,編制完成深汕特別合作區總體規劃綱要,加快編制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光明科學城、國際會展城等空間規劃,形成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後海中心區城市設計成果,完成香蜜湖片區、海洋新城、深汕合作區中心區城市設計國際諮詢,城市新增長極加快培育。前瞻布局區域戰略通道。
  • 尹稚:國土空間規劃的多學科協同實踐樣本
    02、多專業協作的工作組織模式圍繞著這樣一種背景,國土空間規劃需要大力倡導的是多單位、多部門的合作,形成一個多專業協作的工作組織模式。目前在全國正在迅速鋪開的國土空間規劃當中,由單一工種的規劃院所去做一個不那麼全面的、更容易流於傳統模板的國土空間規劃其實是一個普遍現象,正是由於這樣一種普遍現象的存在,這一輪的黃河流域國土空間規劃還具有他的樣本價值和樣本意義。
  • 城規、土規與主體功能區——國家視角的國土空間規劃
    由於該規劃凌駕於兩個規劃系統之上(「本規劃是國土空間開發的戰略性、基礎性和約束性規劃,在各類空間規劃中居總控性地位」),沒有考慮產權和附著其上的利益,特別是在地方政府層次沒有配套的行政許可,其在城規和土規兩大系統的衝突中,完全被邊緣化。隨後,很多地方開始嘗試「三規(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城市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