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4歲上北大,半年背完法語詞典,為何淪為哈理工「掃地僧」

2020-12-11 史筆如鋼

在人類社會當中,總是不缺少人才,但是天才卻很少見。而即便是天才,很多時候都有可能因為各種原因半路夭折。歷史上這種天才並不少見,比如我們初中課本中的「傷仲永」。而在現代也有許多這樣的天才,有些天才的隕落實在令人惋惜,但是有些天才卻甘願平庸,默默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這樣一位「掃地僧」。

天才王曉琮

王曉琮出生於1964年,他從小就聰明伶俐,年僅14歲時,就被北京大學少年班錄取,4年之後順利畢業。而畢業之後,他又被保送到浙江大學數學系讀碩士。但是,在讀完碩士之後,他卻回到了黑龍江老家,任教於哈爾濱理工大學。

王曉琮不僅僅是一個數學天才,在其它學科上同樣非常優秀,尤其是在語言方面。他對英語極為精通,曾經有全英語給學生們上了一堂課。為了到法國交流學習,他僅僅用了半年時間就將整本法語詞典背誦完。

而即便是在教學方面,他也可以被稱之為天才。在任教期間,他上課從不帶教材,所有的教學內容都爛熟於心,在數學複雜的計算中,用口算就能算出準確的答案。此外,他還帶隊參加了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在他的指導下,學生們數次拿到國際一等獎。甚至他不僅在數學上培養學生,還負責競賽學生的英語寫作和培訓。在王曉琮的領導下,哈爾濱理工大學的學生,獲得的國際數學競賽一二等獎超過了一百項。

然而,這樣一位無論是在什麼方面都能稱之為天才的人,平常的生活卻非常樸素。看他的穿著,根本不像是一位老師。腳上穿著膠鞋,衣服破舊,一年四季都穿著一件藍色的T恤,一副不修邊幅的樣子。

在吃飯方面也非常樸素,經常只打素菜,每次都將餐盤中的飯菜吃得一乾二淨,甚至還會舔盤子。他的這個形象,與我們在武俠小說中的掃地僧非常相似。

作為一位大學的老師,再怎麼窮也不可能到這種地步。那他是為何會淪落到成為哈理工的「掃地僧」的呢?

成為「掃地僧」的原因

王曉琮成為一個掃地僧,最重要的一個原因當然是因為他的確是一個淡泊名利的人。一位浙大畢業的研究生,無論在哪裡工作都能得到良好的待遇,而他卻甘願回到哈理工當一名普通的講師。而即便是當一名講師,依靠他的能力,也應該早已經升任副教授甚至教授。他教出來的許多學生其實都已經走上了領導崗位,升任教授,而他其實早有機會。學校早已經提出要給他升職,然而他卻拒絕了。

此外,他之所以生活樸素的原因,還是因為他將自己的工資基本都用於資助幾個貧困的學生了。他對自己的生活沒有什麼要求,但是對於沒錢讀書的孩子,他卻格外重視,自己的大部分積蓄都已經捐助給了幾名貧困學生。

在這樣一個功利至上的時代,如王曉琮這樣的人實在太少。世界上大多數人一生都在為功名利祿而奮鬥,能夠同王曉琮這樣,甘願平凡,淡泊名利的人卻沒有幾個。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並不是只有功名利祿才是成功的唯一標誌。如王曉琮這樣,在自己的喜歡的領域內發光發熱,同樣也是一種成功。我們大多數人都被花花世界迷亂了雙眼,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一輩子都只是按照別人想要的方式活下去,真正能夠像王曉琮這樣活出自己的人有多少呢?

相關焦點

  • 哈理工「掃地僧」,14歲考上北大,至今還是講師 網友:領導失職
    在哈理工,他是神一樣的存在,學生要畢業之前,願望竟然是再蹭他一次課,很多學生私下裡打聽的,都是什麼時候有他的課。 很多學生私下裡都稱他為哈理工的「掃地僧」,他實在是其貌不揚,自己又太不講究。
  • 王曉琮:14歲上北大,教學40年仍未評職稱,如今成哈理工最紅講師
    有一位14歲就成為北大生的天才少年,他本可以效仿潮流當一個流量講師,快速攫取利益。但他沒有,他堅持了教書育人的初心,幾十年默默無聞只為教書,這人就是哈理工的王曉琮。 二,硬實力代言自己 王曉琮為什麼被哈理工的學生譽為掃地僧?
  • 14歲上北大,吃飯還要舔盤子的哈理工掃地僧,現在過得怎麼樣?
    14歲上北大,現在吃飯還要舔盤子?有一位哈理工「鍋爐大爺」被稱為神級掃地僧!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所以我們常說高手在民間。芸芸眾生中,有這樣一位被「封神」的大爺,他就是哈爾濱理工大學的王曉琮。他一年四季衣服就穿那幾件,冬天標配黃膠鞋,夏天標配拖鞋,身形消瘦,嚴重駝背,加絡腮鬍,這幅打扮妥妥的鍋爐工人啊。而在哈理工,這位「鍋爐大爺」卻是真正受人敬仰的教師。他有著獨特的人格魅力。14歲就考上了北大的少年班,18歲畢業於北大考上浙江大學的研究生,現在在哈理工教學,也是一名全國數學建模競賽評委。
  • 哈理工「掃地僧」:吃飯舔盤子貌如鍋爐工,英文講課口算高數
    1有一天,有一位朋友對我說:「我大學讀的是哈理工,學校有一位『掃地僧』似的老師,非常值得宣傳一下。」他把這位人物說得超神,成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於是我趕忙去問「度娘」,結果「度」到的資料非常有限。儘管有限,我也給大家分享一下,讓大家窺斑見豹,領略一下「掃地僧」王曉琮的風採。
  • 他14歲上北大,口算微積分,邋遢生活半輩子,卻成哈理工最紅講師
    2000年高考,何碧玉在其14歲的年紀以滿分的成績考入了清華,一時間震驚了全中國。 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便是同樣以14歲的年齡考入北京大學的神童王曉琮。如今的王曉琮早已是哈爾濱理工大學的最受歡迎的老師之一,然而他卻衣著寒酸,活像一個撿垃圾的,這又有何緣故呢?
  • 14歲入北大,3個月學通法語,被贊為數學界「掃地僧」,他是誰?
    談到掃地僧,看過《天龍八部》的小夥伴們一定非常熟悉:武林大會上,他從少林寺藏經閣中低調出場,不顯山不露水將蕭遠山父子、慕容博、鳩摩智等一眾武林高手打敗,一度成為金庸筆下最神秘、最莫測、最傳奇人物。掃地僧在我國的東北黑龍江省哈爾濱理工大學裡,也有這樣一位「掃地僧」式的人物:他不修邊幅,卻德才兼備、才華橫溢,著實是國家之瑰寶和棟梁。這位神秘人物到底是誰呢?他到底又傳奇哪裡?待我們一一道來。
  • 他14歲上北大,3個月學完法語,人稱「掃地僧」,現在怎麼樣了?
    王曉琮出生於黑龍江,他從小在學習上就比較突出,與大家口中常常所說的天才有得一比,因為他確實比較有天賦,而且他在14歲的時候便考上了北京大學的少年班,想想看我們考上大學的時候是多少歲,估計絕大多數人都是18歲左右吧,這樣來看,他比大多數人早了4年左右考上大學,而且還是全國的最高學府,稱得上是天之驕子了吧。
  • 中國數學泰鬥人稱「掃地僧」
    人稱「掃地僧」,他是中國數學泰鬥,哈理工神一般的教師。 他是一位S級數學天才 14歲考入北大
  • 他是哈理工大學老師,被學生稱為神,上課從不帶課本,為人很低調
    不過接下來要說的這位並非張雪峰,同樣是教師中的知名人物,只不過他比較低調,從來沒有接受過記者採訪,更不用談登上綜藝節目了。他就是哈理工的王曉琮老師,其實在百度資料中能夠看到這位老師的資料並不多,不過哈理工之中流傳他的故事卻甚多,今天就給諸位講一講。在哈理工大學的貼吧當中,很多學生都曾經發帖子問:王曉琮老師的課表請問誰有?
  • 他14歲上北大,教學40年至今未評職稱,卻成哈理工「最紅講師」
    一、王曉琮履歷 在14歲的時候,就已經被北京大學破格錄取的天才少年,擁有這樣的人生稱得上是開了掛。 但是,他的穿著打扮卻被很多的學生稱之為學校的「掃地僧」。站在三尺講臺上的這幾十年間,王曉琮似乎早已經把穿著打扮這一方面置之度外,唯一讓他鍾情的就是數學方面的知識。哪怕學生們偶爾也會調侃地稱他為小說中的掃地僧,但是他依舊笑嘻嘻的。但是這並不代表著他在教學方面不嚴謹,又或者是對學生的要求不嚴格。
  • 「掃地僧」王曉琮:最牛數學泰鬥,樸素的是外表,高貴的是靈魂
    天才履歷,忠誠講臺、淡泊寧靜的「掃地僧」縱觀王曉琮的履歷,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他1964年出生在黑龍江雙鴨山的一個普通家庭,從小他就愛學習和思考。初中時就自學了高年級的數理化等學科。他14歲考上北京大學少年班,18歲從北大畢業,考入浙江大學研究生院。
  • 「掃地僧」王曉琮:最牛數學泰鬥,樸素的是外表,高貴的是靈魂
    他1964年出生在黑龍江雙鴨山的一個普通家庭,從小他就愛學習和思考。初中時就自學了高年級的數理化等學科。他14歲考上北京大學少年班,18歲從北大畢業,考入浙江大學研究生院。畢業後在哈理工大學任教,現在是一名講師。主講本科生基礎課和專業外語課。
  • 哈爾濱理工大學掃地僧—王曉琮
    人稱「掃地僧」,全國數學建模競賽評委。14歲考入北京大學少年班,1986年22歲的王曉琮碩士研究生畢業於浙江大學數學系。學生在貼吧裡這樣談著王曉琮:「他上課從不帶教材,教學內容早已爛熟於心」、「每一次的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王老師都能精準口算」、「無論多複雜的多少重的積分,他一律口算」、「他能一眼看出誰的作業是抄誰的」。
  • 14歲上北大18歲上研究生,教書從不帶課本,卻深受學生喜愛
    14歲上北大18歲上研究生王曉琮生於196414歲時,他考入了北京大學少年班,在北大讀書期間,感受到了北大濃厚的學習氛圍,他每天廢寢忘食的讀書。在北大畢業後,18歲的他又考入了浙江大學的研究生。22歲碩士畢業後,他放棄外面的高薪就業機會,選擇在哈爾濱理工大學當老師。
  • 他是數學奇才,帶領學生多次吊打美國拿下國際一等獎,卻是這模樣
    當然這也不能說的太絕對,但王曉琮老師確實是符合這個特點,如果不介紹他,人們在看到他的時候,還以為是什麼沒文化的農民工,大夏天的站在講臺上毫無人們想像中一般精英教授的儒雅得體,踩著一雙拖鞋,隨便穿著一件T恤和不太合身的西裝褲,背還有點駝,笑容親切的像是個隔壁家的爺爺。
  • 哈理工大學教授:上課從不帶課本,看著像鍋爐工,卻被學生稱為神
    王曉琮教授在哈理工相當出名,他上課從來不帶課本,經常穿得像個鍋爐工,每天鬍子拉碴不說,甚至每次吃飯時還要把盤子給添得乾乾淨淨。 暫且拋開王曉琮教授節省不談,其實,他的教學能力一直在哈理工處在頂尖水平。他是一位數學老師,上課之所以不帶課本,是因為他對課本內容早已經爛熟於心。什麼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和概率論,在他眼裡就跟肌肉記憶一樣張口就來。再複雜的數學公式也難不倒王曉琮,他總是能第一時間運用得爐火純青。
  • 他14歲考進北大,一手帶出「數學夢之隊」,為什麼連職稱都評不上
    14歲考上北大的學霸和許多其他的傳奇兒童一樣,王曉棕從小也是一名學霸,在走上人生巔峰的爽文裡,這仿佛是成為傳奇的必要前提。超級敏銳的思維能力以及極高的智商水平,使得王曉棕在數學理工方面,從小就有著很優秀的成績與靈氣。
  • 「神童」14歲考上北大,畢業後吃飯舔盤子,一年只有兩身衣服?被稱為「掃地僧」?
    他14歲那年就考上了北京大學少年班,四年後他又考上了浙江大學研究生。研究生畢業後,他進入哈爾濱理工大學成為一名數學老師。對於他,曾經流出很多「傳說」。「他英語水平很高,有一年,他用全英語給學長們上了一堂課。他曾經代表中國到美國參加數學建模競賽,並且是唯一一位不用翻譯的人。」
  • 女教師兩年背完英漢大詞典22萬個單詞(圖)
    背單詞,是很多學生學習英語時最頭疼的事兒,而西安51歲大學英語老師李豔芝在兩年內背完《英漢大詞典》22萬個英語詞彙,學生稱讚其為一本活的《英漢大詞典》;兒子自小患有自閉症,生活不能自理,20年前又與丈夫離婚,面對生活的不幸
  • 大學中的「掃地僧」——王曉琮,學生:像個鍋爐工的神級老師
    張雪峰有個很有名的段子:哈工大,哈理工傻傻分不清楚,有的成績優秀的學生明明想報考哈工大,結果稀裡糊塗填了哈理工。張雪峰說這個段子,是為了說明哈理工不行,用他的話說「狗屁不是」。這話讓很多人都覺得有點過了,哈理工雖說跟哈工大是沒辦法相提並論的,但是也絕沒有像張雪峰說的那樣不堪,在同類學校中,甚至可以說還是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