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剛升入高一的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謙虛踏實、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地學習,即日起,我們推出「福州三中2020級高一學習規範」系列報導,今日推送第三期「數學學科學習要求」。
一、養成學習習慣的六個階段
1.預習:預習是學習的第一個階段,要求認真閱讀課本,還可以閱讀教輔材料,適當完成課後練習。預習時間不需要很長,在預習中產生的疑問要記下來。
2.聽課:帶著預習的問題聽老師授課,聽知識形成的過程,不要只記結論。適當做好筆記,筆記內容可以是課堂上老師總結的二級結論,答題書寫的規範,對預習疑問的解答,以及聽課中產生的新問題等。課堂上要準備好課本、教輔、筆記和草稿紙,多動手體驗,不要光看不想不記。
3.複習:課後及時找老師解惑,在作業開始之前將這一節課的內容回顧一遍。回憶課堂上講授的知識點(公式、定理等),確定本節課的重、難點,課堂思考的過程及難點的理解疏通。
4.作業:先複習後再作業,作業要獨立完成,一氣呵成(在作業過程中儘量不要使用輔助工具)。作業完成後養成檢查的習慣,作業中要使用草稿紙,過程儘量寫清楚,尤其是理清前後行、並列的式子之間的邏輯關係,養成嚴謹且條理清晰的思維習慣。
5.訂正:作業或考試後,要根據標準答案進行及時訂正。訂正不能只是簡單修改答案,要查錯處、知錯因、學辨析。訂正時要理清思維要點,理解使用的方法技巧,從中總結自己的易錯點,可以整理在錯題本上。如果原題書寫不清或邏輯混亂,應重新完整解答一遍。
6.總結:每周要有一次階段性整理,整理自己本周做過的作業、試卷、教輔等,並重新回顧課本,完成課本後的閱讀材料內容。在整理、回顧的過程中,總結一周學習中的重點內容並對自己提出下一周學習的目標(我學了什麼?我會應用所學嗎?我哪裡掌握得較好?哪裡不夠?我下一周要做些什麼?)。可以準備自己的錯題本或歸納本,把這周學習中遇到的易錯點、難點、疑惑,或者自己總結的好用小技巧記錄下來,及時複習、解惑與交流。
二、時間觀念的養成
學生在高中階段,學習任務比初中要繁重許多,需要掌握的課程也更多,參加的活動也是各式各樣。要根據自己所需要參加的學習和活動,制定月計劃、周計劃甚至日計劃表,並堅持執行,做好監督。這樣可以提高自己的大局觀和整體規劃能力,既能科學管理自己的時間,又能提高自我監督和改進的能力。
三、課後作業與考試
每周4-5節數學課,每堂新課後會安排一張校本作業(建議完成時間為45分鐘,含自糾自查),周末有一份周練或試卷。學校統一購買教輔材料,學生需要及時跟著課堂學習進度完成並用紅筆訂正,每周檢查一次。作業有批改有講評,有檢查訂正情況。
四、難度與拓展
對數學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參加學校開展的其他數學課程活動,也可以自己選擇難度較高的學習材料做針對性的提高訓練。
五、學習大忌
1.手機:學習期間禁止使用手機,包括禁止使用手機搜題,禁止使用手機APP的計算器功能或作圖功能,禁止在獨立完成作業階段使用手機即時通訊APP進行交流,禁止考試時使用手機舞弊等,當然也包括在學習期間使用手機聽歌看片玩遊戲等娛樂功能,要擺脫在學習時對智能設備的依賴。
2.計算器:考試時是不能使用計算器的。
3.盲目刷題。
4.上課光看老師黑板卻不動手,不使用草稿紙等違背數學學習規律的習慣。
來源: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學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