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回顧(單選)
特性
概念理解
整體性
部分、整體間關係
理解性
不同人對同一事物理解不同
選擇性
把對象從背景中區分出來
恆常性
知覺映像不變
1.萬綠叢中一點紅,「紅」很容易被人們區分出來,這種知覺特性是()A.理解性 B. 選擇性 C. 恆常性 D. 整體性2.萬綠叢中一點紅,綠草更容易被歸為一組,這種知覺特性是( )A.理解性 B. 選擇性 C. 恆常性 D. 整體性【娜娜答疑】這兩道題雖然考的都是萬綠叢中一點紅,可是側重點不一樣。第一道題是「紅」容易被區分,區分不就是把它當作知覺對象優先反映嗎?所以是選擇。第二道題是「綠草」更容易被歸為一組,把一顆顆孤立小草看成一個整體,所以是整體性。1.不管姚明距離我們遠還是近,我們依然知覺到他很高大,這種現象是知覺的()
A.整體性 B. 選擇性 C. 恆常性 D. 理解性
2.一個人換了衣服和髮型,但是我們仍然能夠認出來他()
A. 知覺的整體性 B. 知覺的恆常性 C.知覺的理解性 D. 知覺的不變性
【娜娜答疑】這兩道題很多同學乍一看覺得這不是一樣嗎,說的都是人不變,都選恆常,其實不是的。第一道題,說的是你看姚明距離變,但是你知覺他大小不變。這是物理條件(距離)變,你知覺人的大小不變,所以是恆常性中的大小恆常。第二道題,說的是一個人不管剪了妹妹頭,還是躺了大波浪,你都能認出,這裡關鍵點是你能認出他的原因。原因是你認一個人,不是憑藉髮型這些無關緊要的信息,而是人的五官這個關鍵部分。從人的關鍵部分認識這個人是整體性。1.在英文閱讀中遇到生詞時,教師一般要求學生聯繫上下文猜測詞義,而不是急於查字典。這體現了知覺的( ) A. 整體性 B. 理解性 C. 選擇性 D. 恆常性 【娜娜答疑】這道題很多同學一看,根據上下文,這不是整體嗎?直接選了A項。其實不是的,完型填空題就需要我們結合上下文的情景並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把空缺補上。這不就是理解性的概念嗎,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對感知的事物進行加工處理,並用言語把它揭示出來。1.當進入一間屋時,有人關注盆景,有人注意看條幅,這是知覺的( ) A. 選擇性 B. 恆常性 C. 理解性 D. 整體性 2.同樣的一棵樹,畫家看到樹優美的形態,植物學家看到樹的生長狀態,體現了知覺的( ) A. 選擇性 B. 恆常性 C. 理解性 D. 整體性 【娜娜答疑】這兩道題做完以後是不是也蒙圈了?感覺這兩道題是一樣的,怎麼就選了不同答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