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覺的基本特性

2020-12-20 中公教師網

知覺的基本特性

這部分知識點是心理學的常考點,題型為客觀題,以概念反選,例子反選為主,需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區分。

一、選擇性

人觀察客觀世界時,總是有選擇地把少數事物當成知覺的對象,而把其他事物當成知覺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和對象。如:一進屋子,首先注意到盆景,而屋內其他擺設則成為背景;學生做題時,用記號筆將錯題標註出來,錯題成為知覺的對象,其他題目則成為背景。

這個意義上,知覺將對象從背景中分離出來的過程就是知覺的選擇性。

把對象從背景中區分出來,需要取決三個條件(考試常出點):

(一)對象和背景的差別大。如萬綠叢中一點紅;教室特別吵,有人喊你的名字。

(二)對象和背景做相對運動,即二者中一個動,一個靜。如同事都坐在辦公室辦公,你突然站起來跳舞。

(三)對象是你熟悉、感興趣的內容,或與人的需要、願望、任務相聯繫。如你在做事,突然有人叫你,你的名字是你熟悉的內容。

二、整體性

首先,在知覺活動中,人的知覺系統具有把個別屬性、個別部分綜合為整體能力。如圖1-1所示,雖然圖中的直線沒有連起來,但我們仍能看到一個完整的正方體。在這裡,我們的知覺系統把視野中的個別成分綜合成一個有組織的整體結構。

再者,我們對整體的知覺還可能優先於個別成分的知覺。如迎面駛來的汽車,最先看到的是汽車的整體,然後才是汽車的各個部分。

三、理解性

人在知覺過程中,以過去的知識經驗為依據,力求對知覺對象作出解釋,使其具有一定的意義。知覺過程可看成是「假設性檢驗」的過程。理解性與先前經驗、對象呈現的方式、知覺對象本身息息相關。此外還受到情緒、動機、態度、實踐活動的影響。

四、恆常性

恆常性是指知覺條件變化,人的映像不變。如我們看到的物體時而離我們近,時而離我們遠,時而在我們正前方,時而在兩側,有時出現在漆黑的夜晚,有時又出現在陽光明媚的午後,知覺條件的改變並沒有影響我們對知覺對象的認識。

在視覺範圍內,恆常性有以下六種(前四種是主要成分):

(一)亮度恆常性

照明條件改變,物體的相對明度或視亮度保持不變,叫明度或視亮度恆常性。如白色粉筆在陽光和月光下看,都是白色的,煤塊在陽光和月色下,都是黑色的。

(二)顏色恆常性

照明條件改變,物體的顏色保持不變。如室內的家具在不同的燈光照明下,顏色相對不變。

(三)形狀恆常性

從不同角度看物體,物體的形狀保持不變。如門的不同視圖(左視圖、俯視圖)。

(四)大小恆常性

物體與我們的距離發生改變時,物體的大小保持不變。如一個人從遠處走向我,雖然他在視網膜上呈現的大小有變化,但是我們並沒有把他看大。

(五)方向恆常性

人不隨身體部位或視像方向改變而感知物體實際方位的知覺特性。即在視網膜上的成像發生改變的條件下,物體實際方位保持不變。

(六)聲音恆常性

飛機高飛聽不見聲音,蚊子在耳邊吵的你煩躁躁。雖然聽到的蚊子聲音比飛機小,但我們知道飛機的聲音遠大於蚊子,這就是聲音恆常性。

例題:

1.在對事物的知覺中,需要以以往經驗、知識為基礎的理解,以便對知覺的對象做出最佳解釋、說明,知覺的之一特性叫()

A.知覺的理解性 B.知覺的選擇性 C.知覺的恆常性 D.知覺的整體性

2.俗話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指知覺的()

A.選擇性B.恆常性C.理解性D.整體性

3.一個優秀的狙擊手在執行任務時,不僅身穿迷彩服,有時還用綠彩塗抹臉部,槍枝都要用布條纏繞達到偽裝的效果,這是利用知覺的哪一特性()

A.理解性 B.整體性 C.選擇性 D.恆常性

4.不管光線明與暗,我們都認為紅旗是紅色的,體現了知覺的()

A.選擇性 B.整體性 C.理解性 D.恆常性

答案:ACCD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我要看視頻」,查看教招面試說課|試講視頻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小學科二|知覺的基本特性
    教師資格考試中,小學的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這一門考試中,每年都會涉及一定數目的心理學的考題,其中,知覺的特性一直是考試的重難點,由於此部分知識偏向於理解,出題的形式較靈活,給廣大考生的備考增加了難度,那麼,究竟該如何應對知識的特性呢?今天,此文就帶大家詳解知覺的特性,幫助大家順利通過教資考試。
  • 心理學知識:知覺的基本特性
    知覺的基本特性這一部分知識點是每年教師招聘考試的過程中都可能涉及考試的知識點,這一部分知識點主要以客觀題(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的形式進行考察,大家在備考的時候要能夠區分和識記,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備考,現在做一梳理,幫助大家理解記憶。首先我們要識記的就是知覺的基本特性總共有哪幾個,首先會考察到多選題:分別是選擇性、整體性、理解性、恆常性。
  • 知覺的四個基本特性詳解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知覺的基本特性作為重點考察知識出題的頻率非常高,但在這部分知識的學習中,很多同學總是存在這樣那樣的誤解,下面老師將對知覺的四個基本特性進行整理和解釋,希望同學們能夠結合例題在理解的基礎上識記。知覺指的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整體屬性的認識和把握,在知覺過程中,有以下四種基本特性。1.
  • 帶你深度解析知覺的4大基本特性!
    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區分理解一下知覺的基本特徵這部分知識點,以便大家提高做題的正確率。知覺的基本特性1.選擇性:人在知覺過程中把知覺對象從背景中區分出來優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覺的選擇性。其中被清楚地知覺到的客體叫對象,未被清楚地知覺到的客體叫背景。2.整體性:知覺的對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屬性組成的。
  • 【專題】「知覺的特性」知多少
    知覺的特性這個知識點,考的挺多。選擇題、主觀題,都考過。教師編制考試容易考選擇題,資格證考試則選擇題、簡答題都考過。
  • 知覺特性解讀篇(上)
    知覺是指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事物的整體屬性的反映,其基本特徵包括選擇性、整體性、理解性和恆常性。知覺的這四個基本特性在教師招聘考試當中是,經常考查選擇題、判斷題、填空題等,甚至有時還會考查辨析題等主觀題的形式。
  • 如何區分知覺的幾種特性
    知覺的特性是心理學知識點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知識點,但是也是一個理解的難點。那麼我們來了解一下知覺的特性具體怎麼區分。知覺的基本特性包括選擇性、整體性、理解性和恆常性。一、選擇性知覺的選擇性是從背景中把少數事物區分出來,從而對它們作出清晰的反映。知覺的選擇性強調知覺對象和背景之間的差異。
  • 知覺的特性
    知覺的整體性取決於以下因素:1.知覺對象的特點:接近(時間或空間上接近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覺為一個整體)、相似(彼此相似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覺為一個整體)、閉合(圖三閉合圖形容易被知覺為一個整體)連續(圖四連續的數字容易知覺為1-5這一整體, 而不是1和2和3和4和5。
  • 如何掌握知覺的基本特徵
    如何掌握知覺的基本特徵在知覺的這一部分內容當中,我們需要重點掌握的是知覺的基本特徵,考試的過程當中比較愛考單選題,以考例子的形式出現,所以需要重點掌握這部分的內容。在這裡著重來分析知覺的基本特徵。一、選擇性人在知覺過程當中把知覺對象從背景中區分出來優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做知覺的選擇性。根據概念可以知道,知覺其實就是將對象與背景區分開來,其中被知覺到的客體叫做對象未被知覺到的教背景。如:
  • 教師招聘心理學:知覺的基本特徵
    人的知覺活動表現出四種基本特性。(一)知覺的選擇性人所處的環境複雜多樣。在某一瞬間,人不可能對眾多事物進行感知,而總是有選擇地把某一事物作為知覺對象,與此同時把其他事物作為知覺背景,這就是選擇性。分化對象和背景的選擇性是知覺最基本的特性,背景往往襯託著、瀰漫著、擴展著,對象往往輪廓分明、結構完整。
  • 教師招考心理學核心考點解讀:知覺的特性
    它有四個基本特性,歷來是考試的重點,更是歷年特崗教師考試心理學的高頻考點。下面中公講師詳細講解了知覺的四個規律,以便考生更加明了的理解這一高頻考點。人所處的周圍環境複雜多樣,某一瞬間,人不可能對眾多事物進行感知,而總是有選擇地把某一事物作為知覺對象,與此同時把其他對象則作為知覺對象的背景,這種現象叫知覺的選擇性。什麼樣的事物容易被人們選擇為知覺對象呢?
  • 心理學考點-知覺的基本特徵
    一、知覺的選擇性客觀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在每一時刻裡,作用於人的感覺器官的刺激也是非常多的,但人不可能對同時作用於他的刺激全部都清楚地感受到,也不可能對所有的刺激都作出相應的反應。我們總是把某些事物作為知覺的對象,其他事物作為知覺的背景。
  • 2017考研普通心理學基礎複習要點:知覺的特性
    2017考研普通心理學基礎複習要點:知覺的特性   1.知覺的選擇性  人在知覺客觀世界時,總是有選擇性地把少數事物當成知覺的對象,而把其他事物當成知覺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與對象。這種知覺的對象從背景中分離的過程與注意的選擇性有關,當注意指向某種事物的時候,這種事物便能成為知覺的對象,而其他事物便成為知覺的背景。  人們的知覺是由對象及其背景的相互關係來決定的;  對一個物體的知覺,往往受到前後相繼出現的物體的影響。
  • 2020上海教師資格教育知識與能力《知覺的特性》題型解析
    知覺的特性是客觀題中的一個,也是一個易錯點。對於這個知識點的理解一定要從抓準關鍵詞出發,用關鍵詞判斷例子很關鍵。1.選擇性。人在知覺過程中把知覺對象從背景中區分出來優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覺的選擇性。其中被清楚地知覺到的客體叫對象,未被清楚地知覺到的客體叫背景。可見,選擇性反映的是對象和背景的關係。
  • 教師招聘心理學解析:知覺選擇性和知覺理解性的區分
    而在心理學中,知覺的基本特性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學員們在做題的時候經常出現錯誤。知覺的特性包括:選擇性、整體性、理解性、恆常性四個特性。其中,恆常性是比較好區分的,實質就是對象和知覺條件之間的關係。「從不同的距離看一個人,由於距離的改變,看一個人的大小是有差別的,但我們認為大小沒有改變,仍然依其實際大小來知覺他。」
  • 「知覺的基本特徵」易混點,你分清了嗎?
    這是由於知覺具有( )。A.選擇性 B.整體性 C.理解性 D.恆常性【答案】D。解析:一個人離我們距離遠近時的大小保持不變,屬於知覺的恆常性。2.「獵人進山只見禽獸,樵夫進山只見柴草」是知覺( )的表現。A.選擇性 B.整體性 C.理解性 D.恆常性【答案】A。
  • 心理學入門:知覺 III
    這個信息鏡頭頭腦的加工(綜合與解釋),產生了對事物整體的認識,並了解它的意義,就是知覺。知覺以感覺為基礎,但它比個別感覺的簡單相加要複雜的多。知覺作為一種活動、過程,包含了互相聯繫的幾種作用:覺察、分辨和確認。知覺加工分為自下而上的加工或數據驅動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或概念驅動加工。以來刺激感官的信息性質知覺可以分為物知覺和社會知覺。
  • 知覺特性做一次錯一次的易錯題,看看你能錯幾道?
    知覺特性這個知識點,聽說有幾道題,99.9995的人都會做錯,來看看你是不是其中的0.111111%。
  • 【梳理】知覺的特性
    此例——如上文所示,在王雁的《普通心理學》書中——是作為知覺整體性的例子出現的。其他教材中,目前並無此例。因此,考試命題、做答,應以王雁的教材為準。所以,本題答案應為A,整體性。        同樣,這道題目「當收音機裡播出一首歌曲,無論是男高音獨唱還是女高音獨唱,抑或是童聲唱,你都能辨認出來。
  • 知覺的選擇性、整體性、理解性和恆常性
    知覺的基本特性包括選擇性、整體性、理解性和恆常性,是普通心理學中關於認知過程的重點知識,也是重要的考點之一。具體的考察形式為單選題為主,偶爾會考多選題。在這裡,對於這個知識點進行一定的解析。首先是知覺的選擇性,關於此特性的概念為:人在知覺過程中把知覺對象從背景中區分出來優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覺的選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