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覺的特性是客觀題中的一個,也是一個易錯點。對於這個知識點的理解一定要從抓準關鍵詞出發,用關鍵詞判斷例子很關鍵。
1.選擇性。人在知覺過程中把知覺對象從背景中區分出來優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覺的選擇性。其中被清楚地知覺到的客體叫對象,未被清楚地知覺到的客體叫背景。可見,選擇性反映的是對象和背景的關係。那麼,對象和背景差別越大,就越容易識別,所以常常有這樣的例子,萬綠叢中一點紅,鶴立雞群,PPT上老師加大加粗的紅體字等,就體現的是對象和背景的差異。反之,對象和背景差異越小,越不容易被選擇出來,這也是反向體現選擇性的例子,比如,穿著迷彩服在草地中潛伏的士兵。
2.整體性:知覺的對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屬性組成的,但我們總是把客觀事物作為整體來感知,即把客觀事物的個別特性綜合為整體來反映,這就是知覺的整體性。知覺對象強度大的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義,它往往決定對知覺對象的整體認識。這也是出題的關鍵點,即通過關鍵部分識別整體,體現了整體性。把握了這一點,很多例子都可以理解了。比如一首樂曲,用不同的樂器演奏或者不同的人來演唱,我們能夠知道這首歌是哪首歌。因為雖然樂曲的音色有了改變,但是樂曲的旋律沒有變化,我們就是通過旋律這個關鍵部分辨別出了是那首樂曲。同樣的,一個人換了衣服和髮型,我們依然能夠辨別出這個人,就是因為這個人的五官這個關鍵部分沒有改變,通過五官這個關鍵部分辨別整體。這兩個例子都是整體性的典型考題。
3.理解性:人在知覺某一事物時,總是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認識它,並把它用詞語標示出來,這種感性認識階段的理解就叫知覺的理解性。理解性的關鍵點在於「已有經驗」,每個人的已有經驗不同,所以每個人對於同一事物的知覺結果都不同。比如,內行看熱鬧,外行看熱鬧;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都是強調經驗不同,所以知覺結果不同。
4.恆常性:在知覺過程中,當知覺的條件在一定範圍內發生變化時,人的知覺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對不變的特性就叫知覺的恆常性。構成視知覺恆常性的主要成分有四種,即亮度恆常性、顏色恆常性、形狀恆常性、大小恆常性。恆常性的關鍵點在於,事物本身並沒有改變,而是外界環境條件發生了改變,但是我們對於事物的知覺結果不變。比如,室內的家具,在不同色光照明下看起來是其他顏色,但是我們對其顏色知覺仍保持相對不變,知道家具並沒有變色,只是外界光照條件改變了。
這是對於知覺特性的常考點的區分,大家在做題過程中要通過關鍵詞來進行辨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