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警惕!48種常見電信詐騙手法

2020-12-22 騰訊網

據公安部電信詐騙案件平臺不完全統計,我省2019年1月至9月共發生電信詐騙案件1616起電信詐騙案件,其中電話詐騙類693起,佔比42.9%;簡訊詐騙類41起,佔比2.5%;網絡詐騙類881起,佔比54.5%。在1616起電信詐騙案件中,主要有冒充公檢法案件130起,佔比8%;冒充熟人案件148起,佔比9.2%;冒充客服案件225起,佔比13.9%;貸款及代辦信用卡案件591起,佔比36.6%;兼職刷單案件139起,佔比8.6%。

1、QQ冒充好友詐騙。利用木馬程序盜取對方QQ密碼,截取對方聊天視頻資料,熟悉對方情況後,冒充該QQ帳號主人對其QQ好友以「患重病、出車禍」「急需用錢」等緊急事情為由實施詐騙。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2、QQ冒充公司老總詐騙。犯罪分子通過搜索財務人員QQ群,以「會計資格考試大綱文件」等為誘餌發送木馬病毒,盜取財務人員使用的QQ號碼,並分析研判出財務人員老闆的QQ號碼,再冒充公司老闆向財務人員發送轉帳匯款指令。

近日,就職於海口某建築公司的小陳收到一封QQ郵件,郵件內容是讓邀請小陳加入公司的QQ群,方便辦公交流,小陳沒有多想便加入了該群。不久,一名自稱「葉某萬寧分公司」的人添加小陳的QQ,讓小陳提供銀行卡號給對方,稱現在自己不方便轉帳,讓小陳幫忙給客戶公司轉筆訂金。小陳看到是公司的領導請求自己幫忙,便沒有拒絕對方。隨後對方通過QQ發來一張對方轉帳給小陳的交易記錄的截圖,上面顯示對方轉了3萬元到小陳的銀行卡。小陳以為是匯款有延時,便在沒有收到轉款的情況下將自己銀行卡裡的錢轉到對方指定的帳戶內。

當天晚上,小陳依然沒有收到銀行手機簡訊提醒,便通過同事找來了萬寧分公司領導葉某的電話,而葉某表示從未要求小陳轉錢給任何人。小陳這時才明白是有人冒充葉某的QQ號進行詐騙,造成小陳損失3萬元。

3、微信冒充公司老總詐騙財務人員。犯罪分子通過技術手段獲取公司內部人員架構情況,複製公司老總微信暱稱和頭像圖片,偽裝成公司老總添加財務人員微信實施詐騙。

8月1日,三亞某公司的會計王某,收到其財務部長陳某微信發來的信息,信息中「陳某」稱有一筆45萬元的資金即將入帳,並稱公司劉總急需將這筆錢轉給廣州某公司當做保證金。王某看到是財務部長的微信號,便很配合的回答稱暫時沒有看到有資金入帳,而此時「陳某」要求王某將公司帳戶的資金狀況匯報給她,王某照做後,「陳某」給王某發來了廣州某公司的開戶信息,並要求王某先將錢儘快轉給該公司,等那筆資金到帳後再平帳。隨後王某在其「財務部長」的催促下將45萬轉至廣州某公司帳戶。

當天下午,王某再次收到「陳某」微信發來的信息,對方給王某發來一張「網銀電子回單」的截圖,上面顯示另一筆135萬的資金即將到帳。「陳某」要求王某將這筆錢立即轉給廣州某公司作為尾款。但隨後又稱廣州某公司的對公帳戶出現問題,要求王某將這筆錢轉至該公司老總的私人帳戶上,就在王某準備轉帳的同時接到了其財務部長陳某打來的電話,對方詢問為何從公司帳戶轉出45萬元,王某如實回答後,陳某表示自己的微信號被盜,並沒有指使王某轉這筆款,此時王某才知道自己被騙。

4、微信偽裝身份詐騙。犯罪分子利用微信「附近的人」查看周圍朋友情況,偽裝成「高富帥」或「白富美」,加為好友騙取感情和信任後,隨即以資金緊張、家人有難等各種理由騙取錢財。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5、微信假冒代購詐騙。犯罪分子在微信朋友圈假冒正規微商,以優惠、打折、海外代購等為誘餌,待買家付款後,又以「商品被海關扣下,要加繳關稅」等為由要求加付款項,一旦獲取購貨款則失去聯繫。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6、微信發布虛假愛心傳遞詐騙。犯罪分子將虛構的尋人、扶困帖子以「愛心傳遞」方式發布在朋友圈裡,引起善良網民轉發,實則帖內所留聯繫方式絕大多數為外地號碼,打過去不是吸費電話就是電信詐騙。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7、微信點讚詐騙。犯罪分子冒充商家發布「點讚有獎」信息,要求參與者將姓名、電話等個人資料發至微信平臺,一旦商家套取完足夠的個人信息後,即以「手續費」、「公證費」、「保證金」等形式實施詐騙。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8、微信盜用公眾帳號詐騙。犯罪分子盜取商家公眾帳號後,發布 「誠招網絡兼職,幫助淘寶賣家刷信譽,可從中賺取佣金」的推送消息。受害人信以為真,遂按照對方要求多次購物刷信譽,後發現上當受騙。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9、虛構色情服務詐騙。犯罪分子在網際網路上留下提供色情服務的電話,待受害人與之聯繫後,稱需先付款才能上門提供服務,受害人將錢打到指定帳戶後發現被騙。

樂東的李某在某酒店內通過微信搜索「按摩小姐」提供上門服務,李某添加對方微信後與對方約好服務地點。待李某在酒店開好房間,對方稱「按摩小姐」已到酒店樓下,但因李某不是會員,在見面之前,要求李某先將服務費用結清。李某二話不說就向對方微信轉了錢。接著,對方又以確保「按摩小姐」人身安全的名義要求李某繳納一部分押金。之後,對方來電又要求李某交一筆健康保證金才能讓「按摩小姐」上樓,並稱所有保證金會在服務結束後退還,李某雖然無奈,但也只能按對方要求給對方一次又一次轉錢。然而,李某左等右等卻一直不見有人登門,而對方則一直在催促李某繳納各種費用,稀裡糊塗的李某這時才感覺事有蹊蹺,隨即要求對方退款,但此時對方已將李某的微信拉黑,李某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共損失16000餘元。

10、虛構車禍詐騙。犯罪分子虛構受害人親屬或朋友遭遇車禍,需要緊急處理交通事故為由,要求對方立即轉帳。當事人因情況緊急便按照嫌疑人指示將錢款打入指定帳戶。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11、電子郵件中獎詐騙。通過網際網路發送中獎郵件,受害人一旦與犯罪分子聯繫兌獎,即以「個人所得稅」、「公證費」、「轉帳手續費」等各種理由要求受害人匯錢,達到詐騙目的。

9月27日,海口的白某收到一則中獎信息,白某點開信息中的網站連結,網頁中顯示白某中了一等獎,獎品為15000元人民幣和1臺筆記本電腦。白某抱著試試看的心理給網頁上預留的電話打了過去。對方先是恭喜白某中大獎,而後稱白某需要先繳納6000元的保證金才能領取獎品和獎金,獎品收到後可退還,白某欣然答應了對方的要求,便前往銀行將6000元轉進對方提供的帳號。接著,對方又稱還需要白某繳納8000元的個人所得稅,白某聽後感覺不對,便掛斷了電話。而後,對方卻一直打電話催促,告訴白某如果不領獎會產生高額的滯納金,這時白某才意識到自己被騙,遂報了警。

12、冒充知名企業中獎詐騙。犯罪分子冒充三星、索尼、海爾等知名企業名義,預先大批量印刷精美的虛假中獎刮刮卡,通過信件郵寄或僱人投遞發送,後以需交手續費、保證金或個人所得稅等各種藉口,誘騙受害人向指定銀行帳號匯款。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13、娛樂節目中獎詐騙。犯罪分子以「我要上春晚」、「非常6+1」、「中國好聲音」等熱播節目組的名義向受害人手機群發短消息,稱其已被抽選為節目幸運觀眾,將獲得巨額獎品,後以需交手續費、保證金或個人所得稅等各種藉口實施連環詐騙,誘騙受害人向指定銀行帳號匯款。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14、冒充公檢法電話詐騙。犯罪分子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撥打受害人電話,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盜用涉嫌洗錢等犯罪為由,要求將其資金轉入國家帳戶配合調查。

近日,儋州的陳女士接到一個自稱是海口市通信管理局工作人員的電話,陳女士被告知自己的身份信息洩露,被他人利用開通手機號碼實施詐騙,要求陳女士儘快到河南省鄭州市公安局報警,陳女士表示不懂怎麼跨省報警,對方表示可以幫陳女士將電話轉到鄭州市公安局。電話「轉接」後,一名自稱「趙警官」的男子告知陳女士,一夥嫌疑人使用陳女士的身份信息辦理了銀行卡,正在用此卡洗黑錢,要求監管陳女士的銀行帳戶。並對陳女士進行恐嚇,告訴陳女士如果不按要求操作,就立刻逮捕陳女士。此時陳女士很害怕,只能乖乖的按照對方要求,將自己銀行卡內所有的錢全部取出,並存到對方提供的「安全帳戶」內以供「檢察院檢查」。

事後陳女士回家後,將此事告訴了家人,在家人的提醒下,陳女士才意識到自己被騙,共計損失2萬餘元。

15、冒充房東簡訊詐騙。犯罪分子冒充房東群發簡訊,稱房東銀行卡已換,要求將租金打入其他指定帳戶內,部分租客信以為真將租金轉出方知受騙。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16、虛構綁架詐騙。犯罪分子虛構事主親友被綁架,如要解救人質需立即打款到指定帳戶並不能報警,否則撕票。當事人往往因情況緊急,不知所措,按照嫌疑人指示將錢款打入帳戶。

於某的兒子在浙江上大學,12月1日,於某的手機顯示自己兒子打來電話,接通後一男子帶著哭腔說:「老爸,我被人綁架了,快救我!」沒等於某反應過來,另一男子接過電話稱綁架了於某的兒子,需要50萬贖金,不給錢就撕票。於某聽後很是害怕,但由於身上並沒有那麼多錢,便告知對方只能湊到5萬元。對方稱5萬也可以,但要求於某不要掛斷電話,立刻去銀行將錢轉至對方帳戶。於某救子心切,立即動身前往銀行將5萬元轉至對方指定帳戶。隨後對方稱現在就放了於某兒子,掛斷電話後,於某立即向浙江當地公安機關報警,當警察到學校找到於某兒子時,發現其兒子並沒有被綁架,於某這才知道自己被詐騙。

17、虛構手術詐騙。犯罪分子虛構受害人子女或老人突發急病需緊急手術為由,要求事主轉帳方可治療。遇此情況,受害人往往心急如焚,按照嫌疑人指示轉款。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18、電話欠費詐騙。犯罪分子冒充通信運營企業工作人員,向事主撥打電話或直接播放電腦語音,以其電話欠費為由,要求將欠費資金轉到指定帳戶。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19、電視欠費詐騙。犯罪分子冒充廣電工作人員群撥電話,稱以受害人名義在外地開辦的有線電視欠費,讓受害人向指定帳戶補齊欠費,否則將停用受害人本地的有線電視並罰款,部分人信以為真,轉款後發現被騙。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20、退款詐騙。犯罪分子冒充淘寶等公司客服撥打電話或者發送簡訊謊稱受害人拍下的貨品缺貨,需要退款,要求購買者提供銀行卡號、密碼等信息,實施詐騙。

海口孫女士接到一陌生來電,對方自稱是淘寶客服人員,並稱孫女士在淘寶購買的商品存在質量問題,請孫女士申請退賠。由於對方能說出孫女士的個人相關信息和細節,孫女士信以為真便添加了對方微信。隨後對方稱退款需要比較高的支付寶信用額度,但孫女士的信用額度不夠,沒辦法完成退款。正在孫女士為難之際,對方表示其公司有一個提升信用額度的方法,教孫女士從自己的支付寶「借唄」進行貸款,轉至其公司帳戶,再通過其公司的帳戶幫孫女士還款,用於做流水帳,以提升額度。由於孫女士對支付寶退款操作不了解,便輕信了對方。在對方的指導下,孫女士分三次從支付寶借款16萬元,並通過對方要求的方式向對方帳戶轉款12萬餘元,事後「客服人員」稱今日的流水帳夠了,稍後會幫孫女士進行還款,同時要求孫女士刪除轉帳記錄和聊天記錄,不然會影響退款進度,孫女士再次聽信了對方,刪除了所有轉帳信息和聊天記錄。事後,孫女士感覺到不對勁,當再次聯繫對方時發現自己微信已被拉黑,而自己支付寶「借唄」的帳單對方也沒有還。孫女士這才意識到被騙,共計損失12萬餘元。

21、購物退稅詐騙。犯罪分子事先獲取到事主購買房產、汽車等信息後,以稅收政策調整,可辦理退稅為由,誘騙事主到ATM機上實施轉帳操作,將卡內存款轉入騙子指定帳戶。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22、網絡購物詐騙。犯罪分子開設虛假購物網站或淘寶店鋪,一旦事主下單購買商品,便稱系統故障,訂單出現問題,需要重新激活。隨後,通過QQ發送虛假激活網址,受害人填寫好淘寶帳號、銀行卡號、密碼及驗證碼後,卡上金額即被划走。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23、低價購物詐騙。犯罪分子通過網際網路、手機簡訊發布二手車、二手電腦、海關沒收的物品等轉讓信息,一旦事主與其聯繫,即以「繳納定金」、「交易稅手續費」等方式騙取錢財。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24、辦理信用卡詐騙。犯罪分子通過報紙、郵件等刊登可辦理高額透支信用卡的廣告,一旦事主與其聯繫,犯罪分子則以「手續費」、「中介費」、「保證金」等虛假理由要求事主連續轉款。

因個人原因想辦理信用卡的張某在網上看到一則辦理高額信用卡的廣告,隨即添加了對方的QQ進行諮詢。對方自稱某銀行工作人員,讓張某填寫了一份個人信息表通過QQ發過去,並告知張某銀行審核通過後會再通知張某。

4月5日,張某接到自稱銀行工作人員來電,稱張某信用卡已審核通過並辦理完成,需要親自交到張某手上,但張某當時並不在海口,便約對方第二天見面。第二天張某來到約好的地點,聯繫到對方後,對方稱在見其他客戶,並稱懷疑張某是記者或警察,需要張某繳納一筆風險金,等確認張某身份後再將風險金退回張某。但此時張某開始懷疑對方,讓對方添加自己微信,並讓對方提供共享位置,在張某看到對方共享的位置確實是在海口後,才放心將10000元風險金通過微信轉給對方。轉款後張某意識到不對,當再聯繫對方時,發現對方已聯繫不上。

25、刷卡消費詐騙。犯罪分子群發簡訊,以事主銀行卡消費,可能個人洩露信息為由,冒充銀聯中心或公安民警連環設套,要求將銀行卡中的錢款轉入所謂的「安全帳戶」或套取銀行帳號、密碼從而實施犯罪。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26、包裹藏毒詐騙。犯罪分子以事主包裹內被查出毒品為由,稱其涉嫌洗錢犯罪,要求事主將錢轉到國家安全帳戶以便公正調查,從而實施詐騙。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27、快遞籤收詐騙。犯罪分子冒充快遞人員撥打事主電話,稱其有快遞需要籤收但看不清具體地址、姓名,需提供詳細信息便於送貨上門。隨後,快遞公司人員將送上物品(假煙或假酒),一旦事主籤收後,犯罪分子再撥打電話稱其已籤收必須付款,否則討債公司或黑社會將找麻煩。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28、醫保、社保詐騙。犯罪分子冒充社保、醫保中心工作人員,謊稱受害人醫保、社保出現異常,可能被他人冒用、透支,涉嫌洗錢、製販毒等犯罪,之後冒充司法機關工作人員以公正調查,便於核查為由,誘騙受害人向所謂的「安全帳戶」匯款實施詐騙。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29、補助、救助、助學金詐騙。犯罪分子冒充民政、殘聯等單位工作人員,向殘疾人員、困難群眾、學生家長打電話、發簡訊,謊稱可以領取補助金、救助金、助學金,要其提供銀行卡號,然後以資金到帳查詢為由,指令其在自動取款機上進入英文界面操作,將錢轉走。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30、引誘匯款詐騙。犯罪分子以群發簡訊的方式直接要求對方向某個銀行帳戶匯入存款,由於事主正準備匯款,因此收到此類匯款詐騙信息後,往往未經仔細核實,即把錢款打入騙子帳戶。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31、貸款詐騙犯罪分子通過群發信息,稱其可為資金短缺者提供貸款,月息低,無需擔保。一旦事主信以為真,對方即以預付利息、保證金等名義實施詐騙。

8月19日,海口的周某用手機瀏覽網頁時看到一則「北京某貸款公司」的廣告信息,因近期生意上急需資金周轉,周某則根據廣告上的信息與對方取得聯繫,經過與客服一番溝通後,對方表示以周某的資質可以借到大額款項的同時,可享受無抵押低利率的政策,但是需要周某先交一筆信用保證金才可放款,並且表示這筆信用保證金會在貸款還完時退還給周某,周某心想反正信用保證金屆時會返還,還能享受到低利率無抵押優惠,便欣然答應對方提出的條件。

隨後,周某到附近銀行用ATM機將20000元「保證金」轉入對方提供的帳戶,但匯款之後發現對方已聯繫不上,之前的廣告網頁也已打不開,此時,周某才發現自己被騙,遂立即報警。

32、收藏詐騙。犯罪分子冒充各類收藏協會的名義,印製邀請函郵寄各地,稱將舉辦拍賣會並留下聯絡方式。一旦事主與其聯繫,則以預先交納評估費、保證金、場地費等名義,要求受害人將錢轉入指定帳戶。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33、機票改籤詐騙。犯罪分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以「航班取消、提供退票、改籤服務」為由,誘騙購票人員多次進行匯款操作,實施連環詐騙。

退休的潘女士提前訂購了一張從海口飛往上海的機票。就在飛機起飛的前一天,潘女士收到一條機票改籤的簡訊「東方航空:潘**旅客您好!您所乘坐的MU5536航班已取消,請您及時聯繫客服00861-*****辦理退/改/籤,敬請諒解!」,一頭霧水的潘女士按照簡訊預留的電話打了過去。電話接通後,對方自稱是東方航空公司的客服人員,並告知潘女士的航班由於機械故障無法起飛,詢問潘女士是否需要改籤。潘女士聽後沒有過多懷疑,便表示要將航班改籤到次日。隨後對方稱因改籤問題需要給潘女士補退300元改籤費用,並要求潘女士提供銀行卡號及告知卡內餘額。潘女士將自己的銀行卡號及卡內餘額提供給對方後,便收到一條驗證碼,此時對方要求潘女士提供驗證碼,由於潘女士對機票改籤業務流程不熟悉,便輕信對方把手機收到的驗證碼告訴了對方。掛斷電話後,潘女士發現自己手機收到銀行扣款簡訊,此時潘女士意識到不對,立刻回撥對方電話,發現無法接通,共計損失14998元。

34、重金求子詐騙。犯罪分子謊稱願意出重金求子,引誘受害人上當,之後以誠意金、檢查費等各種理由實施詐騙。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35、PS圖片實施詐騙。犯罪分子收集公職人員照片,使用電腦合成淫穢圖片,並附上收款卡號郵寄給受害人,勒索錢財。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36、「猜猜我是誰」詐騙。犯罪分子獲取受害者的電話號碼和機主姓名後,打電話給受害者,讓其「猜猜我是誰」,隨後根據受害者所述冒充熟人身份,並聲稱要來看望受害者。隨後,編造其被「治安拘留」、「交通肇事」等理由,向受害者借錢,一些受害人沒有仔細核實就把錢打入犯罪分子提供的銀行卡內。

家住文昌市的董某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開口沒有說自己是誰,直接就說「董工,你聽出來我聲音沒有?」,董某覺得這個聲音跟自己一個朋友很像,就說「你是仇先生嗎」,對方說「是啊」,並給董某說明天有點事要麻煩董某,等明天早上九點左右再給董某打電話,然後就掛了電話。

第二天早上八點半,董某又接到了這個陌生號碼的來電,對方聲稱自己正在接待一個公司領導,領導不肯要他的現金,想用網上支付的方式,對方說自己現在不方便,請董某幫忙轉一萬塊錢給這個領導。董某聽後沒有多想就答應了,此時對方發來一條簡訊,上面是銀行卡號和開戶姓名,然後董某就用自己的支付寶給這個帳戶轉了9999元。而當轉帳成功後,對方要求董某再轉一筆錢給他,此時董某表示自己確實沒錢了,就婉言拒絕了。後來董某發現不對勁,就把支付寶轉帳截圖發給了那位姓仇的朋友,但對方馬上打來電話表示根本不知道此事,而當董某再次撥打那個陌生號碼時,已經無法撥通,這時,董某才醒悟自己被騙了。

37、冒充黑社會敲詐類詐騙。犯罪分子先獲取事主身份、職業、手機號等資料,撥打電話自稱黑社會人員,受人僱傭要加以傷害,但事主可以破財消災,然後提供帳號要求受害人匯款。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38、提供考題詐騙。犯罪分子針對即將參加考試的考生撥打電話,稱能提供考題或答案,不少考生急於求成,事先將好處費的首付款轉入指定帳戶,後發現被騙。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39、高薪招聘詐騙。犯罪分子通過群發信息,以月工資數萬元的高薪招聘某類專業人士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地點面試,隨後以培訓費、服裝費、保證金等名義實施詐騙。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40、複製手機卡詐騙。犯罪分子群發信息,稱可複製手機卡,監聽手機通話信息,不少群眾因個人需求主動聯繫嫌疑人,繼而被對方以購買複製卡、預付款等名義騙走錢財。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41、釣魚網站詐騙。犯罪分子以銀行網銀升級為由,要求事主登陸假冒銀行的釣魚網站,進而獲取事主銀行帳戶、網銀密碼及手機交易碼等信息實施詐騙。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42、解除分期付款詐騙。犯罪分子通過專門渠道購買購物網站的買家信息,再冒充購物網站的工作人員,聲稱「由於銀行系統錯誤原因,買家一次性付款變成了分期付款,每個月都得支付相同費用」,之後再冒充銀行工作人員誘騙受害人到ATM機前辦理解除分期付款手續,實則實施資金轉帳。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43、訂票詐騙。犯罪分子利用門戶網站、旅遊網站、百度搜尋引擎等投放廣告,製作虛假的網上訂票公司網頁,發布訂購機票、火車票等虛假信息,以較低票價引誘受害人上當。隨後,再以「身份信息不全」、「帳號被凍」、「訂票不成功」等理由要求事主再次匯款,從而實施詐騙。

在海口務工的範某接到一個自稱是海口市美蘭區法院執行廳張主任的電話,「張主任」說單位要組織人員出差,需要範某幫忙預訂機票。由於範某所在公司有代買團體機票的業務,範某便欣然答應了對方請求,隨後「張主任」陸陸續續讓範某幫忙訂了七張不同的機票,訂完機票後,「張主任」讓範某先幫忙墊付機票費用,下午會到範某公司所在地給範某付錢,範某沒有多想,便幫忙墊付了六張機票的錢,下午一點多的時候,範某打電話給「張主任」問其什麼時候來付款,張主任一直以各種理由推遲沒有時間過去,直到下午六點半的時候,範某再次打電話給「張主任」,發現其電話已關機了,範某便發現不對勁,意識到自己是被騙,便馬上取消最後一張機票出票,損失共計10280元。

44、ATM機告示詐騙。犯罪分子預先堵塞ATM機出卡口,並在ATM機上粘貼虛假服務熱線告示,誘使銀行卡用戶在卡「被吞」後與其聯繫,套取密碼,待用戶離開後到ATM機取出銀行卡,盜取用戶卡內現金。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45、偽基站詐騙。犯罪分子利用偽基站向廣大群眾發送網銀升級、10086移動商城兌換現金的虛假連結,一旦受害人點擊後便在其手機上植入獲取銀行帳號、密碼和手機號的木馬,從而進一步實施犯罪。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46、金融交易詐騙。犯罪分子以某某證券公司名義通過網際網路、電話、簡訊等方式散布虛假個股內幕信息及走勢,獲取事主信任後,又引導其在自身的搭建虛假交易平臺上購買期貨、現貨,從而騙取事主資金。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47、兌換積分詐騙。犯罪分子撥打電話謊稱受害人手機積分可以兌換智慧型手機,如果受害人同意兌換,對方就以補足差價等理由要求先匯款到指定帳戶;或者發簡訊提醒受害人信用卡積分可以兌換現金等,如果受害人按照提供的網址輸入銀行卡號、密碼等信息後,銀行帳戶的資金即被轉走。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48、二維碼詐騙。犯罪分子以降價、獎勵為誘餌,要求受害人掃描二維碼加入會員,實則附帶木馬病毒。一旦掃描安裝,木馬就會盜取受害人的銀行帳號、密碼等個人隱私信息。

海南省此類案件發案較少,暫無案例。

(萬寧市公安局宣)

▍編輯:何子儀

▍監製:翁世武 陳明思

萬寧市廣播電視臺

微信公眾號:萬寧市廣播電視臺

新浪微博:萬寧市廣播電視臺

http://weibo.com/wnsgbdst

相關焦點

  • 48種常見電信網絡詐騙手法
    做一個守護家人的行動派趕緊了解了解這48種常見電信網絡詐騙手法吧
  • 「防騙小課堂」第四十四期 48種常見電信網絡詐騙手法出爐了
    公安部刑偵局公布的48種常見電信網絡詐騙手法
  • 【反電信詐騙】請警惕五類常見電信詐騙類型
    網絡電信詐騙高發、易發的態勢明顯,造成的財產損失巨大,社會危害極大,近年來執法、司法機關也在不斷加大打擊力度」。為了有效防範新型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活動。警察蜀黍向您揭穿以下五類常見且多發的電信詐騙手段,提醒廣大群眾保持高度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 【提醒】網絡電信詐騙常見的十種「坑」須警惕!
    【提醒】網絡電信詐騙常見的十種「坑」須警惕!大家要提高防範意識,不要輕信他人,識別下列十種常見的網絡電信詐騙形式,不給犯罪嫌疑人可乘之機。一、發布卡號讓人「打款」詐騙犯罪分子通過簡訊群發器隨機發送簡訊「請把錢打到這個***銀行卡上,銀行卡號為:******」,受害人如果正在銀行辦理匯款業務或當時確實有轉帳業務,極易被騙上當,往新帳戶上轉帳人民幣,之後發現上當受騙。
  • 海南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在"110"教您防詐騙
    人民網海口1月10日電(記者 毛雷)為有效遏制電信詐騙高發勢頭,不斷增強海南人民群眾的防騙意識,根據《海南省公安機關開展「110宣傳日」活動工作方案》的要求及部署, 1月10日上午9時,海南省反電信詐騙中心在海口市美蘭區南亞廣場參與廳指揮中心開展的」110」宣傳日活動,對防範電信網絡詐騙進行宣傳。
  • 年底提醒:防範電信詐騙 五種常見「套路」要記牢
    臨近年底,隨著買物置衣購票等年終消費在網上的提升,電信網絡詐騙也趁機出現「抬頭」趨勢。近些年,利用數位化網絡、通訊等實施詐騙的行為高發,不少詐騙案件的受害人眾多,造成的損失多達上億,個別電信詐騙案件,更導致受害人被詐騙致死。
  • 【警惕】防範電信詐騙,花都這波操作很硬核!
    【警惕】防範電信詐騙,花都這波操作很硬核!網購的同時要注意保護個人信息,提高警惕。06網絡交友誘導投資理財、博彩類詐騙詐騙手法騙子在交友婚介網站、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發布條件相對優越的虛假徵婚交友信息,以各種「高富帥」「白富美」「高大上」的身份主動聯繫社交平臺中的異性。
  • 防詐警示丨48種常見電信詐騙犯罪案件公開
    電信詐騙是犯罪分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利用行動電話、固定電話、網際網路等通訊工具,採取遠程、非接觸的方式,通過虛構事實誘使受害人往指定的帳號打款或轉帳,騙取他人財物的一種犯罪行為。儘管公安機關開展了持續不斷地打擊行動,但是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活動仍然快速發展蔓延,形勢嚴峻,危害突出。電信詐騙團夥中,有專門成員負責編寫詐騙劇本,緊跟社會熱點,針對不同群體,量身定做、精心設計、編制騙術,其犯罪類型多,手段變化快。下面是公安部刑偵局歸納的48種常見的電信詐騙案件,這些套路你要知道,以免上當受騙。
  • 100種電信欺詐手法之「仿冒詐騙」
    微信安全團隊聯合騰訊客服、守護者計劃推出的《普通用戶常見欺詐手法大揭秘》系列文章今天開始正式發布啦!在這裡,我們為大家總結梳理了十類最常見的電信欺詐手法,涵蓋「殺豬盤」、「免費送」、「仿冒公檢法」等共100個典型騙局,方便大家對號入座,一秒識破騙子的真面目。
  • 反詐中心提醒廣大學生,警惕電信網絡詐騙!
    而這也為一些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尤其是針對學生及家長群體的電信詐騙案件屢有發生,甚至有人受利益誘惑,淪為幫兇、共犯。日前,反詐中心發出《致全縣學生的一封信》,提醒廣大學生,警惕電信網絡詐騙!請認真閱讀此信,增強防範意識和辨別能力,增強法制觀念,遠離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牢記「三不一多」原則,守住咱家錢袋子:未知連結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轉帳匯款多核實。1、網絡刷單詐騙:網絡兼職刷單、刷信譽、做任務的就是詐騙。
  • 防電信詐騙:最強防電信詐騙秘籍請收下
    電話欠費、冒充公檢法、調包二維碼、偽基站……這些層出不窮的電信詐騙,你是否聽過、遇過、甚至中招過?微信偽裝身份、娛樂節目中獎、猜猜我是誰……在五花八門的騙術面前,你是否分得清、辨得出、躲得過?公安部刑偵局歸納出了48種常見的電信詐騙犯罪類型及防騙秘籍。快到年底了,看完記得也轉給自己的爸媽看看!
  • 【反詐進行時】公安部做了48張圖——電信詐騙最全匯總
    電信詐騙是犯罪分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儘管公安機關開展了持續不斷地打擊,但是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活動仍然快速發展蔓延,形勢嚴峻,危害突出。電信詐騙團夥中,有專門成員負責編寫詐騙劇本,緊跟社會熱點,針對不同群體,量身定做、精心設計、編制騙術,其犯罪類型多,手段變化快。
  • 警惕「車輛年審」電信詐騙!
    警惕「車輛年審」電信詐騙!參與互動    警惕
  • 網絡安全宣傳周|電信詐騙迷惑行為,請看
    電信網絡詐騙頻發猶如病毒一樣蔓延但騙子手段其實並不高明5種常見詐騙手段教大家識破電信詐騙那些小伎倆望大家認清套路從中吸取教訓當對方試圖索取密碼、手機校驗碼等信息時,十有八九是騙子,一定要提高警惕,千萬不要透露。
  • 1至9月旌陽區電信網絡詐騙立案602起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古蓉媛)10月29日上午,德陽市旌陽區召開防範電信網絡詐騙新聞發布會網絡詐騙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今年以來旌陽區典型電信網絡犯罪案件及當前電信網絡犯罪案件高發的主要原因。今年以來,旌陽區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仍然較為突出,總體上呈現出案件高發、損失資金增加、作案手法結構複雜,受害人群廣、外流犯罪未得到根本遏制等特徵。2020年1至9月,旌陽區共立電信網絡詐騙案602起,比去年同期上升27%。
  • 警惕!磐安有不少人遭遇電信網絡詐騙,今年已發生兩百多起
    今天上午,我縣舉行防範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集中宣傳活動暨返贓儀式,通報了今年我縣電信網絡詐騙防範打擊情況,並將追回的贓款返還給受害者。截至9月6日,今年我縣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發案261起,造成損失737萬,截至同期,縣公安局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50起,抓獲嫌疑人95人。縣公安局將今年為止追回的84萬贓款逐一返還給8名受害者。
  • 平安校園 | 南安市鳳凰小學「百日千人進萬家」防範電信網絡詐騙致家長一封信
    南安市鳳凰小學「百日千人進萬家」防範電信網絡詐騙致家長一封信尊敬的家長、親愛的同學們:  近幾年,電信網絡新型犯罪活動猖獗、詐騙案件高發,詐騙手法不斷升級更新,受害群眾被騙損失巨大。泉州市、南安市等各級政府為了保障群眾財產安全,啟動了「百日千人進萬家」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集中宣傳活動。       年終歲末是電信網絡詐騙的高發時節,為了您的財產安全,請認真閱讀此信,增強識詐防騙意識和能力。同時,希望您將此信的內容轉告您的家人、親友、同事和鄰居,防止上當受騙,遭受損失!
  • 波蘭破獲電信詐騙集團 逮捕48名臺灣人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據外媒報導,波蘭檢方18日稱破獲一國際詐騙集團,逮捕48名中國臺灣嫌犯、2名波蘭嫌犯。他們一年內向中國民眾敲詐勒索了180萬歐元(約人民幣1414萬元),可能面臨入獄15年重刑。其作案手法為詐騙人員謊稱是警察,要求受害人員立即轉帳,並警告稱否則將面臨稅務調查。被捕嫌犯可能面臨最高15年的重刑。此外,據臺媒報導,菲律賓執法單位13日搜捕多處可疑電信詐騙據點,逮捕的158名嫌犯中至少有40名臺灣人。臺灣地區「駐菲代表處」派員探視,並要求菲方依照原則遣送嫌犯。
  • 【防詐騙】提高防範意識,遠離電信網絡詐騙!
    【防詐騙】提高防範意識,遠離電信網絡詐騙!二、電信網絡詐騙的特點作案手法速度快犯罪分子作案手法翻新層出,千方百計編造各種虛假事實進行詐騙犯罪,從最初的「中獎」、「消費」虛假信息,發展到「綁架勒索」、「電話欠費」等虛構事實詐騙,甚至冒充電信工作人員、公安民警詐騙,欺騙性非常大,識別很困難,沒有接收過詐騙信息的群眾非常容易上當受騙
  • 警惕電信詐騙黑手伸向出入境領域!
    最近,一些不法分子冒充公安機關工作人員,給護照持有人打電話進行電信詐騙,其詐騙方式是:稱護照持有人所持護照有涉嫌偽造或非法使用或有非法出入境記錄等情形三、您接到疑似電信詐騙的電話後,請保存相關通信信息,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協助公安機關依法查處。請廣大群眾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煙臺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分局24小時諮詢電話:0535-6297046 2020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