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籍信息核查工作簡介
近期,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簡稱全國學籍系統)為通過公安部身份認證的中小學生發放了全國唯一的正式學籍號,該編號從小學一直沿用到研究生教育乃至繼續教育,並在全國範圍內實現學生升學、轉學等動態跟蹤管理,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留守學生等教育熱點、難點問題提供有力支撐。
目前系統已進入新的應用階段,對數據的全面性、完整性和準確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但部分學生學籍信息存在缺項、有誤、未更新等問題,個別學生因沒有提供居民身份證件號未獲得正式學籍號。為加快處理相關問題,進一步提高全國學籍系統學生信息質量,教育部將在全國開展中小學學籍信息核查工作,為實現「一人一籍,籍隨人走,終身不變」的目標做好工作準備。
家長進行核查時要做什麼?
參加家長會,核對孩子的學籍檔案;
下載、安裝平臺,註冊登錄;
拍照上傳籤字確認後的學籍確認表;
上交紙質學籍確認表。
具體如下:
1、家長攜帶家庭戶籍簿(原件及複印件,學生戶口卡需提前複印)、智慧型手機、學生身份證參加家長會。
2、家長會上,核查核對孩子的學籍檔案信息是否正確,如有錯誤,在變更欄中填寫變更信息,有關鍵信息變更的,請同時提交相關證明材料。檢查無誤後籤字確認。
3、下載安裝教育技術服務平臺並註冊登錄,拍照上傳已籤字確認的「學籍信息確認表」作為電子版存檔。
家長核查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① 首先,保證關鍵數據的準確性。 即您孩子的姓名、性別、出生日期、民族、身份證件號、戶籍地址,都需對照著戶口本上的內容進行核查。 同時,如果以上關鍵數據中的某一項做了更改,需在核查確認表後附上完整的戶口複印件(包括:戶口扉頁即地址頁、戶主頁、學生頁、增減頁共四頁)② 「家庭成員或監護人」至少要保證一名監護人的信息是完整的。
「教育技術服務平臺」有何作用?家長為什麼要安裝?
教育技術服務平臺現在是提供班級群和學籍信息電子存檔功能,本次需要家長在手機上安裝此軟體,並通過手機上安裝好的平臺軟體拍照上傳已籤字確認的「學籍信息確認表」作為電子版存檔。以後還會有其他功能在上面承載,比如:
•家長將通過該平臺查詢學生學籍帳號,查詢學籍信息。
•平臺不僅對接學籍系統,也將承載資助系統、中職系統等等教育業務系統,因此有關學生的資助、升學相關的信息也有可能通過教育技術服務平臺通知、查詢。
•班級群的功能設計將會進一步提升,因此班主任可通過該平臺傳達作業、學校通知及一些工作配合,在信息傳達上面更加安全。
(提醒:所有平臺帳號都是實名制,請家長務必保證個人帳號安全,以防學生信息洩露;此平臺是免費使用,專為全國教育工作者及家長提供服務支撐,在功能開發上會更匹配,在使用上也更安全。)
填寫標準
[學生基礎信息]
1.姓名:
身份證、戶口本上的姓名
2.性別:
填寫:男或女。
3.出生日期:
身份證或戶口本上記載的時間,填寫8位數字。如"20040101"。
4.民族:
填寫學生的民族。
5.國籍/地區:
填寫學生所屬的國籍/地區。
6.身份證件類型:
填寫以下類別中的一種:居民身份證、香港特區護照/身份證明、澳門特區護照/身份證明、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境外永久居住證、護照、其他。
7.身份證件號:
填寫身份證件類型對應的證件號碼。
8.港澳臺僑外:
填寫以下類別中的一種:否、香港同胞、香港同胞親屬、澳門同胞、澳同胞親屬、臺灣同胞、臺灣同胞親屬、華僑、僑眷、歸僑、歸僑子女、歸國留學人員、非華裔中國人、外籍華裔人、外國人、其他。
9.戶口所在地:
根據實際情況填寫(查看戶口本首頁戶口章)
10.戶口性質:
根據實際情況填寫(農業戶口,非農業戶口)
11.入學年月:
學生進入當前教育階段(小學、初中、高中)初始年級的時間,填寫6位數字,如'201409'。
12.就讀方式:
區分學生在校讀書的方式,填寫:走讀或住校。
13.入學方式:
學生以何種方式進入學校,義務教育填寫:就近入學或其他,
高中階段填寫以下類別中的一種:統一招生考試/普通入、體育特招、藝術特招、其他。
14.現住址:
學生現在居住的地址,具體到村莊、街區門牌號。
15.聯繫電話:
學生的聯繫固定電話或者手機號碼。
16.郵政編碼:
填寫學生現住地的郵政編碼。
[學生擴展信息]
17.是否獨生子女:
填寫:是或否。
18.是否受過學前教育:
小學新生在入學前是否上過幼兒園或者是學前班,填寫:是或否。
19.是否留守兒童:
填寫以下類別中的一種:非留守兒童、單親留守兒童、雙親留守兒童。
戶籍地址在城市的,為非留守兒童。高中階段學生,填寫非留守兒童。單親、雙親留守指學生父母一方或雙方在外務工。
20.是否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
填寫:是或否。戶籍地址在城市的,填寫否。高中階段學生,填寫否。
21.是否孤兒:
以當地有認定資格的部門出具的證明為準填寫,填寫是或否。
22.是否烈士或優撫子女:
以當地有認定資格的部門出具的證明為準填寫,填寫是或否。
23.殘疾人類型:
根據實際情況填寫
24.上下學交通方式:
填寫步行、自行車(含摩託車、電動自行車)、公共運輸(含城市公交、農村客運、地鐵)、家長自行接送、校車、其他
25.上下學交通距離(公裡):
填寫學生家庭住址與學校之間距離的公裡數,填寫數字。
26.是否需要乘坐校車:
填寫是或否。
[學生家長或監護人一信息]
27.姓名:
身份證或戶口本上登記的姓名
28.關係:
家庭成員或監護人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填寫:父親、母親、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其他(補充具體關係)。
29.現住址:
家庭成員或監護人現在居住的地址。
30.聯繫電話:
聯繫固定電話或者手機號碼。
31.是否監護人:
填寫:是或否。
[學生家長或監護人一信息]
32.姓名:
身份證或戶口本上登記的姓名
33.關係:
家庭成員或監護人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填寫:父親、母親、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其他(補充具體關係)。
34.現住址:
學生現在居住的地址,具體到村莊、街區門牌號。
35.聯繫電話:
聯繫固定電話或者手機號碼。
36.是否監護人:
填寫:是或否。
文章來源:ABC微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