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省教育廳發布消息,將進一步加強中小學電子學籍管理。目前中小學電子學籍系統已在全省聯網使用,為與全國中小學生電子學籍系統進行對接,5月30日將對自建學籍系統進行升級。對少部分不足齡孩子的入學,在有剩餘學位的情況下,可按照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接收,並及時建立電子學籍。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不得收取入學費用。
電子學籍已全省聯網
經過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中小學校的共同努力,中小學電子學籍系統已在全省聯網使用,同時建立了相應的工作機制,電子學籍管理工作日趨成熟。安徽省此前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中小學生電子學籍對接試點單位,根據對接要求,將於5月30日對自建學籍系統進行升級,並開放補錄信息填報和導入功能,升級後需對現有數據進行核對完善,對新增信息進行補錄。
信息補錄完善包括學校、班級、學生、校車、營養餐和寄宿等有關信息,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現有非畢業班學生信息的核對修改完善和補錄工作,第二階段是新生學籍信息的採集錄入。
未滿六周歲兒童怎麼辦?
對於一些未滿6周歲的兒童(在2007年8月31日之後、12月31日當天及之前出生),如何妥善安排入學?對此通知表示,要根據《義務教育法》及安徽省實施辦法有關兒童年滿六周歲方可入學的年齡規定,引導家長從兒童長遠發展著眼,理性確定兒童的入學時間,防止揠苗助長。
針對少部分不足齡孩子家長的入學要求,各地可從實際出發,在有剩餘學位、家長需求有可能滿足的情況下,按照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接收,並及時建立電子學籍;對確實沒有條件接收的,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對家長的具體要求要耐心解釋和說服,取得家長的理解支持。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不得收取入學費用。
修改關鍵信息須經批准
通知還明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落實學籍審核制度、管理責任制度、核查制度、管理考核制度、管理安全制度等五個制度,做好電子學籍的管理。
學校每學期審核一次學生學籍,市、縣(區)教育行政部門每年對所轄地區學校的學籍管理情況審核一次。學校應分別將本校在籍學生名單分班級在本校公示。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每年核查範圍覆蓋15%的縣(區);市級教育行政部門核查範圍要覆蓋所有所轄縣(區),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核查學校比例要達到30%。
學籍信息錄入後,關鍵信息的修改須經教育主管部門批准,不得隨意修改學生信息;各地各校在應用數據時要嚴格執行保密有關規定,確保基本信息不外漏、不被非法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