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類植物|鳳尾蕨的鑑賞與栽培養護
花木君
鳳尾蕨是花卉市場和電商平臺上最常見的蕨類植物,其原因是名字帶鳳尾蕨的植物非常多,品種繁雜,往往形態差異很大,經常讓花友困惑,其實原因是鳳尾蕨科是蕨類植物門蕨綱薄囊蕨亞綱中的一科,因而其中的大部分物種都帶有鳳尾蕨名字。
鳳尾蕨科(Pteridaceae)全科有10屬,我國有2屬,分別為鳳尾蕨屬(Pteris L.)和慄蕨屬(Histiopteris (Agardh) J. Sm.),而鳳尾蕨屬同屬有300多種,分布在世界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南達紐西蘭、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及南非洲,北至日本及北美洲。我國現知有66種,主要分布於華南及西南,少數種類向北到達東北及秦嶺南坡。
眾多的鳳尾蕨屬植物,形態差異比較大,因而這是造成花友疑惑的主要原因,要去詳細分辨確實有難度,我們只能選擇比較有代表性的植物去介紹,因而我們選擇模式種鳳尾蕨作為代表。
鳳尾蕨(學名:Pteriscretica L. var. nervosa (Thunb.) Ching et S. H. Wu ),又叫井欄草、小葉鳳尾草,植株高50-70釐米;根狀莖短而直立或斜升,粗約1釐米,先端被黑褐色鱗片;葉邊僅有矮小鋸齒,頂生三叉羽片的基部常下延於葉軸,其下一對也多少下延;葉簇生,二型或近二型;禾稈色,有時帶棕色,偶為慄色,表面平滑;葉片卵圓形,一回羽狀;不育葉的羽片(2)3-5對(有時為掌狀),通常對生,斜向上,基部一對有短柄並為二叉(罕有三叉),向上的無柄,狹披針形或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葉緣有軟骨質的邊並有鋸齒;頂生三叉羽片的基部不下延或下延;葉幹後紙質,綠色或灰綠色,無毛;葉軸禾稈色,表面平滑。
歐洲鳳尾蕨
鳳尾蕨其實是歐洲鳳尾蕨(Pteriscretica L.)的變種,在我國分布廣泛,大都省份皆有分布,生石灰巖地區的巖隙間或林下灌叢中。鳳尾蕨是花卉市場裡面最常見的盆栽綠植。
除了鳳尾蕨,花卉市場還有不少其他品種,最容易混淆的有銀脈鳳尾蕨和銀線鳳尾蕨這兩種,別說一般花友,就是一些專業研究機構和雜誌也經常混淆,因而我們就把這兩種做一對比。
白羽鳳尾蕨(Pteris ensiformis var. victoriae)
銀脈鳳尾蕨(拉丁學名:Pteris ensiformis Burm.var.victoriae Bak.),又叫白羽鳳尾蕨,植株高可達50釐米。根狀莖細長,斜升或橫臥,葉密生,二型;與葉軸同為禾稈色,稍光澤,光滑;葉片長圓狀卵形,對生,稍斜向上,上部的無柄,下部的有短柄;羽片中央沿主脈兩側各有1條縱行的灰白色帶。小羽片對生,密接,無柄,斜展,長圓狀倒卵形至闊披針形,頂生羽片基部不下延,葉幹後草質,灰綠色至褐綠色,無毛。分布於中國海南(崖縣、南山嶺)
日本鳳尾蕨(Pteris nipponica)
銀線鳳尾蕨(拉丁學名:Pterisnipponica),又叫日本鳳尾蕨,阿波銀線蕨,白玉鳳尾蕨等,高30~40釐米,營養葉小葉較寬,狹披針形,葉中部灰白色,邊緣常波狀。孢子葉葉柄較長,小葉極狹,線形。原產於我國臺灣及日本。
銀脈鳳尾蕨
銀線鳳尾蕨
銀脈鳳尾蕨和銀線鳳尾蕨的商品名經常混用,有多種叫法,而且形態非常相似,最大的區別就是:銀線鳳尾蕨葉片中部灰白色,小葉極狹;而銀脈鳳尾蕨是羽片中央沿主脈兩側各有1條縱行的灰白色帶,屬於劍葉鳳尾蕨變種,較寬。用通俗的話來區別,那麼就是看起來像白色羽毛(白羽)的是銀脈鳳尾蕨,而灰白色(白玉)較寬的叫銀脈鳳尾蕨(如圖)。
鳳尾蕨是非常好養護的綠植,繁殖快,生長迅速,喜歡溫暖溼潤以及涼爽陰暗的環境,然而不耐澇,生長適溫為10-26℃,越冬溫度可低至0-5℃。下面我們就把栽培養護注意事項介紹一下:
傅氏鳳尾蕨
【繁殖】鳳尾蕨的繁殖大多為孢子繁殖或分株繁殖。孢子繁殖可在孢子發育成熟之後,將鳳尾蕨葉片背後的孢子小心的分離出來,收集好,灑在蛭石或者泥炭土上面,保持涼爽潮溼的環境,在20℃左右的環境下,一般30-50天就可以發芽,當鳳尾蕨的小苗長到一定的3釐米左右,就可以將其分栽到花盆中養護了。
分株繁殖是蕨類植物最常見的繁殖方式,通常在春季分株,分株前,停水兩三天,便於脫盆,然後把鳳尾蕨從根部用利刃剪開,保持3、5株以上一叢,再分栽在小盆中養護。值得注意的是鳳尾蕨分株繁殖成活率低。
【土壤基質】鳳尾蕨喜歡富含腐殖質的疏鬆透氣的偏弱酸性土壤中生長,pH值在5.5-6.0的基質更適宜種植,因而一般用泥炭土、腐殖土、粗沙或蛭石以3:2:1比例配製,效果較好。
【溫溼度】蕨類植物大多喜歡涼爽潮溼的環境,忌陽光直射,鳳尾蕨也是如此,一般把鳳尾蕨盆栽放置到陰涼的位置,夏天溫度高於30℃要採取降溫通風措施,冬季不要低於0℃,最好保持在15℃以上,保持土壤溼潤而不積水,相對溼度在60%以上為宜。
【澆水】鳳尾蕨宜保持盆土溼潤,生長季節水分應供應充足。澆水要依據基質不同採取不同澆水頻次,總體保持土壤溼潤,不能過幹也不能過溼,可以略微保持底部稍幹,然而葉片要經常噴水保持溼度。
【施肥】鳳尾蕨對肥料需求不大,即便是半年不施肥也沒關係,不過儘量每20天左右用稀薄的餅肥水澆灌一次,會使得鳳尾蕨葉片翠綠,生長旺盛。
【病蟲害】鳳尾蕨如果生長環境較差,長期土壤過於潮溼,通風差,溫度低容易感染灰黴病、立枯病,並伴有紅蜘蛛、介殼蟲等害蟲出沒,導致植株出現葉萎、下垂,甚至枯死。針對以上情形,要注意修剪鳳尾蕨下部葉片,促使通風,放置到適宜位置,然後用1000倍的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噴施,針對蟲害可以用10%苯丁噠蟎靈乳油1000倍液進行防治。
以上就是關於鳳尾蕨的鑑賞和栽培的一點經驗和心得,如有不到之處,敬請諸位花友批評指正,謝謝!
2019-10-16易花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