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中茅店到底何意?詩詞大會54人答錯

2020-12-25 網易

2020-12-21 11:01:47 來源: 美詩美文Jane

舉報

  當年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寫了句「好讀書,不求甚解」,成為了懶人讀書時「囫圇吞棗」的理由。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人家陶淵明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可見,一向不羈的陶淵明在面對前人留下的文字時,其實也是認真的,大家不要再斷章取義地為自己的「不求甚解」找藉口了。

  

  事實上,因為「不求甚解」,很多朋友對於一些千古名句,明明背得滾瓜爛熟,卻完全不解其意。這就是詩詞大會考蘇軾的「但願人長久」,會有90多人答錯的原因。

  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也是詩詞大會上值得注意的一道題,考的是溫庭筠最有名的一句詩,中學生都會背,但卻難倒了54位高手。大家看一看這道題: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中的「茅店」指的是什麼?

  A.商店 B.驛站 C.旅店

  

  這道題裡的詩大家應該是很熟悉的,它出自溫庭筠的《商山早行》,如今已經入選中學課本多年,我們再來讀一下: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這題的答案是選C,茅店指的是旅店,當時百人團共有54人答錯了。3個選項中,這些答錯的選手多數都選擇了B選項,認為這是驛站。

  

  選成這個錯誤答案是很正常的,因為詩裡其實出現了「驛」字。溫庭筠這首詩寫於他離開長安奔赴襄陽上任時,當時他路過了陝西的商山,這首詩寫的就是他在旅途中看到的清晨景色。詩中出現了「枳花明驛牆」這一句,意思是初春時枳花開遍山頭,連驛站的泥牆也被白花照得發亮。

  那麼為何詩人前面,又要用「茅店」二字呢?在說文解字裡,茅店指的就是旅店,它和驛站是有著明顯區別的。在唐代,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住在驛館裡,一般來說往來的官家人才會選擇住驛站。而地位較低的商人們和普通平民,則只能住在驛館旁邊的普通旅店裡,這種旅店一般是茅草屋,所以就叫茅店。

  

  溫庭筠是去赴任,所以他應該是住在驛站裡的。而這首詩,寫的是他從驛館裡看到普通旅店裡的平民,為了生計早早起程出發。一方面,對於這些人,詩人是充滿同情的,雞剛打鳴,曉月還留有餘暉,但木板橋上已經有了腳印。這些人有些是客居的外鄉人,匆匆趕回家;有些則是為生計奔波的商人們,匆匆去討生活。另一方面,詩人自己也是一個異鄉人,此次他其實是被貶外放為官,羈旅之苦再加上仕途不順,所以才會有「因思杜陵夢」的感嘆。

  此詩最大的特點,就是只用一個「悲」字,其它幾句都是寫景,只平鋪直敘就達到了讓人感同身受的藝術效果。特別是「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這10個字,更是歷來被後世所稱道。這兩句,有動有靜,月光和茅店、板橋都是靜景,而雞聲和人跡其實都是動景因素。既有聽覺又有視覺,再加上月和霜的清冷渲染,讓整首詩充滿了美感,達到了一切景語皆有情的藝術效果。

  

  可能很多朋友會問覺得,對這樣一個千古名句,咱們理解它的大概意思就行了,至於茅店到底是普通旅店還是指驛站,其實意思相差並不大。對於這種想法,筆者不敢苟同。如果溫庭筠不用「茅店」二字,直接寫驛館,那整體上和雞聲等充滿鄉村意境的字眼,是不太吻合的,也無法突出羈旅之艱辛。所以很顯然,溫庭筠就是刻意要用這個詞。

  所謂金句,就是字字珠璣,字字講究,咱們老溫這麼講究,如果現在我們卻無法體會他的深意,豈不是一種辜負。所以對於這類千古名句,筆者始終認為我們還是得恰當地摳一下字眼。當年賈島說「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可見詩人們為了斟酌一個字眼,得付出多少,我們唯有且讀且珍惜了。這個題如果讓您答,能答對嗎?歡迎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商山早行》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 唐詩閒讀:「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歐陽修請他舉出例子來,梅堯臣舉了唐代詩人漫庭筠的《商山早行》中的兩句詩為例,就是「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問歐陽修:「道路辛苦,羈旅愁思,豈不見於言外乎?」言下之意,這兩句詩非常好,好就好在,字面上寫的東西有文字之外的意思。今天我們就來通讀一下溫庭筠的這首《商山早行》全詩如下: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
  • 每天一首古詩詞|溫庭筠: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唐·溫庭筠《商山早行》這是一首羈旅詩,描寫了旅途中寒冷悽清的早行景色,抒發了遊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濃濃的思鄉之意。「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是流傳千古的名句。殘月高掛,村野客店裡傳來聲聲雞叫;板橋清霜,先行的客人留下了行行足跡。這兩句詩可以被分解為代表十種景物的十個名詞: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全用名詞,卻將早行的情景寫得宛然在目,與馬致遠的《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有異曲同工之妙。
  •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溫庭筠和他的花間派詩詞
    溫庭筠是唐代詩人、詞人,文思敏捷,但是才人多自傲,他自然也不落俗套,一生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常犯忌諱,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一生當過的最大的官就是國子助教。溫庭筠精通音律,尤其擅長寫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
  • 溫庭筠《商山早行》——最喜歡那句「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這是一首羈旅詩,飽含思鄉之情,又充滿畫面感。這個畫面裡有明月、板橋、槲葉和驛牆邊的枳花等等景物,營造出一種悽清、悲涼的氛圍。同時,詩人溫庭筠寫出了羈旅之人普遍的行跡,譬如「晨起」和「落山路」。可以說,從黎明到黃昏詩人都在趕路,而這也是每個外出之人都會經歷的事。另外,我們會發現這首詩雖然字數不多,但是包含的景物眾多。這讓人不得不驚嘆李商隱的寫作技法——凝練且豐富,特別是頷聯「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歷來為人稱道。
  •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一個思鄉的遊子,他就是溫庭筠!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一個思鄉的遊子,他就是溫庭筠!此時已是晚唐,溫庭筠不得不經歷家道中落的結果。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樣的中途沒落的貴族世家,也比豪亨大家好太多了。筠是竹子表面綠色的青皮。竹子,向來都是高潔的象徵。何夜無夜?何處無竹柏?幾乎家家戶戶的庭院都種植了一兩株松柏。溫庭筠,他的姓氏給了他一股溫潤如玉的氣質,他的名字又賦予他高傲、清高的品格。
  • 人跡板橋霜
    人跡板橋霜 2011/02/27 14:09 來源:溫州晚報 瀏覽:3550
  • 「八百裡分麾下炙」中「八百裡」到底何意?詩詞大會22位高手答錯
    就像王安石的那首《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相信這首詩大家都很熟悉,不僅在課本中曾經學過,每年過年的時候也沒少聽人提起。對於這首詩的大意相信很多人也能說出個大概,但是真要問到其中具體字眼的意思,我們會發現還是會有很多人答錯。
  • 任摩遜與任正非臨別之際,說了兩句話: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驚喜過後,心疼之餘,窗外已經是星月起落,任摩遜夫婦很快恢復了理智,他們怕兒子被人發現後受牽連,影響他的前途,便狠下心來,讓他第二天一早就走。「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臨別之際,任摩遜對任正非說了兩句話:「記住,知識就是力量,別人不學,你要學,不要隨大流。」「以後有能力要幫助弟弟妹妹。」
  • 詩詞大會難題:「千門萬戶曈曈日」,曈曈何意?百人團一半答錯
    新時代的到來,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下很少有人能靜下心來感受一下詩詞的內涵與魅力,為此中央電視臺舉辦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組引進並且改良了「飛花令」(飛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時的一個文字遊戲,源自古人的詩詞之趣,得名於唐代詩人韓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無處不飛花」。
  •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那些關於月亮的詩句,也太美了吧!
    我們不是詩詞的創作者,我們只是詩詞的搬運工!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初月如鉤,滿月如盤。雲聚雲散,月升月降,月亮總是能引起詩人的無限遐想。詩人的心境不同,月亮的意象也不盡相同。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一輪明月的圓缺變化,引發人們發思古之幽情。
  • 詩詞大會考「千門萬戶曈曈日」中「曈曈」何意?75位高手答錯
    在《詩詞大會》中就曾考:「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中的「曈曈」是指什麼?A、太陽初升的光亮;B、形容熱鬧的樣子;C、正午陽光燦爛。當時現場100位詩詞高手中有75個都答錯了。大多數選擇錯誤的選手都選擇了B選項,因為結合整首詩,爆竹聲聲,春風送暖,千門萬戶新桃換舊符,那這裡的「曈曈日」應該指的就是熱鬧的日子。但實際上這道題的正確答案應該是A,太陽初升的樣子。
  • 「晴川歷歷漢陽樹」中「歷歷」何意?詩詞大會39人錯,武亦姝答對
    每當這時候,筆者就會問上一些這樣的問題:「離離原上草」中的「離離」何意?《登高》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一句,杜甫為何要用「落木」來形容「落葉」?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中的「日照香爐生紫煙」,為何非得是「紫煙」?《問劉十九》中「綠蟻新醅酒」中的「綠蟻」是什麼?這些問題,每每都能讓不少詩迷面面相覷。
  • 詩詞大會考「月落烏啼霜滿天」難倒北大博士,專家:語文書也錯了
    比如大家李白的千古名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詩詞大會曾考過「蓬蒿人」是什麼人,答案是貧居之人,結果百人團100個人中有34人答錯了。在另一期節目中,同樣考的是李白詩,這一次考的是「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中的「西辭」是什麼意思?答案是孟浩然是自西向東去,所以答案是向東去,結果百人團39人認為是向西去。
  • 詩詞中的「曉月」:一輪特殊的月亮
    又想到古人詩詞中也寫過這種早上的月亮,別有一番風味。那就來看看古詩詞中的「曉月」吧!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說到寫曉月,最經典的還是溫庭筠這首《商山早行》。「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寥寥十字,便將一片圖景勾勒出來,令人拍案叫絕。
  • 十句絕美詩詞,一句詩就是一幅畫
    下面十句絕美詩詞,一句詩就是一幅畫。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杜牧《山行》在行路中,看到山中楓葉開得正好,停下了車,坐下來細細觀賞,秋霜染過楓葉,比二月的花還好看。不止杜牧,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路邊的風景好看,忍不住停下來,細細觀賞。
  • 詩詞大會上:「但願人長久」中「長久」是指什麼?很多人都答錯了
    詩詞大會上:「但願人長久」中「長久」是指什麼?很多人都答錯了。蘇軾的《水調歌頭》不僅是一首人盡皆知的宋詞,並且作為一首歌曲也聽的人如痴如醉。這首詞中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很多人都會用在自己的朋友圈文案中,但是我們真的了解這句話嗎?
  •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中「契闊」什麼意思?詩詞大會不少人答錯
    在第五季詩詞大會中就出現了這樣的一道題目,問的是"契闊"的意思。這道題不僅讓很多人答錯,題目中的這句話還為新的主持人龍洋惹來了不少爭議,這是為什呢?我曾對你說,無論生死聚散,我一直陪著你在第五季詩詞大會中,選手被問"契闊"的含義。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何意?詩詞大會高手兩次都答錯,太難
    辦了5季的詩詞大會,顯露出我們在品讀古詩詞時犯的不少毛病。有太多的詩詞,我們在讀它們時都是想當然地望文生義。這種錯,不只是我們犯,就連嘉賓和主持人也是一樣。百人團共有91位選手理解錯了蘇軾的「但願人長久」,他們中很多人認為這詞寫的是愛情。
  •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中的「比鄰」何意?詩詞大會41人答錯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這首詩是如今年年入選課本的作品,也是唐代送別詩中的經典之作,其中的千古名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很多人小學就會背了。按道理來說,它這麼通俗易懂,理解起來應該不難,但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它卻難住了百人團41人,這是為何?我們先來看看題目:王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中的「比鄰」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