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很多家長都不喜歡在線教育

2021-02-15 冰心獎小作家俱樂部
有這樣一個神奇的群體,他們日常花費能省則省,唯獨在孩子的教育上一擲千金,他們叫「學生家長」。浩浩蕩蕩的在線教育大潮販賣焦慮,精準收割,正在「圍獵」萬千家長。吸引家長選擇在線教育的理由有很多,價格低、不需要接送孩子、沒有時間地點限制、名師輔導、真人外教,這都是傳統線下培訓班望塵莫及的優勢。但「勸退」家長可能也只需要一個簡單的理由:沒效果、不提分、價格不透明、產品和服務體驗差、電子產品傷害眼睛、老師過度騷擾。疫情讓在線教育倍速普及,也讓家長全方面體驗了曾被「神化」了的線上課程。但學校複課後,孩子考試並未真正提分,成了家長對在線教育最大的質疑,隨之而來的是一波家長的退課和逃離。至於原因,業內人士表示,一個沒辦法保證效果,實用性不強的產品,它的存活期肯定很短。事實上,在線教育公司力推大班雙師模式,是因為主講老師數量少,輔導老師成本低,經濟模型划算;頻繁升級迭代課程是為了獲取新用戶;差異化定價是為了企業利益最大化;忽略用眼健康而只求把學生留在直播間,僅僅是為了完課率;讓輔導老師頻繁打電話給家長直到被拉黑是為了續報率。這一切的一切,出發點都是商業,推進手段都是網際網路打法。當「在線」的比重來越來越超過「教育」時,在線教育行業缺失了原本該有的味道。

第一批反饋來自學生們,被要求在家使用各種APP學習的孩子們給出了充滿讚揚的「一星」及「分期支付」評價,祖國的花朵們以最「純真質樸」的語言,表達了他們酸溜溜的「歡喜」。本來難得可以休息一下娛樂一下的寒假,這可好比上學還累,而且是360度直播無死角被「關注」。

這讓我想到了今天年初的在線辦公,成年人們經歷了比孩子們好不到哪裡去的一周,在讚譽科技先進的同時,大家普遍抱怨工作更累了,效率低,加班到躺著睡著。

接下來是家長,據說老師家長們大愛這種創新嘗試,不同於學生們的假讚揚真一星差評,老師家長們都給出了貨真價實的五星評價。不過,我認為這樣的好評不會長久。

為什麼家長們一開始覺得在線教育好呢?

因為兩周關在家裡,成人已經夠難受了,精力旺盛的孩子們肯定已經要把父母們折磨瘋掉,有個東西可以幫孩子們的注意力幫在椅子上,別再拆家了,家長們肯定是開心的。

可是等到恢復正常上班後,家長們不願意孩子一天都對著個IPAD或電腦了!

且不說對孩子眼睛的傷害,誰知道父母不在的時候,孩子到底在學習還是同時切換程序在打遊戲呢,要知道即使老師借攝像頭盯著孩子,這樣的切換也並不難。

北京家長張瑋給孩子報了學而思網課,採用大班雙師模式,前兩年上的是語文、數學、英語,一周每門課上兩次,跟學校的課程同步。她的感覺是,講的跟學校老師差不多,學下來沒有達到預期。「英語學了挺長時間,一年花費2萬多,沒看到什麼效果。可能大班課不太適合我們孩子,但一對一課太貴了,我沒有那麼強的經濟實力,就把所有的課程都退掉了。」長沙家長芬芬的孩子上網課一年多了,用的是學霸君的一對一課,之前一開始每星期上語文、數學、英語,一周6次課,這學期只上英語了,「整體感覺比不上強一點,成績多少有一些提升,但要說很大的效果,也沒有,就不上了。」事實上,如今家長對K12在線教育最大的詬病就是效果問題。應試階段,成績是家長最大的訴求,關乎升學、關乎孩子的未來。但在線教育能多大程度解決提分問題,目前還沒有答案。豆豆魔方S爸認為:「教學效果是在線大班課的軟肋,學習過程分成兩塊,雙基學習和提分訓練,雙基學習有比較好的解決辦法,比如國外的可汗學院、國內的洋蔥學院,這部分內容可以標準化。但提分訓練是非常不好解決的,這涉及到本地化問題。」目前國內K12階段本地化問題體現在,各地用的教材版本不同,包括人教版、蘇教版、浙教版、北師大版。此外,各地中高考自主命題也是主流方式,這就導致了考試重點不一樣。報課外輔導班,家長關注的是提分,尤其是考卷上有一定難度的題,比如最後一題壓軸題,恰恰這一點是最個性化的,北京東城區、海澱區考試最後一題都不一樣,這一點大班課根本沒辦法解決 。行業內各企業也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積極在做本地化教研,但據深燃了解,大部分在線教育企業的本地化教研工作目前由雙師中的輔導老師完成,而不是主講老師來做。多名輔導老師向深燃反饋,在他們肩負著銷售壓力和專業能力不足的情況下,本地化變成了形式主義。未來,為了提高大班雙師課的學習效果,企業應該在本地化招生、組班層面做更細緻的工作,做本地化教研。另外,在線教育中的角色可以再細分,更專業的輔導老師和專職銷售分離或許是解法之一。而對於K12一對一課程來說,家長應該明白的一點是,一對一的老師絕大部分的專業水平弱於班課老師,「一般老師都是從一對一做起,兩三年的經驗積累後去接班課,但一對一老師勝在責任心,如果給孩子找了一對一老師,發現他沒有責任心,要果斷放棄。微微今年4月份給4歲的寶寶購買了勵步啟蒙的5天試聽課,是真人外教AI互動課,孩子開始感覺一般,但最近突然來了興趣,催著她買課。微微發現,勵步啟蒙APP上推廣的是小猴語文、小猴思維的課程,勵步自己的課程反而沒推了。微微本來想體驗一下新課,但孩子認臉,非要追著之前的幾個外教上課。後來,別的媽媽推薦了學而思旗下的另一款摩比勵步啟蒙的課程,外教和勵步啟蒙的一樣,微微買了這個課程才把孩子「糊弄」過去。「事後我問了客服,對方說勵步啟蒙、小猴、摩比勵步啟蒙都是學而思旗下的,現在主推小猴的課程,勵步啟蒙暫時只有4個級別的課程。所以還好沒買,不然上完4個級別不更新了,孩子還要學怎麼辦?家長退課還有一個更普遍的原因,是擔心孩子用眼過度。家長小蕾家孩子今年才9歲,眼睛已經近視到了200多度,戴上了眼睛。醫生叮囑,「今後孩子儘量不要用電子產品,否則到了大學他眼睛的近視會到1000度」。她家孩子用美術寶一對一學美術,美術跟文化課不一樣,不能主要靠聽,需要時刻盯著屏幕,而且圖畫的大小比例在屏幕上也不好判斷,她認為這樣的學科還是適合線下。其實如果正常看屏幕,和看書對眼睛的影響是接近的,而長時間持續盯著發光的東西,才是最傷眼睛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打遊戲危害特別大。但現在問題在於,很多在線教育產品遊戲化了,造成跟遊戲類似的影響。再加上,傳統上課課間會休息,學生可以出去活動,但是在直播課堂,每一個課間都有安排,老師會通過唱歌、講笑話、放視頻等方式把學生留在直播間。一個可能的解決辦法是,家長適當監督孩子,讓孩子到了40分鐘或是老師唱歌講笑話的時候休息一下,之後再繼續聽課。家長張瑋就吐槽:「我工作特別忙,老師非常頻繁地需要我配合,什麼事都讓我傳達、監督,我們孩子已經是大孩子了,根本就不需要我參與那麼多,但他們老師總是通過家長作為中轉站,我很煩他那種方式,不定時的給我發消息,我都來不及看。」另外也有網友調侃,孩子上網課,她比孩子都累,她上網課前要把家裡的手機、iPad全都充好電,把iPad、筆袋、本子全部放在桌子上。雖然說這些事都應該孩子自己做,可是真的要他做,估計得個把小時。桌子上也得收拾乾淨,但凡留一個和學習無關的東西,孩子都能趁家長不注意在那玩半天。上課的時候,一開始還能注意聽講,回答老師的問題,但是一旦超過十分鐘,孩子屁股和手就不聽使喚了,一會動動屁股,一會摸摸筆袋桌子,如果不在旁邊盯著,肯定坐不下去,心早就飄了。視頻裡老師的問題,我還得重複再問一次,要不他肯定直接過,有時候都不知道老師在講什麼。這課就是給家長上的,然後家長再講給孩子聽。


在線教育企業用戶之間最大鴻溝在於:企業側重網際網路打法,而家長的訴求在於教育教學。
在線教育本質上是一門生意,行業內探討的是如何把主講老師包裝成網紅,企業如何儲備資金燒錢搶市場進入決戰,這都是網際網路的打法,而有耐心打磨教育產品的人越來越少了。當老師都在為完課率、續報率奔波,企業都在為營銷投放、經濟模型、獲客成本、轉化率鑽營時,教育內容和教學體驗自然會大打折扣。所以,也不難理解為何如今有家長逃離在線教育。站在家長的角度,最重要的是選好老師,不要只看名校畢業。有的老師把大學沒畢業兼職做老師的時間也算教齡,事實上教師資格證的前幾位才顯示的是他拿到教師資格證的時間。另外,家長還要關注老師的畢業院校和專業,如果一個學新聞的去教數學,他能做到很花哨,但可能講不到本質;一個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本碩畢業的,如果來做老師了,應該想一想他實際的情況是不是沒有別的工作可做了。

S爸認為,現在還沒有哪家機構可以做到超越線下一對一效果的在線教育。沒有任何一家!這不是危言聳聽,至少目前現狀,講義是互抄的,更多的機構,更多的名師是在混日子。老師那一頭不走心的教學,孩子在下面走神,甚至在留言討論亂七八糟的東西,然後互加微信,最後結束一起去玩「我的世界」或「王者榮耀」了。

這樣的在線教育,家長怕不怕?真是既沒效果,又浪費錢。

 

關於「冰心作文獎"

"冰心作文獎"與"冰心兒童圖書獎"、"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冰心藝術獎"並列,從2006年開始每年舉辦一屆。「冰心作文獎」是我國目前惟一的國際華人兒童文學藝術大獎,許多文壇新人正是以此為起點,走上成功的創作之路。

掃描二維碼直接下單購買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3873360435

點擊直接進入微店充值!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很多家長對在線教育還是不買帳?
    央廣網數據顯示,疫情之前,我國在線、線下教育比例大約為1:9,而疫情期間,在線學習成為剛需,約2億的中小學生與4000萬的高校學生幾乎全部上網「停課不停學」。可以說,一場疫情前所未有地點燃了在線教育。可以說,擁有品牌效應的頭部機構,仍然是家長們最信賴的在線教育機構。
  • 在線教育,學生想說愛你,家長不同意
    和一位初三的家長交流,他說,今年春季,特殊的時期,孩子在家聽課,到了五月份開學,學校舉行了一次考試,結果,孩子的成績從原來的班裡前幾名,一下降到了四十多名。有了這個教訓,這位家長說,開學後,我就禁止孩子再拿手機,再接近電腦,家裡的所有電子產品,全部上了密碼或就地封存。這樣,孩子的情緒非常大,整天和家長牴觸,學習雖有提高,但是,效果不太明顯。
  • 孩子在線學英語利與弊,其實很多家長都不了解!
    孩子在線學英語利與弊,其實很多家長都不了解!少兒在線學英語有何利弊?現在少兒學習英語,有了在線英語學習方式,那這種學習方式好嗎?少兒在線學英語有何利弊呢?其實很多家長都不太了解。 宇媽建議家長們,報課之前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各方麵條件來分析,畢竟錢不能白花,報了課孩子不願意上,浪費時間又浪費錢那就完了,報班前可以去看下【宇媽測評】這個網站,是一個專業的選課網站,裡面有很多機構測評信息,包括各大機構的課程介紹,師資和收費等等,百度搜索一下就能看到了。
  • 在線教育不「下線」
    「以前在線教育是進不了K12(學前教育至高中教育)課堂的,只能在課外輔導、技能培訓等外圍板塊作為輔助手段。但在疫情期間,在線教育第一次『打入』K12課堂,成為承擔教育工作的主力。」陳一丹說。 科技的發展為教育加速向線上轉移提供了支撐。
  • 知乎高贊:為什么女生不喜歡男朋友老實!
    知乎上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為什麼現在有些女孩子不喜歡老實人?看了很多回答,其中贊同者最多的一個回答是:女孩子喜歡的老實人是勤勤懇懇做事,本本分分做人,不浮躁不虛榮不花心不張揚不矯情,顏值、家庭、學歷、眼界、學識都過得去;而很多人眼中的老實人是拘謹、木訥、怯生生、謹小慎微、手足無措、不修邊幅,顏值、家庭、學歷、學識、眼界都一般,
  • 孩子睡覺不老實?家長別亂猜,大多因為這些因素
    很多做了父母的人,看著自己的寶寶熟睡的模樣,真是怎麼看都看不夠,喜歡得不得了,就像個小天使一樣,睡得香甜。不過也有很多寶寶的睡眠問題也讓家長感到頭疼,因為寶寶並不是睡得很安穩,尤其是晚上睡覺的時候,時常翻來滾去的。
  • 家長對在線教育的評價究竟如何呢?
    該平臺認為,從追求公平教育的角度,無論是公立學校還是市場化機構的教師,都應該有更多人能參與在線教育。  錢報記者了解到,國內開始有在線教育這種課程模式,大概是在2002年左右,一開始以名校網校課程為主,但是當時家長和學生的接受度很低。現在的線上教育,主要集中在語言培訓、家教O2O、題庫類、職業教育類等方向。  在線教育目前的現狀如何?
  • 不提分、價格亂、配合累,家長逃離在線教育
    吸引家長選擇在線教育的理由有很多,價格低、不需要接送孩子、沒有時間地點限制、名師輔導、真人外教,這都是傳統線下培訓班望塵莫及的優勢。但「勸退」家長可能也只需要一個簡單的理由:沒效果、不提分、價格不透明、產品和服務體驗差、電子產品傷害眼睛、老師過度騷擾。
  • 為什麼很多人說重慶是「最老實」的網紅城市?遊客:再紅都不宰客
    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中國有許多城市都在網際網路宣傳的推波助瀾之下,成為了炙手可熱的「網紅城市」,因此許多遊客會慕名來到「網紅城市」旅遊打卡,而這也已經變成了某種新潮的旅遊方式。不過,要說到現在中國「網紅城市」的主要代表,位於西南地區的直轄市重慶肯定必不可少。
  • 慧學堂在線學校榮獲新浪教育「2020年度家長信賴在線教育品牌...
    黃岡慧學堂在線學校怎麼樣?黃岡慧學堂在線學校好嗎?黃岡慧學堂在線學校口碑好嗎?黃岡名師真的那麼厲害嗎?相信有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疑問,線上教育機構那麼多,我該怎麼選擇呢?接下來小編為你揭開這個疑問,讓我們通過一場盛典來了解慧學堂在線學校。
  • 網課不提分,上了沒效果 家長正在逃離在線教育
    吸引家長選擇在線教育的理由有很多,價格低、不需要接送孩子、沒有時間地點限制、名師輔導、真人外教,這都是傳統線下培訓班望塵莫及的優勢。但「勸退」家長可能也只需要一個簡單的理由:沒效果、不提分、價格不透明、產品和服務體驗差、電子產品傷害眼睛、老師過度騷擾。疫情讓在線教育倍速普及,也讓家長全方面體驗了曾被「神化」了的線上課程。
  • VIPKID在線英語家長信得過的在線英語教育平臺
    貪玩是孩子的天性,我的孩子今年5歲,比起學英語,明顯玩耍更能吸引他的注意,之前給他報過兩個英語輔導班,效果都不太理想,老師反映說孩子上課總溜號、不夠認真。不久前,鄰居給我推薦了VIPKID在線英語,聽說平臺裡面的老師都非常專業,上課能充分調動孩子積極性,對孩子的英語啟蒙特別有幫助,而且家長可以陪同孩子一起試聽,於是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在官網上預約了的試聽課程。
  • 微耽:「老實說,你是不是喜歡我!」
    微耽:「老實說,你是不是喜歡我!」1、他看著眼前的男人一臉的笑意。「老實說,你是不是喜歡我!」男人被他盯得有些不好意思了,「你別瞎說了,誰會喜歡你這麼自大的傢伙!」「還嘴硬,那你幹嘛出來玩,就定了一間房?還是個浪漫風格的?」他環視了一周,一臉曖昧的看著眼前的男人,還嘴硬,看來他今天一定要這傢伙說出自己的心裡話了。「還不是為了我的荷包著想。」
  • 孩子睡覺不老實,喜歡在床上「打滾」,是在跟父母發「信號」
    當父母的人都知道,哄孩子睡覺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有時候好不容易給孩子哄睡著了,卻因為家裡的一點聲音有給孩子吵醒了,再次給孩子哄睡的時候,卻發現孩子睡覺特別不老實,一會一個姿勢,父母也不知道是孩子睡的太舒服了,還是睡的不舒服。
  • 資本挾持下的在線教育:教育不在線,「授課」變「售課」?
    寒假期間,各大在線教育機構紛紛開啟「搶人」模式,其中不少機構以低價為噱頭引家長「入網」。在線教育廣告充斥各大短視頻平臺、社交App、綜藝節目等。所謂「只要錢」,是指低價裡暗藏套路。一些低價課主要為了引流,課程總量雖大,卻不成體系,不會深入講解,而是不斷引誘家長買課,「授課」變成了「售課」。
  • 「老實說」」講真的「用英語怎麼講?
    「講真的」,今天的話題更像是一句口頭禪,因為很多人在闡述某件事或某觀點時,會首先這麼說,「老實說」、「說實話」、「說真的」……其實英文中也有類似的話語
  • 不老實的人,往往都「能言善辯」
    相逢一盞淡酒,相識一場言說。點擊上方「關注」,和我一起,說出故事。老子說:「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在古代先賢眼中能言善辯的人大都不是好人。現代人們否定了這一看法。能言善辯的人也擅長洞察人心,知道別人喜歡聽什麼樣的話語,就用話語使人開心,平時還可以通過一些話讓人覺得自己知書達禮,這類人說出的話大多不是真心話。還有一種人可能工作能力很強,一天到晚默默無聞地工作,卻不易引起別人的注意,他們不善言辭,這類人十分老實,只會勤懇地工作。
  • 這些家長讓老師很「反感」,其他家長也不喜歡,很多人還不自知
    老師和家長的相處之道,是一門學問。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對孩子都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所以說,有很多家長都給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班裡,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注。但是,班裡的孩子那麼多,想要讓老師只關注我們自家孩子還是不那麼容易的。
  • 發現沒有,老實單純的男生大多不受女生喜歡
    每個人單身都有一定的原因,但是有一部分人原因很簡單,就是自己太老實單純,看看我自己和身邊的一些好友,發現這些書呆子的都有一個共性,就是太老實單純了,平時都宅著。都說男人不壞女人不愛,女生還是比較喜歡壞壞的男生,我這種老實的死宅男,母胎單身至今確實都不大受女生歡迎呢。
  • 最好不要把孩子教育的太老實,長大後可能會因「老實人」性格吃虧
    我媽說是「老實人」。確實,老實人不與人爭,一心撲在老婆孩子熱炕頭上,算是一個「好人」,但老實人不算是一個「強人」。企業老闆也好,政法精英也罷,這些「有出息」的人,都不太「老實」,大多工於心計,城府非常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