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家長對在線教育還是不買帳?

2020-08-17 成都兒童團

記者丨蔣超 劉珂君 實習生丨李瀚林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一場前所未有的在線教育風潮隨之掀起。一系列的免費贈課活動,促使在線教育以超行業預期的速度提前打開二三線下沉市場,吸引到大量非一線城市用戶和流量,行業增長潛力逐步釋放,迎來發展新契機。

央廣網數據顯示,疫情之前,我國在線、線下教育比例大約為1:9,而疫情期間,在線學習成為剛需,約2億的中小學生與4000萬的高校學生幾乎全部上網「停課不停學」。可以說,一場疫情前所未有地點燃了在線教育。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逐漸轉好,整個社會經濟正在重新回到正軌,線下教學的恢復也逐漸展開,暑期各類特長培訓班、教學補習班也陸續開課,這也使上半年火熱的全民在線教育進入到中場緩衝期。

疫情成就機會,但是半年過去,在線教育贏得了家長的信任嗎?

對此,我們針對在線教育的滿意度問題以及家長具體數據反饋,隨機在成都家長群體中發起了網絡問卷,就「在線教育」的前半場效果和後半場表現進行了總結與展望。

一、超65%家長表示,曾遭遇困難

數據顯示,在參與問卷調查的家長中,有超過65%的家長表示,在孩子進行在線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



我們能看到,「違約」「投訴無門」「維權」「合同」等關鍵詞是家長們遇到的主要困難。也就是說,相比在線教育效果,在在線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合同糾紛、退費糾紛,更令家長困擾。



在過去的短短幾個月中,全國各地已發生多起在線教育平臺糾紛,涉及教學課程強制變更、課程質量不達承諾標準、在線教育平臺監管不力、網課教師言語低俗等惡性事件。而由於在線教育平臺性質,大部分家長不得不面臨異地維權帶來的巨大經濟成本、時間成本。

問題頻發、出現問題後難以溝通協商、維權成本過高等問題導致部分家長的維權最後只能不了了之,這一系列問題形成的惡性循環也困擾到大多數家長。


二、「網癮」和「孩子視力」成家長最大憂慮

據了解,在線教育的授課方式大多數是通過電子設備來實現,而這塊電子屏幕也成為了大部分家長憂慮的源頭。調查數據顯示,有接近80%的家長在孩子在線學習的過程中,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憂慮。而在這些憂慮中,「網癮」和「孩子視力」是家長最為關心的兩個問題。

數據顯示,有46.03%的家長對孩子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學習表示擔心可能會染上網癮;



而79.37%的家長更擔心孩子長時間盯著電子屏幕用眼,會對其視力產生影響。



其實,家長的擔心並非無道理,學生群體正處於生長發育期,繁重的在線課程任務已經導致學生們用眼過度,如果得不到及時休息,很容易造成孩子近視。


三、超半數家長傾向小班化教學

調查數據顯示,22.22%的家長為孩子選擇了10人以上的大班直播課;14.29%的家長為孩子選擇了小班直播課;38.1%的家長為孩子選擇了一對一個性化直播課;而超過25%的家長則表示以上三種課堂都有嘗試。



可以看出,更多的家長在孩子在線教育課程的選擇上注重追求質量,超過半數的家長會給孩子選擇更為精緻的小班化教學課,甚至一對一教學課。

在教育平臺類型的選擇上,學科輔導類和語言培訓類課程成為了受歡迎的對象。綜合素質類課程諸如邏輯學、珠心算和樂器等課程則相對小眾,僅有9.52%的家長有給孩子報相關的興趣培訓課程。



在家長反饋的在線教育平臺名單中,學而思、新東方、DADA等知名的在線教育品牌成為了家長們普遍選擇的對象。可以說,擁有品牌效應的頭部機構,仍然是家長們最信賴的在線教育機構。



四、超半數家庭投入過萬

通過調查,記者發現相比於線下機構教學,在線輔導班的報班成本依舊不低,家長們在在線教育投入的資金也很多。超過36%的家長在在線教育方面投入金額超過20000元,超過半數家長都在在線教育方面投入超過10000元。



較高的教育成本支出,也佔據了整體家庭收入的較大比例。調查數據顯示,在在線教育方面投入金額佔家庭月收入比例的數據中,超過65%的家庭用超過1個月的收入支出在孩子的在線教育上。



五、60.98%家長認為,成績提升效果不明顯

在孩子成績提升幅度的調查中,60.98%的家長表示在線教育對於孩子成績的提升效果並不明顯;34.15%的家長認為孩子通過在線教育的學習,孩子的學習成績提升明顯;4.88%的家長,認為在經過在線教育的學習在之後,孩子的學習成績並沒有提升或者成績反而下降了。



通過數據,記者發現,在所有被調查的家長中,並沒有孩子出現在線學習不積極的情況;超過80%的家長對孩子在網課中表現的積極性打到了及格分(6分)以上,可以看出在線教育模式在學生群體中認可度較高,孩子們很積極地進行在線學習。



六、在線教學質量

作為近些年興起的教學新方式,與線下教育相比,如何去說服家長用戶認可在線教育的質量是一件難事。記者通過教師基本素養、課堂互動情況、課堂時間利用、教師教學態度、教師資質證明以及課堂質量承諾是否一致六個方面,對在線教育質量進行了調查,根據家長們反饋的情況來看,在線教育在某些具體的課堂教學標準上,還需要提高。


1、教師基本素養:


從所得到的數據來看,並沒有教師在在線教學工作中,出現過衣裝不整、言語不整等情況。俗話說為人師表,教師的衣著表現和語言談吐都會對孩子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在這一方面,從已有數據來看,各大在線教育平臺還是做得比較到位


2、課堂時間利用:


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到,有30.16%的家長反映教師在進行在線授課過程中出現過課堂閒聊的情況,另有69.84%的家長並沒有發現教師出現此類問題。


3、課堂互動情況:


從師生課堂互動的情況來看,有超過63%的家長表示,在授課過程中,老師和孩子的互動量多或很多;僅有3.17%的家長表示,老師和學生互動很少;沒有出現過教師和學生零互動的情況。


4、對教師教學態度滿意度:


總共有3.18%的家長表示對教師的教學態度不滿意或者很不滿意;19.05%的家長認為教師教學態度一般;77.78%的家長對教師教學態度滿意或者很滿意。


5、教學質量是否與宣傳一致:


在這一項調查中,有更多不滿意的聲音出現。超過半數的家長認為真實教學質量和平臺宣傳的質量效果有出入;43.75的家長認為真實教學質量和平臺宣傳的質量效果相符合。


6、出示教師資格證明:


根據《教育部等六部門關於規範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的規定,在線教育機構需要在培訓平臺和課程界面的顯著位置公示培訓人員姓名、照片和教師資格證等信息。所以,在線教育平臺應該主動公示平臺及教師資質。但是,根據調查結果顯示,81.25%的家長均表示,教師在教學之前並沒有出示相關的教師教學資質證明


七、在線教學服務滿意度

根據調查數據, 69.84%的家長對於孩子接受在線教育的效果還是滿意的;30.16%的家長對孩子進行在線教育的效果不滿意。


八、後疫情時代的教育方式選擇偏向

根據家長的反饋來看,更多的家長在國內疫情基本得到防控制之後,還是傾向於選擇線下實體機構對孩子進行輔導。但是,仍然有47.62%的家長會繼續選擇在線教育平臺。

其實,近半年時間,在線教育可以說賺足了流量,龐大的客流和資本也相繼湧入行業享受風口紅利期。

但是,在流量放緩的中長期過程中,如何將在線教學質量做得更好、效果呈現做得更好,可能才是各大在線教育平臺該考慮的首要問題。畢竟,教育還是要靠效果說話,無論在線或者線下都僅是一種教學方式而已。

相關焦點

  • 老實說,很多家長都不喜歡在線教育
    有這樣一個神奇的群體,他們日常花費能省則省,唯獨在孩子的教育上一擲千金,他們叫「學生家長」。浩浩蕩蕩的在線教育大潮販賣焦慮,精準收割,正在「圍獵」萬千家長。吸引家長選擇在線教育的理由有很多,價格低、不需要接送孩子、沒有時間地點限制、名師輔導、真人外教,這都是傳統線下培訓班望塵莫及的優勢。
  • 在線教育是「攪局」還是「破局」?
    也因此,不少孩子不是在教育機構上課,就是在去教育機構的路上。  往年,很多雙職工父母會為孩子選一個暑假日託班,早送晚接。但今年,延續了疫情期間的線上課程模式,暑假裡,很多孩子在家繼續上在線教育平臺的網課,免去了奔波和接送問題。
  • 在線教育,權宜之計還是未來趨勢
    為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各級各類學校基本實現2月底前不開學,3月初線上開學,開展在線教學。這雖然是面對特殊疫情的緊急措施,將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新問題,但也是未來我們必須面對的新情況。全國中小學學生就有1.8億。如此大規模地開展在線教學,不僅我國史無前例,在全世界也沒有先例。1、在線為什麼大家都想到要用在線教學的方式?
  • 在線教育,權宜之計還是未來趨勢
    為什麼大家都想到要用在線教學的方式?一方面,網際網路等技術方式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各個領域的工作之中。如今,大多數人都覺得在線教育可以試一試。另一方面,客觀來說,如今的中小學教育已經不僅僅是學校教育,還有各類校外教育,輔導機構,這些機構在疫情的特殊時期,無法進行線下教育,必然轉向線上教育。
  • 家長必看丨在線教育與線下教育利與弊
    現在的教育模式多樣化,除了傳統的家庭、學校、社會三大教育板塊,還有很多實用性很強的新型教育模式在逐漸興起。例如私人教育、課外培訓等。在線教育起初是針對工作繁忙,學習時間不固定的職場人提供的便利學習方式。後來國外逐漸開展對基礎教育的網絡課程,傳到國內現在國內也有了很多在線教育平臺,如新東方在線教育、環球職業網校、遊學網等。而在線教育和線下教育也是有著各自的優劣勢,下面就由小編給各位家長梳理一下它們各自的優劣勢吧。
  • 家長和教育部門唱反調?「零起點」教學為啥難落實?原因發人深思
    教育部要求「零起點」教學,家長為什麼不買帳?現實情況發人深思!近日,在教育部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小學一年級要實行「零起點」教學。「零起點」教學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不管學生在校外學沒學小學課程內容,有沒有超前補課學習,都要按照課標要求從頭學起,從零開始。
  • 寒假閱讀清單 家長忙埋單孩子不買帳
    寒假閱讀清單 家長忙埋單孩子不買帳 2017-01-25 11:08家長收到老師的讀書清單後,往往會立即想辦法把書給孩子買好,但對於老師開出的清單,不少孩子卻不買帳,有的不喜歡讀,有的孩子表示,根本讀不懂。  家長書店按書單「搶書」  這幾天,新街口各個書店裡擠滿了前來購書的家長和孩子。記者發現,不少家長手中還拿著購買清單對照著買。「這是老師要求寒假必看的幾本書,選讀的書我只打算挑兩本買,有的書已經沒貨了,說到年後才有。」
  • 家長對在線教育的評價究竟如何呢?
    2015年初,她在一個校長群裡了解到在線教育的授課模式,「當時挺激動,覺得會是未來的趨勢。後來我上網查了很多資料,也去這個公司看了,後來就辭職,開始在這個平臺上給人在線上課。」  為了積累經驗,在幾乎半年的時間裡,李小姐的授課都基本是免費的。「在這個平臺上,比較多的還是班課的形式,老師是看不見學生的。
  • 中國移動也很疑惑:49元100G流量,為何用戶還是不買帳
    為何用戶不買帳? 為了留住用戶,中國移動在最近增加了很多的套餐優惠,並且按照中央的要求進行了整改。 從這些已知的套餐數據詳情來看,還是比較實惠的。這些流量滿足每個月的數據消耗可能不太夠,但是卻還有1200分鐘語音。
  • 慧學堂在線學校榮獲新浪教育「2020年度家長信賴在線教育品牌...
    黃岡慧學堂在線學校怎麼樣?黃岡慧學堂在線學校好嗎?黃岡慧學堂在線學校口碑好嗎?黃岡名師真的那麼厲害嗎?相信有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疑問,線上教育機構那麼多,我該怎麼選擇呢?接下來小編為你揭開這個疑問,讓我們通過一場盛典來了解慧學堂在線學校。
  • 為什麼學了很多教育方法,卻還是教不出優秀孩子?
    可是這樣一位媽媽,卻突然來諮詢我說,孩子多麼不聽話,自己內心多麼焦慮,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這個問題,可能很多父母都有過,為什麼看了那麼多教育知識,卻教不好自己家的孩子?每次我們在和家長溝通的時候,都會聽到這樣的聲音:「你說的這些我都懂,但是孩子油鹽不進啊!」「你確定對我家孩子有效果嗎,你們能做到嗎?」
  • 不提分、價格亂、配合累,家長逃離在線教育
    吸引家長選擇在線教育的理由有很多,價格低、不需要接送孩子、沒有時間地點限制、名師輔導、真人外教,這都是傳統線下培訓班望塵莫及的優勢。但「勸退」家長可能也只需要一個簡單的理由:沒效果、不提分、價格不透明、產品和服務體驗差、電子產品傷害眼睛、老師過度騷擾。
  • 為什麼說在線教育必將是未來教育的趨勢?
    不談那些高大上的,就說疫情期間的線上教育,搞得雞飛狗跳的,釘釘都被搞成了1星,而實際的學習效果,大家也都知道。。。為什麼?是線上教育不夠優秀麼?實際上,不管是傳統的線下課堂,還是目前的視頻課,直播課,甚至包括教材書本,跟你討論問題給你答疑解惑的學霸,其最主要的用途是向學生輸出知識。
  • 網課不提分,上了沒效果 家長正在逃離在線教育
    吸引家長選擇在線教育的理由有很多,價格低、不需要接送孩子、沒有時間地點限制、名師輔導、真人外教,這都是傳統線下培訓班望塵莫及的優勢。但「勸退」家長可能也只需要一個簡單的理由:沒效果、不提分、價格不透明、產品和服務體驗差、電子產品傷害眼睛、老師過度騷擾。疫情讓在線教育倍速普及,也讓家長全方面體驗了曾被「神化」了的線上課程。
  • 在線教育:真需求還是偽需求?(一)
    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2月10日,疫情下的中國有幾千萬個家長、3億多師生通過網際網路「雲開學」的方式開始了2020年的第一課,從教育主管部門、培訓機構,到一線的教師、家庭和學生,都在迎接同一場大考。可以說,無論是網際網路巨頭還是在線教育公司都想藉助這波的在線教育熱度刷一波流量。於是,在線教育一下子火了起來。
  • 疫情中的在線教育「如火如荼」,作為家長,要事先幫孩子了解利弊
    回答:在線教育」不是上網講課那麼簡單,曾經英語在線教育受益者的我,想寫一下自己接受在線教育的體會。01在線教育和線下教育的區別老粉都知道,小編在去菲律賓英語遊學前參加了線上英語教育,與菲律賓外教線上接觸,熱身熟悉外教,為菲律賓遊學打好了英語基礎。
  • VIPKID在線英語家長信得過的在線英語教育平臺
    孩子的英語學習一定要從小抓起,從小培養學習興趣,家長要是平時工作太忙,可以嘗試給孩子報一些線上英語培訓班,比如近幾年超級火爆的VIPKID在線英語,VIPKID在線英語精選北美教師授課,給孩子制定一對一的授課方案,因此該平臺成為家長最為信賴的在線英語學習平臺,接下來就說說我個人的親身經歷吧。
  • 德國教育神話破滅:「在線教育」是救命良藥,還是飲鴆止渴?
    德國的學校關閉之後,學生開啟了網課模式,那麼在線教育對於他們而言,能否像在中國一樣,在較大的程度上緩解教育的壓力?筆者參照了一下德國主流媒體對這一問題的看法,來觀察一下德國在線教育的發展情況,以及德國的教育體系到底怎樣運作的?自2020年開年以來,在線教育的話題甚囂塵上,數位化教育伴隨著中國網際網路的崛起,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 孩子在線學英語利與弊,其實很多家長都不了解!
    孩子在線學英語利與弊,其實很多家長都不了解!少兒在線學英語有何利弊?現在少兒學習英語,有了在線英語學習方式,那這種學習方式好嗎?少兒在線學英語有何利弊呢?其實很多家長都不太了解。 網站創始人宇媽深耕教育行業10多年,體驗過將近100家的英語培訓班的課程,訪談過多個教育專家,會根據家長需求和預算來推薦課程,會對每個機構的體驗課、師資、收費和效果等做個專業的評測,不會推薦大課時,還能拿到優惠價,感興趣的可以百度搜索下【宇媽測評】,對於選課這塊總能給你答案。
  • 在線教育下半場,口碑、技術、還是平臺?
    2019年對於在線教育來說,絕對是機遇與挑戰並存的一年。資本遇冷、監管趨嚴,很多機構因融資不順、資金鍊斷裂陷入困境,倒閉、跑路事件層出不窮。行業洗牌之下,在線教育似乎步入更為艱巨的下半場。與此同時,也有一批頭部企業持續獲得巨頭青睞,得到資本、技術與資源的加持。今年7月,麥奇教育科技(iTutorGroup)獲中國平安戰略入股,再度成為行業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