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丨連川普也要賠笑臉?新冠疫苗研發中的「藥、命、錢」

2020-12-20 騰訊網

今年2月,在新冠疫情還沒演變為全球危機時,醫藥巨頭們對研製新冠疫苗似乎都沒有多大興趣,直到後來疫情全球大暴發,藥企們才有了動作。在醫藥研發上,拯救幾萬個生命和拯救幾百萬個生命,有著無奈且難以逾越的現實考量。

騰訊新聞國際頻道獨家欄目《聚焦》,本期關注:新藥研發不看病,看買家。

製藥業是地球上最賺錢的行業之一。

僅僅去年一年,四家頂尖醫藥巨頭,輝瑞、默克、葛蘭素史克和賽諾菲,在疫苗產品上的銷售額就達到了約3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41億元),而一些佔大頭的專利藥品,如抗癌藥物和傳染病藥品,企業擁有定價特權,一旦擁有專利,便等於在專利期內坐擁取之不竭的金山銀山。

如今,新冠疫情現世,沒有特效治療藥物,全球人的命運一定程度上都取決於疫苗何時能夠問世。

風光背後,自有不堪。由於部分專利藥物藥價高昂,醫藥巨鱷們長年沉浸於民眾的罵聲之中,指責其利用患者的生命牟取暴利;但藥企們也有自己的苦衷,新藥的研發往往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和資金,沒有預期收益打底,藥企就會失去研發新藥的動力,沒有新藥的問世,很多疾病的患者就不是面臨買不起藥的困局,而是無藥可醫的「死局」;而受著企業民眾夾板氣的政府要掣肘企業,又不能太過限制,還要加以激勵安撫,唯恐企業撂挑子不幹。

在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面前,在這種僵化的醫藥研發系統下, 「齊心抗疫」的表象背後,是一場波雲詭譎的暗戰。

一言之堂 奈何不得

醫藥行業在藥品價格上的強硬話語權早已成型,但在不同的國家中有不同的表現形式。

最明顯的「賣方市場」,是德國、美國等充分賦予醫藥企業自行定價權的國家。在德國,藥品分為專利藥和仿製藥,專利藥由製藥企業決定價格,擁有市場高價特權,只有在專利藥的專利保護到期後,其他企業才能生產仿製藥。由於德國先進的醫療福利制度,這些高價藥可以全額報銷醫療保險,這讓德國政府不堪重負,但也正因如此,德國的製藥業水平處於世界頂尖。

而在美國,藥價昂貴一直是積弊沉痾,儘管政府會和製藥企業進行聯合談判定價,但是企業坐享專利,聯邦政府憂慮別國競爭和企業創新力失活,所以能談判的空間十分有限。

而在一些國家,儘管藥品定價不是企業的「一言堂」,但藥企們也有的是辦法對監管機構施壓。

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醫療管理學教授尤爾根·瓦瑟姆就曾向媒體揭露過此行業的秘辛。他透露,一些醫藥企業會刻意保持某種專利藥品的低供應量,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藥品的價格,但他們不會留下這麼做的證據,以免被人抓住把柄。

瓦瑟姆同時透露,一些疾病之所以持續為禍人間,也是因為研發治療這些疾病的藥品對於醫藥公司而言根本無利可圖。

去年,對各種抗生素都極具耐藥性的「超級細菌」現世,但針對這種細菌的新型抗生素研發卻掉了鏈子,各大醫藥巨頭都鮮有研發抗生素的團隊——因為抗生素根本無法盈利,很多醫藥公司們都解散了自己的抗生素團隊。

事實上,今年2月,新冠疫情還沒演變為全球危機之時,各國醫藥巨頭們也對研製新冠疫苗興趣缺缺,直到後來疫情在全球範圍大暴發,製藥行業們才真正行動了起來。

而政府雖負有監管之責,卻在很多重大的公共危機前不得不對醫藥企業們低頭,通過公布各種各樣的激勵措施、撥出大筆公共資金支持企業,以鼓勵他們研究新藥。譬如在上世紀80年代,愛滋病在美國被發現並發展為全球大流行,面對這種無藥可治的疾病,各國政府加大公共投資,才讓醫藥企業們研發出了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自此,愛滋病從絕症逐漸變成了可控制的慢性病。

此次新冠疫情的暴發,讓往常還和醫藥企業處於微妙對立面的政府,徹底加入了製藥企業的陣營,而對手,自然就是虎視眈眈的別國政府。

風波未起 暗戰已至

截至5月1日,全球共啟動了近80個不同的新冠疫苗項目。四家全球主要疫苗開發商和許多較小的生物技術公司合作,譬如德國初創公司Biontech已與美國製藥巨頭輝瑞公司籤訂了合作計劃。醫藥企業們計劃在今年開始進行超過12種不同新冠疫苗的臨床試驗,其中多個有希望的疫苗項目集中在美國和德國。

而以「善變」出名的美國總統川普,此次對醫藥行業態度的180度大轉變,也可以讓觀者窺見政府們對企業的迫切和討好。

早在今年3月,川普就開始了他的旁敲側擊。3月初,很多頂尖醫藥企業的高管們成為了他的座上賓,包括研發出瑞德西韋的吉利德科學公司、強生、輝瑞、賽諾菲、Moderna和Regeneron製藥。

而值得玩味的是,兩年前,他還在痛斥輝瑞「應該為他們提高藥品價格而感到羞愧」。川普揚言,要打壓醫藥巨頭,限制他們的藥品定價權。

疫情當前,曾經為納稅人發聲的美國總統也不得不賠起了笑臉,因為沒人不想把新冠疫苗研發和供應的主動權握在自己手裡。美國的疫苗主管機構——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BARDA),正在和許多行業巨頭緊密合作,甚至包括賽諾菲這樣的歐洲公司,以確保新冠病毒治療方案將首先應用於美國市場。

試圖壟斷新冠疫苗研發和供應的做法,也絕不僅限於美國政府。德國衛生官員已經放話,疫苗的生產必須位於歐洲。「只有在歐洲生產,才能保證安全供應。」德國衛生部長詹斯·斯潘說道。

而如今投身於慈善事業的比爾·蓋茨,則希望發展中國家也能有疫苗生產能力。為此,5月4日,以歐盟和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為代表舉行的政府領導人高級別會議,討論籌集8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623億元)的資金,用於在世界範圍內建立全球疫苗分銷機構,確保公平地分配疫苗。

因此,有求於醫藥企業的政府們,擺出了低姿態。譬如,美國一項83億美元的緊急冠狀病毒支出法案中,除了給醫藥企業資金支持,一些國會議員還想在法案中增加一些條款,限制醫藥企業對疫苗和新冠藥品定價。然而,共和黨議員和製藥業的遊說者,最終說服國會阻止了這些附加條款的生效,只是在法案中強調定價需「公平公正」。

而在和川普的會見中,醫藥企業們也開始藉機敲打起美國總統。兩位內部人士向POLITICO網站透露,醫藥高管們一直在暗示川普,「不能把他們的手臂反綁在身後」,不應對他們掣肘過多。

至此,儘管新冠疫苗還未問世,但暗戰早已打響,「賣方市場」已初見端倪。

利益糾連 道德高地

然而,新冠抗疫若是一部災難電影,將醫藥企業當作與病毒「同流合汙」的「反派」,也未免太過武斷。

目前,醫藥企業們共同合作、共擔風險的模式已經漸成氣候。輝瑞公司執行長阿爾伯特·布爾拉就向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透露,輝瑞在開源平臺上,無償與其他公司共享他們的開發工具,並希望與科學界和其他公司實時共享數據和他們所研發的成果。

即便是在之前的公共衛生危機中,一些醫藥行業的領軍者也承擔了不少社會責任。譬如,醫藥公司們已將所有WHO曾推薦過的HIV治療藥物的專利,授權給了藥品專利池組織(MPP),以便讓合格的仿製藥生產商能夠生產低成本藥品。如今,MPP能夠向中低收入國家中約90%的愛滋病毒感染者提供抗逆轉錄病毒藥物。

此次新冠疫情,確實也是坊間多有惡名的醫藥公司們扭轉形象的好時機。有外媒指出,去年9月,美國人在民意調查中把醫藥行業評為美國最讓人討厭的行業,半年多後過去,新冠疫情似乎正在挽救它們的聲譽。

聰明的醫藥企業們也打出了公關牌,譬如刊登廣告,懇求讀者們了解「醫藥行業在疫情中做了哪些好事」。「疫情對於醫藥行業來說就是一個重置按鈕。」美國傳播學教授帕拉維·庫馬爾說道。

然而,因為研發疫苗的高成本和高代價,醫藥企業們「用愛發電」遠遠不夠,資本無情,他們需要給股東一個交代。

瑞士製藥企業賽諾菲執行副總裁戴維·洛夫,就已經要求商業與政治之間應該達成「風險公約」,以分擔財務負擔。

「我們所需要的是政治上的保證,即可以一定價格購買一定量的(冠狀病毒)疫苗。」洛夫說道,「如果利潤微薄,我們的股東可能會爭辯說,為什麼不集中精力在更有保障、利潤更豐厚的事情上呢?」

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醫療管理學教授瓦瑟姆也指出了這個問題:「我們看到的是一系列競爭性的研發計劃,其中一些最終可能會成功,但另一些會失敗。疫苗開發成本很高,而且充滿風險。」

曾在美國前總統任期內擔任白宮伊波拉應對協調員,並被戲稱為「伊波拉沙皇」的羅恩·克萊恩也曾為這件事替製藥公司「喊冤」。他表示,他不是製藥公司的粉絲,但平心而論,「他們為生產伊波拉疫苗而損失了很多錢」。

然而,這些看似冷血、實則無奈的內情即便公之於眾,處於弱勢端的納稅人們也很難予以理解。這註定是一個難以解開的惡性循環。

本期作者:駐外族 葉承琪

本文獨家供稿騰訊平臺,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新冠疫苗6月份上市嗎 一針疫苗要多少錢
    文/股城網對於新冠疫情的出現,只有疫苗才能解決了,在我國疫情發生之後,相關企業已經開始緊急進行疫苗研發了,目前有多個新冠疫苗處於臨床試驗中,我國疫苗研發也是排在前面了。但是新冠疫苗6月份上市嗎?究竟是不是真的?
  • 俄羅斯研發「酸奶新冠疫苗」 鼻滴式疫苗也將人體試驗
    俄羅斯在研製新冠疫苗的道路上不走尋常路!令吃貨期待的酸奶疫苗俄羅斯科學家正在研發一種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這種疫苗可以以發酵乳製品(即酸奶)的形式服用。其原理是甄選出數種分子,設法使其隨氣體被新冠感染者吸入肺部後保持活性,並在肺部放射出一定劑量的紫外線,從而對感染新冠病毒的肺部消毒。不用打針的鼻滴疫苗俄羅斯通訊社報導,俄羅斯聯邦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公益監督局的國家病毒學與生物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馬克修託夫稱,該中心已於5月21日研發出一款鼻內滴入式新冠病毒疫苗。
  • 復星擬定增募資近50億 重點布局新冠疫苗等創新藥研發
    公告稱,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發行對象為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擬募集資金不超過498,283萬元(含本數),扣除發行費用後的募集資金淨額將用於創新藥研發、許可引進以及建設原料藥及製劑集約化綜合基地等方面。資金用途如下:
  • 新冠疫苗研發,中國為何全球領先
    新華社發  1.中國人的針筒裡要裝自己的疫苗,我國新冠疫苗研發始終處於全球前列  疫苗是傳染病大流行的「終止鍵」。我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略目標,是保持不發生本地傳播或者使傳播維持在較低水平,直至研發出安全有效的疫苗,並廣泛接種以形成人群免疫屏障。
  • 解讀研發中的新冠疫苗及其生產工藝
    01研發中的新冠疫苗1.滅活疫苗滅活疫苗是指將病毒經適當的方法進行批量培養並滅活處理之後製備而成的疫苗[3]。病毒滅活疫苗是一種經典的疫苗形式,也是一種易於快速研究和製備的有效疫苗。通常在發生病毒性傳染病時,往往優先選擇針對該病毒的滅活疫苗。
  • 與新冠病毒賽跑 美英澳加速研發疫苗
    目前,世衛組織正努力匯聚科學界力量,以加強各國合作共同研究針對新冠病毒防治的疫苗、療法和診斷技術。尋找爆發源頭在新冠疫情爆發後,全球的科學家們開始對病毒基因組進行深入研究,試圖了解其起源,以及它在蝙蝠及其他物種中發現的相關病毒系譜上的位置。
  • 讀《新冠疫苗研發技術指導原則》有感
    CDE發布新冠疫苗研發技術指導原則(試行)等5個指導原則已經半月有餘,認真學習研讀,產生一些個人讀後感想,與大家分享。新型冠狀病毒預防用疫苗需求的迫切性新冠疫苗是預防和控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所致疾病(COVID-19)的創新型疫苗,全球在抗擊新冠疫情同時紛紛開展新冠疫苗研製工作。
  • 新冠疫苗價格大概多少錢?
    新冠疫苗價格大概多少錢?  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敬楨表示「滅活疫苗上市後,價格不會很高,預計幾百塊錢一針。如果打兩針的話,價格應在1000塊錢以內。」  新冠滅活疫苗效果好不好?  劉敬楨表示,打一針疫苗,保護率大概是97%,抗體產生是緩慢的,像曲線一樣在緩慢增長,一般情況下大概半個月可以達到能抵抗新冠病毒的水平;如果打兩針疫苗,保護率能達到100%。
  • 全球新冠疫苗研發哪家強?
    7月20日,英國醫學期刊《柳葉刀》分別發表了中國研究團隊和牛津大學研究團隊有關各自新冠疫苗研發的報告,令人關注。在全球迫切期待中,新冠疫苗研發當前猶如行駛在「快車道」,但仍面臨複雜困難和艱巨挑戰。前期研發成功、後期失敗的案例不在少數。正如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所言,對於新冠疫苗研發前景,應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 大部分疫苗都研發幾十年,憑什麼期待新冠疫苗快速成功
    目前已有羥氯喹和瑞德西韋並非特效藥的報導,人類對抗新冠病毒的希望越來越多地寄託於疫苗。有報導稱,全球在進行的新冠疫苗開發路線有 90 多條,包括滅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疫苗、核酸疫苗(DNA 疫苗和 mRNA 疫苗)等各種路線。儘管疫苗是新冠疫情的終極解決方案,但對於開發疫苗,我們還有太多的未知。
  • 中國新冠疫苗研發進展如何?新冠疫苗可以接種了嗎?
    來源:英孚遊學留學公眾號 首發於2020年11月23日原標題《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打上新冠疫苗?》近期,關於新冠疫苗的好消息接踵而至。研發進程一支疫苗從研發到真正給普通人使用,有著非常複雜的流程,目前已知的最快進度時間線,是這樣的:新冠疫苗特點安全性好
  • 美國藥企莫德納:研發的新冠疫苗有效性達94.5%
    圖源:美聯社 據美聯社報導,當地時間16日上午,美國藥企莫德納(Moderna)表示,根據目前的初期研究數據,其研發的新冠疫苗有效性達到了
  • 新冠特效藥還有多遠?人人都要打疫苗嗎?院士回應
    如果說,近期國內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從高位降到零,那麼科研工作者們則是從零開始、出發。對於新冠病毒、疫苗、有效的臨床藥物,中國的科研攻關進展如何?他們現在到了哪兒?3月26日的《新聞1+1》,白巖松連線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針對大家關注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 新冠疫苗的研發速度是如何實現的?
    快速開發新冠疫苗的技術有望改變疫苗科學的未來。 2020年初,當科學家剛開始研發新冠病毒(SARS-CoV-2)疫苗時,他們並沒有保證很快就能成功。此前,研發速度最快的疫苗是上世紀60年代的腮腺炎疫苗——從病毒採樣到疫苗獲批一共耗時四年。
  • 狙擊新冠!疫苗、抗體、特效藥哪個快?復星醫藥疫苗進口運輸準備就緒
    除了疫苗外,抗體路線亦樂觀:美國時間11月9日,禮來(LLY.US)的新冠中和抗體組合療法獲FDA(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緊急使用授權。其中一款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由君實生物(1877.HK,688180.SH)參與研發生產,君實生物兩市股價11月10日應聲上漲。近期關於新冠特效藥的一則消息來自10月22日,瑞德西韋當日正式獲FDA批准,成為首個新冠治療藥物。
  • 沒藥沒疫苗,人類對抗新冠,只剩「硬抗」了嗎?
    國家藥品審評中心數據顯示,截至發稿前,內地共42款新冠檢測試劑獲批上市。核酸檢測需自費300元/人次,抗體檢測則為25-90元/人次,且正逐步納入醫保。治療藥物方面,非典和新冠困境相同:沒有特效藥,甚至連有效藥都沒有。
  • 新冠疫苗多少錢一針?哪裡可以打?
    全世界都在迫切等待一個答案:誰能在最短時間,研發出最安全有效的新冠疫苗?目前,我國的新冠疫苗已有 6 萬人接種,無嚴重不良反應。預計 2020 年底,年產能 6.1 億劑。這遙遙領先的研發速度,不禁讓外國媒體直呼:「這次,14 億中國人,真的太狠了!」而近日,浙江紹興預約開打新冠疫苗的消息,再次引發了全網熱議。
  • 新冠肺炎疫苗研發進展 研發中的新冠病毒疫苗包括哪些類型
    新華社北京4月8日電(記者張瑩)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相關疫苗研發正加緊進行。美國伊諾維奧製藥公司研發的名為INO-4800的新冠病毒疫苗6日啟動一期臨床試驗,這是繼美國莫德納公司與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合作研發的mRNA-1273以及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領銜團隊研發的「重組新冠疫苗」之後,全球第三款進入臨床試驗的新冠病毒疫苗。
  • 【聚焦】國產新冠疫苗:將大規模生產
    1 孫春蘭:要做好大規模生產準備 據新華社消息,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國務委員王勇2日在北京調研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和生產準備工作,實地考察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等公司。
  • 新冠特效藥還有多遠?將來人人都要打疫苗嗎?專家這樣說
    病毒、藥物、疫苗,中國的科研攻關進展如何?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日前就新冠疫情防控的科研項目相關進展等問題進行解讀。對病毒的研究,我們到今天為止也是只了解了一點點周琪:對病毒的研究,可以用萬裡長徵第一步來形容,面對病毒,它從哪兒來,將到哪兒去,它是什麼樣子,我們到今天為止也是只了解了一點點,後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