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斯·凡德羅「少就是多」的設計理念

2021-02-08 禪藝會

「少就是多」。當你總想著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他人時,當你總是想獲得一種自我存在感時,是無法理解「少就是多」的深刻內涵的。堅守「少就是多」的理念,實質上是一種對於他人的尊重與理解,以幫助他人可以在簡潔的氛圍中激發出更多的暢想與創新。——純道題記

密斯·凡德羅建立了一種當代大眾化的建築學標準,他的建築理念已經揚名全世界。

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年3月27日-1969年8月17日)生於德國亞琛,過世於美國芝加哥,原名為瑪麗亞·路德維希·密夏埃爾·密斯(Maria Ludwig Michael Mies),德國建築師,亦是最著名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之一。

童年的時候,密斯小名是路德維希·密斯。青年時,他在父親的雕塑店裡工作,後來搬到柏林加入了Bruno Paul的工作室。接著1908年到1912年間,密斯在彼得·貝倫斯的設計工作室工作了4年。彼得·貝倫斯的工作環境影響了他對那個年代設計理論與德國文化是否能夠結合的一些看法。

青年時的密斯已經是一個慎重、沉默的思考者。他發現自己具有一些設計的天分之後,就決定將原先的名字之後,加上了凡德羅姓氏,而捨棄了原先平凡的瑪麗亞、蜜夏埃爾等字。凡德羅這個姓氏的拼寫模仿貴族的姓氏。

改名之後,他開始了自己的建築設計事業。為德國的上流階級設傳統德國建築與室內設計。當時他非常敬佩新古典主義的建築師卡爾·弗裡德裡希·申克爾。

特別是卡爾所慣用的寬廣比例、立方體容量般的設計手法,還有散布的、折衷的經典空間配置,讓密斯感到到這是一個建築世紀的轉折點。

與柯布西耶一樣,密斯在1908-1911年間與著名建築大師彼得·貝倫斯一起工作,並從中學到了相當多的東西。後來,他又採納了包浩斯建築學派的風格,並繼承了瓦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遺留的風格。

密斯·凡德羅為1929年巴塞隆納博覽會建的德國館僅存在5個月,沒吸引很多注意,但被拆除25年後被譽為大師傑作,於1985-86年間在巴塞隆納重建。他於1937年移居美國,1938-1958年任芝加哥阿莫爾學院(後改名伊利諾工學院)建築系主任。

密斯·凡德羅堅持「少就是多」的流通空間設計哲學。大片的透明玻璃,簡約的結構體系,似開似閉的空間印象...在他手中設計出來的建築猶如山谷吹來的風,讓人一下子有了一種清新的感覺。

密斯常常說:建築與形式的創造無關。誠然,密斯的建築藝術依賴於結構,卻又不受結構的限制。

在他設計的作品裡,你幾乎見不到任何一件多餘的東西,沒有雜亂的裝飾,沒有紛繁的色彩。

單是這種靈活多變的流動空間和簡單通透的細部設計,就足以讓人產生嚮往的心理。

密斯在很大程度上相當重視細節,用他的話說「細節就是上帝」,這歸功於他父親對其技術的教導。

雖然他從未受過正規的建築學習,但他很小隨其父學石工,對材料的性質和施工技藝有所認識,又通過繪製裝飾大樣掌握了繪圖技巧。

同時,他用極為大膽、簡單和完美的手法進行設計,將建築學的完整與結構的樸實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密斯並不是特別關注裝飾原料的選擇,但是他特別注意室內架構的穩固性。像弗蘭克·勞埃德·賴特、勒·柯布西耶一樣,密斯也特別重視將自然環境、人性化與建築融合在一個共同的單元裡面。

由他所設計的郊外別墅、展廳、工廠、博物館以及紀念碑等建築均體現了這一點。

與此同時,密斯也重新定義了牆壁、窗口、圓柱、橋墩、壁柱、拱腹以及棚架等方面的設計理念。

作為鋼鐵和玻璃建築結構之父,密斯提出的「少就是多」(less is more)的理念,這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築觀點和藝術特色,也影響了全世界。

密斯在很多領域中都起了相當的作用,他在自傳中說道:「我不想很精彩,只想更好!」

在芝加哥伊利諾工學院工作之際,由他設計的湖濱公寓(Lake Shore Drive Apartments)充分展示了他在科技時代的建築天才。

直到1969年去世,密斯一直孤身呆在芝加哥公寓裡從事設計工作。

「少就是多」,這句話的含義你可以很輕易的從幾千年的中國傳統美學和哲學中品味出來。國畫大師最有意境的東西往往不是塗滿筆墨的畫幅,而是在於那一大片空白之中。

當「少就是多」從密斯口中說出來時,當然沒有東方人悠閒與怡然,有的只是德國人的嚴謹與理性。是的,「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簡,「多」不是擁擠而是完美。

密斯的建築藝術依賴於結構,但不受結構限制,它從結構中產生,反過來又要求精心製作結構。

"Less is more",密斯對他的學生如是說,「我希望你們能明白,建築與形式的創造無關。」

巴塞隆納的德國館是這樣一個例子,在這件德國用來參加1929年世界博覽會的展品中,你絕對見不到任何一件附加於建築之上的多餘的東西,沒有雜亂的裝飾,沒有無中生有的變化,沒有奇形怪狀的擺設品,有的只是輕靈通透的建築本身和它裡外連續流通的空間。

與此相類的還有1954-1958年建於紐約的西格拉姆大廈。

這座仿佛凌空生起的摩天大樓無疑是紐約最精緻的建築之一,這種精緻不是來自樓裡樓外充斥的雕花線腳,而是來自其精巧的結構構件,茶色玻璃和內部簡約的空間。

在二十世紀以前,建築形式在受到結構限制的同時也受到當時的建築擁有者的思想限制。在西方建築的各種形式中,繁多的裝飾件,龐大的結構體是其統一象徵。

只有當新的結構技術和新材料的大量使用時,建築才會產生根本性的變革,二十世紀是鋼的世紀,電的世紀,當鋼鐵和玻璃廣泛應用於建築之前,一批思想先進的建築師走在了運動的前列。

無疑,密斯正是這樣一位先行者。「少就是多」就是居於這樣一種環境而產生的。在密斯的建築中包括從室內裝飾到家具,都要精簡到不能再改動的地步。

我們無從得知密斯是在怎麼樣的靈光一現之下找到了這句現代建築史上最為經典的名言,總之,現在它影響我們這個世界已經七十年了。

相關焦點

  • Google今日塗鴉:現代主義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126周年誕辰
    打開今天的Google首頁,一棟現代化建築赫然紙上,隱隱透著Google字樣,不用說,這就是今天的塗鴉(Doodle)。這個獨特的塗鴉正是為了紀念現代主義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126周年誕辰。密斯·凡·德羅是二十世紀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現代建築大師之一,與賴特,勒·柯布西耶,格羅皮烏斯齊名。
  • 包浩斯100歲紀念LOGO發布,感受世界頂級設計!
    100年前的1919年,「一戰」遮天的硝煙和血腥的空氣剛剛散去,一個德國建築師在德國魏瑪成立了一個旨在用新式教育來培養新型建築與設計人才的學校,這就是「Bauhaus(包浩斯)」。"BauHaus"這個詞是由德語動詞"bauen"建築和名詞"haus"組合而成,粗略地理解為"為建築而設的學校"反映了其創建者心中的理念:(1 )確立建築在設計論壇上的主導地位;(2)把工藝技術提高到與視覺藝術平等的位置,從而削弱傳統的等級劃分;
  • 以「五多五少」教學理念 成為學生成才途中的擺渡人
    自入職以來,李本能積極參加學校及上級組織的各項活動,其中,全市滲透法制教育論文、教學設計、錄像課比賽先後獲得市級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先後擔任鐘山區「中國好課堂」項目《赤壁賦》交流授課教師,鐘山區「語文學科教學改革∙鐘山峰會」項目活動觀摩課授課教師,得到中國好課堂專家的好評;2017年教育教學論文《素質教育「證書化」與應試教育「隱性化」之殤》獲省級三等獎;申報課題《基於「圖文轉換」的作文深入教學與有效寫作探究
  • 歐美包裝設計及其理念簡析
    但是,在19世紀初才逐漸擺脫殖民統治而國力薄弱的美國,到19世紀末期卻躍戾為世界第一工業強國,並在世界範圍內推行殖民擴張與歐洲列強爭霸,成為20世紀「一超多強」世界格局中的超級帝國。值得一提的是,德國在長期由封建小邦分割局面下於1871年完成統一後加速工業革命,經濟出現高速發展,迅速崛起,一躍而為世界第二工業強國,這就是導致現代工業設計發源發展於德國、歐洲的一個基本原因。
  • app設計有哪些設計理念?
    app設計有哪些設計理念?在app的設計中,有許多設計理念是零基礎學ui設計的新人所不了解的,雖然小編說的這些理念或許只是一些建議,但是如果你能夠梳理清楚,對於設計也有一定的幫助,話不多說,我們接著往下看吧。
  • 特斯拉的設計理念是什麼
    這是我們刻意為之的,背後的原則是要讓車輛看起來很漂亮的同時,也要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讓車輛行駛變得更加高效,這樣可以降低風阻,我們還要考慮到用更少的電池達到更大的行駛裡程。 其次我們希望讓我們的設計理念可以在所有的特斯拉產品上落地,這非常強調的就是效率。此外我們會用第一性原理,將一些工程設計的原則融合在我們的設計理念上,這樣可以讓我們用最好、最簡單的方法來讓設計理念真正落地。
  • App的設計理念有什麼?
    App的設計理念有什麼?對於零基礎學ui設計的新人來說,了解app設計的設計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今天我們就來簡單地說說,app設計的設計理念有哪些。這就是我們說的,在設計之前一定要明確用戶人群,成年人,青年人以及老年人的使用習慣都是不一樣的。二、合適的顏色方案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顏色是app設計過程中的核心元素,我們可以通過主題色的選擇確定相應的色彩配置方案,利用不同顏色的特性將其用於不同的領域。
  • 庭院園林景觀設計理念的重點
    1 注重場地的設計理念 尊重場地、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尋求與場地和周邊環境密切聯繫、形成整體的設計理念,已成為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基本原則。2 注重時效的設計理念 園林景觀設計與建築設計最大的區別在於,園林景觀是隨季節和時間變化的,是有生命的, 是處在不斷地生長、運動、變化之中的。
  • 界面設計的理念分歧: 關於iOS 7的思考和吐槽
    我身邊有人喜歡也有人說難看,相比之下還是說難看的人多一些。我也上手體驗了 iOS 7,以便有發言權。我的結論是:我喜歡它所傳達的理念,但這個作品沒達到我的期待。過去 iOS 的設計理念就像無數人論證過的一樣,過去的 iOS 充滿了擬物化的設計元素,說白了就是仿真。
  • 景觀工程設計理念和手法
    二、景觀設計事務所景觀設計理念和手法    「鑽石有別於玻璃,月亮有別於星辰」,好的案子需要有創新理念、好的主題,需要好的景觀設計事務所和景觀師去創造去實現。    優秀景觀設計事務所——創新理念    優秀景觀設計師團隊——務實手法    優秀景觀設計所具有「藍海」戰略,也就是在國家、區域、城市板塊移動建設中具有超前的理性戰略目光,合理確立景觀所的設計宗旨和企業發展的戰略。    景觀設計事務所設計理念:地景規劃,生態復原,精神文化三位一體。
  • 密斯:少就是多
    在這個項目上,密斯除擔負建築師的設計任務外,同時也是施工方,從設計到建成一共花了6年時間,其間密斯和範斯沃斯醫生還曾發生過劇烈的衝突。這個既是建築師又是委託方的機會,使密斯得以設計一棟能夠完全融入他的教學理念、同時又能展現他建築思想的建築。他認為在校園中,建築系館是最完善、最精工的細作,也是最簡潔的建築。
  • 別致的工業風辦公室裝修效果,設計理念就是要大膽
    最近很多企業在對辦公室裝修設計時,都傾向於選擇工業風格,比如服裝行業,網際網路行業等。工業風辦公室裝修,給人一種神秘、個性十足的特點,整體的辦公室裝修效果感覺就是一件工藝品。一組服裝公司工業風辦公室裝修效果,分享給大家看看:紅色裸磚在這組案例運用得十分透徹,營銷了一種時尚又摩登感覺,要就是出彩範,設計師拋開了陳舊的設計理念,用大膽創新的思維,打造別具特色的工業風裝修效果。
  • 丹麥幼兒園設計創意理念
    我們開始知道丹麥這個地方應該來源於安徒生的童話故事,小時候讀格林童話會認為真正的童話世界就存在於丹麥,哪裡可能就是到處都是童話般的建築。丹麥被譽為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被人們稱之為童話國度。幸福指數和教育理念也有著密切的聯繫,幼兒園是接受教育的開始,丹麥幼兒園設計受到特定文化和地理位置的影響,在幼兒園的設計上也有獨特的風格。那麼就回到小朋友童話夢開始的地方,看看丹麥幼兒園設計有哪些創意理念?在丹麥幼兒園的設計中,會充分引進和利用大自然的光線。丹麥是北歐的一個國家,受到地理位置的影響,冬季和黑夜較長,因此對室內的光照有著較高的追求。
  • 北歐風格的設計理念
    而是要深入了解北歐諸國室內設計的歷史,文化背景,設計理念。以及他們對待生活的態度,而這些才是北歐設計的精髓所。北歐設計以其有的風格,在世界設計史上獨樹一幟並且佔有重要的地位。其經典的創意已成為現代設計的楷模。北歐設計界大力推行有代表意義的民主設計,體現出歷史悠久的北歐民主傳統。
  • 書架設計理念是什麼?快來看看書架是怎麼設計的
    那麼大家知道書架設計理念是什麼嗎?假如消費者對書架的一些功能和使用的要求都不知道,在購買的時候就很難甄別和篩選需要的書架了。書架設計在造型上,一般可以將書架分成三類設計:不規則設計、勻稱設計和對稱設計。
  • 淺析弗蘭克·勞埃德·賴特的設計藝術理念
    他設計思維的邏輯性在於把建築的物和所處的環境融合在一起,超越固定的房間數量減少,使空間更為自由,形成富於變化的動態空間。本文旨在對其設計理念進行了一定的探討,並通過對賴特作品的分析,及運用視覺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從形態與空間等要素著手解讀賴特大師的建築設計空間的心理感受,通過品味大師建築的設計手法,分析作品中建築空間的視覺整體性、流動性和吸引性等對讀者有一定的學習意義。
  • 米蘭理工資深教授8月深圳上海開課,致敬大師與國際設計趨勢(燈光、色彩、新材料)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Letizia Caruzzon教授發現大師們的設計是有著明顯的傳承關係,它不僅僅只簡單表現為一種設計風潮,更多的是「設計符號」、「設計理念」、「設計精神」,向大師致敬已然成為設計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