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別喜歡認識新朋友。但我是一個性格有點內向又有一些嚮往找朋友的人。我心裡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我總覺得認識新的朋友,接觸新的領域,永遠有說不完的新鮮話題。女友們說著各自行業的趣事,也有不同的穿衣打扮。在這些新朋友的聚會中,會有很多啟發,小到她那條好看的毛衣鏈是哪裡買的,大到請教一下行業內未來的發展趨勢和變數。那樣的場景,那樣的聊天,讓人對未來充滿信心,是一種向前看的生機勃勃。
因為過去二十幾年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經歷過的事,變成你今天的樣子,包括容貌,包括談吐,包括你站在眾人面前的樣子。所以,你也才會與眼前,這些有著相似經歷,相似學識,相似生活品味的新朋友們,一見如故。
經常在網上看到一些很喪的故事和說說,大概意思是說工作以後,很難認識交心的朋友了。
這句話,我並不同意。我覺得是我們對交朋友的要求越來越高了。從職場來說,很多人都隱藏著自己的真實想法,對公司的同事或多或少有一些戒備之心,當然戒備心是應該有一些的,這樣對雙方都沒有壞處。所以才有了那句話,叫做英雄惜英雄。
長大以後,我只能奔跑,含著淚希望能在黑暗中跌倒,希望有一個人也能來拉我一把,但是姑娘們,記住,長大很痛,每個人都要經歷,多跟身邊的人交流,可以先從一些小事談起,當然也開始交朋友也不要太心急,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朋友都是慢慢的一點點了解的。
很多女生都問我,為什麼自己的社交圈那麼窄,好像數來數去從小到大就是這麼幾個朋友。以前一起上學考試,現在一起逛街吃喝,十年過去了,身邊好像就是那麼幾個人,聊著老掉牙的話題。
我每次都會問她們同樣的問題:那麼,這麼多年來,你有什麼變化呢?
除了男神,從金秀賢換成了宋仲基,從胡歌換到了陳偉霆,還有什麼別的新鮮事嗎?
每天家裡公司兩點一線,上著味同嚼蠟的班,從來沒想去深入研究自己行業動向,難得被領導叫去參加行業內會議交流,還要抱怨佔據了休息時間,然後全程低頭刷著手機。
生活也是百無聊賴,沒有興趣,沒有愛好,回家就是叫外賣煲劇。你把大把的時光都消耗在這些上面,跟別人沒有什麼交集,你卻喊著自己沒有朋友,請問你有付出過嗎?對於這種沒幹事就喊累的人,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你必須走出去站在人群中,你被看見和看見別人的機會才能夠增加,你才有可能至少做到第一步,見到有趣的新朋友,跨出高質量社交的第一步。
你只有願意走出去,你體態大方,妝容得體,這本身就釋放了一個信號,這是一個積極向上,生機勃勃的姑娘,這是擁有高質量社交所需要具備的起碼素質。
那我來說,我剛畢業的時候,在一家遊戲公司做編導,試用期三個月,上班第一天,我就想逃,陌生的環境,不熟悉的工作內容,但是由於我籤了合同,不能走,跟我同一天來上班的也是一個女生,跟我差不多年紀,一開始沒怎麼交流,我們第一次互相加微信還是幾天後,在公司群裡加的,從那天以後,我們慢慢的開始吐露自己的心思,一起吐槽公司的人和事情,也互相抱怨,剛開始,我也是抱著戒心,不敢怎麼說自己的真實想法,後來就大膽多了,想著反正都要三個月以後走,怕什麼,於是,我們就肆無忌憚的說了很多,半個月下來我們也表面上關係至少很好了,至少這樣我們的生活不會枯燥,還能一起有人吐槽平時的工作,何樂而不為。
三十歲之前你需要最大程度地去主動認識別人,去用力靠近那個你想成為的人,而通常等到你足夠牛,等到你三十歲之後,就應該是別人前僕後繼地想要用力來認識你。
所以,從今天起,騎最快的馬,爬最高的山,喝最烈的酒,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最高處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