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藝術生態完善的一線城市,後發城市在藝術領域的布局仍然處在探索階段。拷貝一份既有的發展樣本固然迅捷方便,但更重要的是如何通過文化藝術的差異化定位讓外界看到城市的力量。
提到新城的開發,寧波的東部新城無疑是一個典型案例。2005年,寧波東部新城投入開發。面積達15.85平方公裡的新城,經過15年從無到有的發展,目前已經建成包括環球航運廣場、寧波城市展覽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國華金融中心等大型城市綜合體在內的新城區。根據規劃,2020年,東部新城預計總投資達到2000億元。未來這裡的定位是打造為面向世界的金融城,承擔著寧波這座城市與世界接軌的重任。
完成基礎的硬體設施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是如何聚攬更多的資源、人才。這其中,文化藝術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視覺力量」展出現場,圖片提供:寧波國華金融中心
近期,位於寧波東部新城的國華金融大廈落成典禮揭幕,藝術展「視覺力量」同時在其商業中心內4樓呈現。國華金融大廈由著名企業家、藏家劉益謙旗下控股的公司負責運營投建,作為配套的展覽「視覺力量」精選劉益謙、王薇夫婦的私人收藏26件(組),囊括了1980年代末至今,中國當代藝術不同發展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作為藝術收藏界的神仙眷侶,劉益謙與王薇夫婦收藏了從傳統到當代乃至全球數量眾多的藝術佳作。此次在國華金融中心舉辦的展覽為寧波東部新城注入了新的藝術力量。展覽開幕之際,王薇向我們講述了她與藝術的故事以及藝術與城市之間的相互關聯。
「視覺力量」展出現場,圖片提供:寧波國華金融中心
寧波新城的新地標
國華金融大廈所在的區域位於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東部新城的主要東西向大道之上,樓高207米,由世界頂級建築設計事務所SOM設計。SOM承接設計的項目包括世界第一高樓比斯杜拜塔、紐約大通曼哈頓銀行等等。在成立的幾十年中,SOM在高層和超高層建築設計方面的成就得到了世界的公認。
寧波國華金融大廈一景
國華金融大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其將自然融入建築的日常體驗,建築囊括大型屋頂花園、五層高的瀑布水景和兩個空中花園。在具體的設計中,建築師秉承了綠色建築可持續的環保理念,植物牆體能對建築物內的流通空氣進行自然過濾,這些植被表面還做出迴路構造,過濾的雨水以灌溉景觀和補充廣場的倒影池。陽光充裕的平臺、瀑布及靜謐的倒影池相互交映。
寧波國華金融大廈一景
在落成後,即成為寧波東部新城新地標性建築以及寧波市區最高的地標建築之一。
影響城市的視覺力量
在大廈揭幕的同時,藝術展「視覺力量」在國華金融中心商業4樓舉辦。展覽精選了劉益謙、王薇夫婦私人收藏中的26件(組),主要呈現的是1980年代末至今中國當代藝術不同發展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參展藝術家都是當代藝術界耳熟能詳的大腕,包括艾軒、陳丹青、朝戈、丁乙、方力鈞、何多苓、劉煒、劉小東、周春芽、張恩利、曾梵志、展望、張曉剛等。
「視覺力量」展出現場,圖片提供:寧波國華金融中心
據王薇女士介紹,「視覺力量」是對國華金融大廈「影響城市的力量」主題的延續,希望藝術作為一種力量也能夠對寧波的居民產生一定影響。
談及當代藝術,王薇顯得興致盎然,如數家珍,每一件作品的細節和藝術家的履歷娓娓道來。這些作品能夠如此成體系地展出與她多年的執著和堅持密不可分。
2000年之前,他們夫婦二人專注收藏傳統作品,直到1999年在看到陳逸飛的作品後,王薇深受感動,再加之對革命題材所產生的共情,她決定開始建立從辛亥革命到現在100年的收藏體系。
艾軒,《空寂的小屋》,布面油彩,89×89.5cm,1993
陳丹青,《哈爾斯與安格爾》,布面油彩,76×103cm, 2003
劉煒,《革命家庭系列:哥哥》,布面油彩,103×84cm,1991
在收藏當代藝術的這條道路上,王薇時常是「孤獨」的。媒體報導中總會談到她當時與劉益謙因為收藏分歧所產生的矛盾、爭吵……「很多人後來問我先生,我背後是不是有一個20人的收藏顧問團隊,其實哪有那麼誇張,一直就我一個人。」王薇笑道。
她把這稱為與生俱來對藝術的敏銳,對於想要收藏的作品,她從不「手軟」,看準了就會不計代價地拿下。但同時她也對藝術趨勢有著清晰的判斷。「很多人跟我推薦這個、那個藝術家,我說我不要就是不要,我有我的觀點。」
羅中立,《涼山彝人》,布面油畫,80×65cm,1989
張恩利,《酒吧》,布面油彩,137×148cm,1994
張曉剛,《血緣大家庭系列》,布面油彩,150×150cm,1998
同時,她也是最被關注的。2009年,上海美術館舉辦的「革命的時代:延安以來的主題創作展」由新中國美術史專家陳履生和王薇策劃,所有參展的自延安以來各個時期的主題性創作共76件,皆來自王薇的私人收藏。在當時,這批收藏是第一次全面正式亮相。
王薇將這次經歷形容為全職太太的一次「華麗轉身」。「當我到達剛布好的展廳後,真的熱淚盈眶,我怎麼做了這麼大的一件事情。這些作品好像和平時放在家裡、庫房裡的感受完全不一樣。所有的專家都紛紛誇我,包括當時的市長都要跟我認識,當時這批收藏也受到了專家的認定。」
「紅色題材我們有很大的收藏體系。這點我可以很自信地說,我的眼光還可以。」
周春芽,《豫園一景(兩聯)》,布面油彩,280×360cm,2012
劉小東,《燒野火》,布面油彩,152×136cm,1998
據王薇透露,2021年建國72周年之際,國華金融中心還將舉辦一次盛大的展覽,展出一系列重要的紅色題材創作。
藝術版圖的自在生長
提到劉益謙、王薇夫婦的藝術布局,就不得不提到龍美術館。目前龍美術館已經形成了上海、重慶「兩城三館」的藝術構架,是目前國內相當具有規模和收藏實力的私立美術館。
王薇認為,不僅是大城市,更要把藝術傳播到二三線城市去,因為那裡可能更需要。重慶的龍美術館平時除了舉辦各種講座活動外, 同時也負責承接學校的學生前來上課。「我覺得藝術就要從小抓起,它和課本上的不一樣,要到現場觀摩體驗。藝術對於精神領域的塑造是很重要的。寧波也需要更多的藝術養分來充實,我希望我們能為東部新城注入新的藝術力量。」
「視覺力量」展出現場,圖片提供:寧波國華金融中心
除了美術館工作的持續推進外,劉益謙、王薇夫婦還有更大的願景。
在剛結束的香港蘇富比秋拍中,元代畫壇巨匠任仁發《五王醉歸圖》以超3億港幣高價由龍美術館創始人劉益謙競得,為其豐厚的古代收藏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目前劉益謙、王薇夫婦的收藏從中國傳統、近現代收藏正在逐步拓展為具有全球視野的亞洲收藏、國際收藏。
任仁發《五王醉歸圖卷》
設色紙本 手卷 ,35.2 x 210.7公分
估價:80,000,000 - 120,000,000 港幣
成交價: 306,551,000港幣
在王薇的規劃中,龍美術館全球化的收藏體系在成立10周年之際會有一次盛大的亮相,「我們要代表中國的美術館在國際上發出信號」。同時,她也在致力於將中國的藝術家推向世界。「都在說收藏國外,我這次就很成功地推薦了一位藝術家,在香港做展覽的時候他的作品不多,馬上就吸引了大的機構來收藏。我覺得我也有實力和義務把中國的藝術推向世界。」
「視覺力量」展出現場,圖片提供:寧波國華金融中心
從全職太太開始到現在做收藏32年,再到成立龍美術館,將其打造為國內首屈一指的私人美術館,王薇享受藝術帶來的一切,對其投入百分百的心血,事無巨細。小到一張畫的擺放、現場鋼架的尺寸測量,大到聯動國際的美術館館長、策展人舉辦研討會。在採訪的前一晚,凌晨兩點半她仍在與美國的相關人員溝通接下來喬治·康多大展的細節事宜。
因為太投入美術館的工作,她少了照顧家的時間,但同時也獲得了更多的尊重。「早期我做全職太太,孩子們覺得我只知道花錢收藏,但是我通過這麼多年的努力,向他們證明,母親也是家中的榜樣。」「我覺得我們女性只有對自己自信,才能獲得別人的認可。」「為了這次展覽,我前後來了四次,才調試到滿意的狀態。昨天還得到了誇獎。」她開心得像一個小女生一般,天真而燦爛。
藝術商業編輯部
採訪、文:凡琳
圖片來源:寧波國華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