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岸藝術中心
場館選址原上海飛機製造廠廠房,位於龍騰大道2555號,由大舍建築事務所柳亦春擔綱改造設計。總建築面積達10800平方米,除兩層主展示空間外,兼有VIP會議間、講座室、展演樓梯、停車場等功能區域,配套設施完備。
作為「西岸文化走廊」品牌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西岸藝術中心將倡導「藝術引領『漫』生活」的理念,匯集藝術、時尚、演藝等多功能於一體,打造西岸乃至上海傳播藝術文化的新地標。於2015年正式對外開放。
餘德耀美術館
餘德耀美術館選址原上海飛機製造廠機庫,位於龍騰大道豐谷路口,由著名印尼華人收藏家餘德耀先生創辦、日本知名建築師藤本壯介擔綱設計。場館總建築面積約9000平方米,老機庫改建的主展廳面積約3000平方米,其特有的巨大空間與張揚的結構感,與美術館創始人餘德耀先生以裝置為主的藏品相得益彰。
美術館同時配套紀念品商店、咖啡廳等服務設施。自2014年5月17日建成開館以來,美術館即以前瞻性的文化思維成為上海藝術新地標,旨在將中外當代藝術脈絡有機聯接,並與上海特有的國際化氛圍發生共鳴,致力於打造互動性的展覽平臺,開拓公眾視野,促進國內外當代藝術的交流。
上海星空二
阿加莎·柯維德《格物致知》
由木頭玻璃、鋼、銅、鏡子等日常可見的平面或條狀物體排列組合,所有的物體超中心點彎曲,形成一個序列,仿佛中心有股神秘而不可見的力場,如同行星的軌道,在向量坐標中標註即可得出從中心向外逐圈旋繞而形成的的優雅螺旋曲線。
柯維德利用這常被遺忘的自然現象,將生活物件與宇宙力量巧妙結合,借用熟悉的媒材軟化生硬的數理邏輯,以感官視覺撼動理性常規。
龍美術館
龍美術館(西岸館)選址原北票碼頭,位於龍騰大道3398號,由著名收藏家劉益謙、王薇夫婦創辦、大舍建築事務所柳亦春擔綱設計。總建築面積約33000平方米,和龍美術館(浦東館)構成獨特的「一城兩館」的藝術生態,是目前國內最具規模和收藏實力的私立美術館。建築以「煤漏鬥」為原型,凸顯工業文明遺蹟的場所特性,是極具當代性與藝術性的城市文化藝術公共空間。
除七個展廳外,美術館還設有紀念品商店、輕型餐飲、咖啡廳、停車庫等服務設施。藏品涵蓋了中國傳統藝術、現當代藝術、「紅色經典」藝術,以及亞洲和歐美的當代藝術等各種門類,數量豐富,體系完備。於2014年3月28日建成開館。
《沒有人替我看到——向京個展》
許多人喜歡向京的作品,任何一個藝術衍生品商店都可以看到瞿廣慈向京夫婦的作品。馬樹青先生說得好:「藝術是時間和空間的產物,是過程的,真正所謂看懂是很難的,大家覺得抽象的不容易,但試問誰又真看懂 具象的作品?」
我最喜歡的作品是《善待我們的憂鬱,它是一隻忠實的大狗》,語出邱吉爾:心中的抑鬱就像只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
上海攝影藝術中心
上海攝影藝術中心位於龍騰大道2555號-1,由國際著名攝影藝術家劉香成先生創辦、美國建築師組合Sharon Johnston &Mark Lee擔綱設計,總建築面積500平方米,旨在打造上海首家具有美術館規格的攝影藝術場館。
中心通過國際藝術家所展現的攝影藝術作品,引導普通觀眾進入攝影的世界,重新定義攝影這一藝術領域至關重要的媒介,並為本土觀眾與藝術家提供國際化的視野,為發展中的中國攝影打開交流之窗。
每展必看的藝術中心,蝴蝶私人珍藏照片展,200多張照片,還是很豐富的。上海女演員胡蝶,美貌與智慧兼有的電影皇后,出演中國首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她是中國早期橫跨默片時代和有聲電影時代的女演員。
喬空間
喬空間(QIAO SPACE)位於西岸文化藝術示範區,是收藏家喬志兵先生的私人展示空間,通過呈現國內外重要當代藝術家的展覽,拓展公眾視野。喬空間相信,這個時代的藝術,與任何時代的藝術同樣偉大。喬志兵還在西岸創辦了上海油罐藝術中心(TANK SHANGHAI)。上海油罐藝術中心位於西岸藝術長廊核心位置,在五個儲油罐的基礎上,打造了集合各式各樣的展覽空間、廣場、綠地、餐廳、書店和教育中心於一體的藝術生態——致力於和藝術家一起,讓當代藝術影響更多的人。
Fab union space
動態非線性的空間生形是建立在結構性能優化以及空間動力學生形的基礎之上的,整個過程運用了切石法和投影幾何以及算法生形的多種設計方法。
這個項目主要材質恰好就是建築師最愛的兩種:清水混凝土和原木。
FabUnion Space作為袁烽位於軍工路的工作室的延伸,偏數位化實驗室方向,最主要的功能是作為一個展示和交流的展廳,會定期邀請一些藝術家或建築師來辦展,希望在今後的5年中將空間和藝術的互動做到極致。
「搬來西岸,是感覺這裡是個思想活躍的地方,而FabUnion Space可以作為一個窗口,展示一些有意思的內容。」袁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