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一提起實體店,人都搖頭,不行了,網店的天下!
現在呢,現在還那樣嗎?現在開網店還能生存嗎?還能開嗎?
傳統的實體自然存在。線上線下融合後,淘寶還能走多遠!因為這裡的線上可不單是網店,還有社區群等,嚴格說,現在開網店就是死,但是線上線下是必然,那麼線上就成了開疆闊土的利器!
網店和實體店發展到目前階段,已經不能分割成線上、線下相對立的購物模式來進行誰更優、誰更劣的對比。
在我看來,想要對兩者的優劣,應該更精準的分割成由生產製造型企業開設的網店和實體店與純代理、銷售的網店和實體店之間的優、劣對比。
大家應該知道,隨著信息、物流、生產等相關技術不斷發展和進步,讓生產製造企業有足夠的能力去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億萬消費提供產品與服務。傳統的代理、銷售商無論線上店、線下店在製造端、消費端兩者之間的作用日漸其微,感覺生意不好做也是情理之中。
回到眼前,去看看熱門的貓狗大戰等場面,和線下的各大超市等傳統商超之間的競爭何其相似。如果遮避頁面上的logo,X貓?京狗?傻傻分不清楚。所以我認為未來的競爭不是線上、線下之間,也不是平臺與平臺之間,更多的將是生產端為消費者提供的產品、服務之間的競爭。所有人都將對產品直接選擇用腳還是用手來投票,線上、線下優劣之爭可以休矣。
當然,主要是看你做什麼!實體要做網店做不了的,體驗比較強的品類,因為現在人買東西都會網上查一下價格,所以做起來很少會有利潤,這樣一說是不是覺得大部分產品被淘寶覆蓋了?事實確實如此,有體驗類的產品太少了,而像ov手機這種市場價格保護的公司很少,慢慢發展吧。
實體店無非衣食住行,「衣」不能做。「食」,做的人太多,很多人這兩年進了這一行,賺錢的能佔3成。「住」,這一行是目前國家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也是受網絡影響最小的行業,但一般產品投資大,裝修類只賺辛苦錢,由於吃這口飯的太多,錢也不好苦,根據市場來。「行」,主要看當地市場,還有消費市場,這就要看當地的消費了,娛樂行業就看當地老百姓收入了。
大部分大品牌經營者都有線上線下,同一品牌的款號產品線上只有第一,幾乎沒第二,中小品牌沒能控制和平臺商的議價都是被迫惡性競爭的,優衣庫等這類是統一自營,不會惡性競爭,線上一形成壟斷絕不是良性發展,線上店死亡率更高,線上線下各有優缺的服務,必須形象線上下互補才能長遠發展。
PS:易五月作品,禁止轉載!(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