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事業成功的三大要素無非是:天賦、勤奮和機遇。可見,機遇固然重要,但更離不開天賦和勤奮。成功者並非天生是機遇的寵兒,他們大多是在經歷了奮力拼搏、曲折辛酸之後才得到機遇女神的青睞的。
美國知名企業家比爾·拉福,中學畢業後就立志做一名商人。後來,他考入麻省理工學院,但沒有直接去讀貿易專業,而選擇了工科中的機械專業。這招棋很妙,因為經商貿易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
大學畢業後,比爾·拉福沒有馬上投入商海,他考入芝加哥大學,開始攻讀為期三年的經濟學碩士學位。幾年下來,他的知識已完全具備了做商人的素質。
出人意料的是,獲得碩士學位後,他還是沒有從事商業活動,而是考了公務員,去政府部門工作。他深知,經商必須具備很強的交際能力,何況,官場險惡,仕途多變,容易培養自已機敏、老練和臨危不懼的品格。
在政府部門工作五年後,他辭職經商,業績斐然。又過了兩年,他開辦了拉福商貿公司,從20萬美元起步,資金髮展到兩億美元,他終於成了美國大名鼎鼎的企業家。
對待事業的成功,不同的人有完全不同的做法。只有兩種人不成功:一種人是把成功永遠留在夢幻裡,一種人就是在浮躁之中,欲速則不達。
只有像比爾·拉福一樣,對自己既不抱不切實際的幻想,又不急不躁,經過不斷的知識積累,豐富自已的閱歷,一步一個腳印為自己的成功砍著荊棘,劈著頑石,架著橋粱,修著道路的人,才能走向成功。
馬克道厄爾是阿穆爾肥料工廠的廠長,他之所以由一個速記員走向自己事業的頂峰,就是因為他能做非他分內所應做的工作。
最初,馬克道厄爾是在一個懶惰的經理手下做事,經理總是把事情推到自己手下職員的身上。他覺得馬克道厄爾是一個可以任意驅使的人,因此經常指示馬克道厄爾為自己做事情。
而馬克道厄爾呢?也總是那樣服服帖帖,馬克道厄爾是一個十分細心的人,他在日常的生活中總是很注意觀察廠裡各方面的情況,尤其是老闆阿穆爾先生的個人喜好。最終機會降臨在了他的身上。
有一天,經理叫馬克道厄爾替自己編一本阿穆爾先生前往歐洲時用的密碼電報書。而就是這位經理的懶惰,終於使馬克道厄爾擁有了發展的機會。
一般人編電碼都是隨便編幾張紙就了事,可馬克道厄爾卻不一樣。他將這些電碼編成了一本小小的書,用打字機很清楚地打出來,然後用膠裝訂好。電報密碼書做好之後,經理便交給了老闆阿穆爾先生。
阿穆爾先生仔細地看了看電報密碼本,然後說:「這大概不是你做的。」經理只好戰戰兢兢地回答:「是…馬克道厄爾…」阿穆爾先生立即命令:「你叫他到我這裡來。」馬克道厄爾到辦公室來了。
阿穆爾說:「小夥子,你怎麼把我的電報做成這樣子呢?」馬克道厄爾答道:「我想這樣你用起來方便些。」幾天後,馬克道厄爾便在廠裡獨自擁有了一間辦公室。又過了幾天,他便取代了自己的頂頭上司的地位了。
從馬克道厄爾的成功中我們不難看出,如果當初他無所準備,平日裡沒有細心的觀察,是不會取得成功的。
一次良好的機會,對於有準備的人來說,是通向成功之路的催化劑;對於缺乏準備的人來說,卻是一顆裹著糖衣的毒劑,在你還沉浸在獲得機會的興奮之中時,它卻會給予你致命的一擊。因此,做好事前的準備工作比任何事情都更重要!
成功學之父戴爾·卡耐基說過:「不為明天做準備的人,永遠不會有未來。」對於每個人來說,只有時刻準備才能有所作為。